(共16张PPT)
国之瑰宝—京剧
京剧的诞生及发展
世界上有三种古老的戏剧艺术,那就是古希腊的悲剧、喜剧;印度的梵剧;中国的戏曲,被称为“世界三大古老戏剧文化”。在中国的戏曲中,京剧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京剧,以皮黄腔为主的全国性戏曲剧种之一,约有两百年的历史。因形成于北京而得名。1790年,清乾隆五十五年起,四大徽班(三庆、四喜、和春、春台)先后进京,带进了二黄腔;之后经历了“徽汉”“徽秦”两次合流,最终形成了享誉世界的京剧。
京剧的四大行当
生、旦、净、丑
生行分为老生、红生、武生、小生、娃娃生等。生角全为男性。
旦行分青衣、花旦、武旦、刀马旦、老旦等角色。旦角全部为女性。
四大名旦:荀慧生(左)、梅兰芳(中上)、程砚秋(中下)、尚小云(右)
净行亦叫花脸。分铜锤花脸与黑头花脸,架子花脸与摔打花脸等。
丑行分文丑和武丑。文丑饰演文人、书生;武丑专演跌、打、翻、扑等武技角色。
艺术手段
唱、念、做、打,是京剧表演的四种艺术手段,也是京剧表演的四项基本功。
唱:指歌唱
念:指具有音乐性的念白
做:指舞蹈化的形体动作
打:指武打和翻跌的技艺
京剧大师——梅兰芳
梅兰芳生平:
梅兰芳(1894—1961),京剧表演艺术家,名澜,字畹华,江苏泰州人,出身于京剧世家。9岁开始学戏,11岁登台演戏,以精湛的表演和柔美的唱腔享誉全国。
梅兰芳贡献:
1、将青衣、花旦、刀马旦融为一体,巩固并发展了“花衫”行当。
2、对旦角的唱腔、念白、舞蹈、音乐、服装等进行革新创造,创立了独树一帜的“梅派”艺术。
3、积极排演创作新戏,扩大了京剧艺术的表现魅力。
4、数次出国访问演出,为京剧艺术走向世界舞台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不仅代表着京剧旦角表演艺术的时代高峰,更在京剧艺术发展中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
梅兰芳代表作品:
《霸王别姬》《贵妃醉酒》《天仙配》《穆桂英挂帅》等。
梅派艺术“既博大精深,又平易近人”
梅兰芳被誉为“伟大的演员,美的化身”
《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
南梆子:是属于西皮类的唱腔。这种唱腔细致优美、旋律性强,擅于表现细腻、欢悦的心情。 通常,南梆子在传统戏中只有旦角和小生唱,在现代戏中,有人试验过老旦唱南梆子。
1921年,梅兰芳根据明代沈采所著《千金记》传奇改变成京剧历史剧《霸王别姬》。1922年,梅兰芳在北京第一舞台首演此剧。
《海岛冰轮初转腾》
是京剧《贵妃醉酒》中的一个唱段。
四平调:也叫“平板二黄”。从行腔的特点上看,它既与西皮腔相似,又与二黄腔类同,因而兼备西皮和二黄的两种性格。旦角、小生、老旦都能唱四平调,唯有净不能唱。四平调适合表达多重多样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