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设计理念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新课程要求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认识角》一课意在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并通过亲身实践、经历的过程,初步认识角。
2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结合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从观察生活中的实物开始,逐步抽象出角的几何图形,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加深他们对角的认识。数学课程标准对这部分内容的要求是让学生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同时这一部分内容的学习又将为学生进一步认识直线、线段、射线,认识平角、周角等有关知识奠定基础。
3学情分析
对于学生来说,在认识角之前,已经具备了有关角的感性经验,他们能在生活中物体的表面上找到角。但是,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是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能力较低,角具体什么样子他们还不是很清楚。低年级的孩子喜欢在实践操作中学习新知,因此,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角,形成角的表象,我依据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的特点,以及学生的生活实际及年龄特点来确定教学目标。
4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感受生活中处处有角,让学生经历从现实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创新思维。
2、通过找一找、摸一摸、画一画、做一做、比一比等活动让学生直观地认识角,感受角的大小。
3、使学生体会到留心观察生活的重要性,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在探索角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5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初步地认识角,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找到角。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探索如何比较角的大小,并感受到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6课前准备
1、教学准备:活动的角、课件、小棒、三角板。
2、让学生利用导学案进行预习。
7教学过程
7.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游戏引入
1、拼图游戏:
(1)拿出四根小棒,你能围成什么平面图形?
(2)拿走一根,你又能围成什么平面图形呢?
(3)如果再拿走一根,剩下的2根小棒组成什么平面图形呢?
2、引入新课,板书课题:认识角。
活动2【活动】自学质疑
学生阅读课本P62和P63,完成下面的预习作业。
1、找出书本P62上剪刀、钟面、红领巾上用红色勾画出的角,用手指画一下。(你找到_____个。)
2、我们身边藏有很多角,请你找一找,用手指画一画。(你找到____个。)
3、角是由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组成的。
4、比较角的大小的方法有什么?你想到____个方法。
角的大小跟___________有关,跟_____________无关。
活动3【活动】探索新知
1、找角。
师:在我们的教室里,你能找到了哪些角?谁来说一说。
学生举手回答。
师:看来大家都想说,那就在小组里面说一说吧。
2、摸角。
让学生拿出桌面上的三角板,摸一摸,说一说自己的发现。(教师注意动作的引导和示范)
3、画角。
(1)让学生根据摸角的感觉,在导学案上用尺子或三角板把角画出来。
(2)小组内交流画角的方法,评一评谁画的好。
(3)小组代表上黑板展示。
4、标角。
(1)学生为自己画的角取名字,并标上各部分名称。
(2)对子互相检查并交流。
(3)请同学上黑板展示。
(4)教师总结:角的记法和读法(见素材)。
5、认角。
(1)小组内说一说下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
(见素材)
(2)全班交流,强调角是一个顶点和两条边。
6、做角。
(1)小组活动:
①请你用学具中的绿色小棒做一个活动角。②怎样把活动角变成一个更大的角?做一做,说一说。③怎样把活动角变成一个更小的角?做一做,说一说。④讨论一下,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系?
(2)教师组织全班交流: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系?(3)小结:角的大小跟张口有关。(板书)
7、比角。
(1)固定活动角的大小,在小组内比一比大小。(2)小结方法:直接判断和重叠法。(3)教师出示两个角(角的大小一样,边长不一样),引导学生判断。学生自主思考,上台回答并展示。(4)小结:角的大小与边长无关(板书)。
活动4【练习】巩固新知
1、借助三角板画出一个角,描出这个角的边和顶点。
2、在下面的图形中各找出三个角,标一标。
(见素材)
3、数一数,下面图形中有几个角?
(见素材)
( )个角 ( )个角 ( )个角 ( )个角
活动5【活动】学后反思
小组内说一说你学到了什么?还有哪些地方不懂?
活动6【活动】板书设计
(见素材)
1教学目标
了解关于天才的话题。
明确天才出现的原因。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3 第三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3 页 (共 4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