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机械能、内能及其转化 复习课件(共11份打包)北师大版 九年级全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十章 机械能、内能及其转化 复习课件(共11份打包)北师大版 九年级全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06-17 19:28:57

文档简介

(共11张PPT)
专题训练一 温度、内能、热量的辨析
A
B
D
温度(或温度高)
内能
热量
做功
C
A
C
一定
不一定
不一定
不一定

个温度/℃
1
I
I
I
0
Is
时间/s(共16张PPT)
第一节 机械能
第2课时 机械能及其转化


转化
A
D
增大
减小
重力势

做功
减小
相互转化
守恒
C
重力势

减小
守恒
C
D
D
C
b
不为
等于
等于
0
非平衡
1
6.1
大于

卫星

地球

远地点
、9
3(共20张PPT)
第三节 探究——物质的比热容
第2课时 比热容的计算和应用
cm(t0-t)
cm(t-t0)
热传递
4.2×105
0.46×103
3.36×104
24
不变
70



烟台
沿海城市昼夜温差小
A
A
B
C
A

比热容
不变
0.56

2.1×103
4.2×104
4.2×103
CD段水温升高应该比AB段冰温度升高慢
15∶8

温度/℃
60
B
40
A
1
I
20
I
I
I
I
0
t时间/min(共18张PPT)
第二节 内能
第1课时 物质结构的基本图像
分子
原子
10-10
1018
大量分子
扩散
做无规则运动
剧烈
扩散
无规则运动
间隙
扩散
温度
剧烈
热运动
B


B
间隙
斥力

形状
流动性
较小

激烈
膨胀
B
A
D
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
加剧

引力
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分子间有间隙


分子间有引力
拉伸
大气压力
分子间引力
头(共17张PPT)
专题训练二 热量、热值和热效率的综合计算
4.2×105
0.01

增大
3×104
热值
1.43×1010

52
2.1×103
6.8×106

8.5
热传递
1.26×106
0~2 min
30%
热传递

5.04×107
2.52×107
60
头(共19张PPT)
第一节 机械能
第1课时 动能和势能
能量

C
运动
质量
速度
质量
速度
C
A
大于
大于
做的功
重力
弹性
重力
弹性形变
C
C
A
B


弹性形变的程度
C
A
②、⑤
③、④
①、⑥、⑦
m2
在高度相同时,质量越大,重力势能越大
重力势能
转换法

速度

质量
钢球到达水平面时速度相同
动能
B
头(共41张PPT)
第十章 机械能、内能及其转化
小结与训练
空气
火花塞
点燃式
机械能
×

×
×
×
×
×
×
被推动的距离
不同高度
同一高度
匀速直线运动
重力势

粗糙
质量
高度
高度
越大
越大
相同
加热的时间
升高的温度
加热时间
温度变化
吸收相同的热量
cmΔt

A
D
相等
增大
不变
速度
质量

质量一定时,物体的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超载
C
C
剧烈
引力
热传递
C
B
热传递
扩散

A
比热容
1.05×105
没有控制液体的质量相同
27
加热时间

2.1×103
D
D
化学
增大
D
1.68×106
42%
4.8×105
做功
0.03
4000

定义:物体由于运动
而具有的能量
动能
因素:物体的质量
越大,速度越大,物体的动能就越大
动能和势能
重力势能:物体质量越大,位置越高,物体具有的重力
势能就越多
势能
弹性势能:同一弹性物体的
弹性形变越大,具有的弹性势能
机械能
就越多
动能与势能统称为
机械能
物体的动能和势能之间是可以转化的
机械能及其转化
机械能守恒:在只有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的过程中,机械能的总
量保持不变
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物质结构的基本图像{分子在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引
力和斥力》
内能
定义:物体内所有分子的
分子动能与分子势
能的总和
做功(实质是能量的转化)
内能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
热传递(实质是能量的转移)
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间内能传递的多少;国际单位:售耳
定义: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与物质的质量
和温度变化量乘积的比
国际单位:J/(kg·℃)
比热容物理意义:比热容是反映物质
吸热
本领大小的物理量
热量的计算公式:Q=cm△t
水的比热容比较大:(1)解释内陆地区比沿海地区昼夜温差大;(2)作为传热
设备的工作物质
定义:将由燃料燃烧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的为
能转化为
机械能的机器
常见的汽油机和柴油机
内燃机
工作过程:吸气冲程、
压缩冲程、做功
冲程、桃气冲程
定义:某种燃料
完全燃烧时化学能转化为内能的量(放出的热量)与其
热机热值
质量的比
计算公式:Q放=
mq
燃料的有效利用:锅炉
有效刻用的执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
热量
之比,叫作
锅炉的效率。通过技术改造改变它们的燃料品种和燃烧方式,
可以提高燃料的利用率(共19张PPT)
第二节 内能
第2课时 物体的内能
所有分子
分子动能
总和

剧烈

焦耳
D
C
d
d中的水质量最大,温度最高
a和b
两杯水质量和温度均不同,且温度高的质量小,温度低的质量大
热传递
温度差
热量
做功
焦耳
A
C
做功
升高
热传递
增加
做功
热传递
C
A
C
做功
热传递
不能
做功与热传递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内能是等效的
热传递

做功
降低

减小
机械
无规则运动
温度
B
不一定
头(共20张PPT)
第四节 热机
第五节 火箭
机械

A
活塞
火花塞
吸气冲程
压缩冲程
做功冲程
排气冲程
做功
惯性
C
关闭
关闭

压缩冲程
机械

做功
乙、丁、甲、丙
C
柴油机
空气
吸气
C
火箭
空气
空气
A
D
D
静止

属于
内能
蒸汽机
降低
减小
排气
头(共21张PPT)
第六节 燃料的利用和环境保护
质量
完全
J/kg
mq
C
1 kg
4.6×107
9.2×106

液氢
完全燃烧
燃烧方式
A
2.04×108
33%
C
C
C
C
热值
8.4×107
100
3.4×107
大于
小于
31.3%
72 000
24 000
头(共18张PPT)
第三节 探究——物质的比热容
第1课时 探究物质的比热容
加热时间
物质升高的温度
越高
质量

种类

比热容
天平
使液体A和B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相同的热量
加热时间的多少
停表
升高的温度

质量
温度变化量
c
J/(kg·℃)
4.2×103
1 kg
1 ℃
4.2×103 J
D
D
A
D



3000
A
2000
相同
C




煤油
温度/℃
T,
a
I
b
I
I
1
I
I
T
I
I
I
I
I
I
O
t
t2
时间/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