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物体的温度可以用温度计测量。
2、常用液体温度计是利用玻璃管内的液注随温度变化而上升和下降来测量温度的。
过程与方法:
1、观察和研究作为测量工具的常用液体温度计的主要构造。
2、识读温度计(模型)刻度上的数字,并把刻度上的数字与更热或更冷的温度联系起来。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理解测量工具使用规定的意义,并愿意遵守这些规定。
2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们可能听说过温度计,也曾用温度计测量过体温,但真正使用温度计测量过其他物体温度的学生估计很少。本课学习时,对许多学生来说还是第一次使用温度计。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温度计零上刻度的识读,不会有太大困难,对于零下刻度的识读可能容易出错。需要教师重点讲授这部分内容。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温度计的正确读数方法的指导。
【教学难点】识读零下温度,选择正确角度观察温度计上的读数。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1、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物体的温度可以用温度计测量。
2、常用液体温度计是利用玻璃管内的液注随温度变化而上升和下降来测量温度的。教学重点
温度计的正确读数方法的指导。学时难点
识读零下温度,选择正确角度观察温度计上的读数。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比较水的温度
1、引入:(1)同学们,今天的天气怎么样?前一段时间的天气怎么样?冷和热说明天气的什么不一样?(温度不一样) 板书:温度
师小结:物体的冷热程度我们用温度来表示。我们温度的通常单位是摄氏度,用符号℃来表示。板书:摄氏度 ℃(2)那我们通常都用什么办法知道天气温度的高低呢?(感觉、天气预报)那如果是水呢?方法还适用吗?2、出示冷热不同的两杯水,讨论用什么方法感知水的温度高低?(看、尝、触摸、测量等)让学生进行测试。
师小结:用刚才的方法只能通过皮肤等触觉器官感知、比较物体的冷热情况,却不能知道水的温度到底是多少。
3、那有什么办法可以准确地知道物体的冷热程度呢?板书:温度计(课件出示常用温度计)揭示课题:温度和温度计
活动2【活动】观察温度计
1、师:你知道的温度计有哪些呢?(出示课件)2、师出示一支温度计:今天我们就先来认识一下水温计。要正确使用温度计,首先必须要认识这个温度计,了解它有哪几个部分组成。接下来我们就共同研究一下这支温度计的构造和使用方法。3、分发温度计,现在请同学们观察这个温度计由哪几个部分构成的?如果不懂可以看课本第43页。提示:观察时注意温度计要小心拿放,谨防破裂。如果温度计的管子破裂,请立即告诉老师。4、学生分组讨论观察温度计的构造,教师巡视。(完成观察记录)6、汇报交流:温度计是由哪几个部分构成的?温度计表面有什么信息?你们还发现了什么?
(根据学生汇报时的情况,教师出示课件并介绍:温度计主要有玻璃管、玻璃泡、刻度三部分组成。)7、小结:通过刚才的研究我们了解了温度计的构造,那你想不想知道怎样使用温度计来测量温度?
活动3【讲授】摄氏温度的读和写
1、分组实验活动一:一个学生用手捂住温度计的玻璃泡让它发热,其余生观察温度计的变化。
师:你想知道刚才用手握住的温度计的度数是多少吗?
2、那么该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呢?(师课件提示使用温度计前需要弄清楚的问题)
3、师出个题目考考你:今日气温 -6℃——25℃ (课件出示)
学生试读
活动4【活动】读出温度计指示的温度
1、师:我们已经学会正确使用温度计了,那我们应该如何正确观察温度计的液面,读出温度计上的温度呢?(课件出示从不用的角度观察的图片)
2、师:你会用温度计了吗?使用温度计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
引导学生明白:观测温度时,视线与温度计液面应持平;要尽可能消除各种影响测定温度准确性的不利因素。
3、分组活动二:利用刚才学习的方法继续刚才的实验,一人用手捂热温度计的玻璃泡,其余生读出液面的温度,注意合作意识,看哪组方法最正确。
4、汇报交流
活动5【讲授】延伸
1、师:我们认识了温度计,现在你们能用什么方法准确地比较出这两杯水的温度高低?温度计如何测量液体的温度我们下节课再来研究。
活动6【活动】课后反思
《温度和温度计》是第三单元的第一课,虽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于物体的冷热变化已经有了很多的感知,对于温度计的了解也不太陌生。但是学生在感知冷热的过程中,容易将错觉当作科学,同时对于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也仅仅限于表层。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指导学生学会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和如何读数,指导温度的具体含义。同时,我个人认为激发学生观察温度计的结构、鼓励学生使用温度计,引领学生感知生活中的冷和热(特别是水)也是本课的目标之一。 教材的开始,让学生通过手去感知冷水和热水,脱显物体的冷和热,揭示温度的概念。同时,设计了用手指去触摸、感觉不同温度的水温。从课件中,我强化了温度的读数、突出了零下温度的读数,并根据作业本情况,对温度计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对温度计结构、测量水时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和读数注意点,用教师演示与课件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
当然课的设计初衷是好的,但完成情况也不尽如人意,在以后的学习中仍需加强和完善。
1教学目标
了解关于天才的话题。
明确天才出现的原因。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3 第三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3 页 (共 3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