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冀中的地道战 课件(共5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8 冀中的地道战 课件(共5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6-17 17:56: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4张PPT)
冀中的地道战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参观一个特殊的地方,它既不是壮观辉煌的古代建筑,也不是闻名中外的名胜古迹,但它同样体现了中国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这就是在抗日战争时期留下的战争遗迹——冀中地道。
1. 导入新课: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正确读写“侵略、堡垒、妨碍、隐蔽”等词语。
2.学习速读的方法,练习速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知道冀中地道战的产生、作用以及地道的结构特点。
过程与方法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练习速读课文,抓住主要内容,了解冀中地道的结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我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表现出来的无穷无尽的智慧,增强爱国主义教育。
重点:练习速读课文,抓住主要内容,了解冀中地道的结构特点。
学习重难点
难点:运用边读边想象画面、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读懂课文,画出地道结构平面图。
在抗日战争时期,具体一点说就是1942年到1944年,日本帝国主义调集了几十万军队对我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进行“大扫荡”,实行野蛮的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他们在铁路和大道的两旁挖了很深的封锁沟,挖出的泥土就用来筑成封锁墙,十里一碉,八里一堡,对抗日根据地实行封锁政策。为了粉碎敌人的“大扫荡”,冀中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创造了新的斗争方式——地道战,狠狠地打击了敌人。
2. 介绍冀中地道战的时代背景。
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检查预习
冀中的地道战
“冀中”是什么意思?在预习中你是怎样理解的。
经过查字典我知道“冀”。是河北省的简称。“冀中”是河北省的中部。
地道战:抗日战争时期,华北平原上的抗日军民利用地道打击日本侵略者的一种作战方式。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地道战产生的背景(1—2);地道的式样和作用(3—6);地道战的联络方式(7);地道在抗战史上留下了惊人的奇迹(8)。
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思考:
1.课文围绕着地道讲了哪些内容;
2.地道战取得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1942到1944那几年,日本侵略军在冀中平原上“大扫荡”,还修筑了封锁沟和封锁墙,十里一碉,八里一堡,想搞垮我们的人民武装。
课文品读
1.朗读第1自然段,了解地道战产生的背景。
历史背景:日军在冀中平原上对我们的人民武装“大扫荡”。
为了粉碎敌人的“扫荡”,冀中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创造了新的斗争方式,这就是地道战。
2.地道战产生的目的
为粉碎敌人的扫荡,地道战应运而生。
总起句,为下文介绍地道的式样和特点做了铺垫。
说起地道战,简直是个奇迹。
惊叹、赞美
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作者怎样评价地道战的?
奇迹:想象不到的不平凡的事情,超出人们的预测。
在广阔平原的地底下,挖了不计其数的地道,横的,竖的,直的,弯的,家家相连,村村相通。
3.朗读第3自然段,说说地道有哪些式样?
地道的数量多
地道的范围广。
地道的式样多。




敌人来了,我们就钻到地道里去,让他们
扑个空;敌人走了,我们就从地道里出来,照常种地过日子,有时候还要打击敌人。靠着地道这种坚强的堡垒,冀中平原上的人民坚持了敌后游击战争。
4.地道有什么作用
保护自己,打击敌人。
地道的内部构造分为哪几个部分?有什么特点?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后按顺序回答。
地道内部高、深、大洞、小洞、气孔
地道的式样有一百多种。就拿任丘的来说吧,村里的地道挖在街道下面,跟别村相通的地道挖在庄稼地下面。
5.朗读第4自然段,了解地道的构造。
突出说明地道的式样多。
特点:地方隐蔽
地道有四尺多高,个儿高的人弯着腰
可以通过;地道的顶离地面三四尺,不妨碍上面种庄稼。
高度适宜
地道里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个大洞,洞顶
用木料撑住,很牢靠。大洞四壁又挖了许多小
洞,有的住人,有的拴牲口,有的搁东西,有
的作厕所。一个大洞容得下一百来人,最大的
能容二百多人。
地道构造齐全、容量大。
安全、牢靠。
可短期居住;有隐蔽的气孔,有阳光。
洞里经常准备着开水、干粮、被子、灯火,在里面住上个三五天不成问题。洞里有通到地面的气孔,从气孔里还能漏下光线来。气孔的口子都开在隐蔽的地方,敌人很难发现。人藏在洞里,既不气闷,又不嫌暗。
地道的出口也开在隐蔽的地方,外面堆满荆
棘。有的还在旁边挖一个陷坑,坑里插上尖刀或
者埋上地雷,上面用木板虚盖着,板上铺些草,敌人一踏上去就翻下坑里送了命。
6.朗读第5自然段, 思考:地道的出口在什么地方 有什么特点
地道出口隐蔽、安全。
在地道里,离出口不远的地方挖几个特别
坚固的洞,民兵拿着武器在洞里警戒;拐弯的
地方挖一些岔道,叫“迷惑洞”,敌人万一进
来了,分不清哪条是死道,哪条是活道。进了
死道,就有地雷埋在那儿等着他们……就可以
把“孑口”守住,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戒备森严,易守难攻。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这是李白的一句诗。意思是一个人把着关口,一万个人也打不进来,形容地势十分险要,易守难攻。
这里形象地写出了地道“孑口”易守难攻的特点。
7.朗读第6自然段,说说敌人想了哪些方法来破坏地道,人们又是如何应对的。
破坏 防御
火攻 用土和沙灭火
毒气攻 用“孑口”的吊板挡住
水攻 把地道跟枯井暗沟相连
民兵指挥部派出一些人分布在各处,发现了敌情就吆喝起来,一个接一个,一直传到指挥部里。老百姓管这种吆喝叫“无线电”。
8.朗读第7自然段,了 解“无线电”和“有线电”。
地道外的信息传递——“无线电”
地道外的信息传递——“有 线电”
地道里面可就用“有线电”了,一根铁
丝牵住一个小铜铃,这儿一拉,那儿就响,拉几下表示什么意思是早就约好了的。
为了打击敌人,什么办法都想出来了,人民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
你能体会到这句话中蕴含的情感吗
这句话从总体上赞扬了冀中人民在对敌斗争中表现出的智慧和才能。
有了地道战这个斗争方式,敌人毒辣透顶的“扫荡”被粉碎了。冀中平原上的人民不但坚持了生产,还有力地打击了敌人,在我国抗日战争史上留下了惊人的奇迹。
9.朗读第8自然段,理解“惊人的奇迹”的含义。
如何理解“惊人的奇迹”
▲ ▲ ▲ ▲ ▲
照应开头
“奇迹”是对冀中人民在战争中表现出来的智慧和能力的高度评价。既坚持生产,又打击敌人,冀中人民
的斗志确实“惊人”
课文从“奇迹”一词开始,到“奇迹”一词结束。全篇课文通过对地道的构造、特点,冀中人民利用地道巧妙地打击敌人,以及地道在战斗中所起的作用这几个方面的描写,具体阐明了地道战是个惊人的“奇迹”。从而说明了人民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
取胜的关键是冀中人民团结一心,利
用平原的特点,进行地道战争。具体表现
在:地道的式样有一百多种,洞内设施较
完备;出口隐蔽,虚实结合;洞内“孑口”
多,防火,防水,防毒;设“有线电”等。
地道战取得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
精读感悟
本文记叙了在抗日战争中,冀中地道战的
产生、作用以及地道的结构特点,展现了地
道战在我国抗日战争史上留下的惊人奇迹,
歌颂了我国人民在对敌斗争中表现出来的顽
强斗志和无穷无尽的智慧。
课文主题
思维导图
地雷战也是抗日战争
时期中国民兵最重要的作
战方法之一。抗战时期,
地雷大显神威,在山东的
革命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
的一页。
拓展延伸
拓展阅读。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李白《蜀道难》
课堂作业
先讲地道战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的, 有什么作用;再讲地道的式样特点;然后讲怎样粉碎敌人的火攻、水攻、毒气攻;最后讲地道战在抗日战争史上留下了惊人的奇迹。 课文抓住了事物的几个方面,有条理地记叙了地道战,今后写作时要学习运用这种方法。
课文按怎样的顺序把地道战这种斗争方式讲明白的?
写作方法
练一练:
选择一样事物,从几个方面把事物写清楚。
作者把结构十分复杂的地道,介绍得条理分明,井然有序,使我们一目了然,如临其境。你能根据课文介绍画出地道示意图吗?
主题延伸
地道战,地道战,
埋伏下神兵千百万,
嘿埋伏下神兵千百万,
千里大平原,展开了游击战,
村与村户与户地道连成片,
侵略者,他敢来,
打得他魂飞胆也颤,
侵略者,他敢来,
打得他人仰马也翻,
全民皆兵,
全民参战,
把侵略者彻底消灭完。
推荐阅读
庄稼汉,庄稼汉,
武装起来千千万,
嘿武装起来千千万,
一手拿锄头,一手拿枪杆,
英勇顽强神出鬼没展开了地道战,
侵略者,他敢来,
地上地下一齐打,
侵略者,他敢来,
四面八方齐开战,
全民皆兵,
全民参战,
把侵略者彻底消灭完。
精彩拓展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冀中的地道战》一课,让我们来当一次小导游,把我们所知道的冀中地道介绍给身边的人。
示例:欢迎你来到河北省任丘参观!今天我带大家参观一个特殊的地方,它就是抗日战争时期留下的战争遗迹——冀中地道。冀中的地道家家相连,村村相通。地道的式样有一百多种。地道里有大洞,有小洞,里面可以住人、拴牲口、搁东西、做厕所等。洞里经常准备着开水、干粮、被子、灯火,而且透光、透气,人在里面可以正常生活。地道的出口开在隐蔽的地方,有的旁边还挖了陷坑。在地道里,离出口不远的地方挖几个坚固的洞,民兵拿着武器在洞里警戒;
拐弯的地方有“迷惑洞”,敌人误进了死道,有地雷等着他们,即便进了活道,还要过只能容一个人爬过的“孑口”,“孑口”只要一个人拿根木棒就可以守住。地道的洞口准备着土和沙用来灭火,“孑口”上装着吊板用来挡住毒气往里透,地道跟枯井暗沟相通,敌人放的水从洞口进来,就流到枯井暗沟里去了。人在地道里也能了解地面上的情况。地面上的人发现了敌情通过吆喝把消息传到指挥部里,地道里通过拉小铜铃的方式传递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