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考点复习练习(含答案)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六单元 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考点复习练习(含答案)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1.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6-17 18:42: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一、选择题
1.宋代书院不同于官府的州县学校,其教材虽以五经为主,但并不完全导向科举应试,其学规是指导学生做人治事的最高原则,师生相处,以德行气节相砥砺。据此可知,宋代书院(  )
A.降低了五经社会地位
B.违背了政府价值导向
C.否定了传统纲常理念
D.助推了儒学观念更新
2.[2023·哈师大附中等三校二模]18世纪上半叶,英国传统大学固守培养精英的理念,招收的学生主要来自皇室、贵族、富家子弟等阶层,课程内容以古典学科及人文主义为主。18世纪后期,英国出现了众多的城市学院,注重技术人才与专业人才的培养,开设机械、采矿等课程,接收对象为普通百姓及中产阶级。这一变化反映了英国(  )
A.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
B.高等教育呼应时代发展需要
C.社会阶层流动性大幅提高
D.科学技术水平处于领先地位
3.[2023·丹东市高三二模]下表记述了部分世界文化方面的相关史实。表中所述史实(  )
1970年代晚期 澳大利亚开始将原住民的文化权利纳入国家文化政策与博物馆政策。
1990年 美国通过了《北美原住民墓地保护与文物回归法案》,确认了北美印第安人索取原住民文物的权利。
1995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现代国际法归还文物的原则”,即任何因战争原因而被抢夺或丢失的文物都应归还,没有任何时间限制。
A.提升了典藏文物的合法性
B.体现出文物保护的公平性
C.使社会群体权益得到重视
D.可推动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4.康熙年间,多次令各地举荐山林隐逸,又令官员推举博学鸿儒,吸收学行兼优之士。开设明史馆,召集文人编纂明史,还进行多部儒经传注的修纂,编成《康熙字典》。上述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
A.承续华夏传统
B.倡导疑古辨伪
C.弘扬程朱理学
D.保存历史文献
5.公元前6世纪初,基尔哈人破坏德尔菲神庙,梭伦号召希腊人帮助德尔菲人维护神的光荣,援助德尔菲神庙。梭伦因此受到希腊人称颂。这表明(  )
A.梭伦在为改革做舆论准备
B.梭伦改革打击了氏族贵族势力
C.希腊各城邦以雅典为中心
D.希腊各城邦拥有共同文化传统
6.秦兵马俑造型精美,比例匀称,神态逼真,威武雄壮的军阵生动再现了秦统一中国的磅礴气势。秦兵马俑大型艺术群塑体现了(  )
A.和当地的自然环境和谐地融为一体
B.实用性与装饰性精确巧妙地结合
C.鲜明的民本意识和高超的表现技巧
D.高度概括和细腻写实的艺术手法
7.中国境内各民族既是中华文明的创造者,又是文明成果的传播者。以气贯苍穹之势矗立在世界屋脊上的布达拉宫,以其藏汉合璧的风格有力地佐证了民族团结协作的精神。下列选项中能够反映这一精神的是(  )
A.因地制宜,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
B.鲜明的红白色彩与高低错落的布局和谐组合
C.木雕伏兽与人面狮身巧妙融合
D.木石结构的碉楼建筑与藻井、斗拱形式的有机结合
8.宋朝学者研究儒家经典,往往撇开旧注,自抒新意,有很大胆的见解,虽经典本身,也有人怀疑。这一现象表明(  )
A.商品经济勃兴带动文化繁荣
B.私学教育发展培养思辨精神
C.民族矛盾尖锐影响学术风气
D.程朱理学推动儒学实现复兴
9.邓小平指出,教育还是要两条腿走路,大专院校是一条腿,各种半工半读和业余大学是一条腿。教育制度中的许多具体问题要认真研究,该恢复的恢复,能实行便实行。今年(1977年)就要下决心恢复从高中毕业生中直接招考学生,不要再搞群众推荐。这一看法旨在(  )
A.初步建成国民教育体系
B.推动教育领域的拨乱反正
C.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
D.确立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10.右图是南宋会子铜版拓片,铜版上刻有纸币金额等文字和花纹图案。这一铜版佐证了(  )
A.雕版印刷术开始出现
B.宋朝的印刷技术先进
C.南宋时期朝贡贸易发达
D.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发行
11.右图所示遗址之所以成为古罗马的象征,主要是因为该遗址是(  )
A.古罗马最宏伟的宗教建筑
B.古典人文主义的体现
C.柱式和圆顶建筑结合的典范
D.古罗马帝国尚武强盛的象征
12.下表所示内容为《我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科技类名录项目(部分)》。它反映出我国古代科技的重要特点是(  )
遗产项名称 批准时间
传统桑蚕丝织技艺 2009年10月
宣纸传统制作技艺 2009年10月
雕版印刷技艺 2009年10月
中医针灸 2010年11月
中国珠算 2013年12月
二十四节气 2016年11月
A.技艺先进 B.实用性强
C.体系完整 D.注重实验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书院教育的发展和成熟期,书院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育理念和教育风格等都日益完善和规范。书院注重明辨义利价值观,强调以义为本。教育以社会群众为价值主体,并以社会整体利益制约个人利益。以“四书五经”作为德育课程的主体,重视学术争辩和学术交流,允许不同学派进行讲学,体现学术自由。宋元统治者都极为重视通过书院对民众进行制度性和非制度性的教化,并尽量把两者结合起来,把统治者的统治意愿转化为被统治者的自觉要求。
——摘编自李强《简论宋元时期的
书院教育及启示》
材料二 1700年,英国大学教育的基础仍是传统的人文课程,使学生在神学、法律和医学方面获得较高的修养。一些学者提出述评:大学没有考虑到技术、工程和医学中各种新专业的实际需要,没有鼓励研究工作。18世纪初发生了一些变化,在数学、物理学、化学、植物学、地质学和其他专门科学中逐渐设立新的教授职称。大学成立了天文台、解剖室,甚至成立物理和化学实验室。担任教席的卓越科学家带进大学的研究工作,也对大学的课程起了影响,最为有利的形势是大学与科学院建立了密切的联系,英国的大学通过一些教授同皇家学会保持了强有力的联系。
——摘编自[英]J·S.布朗伯利《新编
剑桥世界近代史·第六卷》
(1)根据材料,分别指出宋元时期书院教育与近代英国大学教育的特点。(5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元时期书院教育和近代英国大学教育特点形成的社会背景和各自对本国产生的影响。(10分)
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一、选择题
1.宋代书院不同于官府的州县学校,其教材虽以五经为主,但并不完全导向科举应试,其学规是指导学生做人治事的最高原则,师生相处,以德行气节相砥砺。据此可知,宋代书院(  )
A.降低了五经社会地位
B.违背了政府价值导向
C.否定了传统纲常理念
D.助推了儒学观念更新
解析:根据材料“其学规是指导学生做人治事的最高原则,师生相处,以德行气节相砥砺”可知,宋代书院教育更加强调学生的儒家道德修养和气节责任意识,促进了儒学观念的更新,故选D项;“其教材虽以五经为主”说明当时儒家五经依然是指定的学习教材,排除A项;“以德行气节相砥砺”说明宋代书院强调学生的道德修养和责任意识,符合宋代统治者强化统治秩序的客观需要,排除B项;“指导学生做人治事的最高原则,师生相处,以德行气节相砥砺”说明宋代书院依然重视学生儒家伦理纲常理念的培养,排除C项。
2.[2023·哈师大附中等三校二模]18世纪上半叶,英国传统大学固守培养精英的理念,招收的学生主要来自皇室、贵族、富家子弟等阶层,课程内容以古典学科及人文主义为主。18世纪后期,英国出现了众多的城市学院,注重技术人才与专业人才的培养,开设机械、采矿等课程,接收对象为普通百姓及中产阶级。这一变化反映了英国(  )
A.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
B.高等教育呼应时代发展需要
C.社会阶层流动性大幅提高
D.科学技术水平处于领先地位
解析:据材料“18世纪后期,英国出现了众多的城市学院,注重技术人才与专业人才的培养,开设机械、采矿等课程,接收对象为普通百姓及中产阶级”可知,18世纪后期,英国城市学院注重技术人才与专业人才的培养,结合所学可知,18世纪后期英国开始了工业革命,急需技术人才和专业人才,因此英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适应了时代需要,故选B项。
3.[2023·丹东市高三二模]下表记述了部分世界文化方面的相关史实。表中所述史实(  )
1970年代晚期 澳大利亚开始将原住民的文化权利纳入国家文化政策与博物馆政策。
1990年 美国通过了《北美原住民墓地保护与文物回归法案》,确认了北美印第安人索取原住民文物的权利。
1995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现代国际法归还文物的原则”,即任何因战争原因而被抢夺或丢失的文物都应归还,没有任何时间限制。
A.提升了典藏文物的合法性
B.体现出文物保护的公平性
C.使社会群体权益得到重视
D.可推动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解析:根据题干表格内容可知,澳大利亚、美国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都颁布了相关文件或政策,其目的在于保护文化遗产,据此可知,这些做法会推动世界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故选D项;题干表格内容所述史实与“典藏文物”没有关系,其目的在于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排除A项;题干表格内容体现出保护文化遗产,但是并没有体现出“公平性”原则,排除B项;题干表格内容述及的是文化遗产,而不是“社会群体权益”,排除C项。
4.康熙年间,多次令各地举荐山林隐逸,又令官员推举博学鸿儒,吸收学行兼优之士。开设明史馆,召集文人编纂明史,还进行多部儒经传注的修纂,编成《康熙字典》。上述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
A.承续华夏传统
B.倡导疑古辨伪
C.弘扬程朱理学
D.保存历史文献
解析:康熙年间,政府实施多种文化措施的目的在于承续华夏传统,证明自己是华夏传统的继承人,故A项正确;B、C两项在材料中未涉及,均排除;保存历史文献是材料中措施的目的,但不是主要目的,故D项排除。
5.公元前6世纪初,基尔哈人破坏德尔菲神庙,梭伦号召希腊人帮助德尔菲人维护神的光荣,援助德尔菲神庙。梭伦因此受到希腊人称颂。这表明(  )
A.梭伦在为改革做舆论准备
B.梭伦改革打击了氏族贵族势力
C.希腊各城邦以雅典为中心
D.希腊各城邦拥有共同文化传统
解析:梭伦之所以受到希腊人的称颂是因为他援助了德尔菲神庙,由此可知希腊的不同城邦之间有共同的文化传统,因此梭伦才会号召希腊人援助德尔菲人,梭伦也才会受到一致的称颂,故选D项;梭伦是号召希腊人援助德尔菲人,并不能说明他是在为改革做舆论准备,也没有体现他打击了氏族贵族势力,排除A、B两项;雅典并不是希腊各城邦的中心,排除C项。
6.秦兵马俑造型精美,比例匀称,神态逼真,威武雄壮的军阵生动再现了秦统一中国的磅礴气势。秦兵马俑大型艺术群塑体现了(  )
A.和当地的自然环境和谐地融为一体
B.实用性与装饰性精确巧妙地结合
C.鲜明的民本意识和高超的表现技巧
D.高度概括和细腻写实的艺术手法
解析:材料“造型精美,比例匀称,神态逼真”体现了秦始皇陵兵马俑大型艺术群塑高度概括和细腻写实的艺术手法,故选D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兵马俑并没有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和谐地融为一体,故排除A项;紫禁城里的装饰品堪称实用性与装饰性巧妙结合的典范,故排除B项;秦始皇陵兵马俑大型艺术群塑是秦始皇滥用民力打造的,体现了秦始皇的暴政,不能体现民本意识,故排除C项。
7.中国境内各民族既是中华文明的创造者,又是文明成果的传播者。以气贯苍穹之势矗立在世界屋脊上的布达拉宫,以其藏汉合璧的风格有力地佐证了民族团结协作的精神。下列选项中能够反映这一精神的是(  )
A.因地制宜,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
B.鲜明的红白色彩与高低错落的布局和谐组合
C.木雕伏兽与人面狮身巧妙融合
D.木石结构的碉楼建筑与藻井、斗拱形式的有机结合
解析:布达拉宫的建筑呈现藏汉合璧的风格,其中藏式风格体现在碉楼建筑、黑边方窗等处,而汉式风格体现在藻井、斗拱等处,故选D项;A项主要讲述布达拉宫在布局上强调天人合一,B项主要体现了藏式风格而未体现汉式风格,C项体现的是大昭寺的尼泊尔和印度艺术风格,故A、B、C项均排除。
8.宋朝学者研究儒家经典,往往撇开旧注,自抒新意,有很大胆的见解,虽经典本身,也有人怀疑。这一现象表明(  )
A.商品经济勃兴带动文化繁荣
B.私学教育发展培养思辨精神
C.民族矛盾尖锐影响学术风气
D.程朱理学推动儒学实现复兴
解析:商品经济发展,促进了市民文化的繁荣,故A项错误;根据题干材料“撇开旧注,自抒新意”“虽经典本身,也有人怀疑”,可知宋朝私学教育发展培养了文人的思辨精神,故B项正确;民族矛盾尖锐与题干材料无关,故C项错误;题干材料体现了宋朝学者的怀疑精神与自抒新意,而不是儒学复兴,故D项错误。
9.邓小平指出,教育还是要两条腿走路,大专院校是一条腿,各种半工半读和业余大学是一条腿。教育制度中的许多具体问题要认真研究,该恢复的恢复,能实行便实行。今年(1977年)就要下决心恢复从高中毕业生中直接招考学生,不要再搞群众推荐。这一看法旨在(  )
A.初步建成国民教育体系
B.推动教育领域的拨乱反正
C.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
D.确立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教育制度中的许多具体问题要认真研究,该恢复的恢复,能实行便实行。今年(1977年)就要下决心恢复从高中毕业生中直接招考学生,不要再搞群众推荐”,可知材料反映的是高考制度的恢复,故B项正确。
10.右图是南宋会子铜版拓片,铜版上刻有纸币金额等文字和花纹图案。这一铜版佐证了(  )
A.雕版印刷术开始出现
B.宋朝的印刷技术先进
C.南宋时期朝贡贸易发达
D.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发行
解析:雕版印刷术出现于隋唐时期,与材料中“南宋”不符,故A项错误;题干材料“铜版上刻有纸币金额等文字和花纹图案”表明印刷技术先进,故B项正确;题干材料没有反映朝贡贸易的信息,故C项错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北宋的交子,故D项错误。
11.右图所示遗址之所以成为古罗马的象征,主要是因为该遗址是(  )
A.古罗马最宏伟的宗教建筑
B.古典人文主义的体现
C.柱式和圆顶建筑结合的典范
D.古罗马帝国尚武强盛的象征
解析:题干中的图示为罗马大竞技场遗址,该遗址是古罗马帝国尚武强盛的象征,故选D项。罗马大竞技场不是宗教建筑,不能体现人文主义,也不符合柱式和圆顶建筑结合的风格,故排除A、B、C三项。
12.下表所示内容为《我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科技类名录项目(部分)》。它反映出我国古代科技的重要特点是(  )
遗产项名称 批准时间
传统桑蚕丝织技艺 2009年10月
宣纸传统制作技艺 2009年10月
雕版印刷技艺 2009年10月
中医针灸 2010年11月
中国珠算 2013年12月
二十四节气 2016年11月
A.技艺先进 B.实用性强
C.体系完整 D.注重实验
解析:题干图表中科技项目都与社会实践密切相关,体现了我国古代科技注重实用的特点,故B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书院教育的发展和成熟期,书院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育理念和教育风格等都日益完善和规范。书院注重明辨义利价值观,强调以义为本。教育以社会群众为价值主体,并以社会整体利益制约个人利益。以“四书五经”作为德育课程的主体,重视学术争辩和学术交流,允许不同学派进行讲学,体现学术自由。宋元统治者都极为重视通过书院对民众进行制度性和非制度性的教化,并尽量把两者结合起来,把统治者的统治意愿转化为被统治者的自觉要求。
——摘编自李强《简论宋元时期的
书院教育及启示》
材料二 1700年,英国大学教育的基础仍是传统的人文课程,使学生在神学、法律和医学方面获得较高的修养。一些学者提出述评:大学没有考虑到技术、工程和医学中各种新专业的实际需要,没有鼓励研究工作。18世纪初发生了一些变化,在数学、物理学、化学、植物学、地质学和其他专门科学中逐渐设立新的教授职称。大学成立了天文台、解剖室,甚至成立物理和化学实验室。担任教席的卓越科学家带进大学的研究工作,也对大学的课程起了影响,最为有利的形势是大学与科学院建立了密切的联系,英国的大学通过一些教授同皇家学会保持了强有力的联系。
——摘编自[英]J·S.布朗伯利《新编
剑桥世界近代史·第六卷》
(1)根据材料,分别指出宋元时期书院教育与近代英国大学教育的特点。(5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元时期书院教育和近代英国大学教育特点形成的社会背景和各自对本国产生的影响。(10分)
参考答案:(1)特点:宋元书院课程内容以儒学经典为主,偏重道德伦理;重视学术交流,学术自由;体现统治阶级对民众的教化;目的是培养封建官僚;成为政治权力的附庸。英国的大学课程内容多样,包括神学、法律等传统的社会科学和数学等自然科学;注重实用性和培养专门职业人员;把理论研究与工业实践相结合。
(2)社会背景
宋元时期书院教育:中国古代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中央集权不断发展;儒家思想长期居统治地位;科举制是主要的选官制度。
近代英国大学教育:培养专业性人才的需要;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科学革命取得突破性成果。
影响:
对中国:强化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束缚了读书人的思想,制约着实用型人才的培养。
对英国:促进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培养了一批高素质人才;推动了生产技术革新,为工业革命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