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
一、选择题
1.[2023·山西长治月考]1960年,英国首相麦克米伦访问非洲,他不无感慨地说:“变革之风已经吹遍这个大陆,不管我们喜不喜欢……我们大家都必须承认这是事实,并且在制定国家政策时把它考虑进去。”据此可知( )
A.世界殖民体系已彻底崩溃
B.非洲地区民族民主运动高涨
C.英国国际地位恢复与提升
D.世界格局呈现出多极化趋势
2.[2023·山东临沂期中]1955年,亚非29国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召开会议,形成了“万隆精神”。20世纪60年代以来,不结盟运动、七十七国集团、非洲国家统一组织、阿拉伯国家首脑会议、伊斯兰国家首脑会议、安第斯条约组织、石油输出国组织等先后形成。这表明( )
A.帝国主义殖民体系迅速瓦解
B.民族解放运动向纵深发展
C.第三世界国家成为世界一极
D.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增强
3.[2023·山东德州期末]如图为作于1956年的漫画《苏伊士运河的巨人》,印有英、法、美国旗的轮船以“国际交流”的名义正通过苏伊士运河,时任埃及总统的纳赛尔高举意为“阿拉伯民族主义”的旗子,将其拦住。在纳赛尔后方垂钓的是苏联外交部长谢皮洛夫。该漫画反映出当时( )
A.反殖民主义情绪高涨
B.埃及沦为大国间激烈斗争的棋子
C.世界殖民体系彻底瓦解
D.苏联掌握解决运河争端的主导权
4.[2023·河北邯郸调研]根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的统计数据,从1990年到2015年,发达国家占全球GDP的比重从78.7%降至56.8%,而新兴市场国家占比则由19%上升至39.2%。这表明( )
A.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建立
B.发达国家不再主导全球化
C.发展中国家进一步壮大
D.逆全球化趋势开始出现
5.在巴西倡导下,1995年1月1日,巴西、阿根廷、巴拉圭、乌拉圭四国组成的“南方共同市场”正式启动。这样,80%的商品可在成员国内部自由流通。由此可见,南美地区( )
A.巴西的现代化程度较高
B.经济增长速度引人注目
C.经济区域合作趋势加强
D.多数商品可以自由流通
6.下图是20世纪70年代历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发表的主要文件。它们反映出不结盟运动发展的目标是( )
1970年:《关于和平、独立、发展、合作和国际关系民主化宣言》《关于不结盟和经济发展宣言》
1973年:《政治宣言》《经济宣言》《经济合作行动纲领》《关于民族解放斗争宣言》《关于海洋法宣言》
1976年:《政治宣言》《经济宣言》《经济合作行动纲领》
1979年:《政治宣言》《经济宣言》
A.实现第三世界的经济合作
B.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C.维护亚非拉国家民族独立
D.构建政治经济一体化组织
7.1951年,美国黑人团体民权大会向联合国发起请愿活动,指控美国政府对黑人犯有种族灭绝罪行。美国政府指责请愿活动是共产主义的宣传,并寻找支持政府的黑人来驳斥这些指控。这反映出当时( )
A.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正式形成
B.民权大会的指控缺乏事实依据
C.美国对待种族问题的态度受冷战意识影响
D.美国政府对国内的种族平等问题漠不关心
8.虽然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前半期,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取得了一定发展, 但当前多数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状况仍在持续恶化,它们同发达国家的差距不是缩小,而是扩大了。其主要原因是( )
A.经济全球化的冲击 B.国际经济旧秩序的存在
C.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D.发展中国家经济基础薄弱
9.1958年10月,亚非作家会议在塔什干举行,来自中国、苏联、印度、喀麦隆、加纳等40多个国家的作家参加会议。作家们形容这次会议是“文学的万隆会议”“亚非文艺复兴的会议”。这一会议的核心理念应是( )
A.壮大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
B.促进亚非国家的文化交流
C.加强反殖民主义共同意识
D.阻止两个超级大国的扩张
10.非洲民族解放运动的先驱、几内亚国父和首任总统塞古·杜尔在1958年声明:“几内亚宁愿要贫穷中的自由,也不要卑屈中的富裕。”这表明( )
A.摆脱殖民统治后非洲国家更加动荡
B.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当时世界主题
C.发展中国家的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
D.战后民族主义思想在非洲广泛传播
11.有学者指出:“当今世界正在从根本上发生改变……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地缘政治权势与地缘经济实力正在同时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从西方向东方转移。”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今世界( )
A.形成了“一超多强”的政治格局
B.由反对霸权主义到谋求经济发展
C.国际政治和经济新秩序逐渐形成
D.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实力超过欧美
12.有学者认为,二战后,随着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对传统殖民政策的理解不应当局限于武力征服,而要着眼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控制和国际间的依附关系。据此,该学者强调( )
A.殖民体系在二战后彻底瓦解
B.新兴国家要警惕新殖民主义
C.资本主义国家主导世界秩序
D.各国应致力于摆脱美苏控制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对殖民主义的致命打击。战争期间,反法西斯同盟通过一系列声明、宣言等,支持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独立要求。1945年6月通过的《联合国宪章》强调“促成国际合作,以解决国际属于经济、社会、文化及人类福利性质之国际问题,且不分种族、性别、语言或宗教,增进并激励对于全体人类之人权及基本自由之尊重”。二战后,英帝国很快解体,法国也不得不承认印度支那、阿尔及利亚等法属殖民地独立。1955年万隆亚非会议隆重举行,通过《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的宣言》,引申和发展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了各国和平相处友好合作的十项原则,60年代非洲的民族独立运动风起云涌,仅1960年就有17个非洲国家独立,这一年被称为“非洲年”。1945-1991年,全世界有90多个国家摆脱了殖民统治获得独立,以惊人的速度摧毁了世界殖民体系。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
《世界史(现代史编)下》
材料二 现如今,虽然人类发展已经进入一个全球化的新时代,但是在“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之前,人类仍然没有完全打破资本逻辑为全球化秩序所戴上的陈旧桎梏……与过去两百年世界范围内的现代化、资本化有所不同,新时代全球化意味着彼此之间突破固有屏障、日益展开密切的全方位交流。尤其在进入21世纪以来,互联网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量子通信技术的爆炸式发展,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愈加紧密,人类的普遍交往呈现出“零距离”“零时空”的态势。
——摘编自邹广文《对人类命运共同体
的文化哲学思考》
(1)根据材料一,概括二战后世界殖民体系崩溃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意义。
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
一、选择题
1.[2023·山西长治月考]1960年,英国首相麦克米伦访问非洲,他不无感慨地说:“变革之风已经吹遍这个大陆,不管我们喜不喜欢……我们大家都必须承认这是事实,并且在制定国家政策时把它考虑进去。”据此可知( )
A.世界殖民体系已彻底崩溃
B.非洲地区民族民主运动高涨
C.英国国际地位恢复与提升
D.世界格局呈现出多极化趋势
解析:“非洲”及关键信息“变革之风已经吹遍这个大陆,不管我们喜不喜欢”,这是对20世纪60年代非洲地区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的描述,选择B;“彻底崩溃”是在20世纪90年代,排除A;英国国际地位恢复与提升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D。
2.[2023·山东临沂期中]1955年,亚非29国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召开会议,形成了“万隆精神”。20世纪60年代以来,不结盟运动、七十七国集团、非洲国家统一组织、阿拉伯国家首脑会议、伊斯兰国家首脑会议、安第斯条约组织、石油输出国组织等先后形成。这表明( )
A.帝国主义殖民体系迅速瓦解
B.民族解放运动向纵深发展
C.第三世界国家成为世界一极
D.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增强
解析:20世纪60年代以来形成了以亚非拉独立国家为主体组成的一系列地区性、洲际性和国际性的组织,这一状况说明发展中国家在崛起,民族解放运动向纵深发展,有利于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发展,选择B;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瓦解是在1991年,排除A;冷战期间是形成美苏两极格局,不是第三世界国家成为世界一极,排除C;不结盟运动不是经济区域集团化,排除D。
3.[2023·山东德州期末]如图为作于1956年的漫画《苏伊士运河的巨人》,印有英、法、美国旗的轮船以“国际交流”的名义正通过苏伊士运河,时任埃及总统的纳赛尔高举意为“阿拉伯民族主义”的旗子,将其拦住。在纳赛尔后方垂钓的是苏联外交部长谢皮洛夫。该漫画反映出当时( )
A.反殖民主义情绪高涨
B.埃及沦为大国间激烈斗争的棋子
C.世界殖民体系彻底瓦解
D.苏联掌握解决运河争端的主导权
解析:20世纪50年代,非洲大陆掀起民族独立风暴,1956年埃及总统纳赛尔宣布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英军撤离运河区,符合漫画《苏伊士运河的巨人》的意旨,选择A;1956年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并非大国激烈斗争的棋子,排除B;1990年世界殖民体系彻底崩溃,排除C;漫画中苏联为“垂钓者”,主导者为埃及,排除D。
4.[2023·河北邯郸调研]根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的统计数据,从1990年到2015年,发达国家占全球GDP的比重从78.7%降至56.8%,而新兴市场国家占比则由19%上升至39.2%。这表明( )
A.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建立
B.发达国家不再主导全球化
C.发展中国家进一步壮大
D.逆全球化趋势开始出现
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新兴市场国家很多都是属于发展中国家,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兴市场占全球GDP的比重不断上升,说明发展中国家进一步壮大,选择C;当今世界政治多极化的趋势不断加强,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尚未建立,排除A;发达国家占全球GDP的比重下降,但仍然占据一半以上,不能得出发达国家不再主导全球化的结论,排除B;材料不能体现逆全球化趋势,排除D。
5.在巴西倡导下,1995年1月1日,巴西、阿根廷、巴拉圭、乌拉圭四国组成的“南方共同市场”正式启动。这样,80%的商品可在成员国内部自由流通。由此可见,南美地区( )
A.巴西的现代化程度较高
B.经济增长速度引人注目
C.经济区域合作趋势加强
D.多数商品可以自由流通
解析:巴西、阿根廷、巴拉圭、乌拉圭四国组成的“南方共同市场”,80%的商品可在成员国内部自由流通,说明南美地区的经济区域合作趋势在加强,故选C项;材料仅反映了南美地区的经济区域合作化,没有说明巴西的现代化程度如何,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涉及南北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排除B项;多数商品可以自由流通是在“南方共同市场”内,不是在南美地区,排除D项。
6.下图是20世纪70年代历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发表的主要文件。它们反映出不结盟运动发展的目标是( )
1970年:《关于和平、独立、发展、合作和国际关系民主化宣言》《关于不结盟和经济发展宣言》
1973年:《政治宣言》《经济宣言》《经济合作行动纲领》《关于民族解放斗争宣言》《关于海洋法宣言》
1976年:《政治宣言》《经济宣言》《经济合作行动纲领》
1979年:《政治宣言》《经济宣言》
A.实现第三世界的经济合作
B.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C.维护亚非拉国家民族独立
D.构建政治经济一体化组织
解析:上述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发表的主要文件几乎都包含经济或者政治的内容,而且“和平、独立、发展、合作和国际关系民主化”“不结盟”“海洋法”等是关于整个世界的,所以说明其目标是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故选B项;上述文件名称有关于经济的,也有关于政治的,所以不能说其目标只是经济合作,排除A项;上述文件的名称里面只有两个里面有“民族独立”的相关信息,排除C项;题干中的文件表达出的目标是要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且不结盟运动属于国际政治组织,不属于政治经济一体化组织,排除D项。
7.1951年,美国黑人团体民权大会向联合国发起请愿活动,指控美国政府对黑人犯有种族灭绝罪行。美国政府指责请愿活动是共产主义的宣传,并寻找支持政府的黑人来驳斥这些指控。这反映出当时( )
A.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正式形成
B.民权大会的指控缺乏事实依据
C.美国对待种族问题的态度受冷战意识影响
D.美国政府对国内的种族平等问题漠不关心
解析:两极对峙格局正式形成于1955年,而材料中事件发生在1951年,A项错误;美国黑人团体民权大会的指控是符合史实的,且此项并非材料主旨,B项错误;种族问题在美国由来已久,1951年(冷战时期)美国政府将指控政府种族灭绝的请愿活动称为共产主义的宣传,这体现了美国用冷战思维解读政治事件,C项正确;结合所学可知,战后美国政府关注到了种族平等问题,“漠不关心”的说法错误,D项错误。
8.虽然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前半期,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取得了一定发展, 但当前多数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状况仍在持续恶化,它们同发达国家的差距不是缩小,而是扩大了。其主要原因是( )
A.经济全球化的冲击 B.国际经济旧秩序的存在
C.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D.发展中国家经济基础薄弱
【解析】根据材料“但当前多数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状况仍在持续恶化,它们同发达国家的差距不是缩小,而是扩大了”可知,二战后新兴国家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但是由于传统的以西方大国为主宰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仍然存在,这些国家并没有真正得到发展,故B项正确;全球化有利于这些国家的发展,排除A项;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是在1955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D项是客观原因,不是主要原因,排除。
9.1958年10月,亚非作家会议在塔什干举行,来自中国、苏联、印度、喀麦隆、加纳等40多个国家的作家参加会议。作家们形容这次会议是“文学的万隆会议”“亚非文艺复兴的会议”。这一会议的核心理念应是( )
A.壮大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
B.促进亚非国家的文化交流
C.加强反殖民主义共同意识
D.阻止两个超级大国的扩张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万隆会议是亚非人民反对殖民主义的会议,1958年的亚非作家会议被称为“文学的万隆会议”说明这一会议的核心理念应是加强反殖民主义共同意识,故C项正确;印度、喀麦隆、加纳等不是社会主义国家,故A项错误;促进亚非国家的文化交流是这次会议的影响,故B项错误;亚非作家会议不可能阻止两个超级大国的扩张,故D项错误。
10.非洲民族解放运动的先驱、几内亚国父和首任总统塞古·杜尔在1958年声明:“几内亚宁愿要贫穷中的自由,也不要卑屈中的富裕。”这表明( )
A.摆脱殖民统治后非洲国家更加动荡
B.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当时世界主题
C.发展中国家的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
D.战后民族主义思想在非洲广泛传播
【解析】材料“几内亚宁愿要贫穷中的自由,也不要卑屈中的富裕”表明战后非洲急于摆脱西方列强的殖民统治,民族主义盛行,故D项符合题意。
11.有学者指出:“当今世界正在从根本上发生改变……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地缘政治权势与地缘经济实力正在同时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从西方向东方转移。”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今世界( )
A.形成了“一超多强”的政治格局
B.由反对霸权主义到谋求经济发展
C.国际政治和经济新秩序逐渐形成
D.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实力超过欧美
【解析】根据材料“当今世界正在从根本上发生改变……地缘政治权势与地缘经济实力正在同时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从西方向东方转移”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出当今世界国际政治和经济新秩序逐渐形成,故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一超多强”的政治格局,排除A项;材料也无法体现由反对霸权主义到谋求经济发展,排除B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实力超过欧美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
12.有学者认为,二战后,随着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对传统殖民政策的理解不应当局限于武力征服,而要着眼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控制和国际间的依附关系。据此,该学者强调( )
A.殖民体系在二战后彻底瓦解
B.新兴国家要警惕新殖民主义
C.资本主义国家主导世界秩序
D.各国应致力于摆脱美苏控制
【解析】根据材料“对传统殖民政策的理解不应当局限于武力征服,而要着眼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控制和国际间的依附关系”可知,在民族解放运动的打击下,发达国家被迫改变了直接殖民统治的旧方式,而采取更隐蔽的、间接的殖民侵略手段,如利用其经济优势,对新兴国家进行政治、经济、文化侵略(必要时也使用军事手段),把已取得政治独立的国家置于它们的控制之下。因此,该学者强调新兴国家要警惕新殖民主义,故B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对殖民主义的致命打击。战争期间,反法西斯同盟通过一系列声明、宣言等,支持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独立要求。1945年6月通过的《联合国宪章》强调“促成国际合作,以解决国际属于经济、社会、文化及人类福利性质之国际问题,且不分种族、性别、语言或宗教,增进并激励对于全体人类之人权及基本自由之尊重”。二战后,英帝国很快解体,法国也不得不承认印度支那、阿尔及利亚等法属殖民地独立。1955年万隆亚非会议隆重举行,通过《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的宣言》,引申和发展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了各国和平相处友好合作的十项原则,60年代非洲的民族独立运动风起云涌,仅1960年就有17个非洲国家独立,这一年被称为“非洲年”。1945-1991年,全世界有90多个国家摆脱了殖民统治获得独立,以惊人的速度摧毁了世界殖民体系。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
《世界史(现代史编)下》
材料二 现如今,虽然人类发展已经进入一个全球化的新时代,但是在“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之前,人类仍然没有完全打破资本逻辑为全球化秩序所戴上的陈旧桎梏……与过去两百年世界范围内的现代化、资本化有所不同,新时代全球化意味着彼此之间突破固有屏障、日益展开密切的全方位交流。尤其在进入21世纪以来,互联网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量子通信技术的爆炸式发展,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愈加紧密,人类的普遍交往呈现出“零距离”“零时空”的态势。
——摘编自邹广文《对人类命运共同体
的文化哲学思考》
(1)根据材料一,概括二战后世界殖民体系崩溃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意义。
解析:(1)根据材料一“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对殖民主义的致命打击”得出二战对殖民主义的打击,导致西方殖民国家的衰落;根据材料一“战争期间,反法西斯同盟通过一系列声明、宣言等,支持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独立要求”得出反法西斯同盟支持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独立要求;根据材料一“1945年6月通过的《联合国宪章》强调‘促成国际合作,以解决国际属于经济、社会、文化及人类福利性质之国际问题,且不分种族、性别、语言或宗教,增进并激励对于全体人类之人权及基本自由之尊重’”得出《联合国宪章》和万隆会议宣言的推动;根据材料一“60年代非洲的民族独立运动风起云涌,仅1960年就有17个非洲国家独立,这一年被称为‘非洲年’”得出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殖民地最终获得独立。
(2)根据材料二“尤其在进入21世纪以来,互联网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量子通信技术的爆炸式发展,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愈加紧密,人类的普遍交往呈现出‘零距离’‘零时空’的态势”和结合所学知识可从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的时代潮流;尊重国家主权,有利于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中国智慧等方面思考作答。
答案:(1)二战对殖民主义的打击,导致西方殖民国家的衰落;反法西斯同盟支持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独立要求;《联合国宪章》和万隆会议宣言的推动;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殖民地最终获得独立。
(2)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的时代潮流;尊重国家主权,有利于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中国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