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课程标准 学习重点
通过了解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高度繁荣,认识隋唐时期的民族交融、区域开发的新成就。 核心概念:大运河、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羁縻政策、安史之乱、藩镇割据、五代十国 关键问题: (1)隋唐时期社会繁荣的表现有哪些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繁荣 隋唐时期是如何加强民族交融的 有何历史意义 (2)唐朝是如何走向衰亡的 有何启示
[重要概念]
1.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南起余杭(今杭州)、北至涿郡(今北京)的一条贯通南北的水运交通大动脉。这条运河共分四段,从北向南依次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大运河纵贯中国最富饶的华北平原和东南沿海地区,是中国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在中国的历史上产生过巨大的作用,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的水利建筑工程。
2.安史之乱:唐朝地方割据势力安禄山、史思明发动的叛乱。755年,安禄山和史思明起兵,次年占领唐都城长安,唐玄宗李隆基逃到蜀中。唐肃宗李亨在灵武(今属宁夏)即位。至763年叛乱被平定。唐朝统治自此由盛而衰,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3.藩镇割据:唐朝中叶在边境和重要地方设置节度使,掌管当地的军事大权。安史之乱后,节度使势力逐渐扩大。有的节度使在其辖区内,扩充军队,委派官吏,征收赋税,不服从唐朝政令,形成地方割据势力。历史上称这种局面为藩镇割据。
4.羁縻政策:“羁”就是用军事和政治的压力加以控制,“縻”就是以经济和物质利益给以抚慰,即在民族地区设立特殊的行政单位,保持或基本保持少数民族原有的社会组织形式和管理机构,承认其酋长、首领在本民族和本地区中的政治统治地位,任用少数民族地方首领为地方官吏,除在政治上隶属于中央王朝、经济上有朝贡的义务外,其余一切事务均由少数民族首领自己管理。
5.都护府:是唐朝设置在边疆地区的最高权力机关(军政合一),有完整的组织机构,官有定员,职有专任,民政、赋税、军事、司法、人事、文书都设官专门负责。官职分设大都护、副大都护、副都护等职。都护府的职责是招抚安置归附的各部族,维护所辖地区的统治秩序,抵抗外来袭扰,考察所属官员政绩,给予赏罚,镇压叛乱。
[教材史料]
1.教材导入解读。
思路引导:大运河的开凿历史悠久;大运河既具有历史意义,又具有当代价值;大运河贯通南北,促进南北经济的交流。分析开凿的条件,一是完成统一,二是国力的强盛。
2.教材第二目“历史纵横”《唐朝曲辕犁》及图片《敦煌莫高窟壁画唐朝牛耕图中的曲辕犁》解读。
思路引导:注意曲辕犁出现于江南水田,是当时最先进的耕具,标志着耕犁的基本定型。敦煌莫高窟壁画,以文物的形式验证了当时曲辕犁的使用。
3.教材第二目《职贡图》解读。
思路引导:是研究唐朝对外政治、经济关系和民族关系的重要资料。一要注意观察外国使节和少数民族使臣的形象,属于不同的地区和民族;二要注意外国使节和少数民族使臣的表情、神态,体会阎立本作品的绘画风格;三要知道图片内容反映出唐朝强盛开放的场景,这与唐朝政治安定、经济繁荣、思想开放、国力强盛是分不开的。
4.教材第二目《唐朝前期形势和边疆各族分布图(669年)》解读。
思路引导:注意周边的少数民族及其建立的政权,知道它们对祖国的边疆开发作出了贡献;同时注意唐朝对不同地区、不同民族采取的因地制宜的治理政策;还要注意唐朝疆域四至以及对新疆等地的管辖。
[教材问答]
1.“学思之窗”:结合皮日休的诗,说说你是如何看待隋炀帝的。
思路引导:根据唯物史观,评价历史人物要全面、客观、公正。隋炀帝即位前率军灭陈,结束了南北长期分裂的局面。隋炀帝开凿大运河,也是在为国家消除分裂隐患,促进南北经济交流以及运河沿岸城市发展。但是他大兴土木,穷奢极欲,穷兵黩武,超过了社会的承受极限,引发了大规模起义。当然,评价隋炀帝时要注意:一是受儒家修史者评价标准的影响,二是多数是唐朝对他的评价,从而凸显唐朝取代隋朝的合理性。
2.“思考点”:隋唐盛世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思路引导:从历史大势上说,经历了魏晋南北朝长期的动乱,人心思定,百姓需要稳定的生产生活环境。从唐朝统治者来说,政治上,注意改革吏治,选贤任能,从谏如流;经济上,发展生产,规范赋税徭役;军事上,实行府兵制,对外用兵有节制;文化上,大兴文治,兴学重教;民族关系上,采取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实现了边境地区的统一和安定,民族间交往密切。
3.“问题探究”: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隋朝灭亡的原因与其他朝代有何不同。
思路引导:一般朝代多是亡于王朝末期资源调配能力(财政能力)的枯竭,隋朝国库充盈,但是隋炀帝穷奢极欲、大兴土木、滥用民力、穷兵黩武超过了社会承受力的上限,引发大规模起义,导致了隋朝的灭亡。
关键问题一:隋唐时期社会繁荣的表现有哪些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繁荣 隋唐时期是如何加强民族交融的 有何历史意义
一、隋朝兴亡
1.建立与统一:581年,杨坚代周称帝,改国号隋,定都长安;589年,隋灭陈,结束南北长期分裂局面。
2.国家的兴盛
(1)广设仓库:包括供应朝廷粮食、物资的仓库和备水旱赈济的义仓。
(2)兴建洛阳城:宏伟壮丽,闻名于世。
(3)开通大运河:贯通南北,对巩固统一、促进南北经济交流以及运河沿岸城市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3.隋朝的灭亡
(1)原因
①隋炀帝暴政:大兴土木,劳民伤财,穷兵黩武,征伐高丽。
②各地起义:生产遭到破坏,民不聊生,引发大规模起义。
(2)灭亡: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二、唐朝的繁荣与民族交融
1.建立与统一:618年,李渊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随后,消灭各支起义军和割据势力,统一全国。
2.繁荣发展
统治者 唐太宗 武则天 唐玄宗
措施 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戒奢从简,知人善任,虚怀纳谏 轻徭 薄赋等 选贤任能,改革吏治,发展生产,大兴文治,改革兵制
结果 “贞观之治” 社会经济 持续发展 “开元盛世”
3.民族关系
民族 与唐政权的关系 影响
突厥 ①军事打击:唐太宗时,击败并俘获东突厥可汗,东突厥汗国灭亡;唐高宗时,联合回纥灭西突厥;灭后突厥汗国 ②设置机构: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统辖天山南北 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进一步发展(边疆开发、民族交融、版图扩大、管理加强)
吐蕃 ①和亲:唐太宗时,文成公主入藏,带去大批手工艺品和多种技术、医药书籍等。唐蕃和亲,促进了汉藏的友好关系和经济文化交流 ②会盟:9世纪前期,吐蕃与唐会盟,唐蕃间基本上停止了纷争
靺鞨 册封:唐玄宗时期,封靺鞨族粟末部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
任务一 合作探究
视角1 隋唐之盛,盛在何处
材料一
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问题] (1)通览教材第一目、第二目,分别找出隋唐盛世的表现。
(2)结合材料中本单元目录,思考我们还可从哪些新角度认识隋唐王朝的盛世局面。
[结论] (1)隋朝:仓库充实,财政充裕,国力雄厚;工程建设规模宏大。
唐朝:政治清明;工具改进,经济繁荣;国家统一,疆域拓展,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
(2)制度建设、思想文化、对外交往等。
视角2 隋唐之盛,盛从何起
材料二 盛世的实现,首先是以开明君主的出现为前提。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三 一心吸取经验和教训的唐高祖、唐太宗统治集团十分重视制度的建设,下大力气制定和颁布制度,唐朝堪称典范:中央和地方职官制度、科举制度、土地和赋税制度、军事制度等,这些制度,不仅因应了那个时代,也参与塑造了那个局面。
——摘编自胡阿祥等《中国通史大师课-2》
[问题] (3)结合教材第二目的史实,分析说明材料二的观点。
(4)阅读教材第二目,填出唐朝处理民族关系的方式,并说明其意义。
民族 概况 方式
东突厥 贞观初年,唐军大败东突厥,草原各族尊奉唐太宗为“天可汗” ①
西突厥 唐高宗联合回纥灭西突厥,唐朝先后在西域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 ②
吐蕃 7世纪前期,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 9世纪前期,吐蕃与唐会盟,基本停止了纷争 ③
靺鞨 唐玄宗封靺鞨族粟末部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 ④
回纥 唐玄宗封回纥首领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 ⑤
(5)据材料三,结合上述两问,概括唐朝盛世局面出现的原因有哪些。
[结论] (3)唐太宗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戒奢从简,知人善任,虚怀纳谏,出现“贞观之治”。唐玄宗统治前期,选贤任能,改革吏治,发展生产,大兴文治,改革兵制,出现“开元盛世”。
(4)①战争征服 ②设机构管辖 ③和亲、会盟 ④册封 ⑤册封
意义:有利于边疆地区的稳定、开发;促进经济文化交流、民族交融;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5)统治者的素养与治理措施;民族交融的时代发展潮流;政治制度的创新与发展。
任务二 检测反馈
1.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隋唐时期最显著的阶段特征是( )
A.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B.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C.民族关系发展与社会变化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解析:B 据材料“隋唐时期最显著的阶段特征”并结合所学可知为繁荣与开放的社会,故选B项。
2.唐太宗曾反复引用“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的古语来警励自己。这反映出唐太宗( )
A.重视发展水利 B.注重虚心纳谏
C.扩充国学规模 D.强调以民为本
解析:D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的意思是君王好比是船,百姓好比是水,水可以使船行驶,也可以使船倾覆,这体现了民本思想,反映出唐太宗强调以民为本,故D项正确。
3.唐代诗人王建的《凉州行》中云:“蕃人旧日不耕犁,相学如今种禾黍。……城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材料反映的是( )
A.蕃人全面汉化 B.民族互鉴互学
C.各地流行胡乐 D.凉州文化发达
解析:B 唐代诗人王建的《凉州行》中描绘的是少数民族原来不从事农业,但是如今已经会种庄稼了,而洛阳很多人学少数民族地区的音乐,这反映了唐代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互鉴互学的现象,故选B项;材料强调民族间相互学习,并不是说蕃人全面汉化,排除A项;题干中的诗里只提到了洛阳一地“家家学胡乐”,并没有提到各地流行胡乐,排除C项;题干描绘的是唐代民族间频繁交流、互相学习的现象,而不是凉州文化发达,排除D项。
[深化拓展] 唐朝处理与周边民族关系的主要方式和特点
1.主要方式
行政管辖 一是设置机构,直接派官吏管理;二是任命当地少数民族首领为长官,管理当地人民
册封 唐朝皇帝给少数民族首领加上某种名称或封号,目的是加强对其民族的联系和管理
战争征服 如大败东、西突厥
和亲 文成公主入藏,唐蕃和亲,促进了汉藏经济、文化的交流,加强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
会盟 唐蕃会盟,旨在约束双方行动,维护和平友好局面
2.特点:政策开明,恩威并济,因地制宜,措施灵活,方式多样。
关键问题二:唐朝是如何走向衰亡的 有何启示
三、安史之乱、黄巢起义和五代十国
1.唐朝覆亡
(1)标志:907年,朱温废唐称帝,国号梁,史称后梁,唐朝灭亡。
(2)原因
①安史之乱
a.概况:755年,安禄山和史思明发动叛乱,763年,安史之乱被唐平定。
b.原因:朝政腐败;军事举措失当,外重内轻(节度使的设置)。
c.影响
政治上 中央集权被削弱,形成藩镇割据局面;少数民族政权趁机袭扰,边防空虚;唐朝从此由盛转衰
经济上 破坏了北方经济;北民南迁,促进江南地区进一步开发
②藩镇割据:安史之乱期间和以后,唐朝在内地增设藩镇,有些藩镇独立性很强,形成藩镇割据局面。这种局面严重削弱唐朝的统治力量,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③宦官专权与朋党之争:削弱唐朝统治力量。
④黄巢起义:沉重打击唐朝统治。
2.五代十国
(1)特征:唐后期藩镇割据的延续;北方政权更替,战乱不断,南方相对稳定,区域开发。
(2)结束:到五代十国后期,后周实力增强,为后来北宋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局面奠定了基础。
任务一 合作探究
材料 唐玄宗天宝初年在地方共设立了10个藩镇,总共拥有兵力近49万人,中央禁军仅有八九万人。藩镇长官为节度使,在其地域,可以指挥军事,管理财政,甚至该地区用人大权亦在节度使之掌握……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问题] 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与五代十国局面的出现有何关联 从隋唐衰亡的史实中我们可以得出怎样的国家治理启示
[结论] 关联:唐代节度使的设置与藩镇割据削弱了中央集权,导致了五代十国分裂割据局面的形成。
启示:要关注民生,确保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协调中央与地方关系,保证中央集权,巩固统一。
任务二 检测反馈
1.“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故兵骄则逐帅,帅强则叛上。或父死子握其兵而不肯代;或取舍由于士卒,往往自择将吏,号为‘留后’,以邀命于朝。”这段话反映了( )
A.安史之乱的过程
B.藩镇割据的局面
C.宗法血缘关系得到强化
D.君主专制制度遭到破坏
解析:B 材料“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兵骄则逐帅,帅强则叛上”体现的是唐朝中后期藩镇权力过大,威胁到了中央集权,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安史之乱的过程,排除A项;C项与材料无关,排除;材料强调的是中央集权受到威胁,并非君主专制制度遭到破坏,排除D项。
2.“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是唐末农民大起义领袖黄巢的诗句。这次起义( )
A.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
B.推翻了唐朝的统治
C.平定了安史之乱
D.形成了藩镇割据局面
解析:A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黄巢起义是唐末规模庞大、影响深远的一场农民起义,沉重打击了唐朝的统治,故选A项;907年朱温灭唐,排除B项;平定安史之乱发生在黄巢起义之前,排除C项;安史之乱后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
[知识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