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课 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与发展
课时安排 1 课前准备 教学设计、素材搜集、课件制
教材内容 分 析 【课标内容】 新:认识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认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各个领域取 得的成就、综合国力及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高,认识“一国两制”对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重大意义;认识 邓小平理论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指导意义;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认识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 法论的集中体现;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意义,认清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认识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形成对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文化的形成过程及意义的系统认识。 旧: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认识其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 面的历史意义。讲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了解 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认识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 概述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分 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 【教材分析】 本课是部编版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十单元第 1 课。本课共 3 目,分别是伟大的历史转折,改革开 放进程,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大业。其中,“一国两制”体现了在解决祖国统一问题上,党和国家领导人 在制度上的创造性和解决问题的原则性。“一国两制理论与实践对中国社会政治带来的重大变化和深刻影 响是前所未有的,它推动了国家统一与政治现代化进程,提升了中国政治文明的水平和地位,同时也更加 凸显了政治文明的中国特色,创造了人类政治文明的新形态和新贡献”。 伟大的历史转折这一目共 2 段,第 1 段介绍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和意义,第 2 段介绍十一届全 会后平反冤假错案(这是新增的)。 改革开放进程共 3 段,第 1 段介绍改革开发的突破与扩展,第 2 段介绍改革开放的深入,第 3 段介绍 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推进与影响。 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大业共 2 段,第 1 段介绍一国两制的提出与内涵,第 2 段介绍港澳的回归,第 3 段介绍九二共识的由来,第 4 段介绍汪辜会谈及影响(三四两段其实可以合并),第 5 段介绍反分裂国家 法和习马会。 本课内容集中在部编初中新教材八下 7-19,15,12-14 课。
设计理念 在新课程标准下,历史学科对 学生学习能力和素养的要求不断提高,学习难度的提升使历史学科逐渐变成高中生口中的“难科”,因此,如何指导学生学好这门必修科目, 达成学科育人的基本目标,成为历史教师重点探索的方向。在这种背景下,互联网+模式 在学科教学中的理论引入和实践 越发彰显它的优势。信息技术融入到历史教学中,以模式的创新推进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提升,以教学情境的创设提升教学的实效性,学 生的感官被充分调动,对历史细节的把握更加细腻,由此历史学科立德树人的价值理念能得到充分发挥。
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知道农村改革、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的基本内容,但对于改革路径缺乏系统认识,也不清楚改革开放内容间的联系。作为改革开放时期的“原住民”,他们虽然对现实生活的便捷、国家实力的提升等发展成就有所体会,但缺乏对“中国奇迹”背后原因的理性分析,难以理解改革过程中的艰辛,也就缺乏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所以,本课在设计过程中尝试利用口述史、地方史创设情景,营造改革开放的“现场感”,从而让学生学会去应对陌生的、复杂的、开放性的问题,提升核心素养。
教学目标 能够从新闻报道、领导人题词讲话、漫画照片等不同的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能够将改革开放,一两制等置于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进行考察,能从中发现问题并对相关史事间的因果关系作出解释(史料实证、 时空观念、历史解释),能从历史的角度认识中国的国情,形成对祖国的认同感和正确的国家观;认同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必然,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 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唯物史观、家国情怀)。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改革开放路径的选择,认识渐进式改革的逻辑。 难点: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一) 师生活动 :导入新课: 导入一: 出示时间表: 1976 年底,文革结束, 1978 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改革开放 1980 年,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经济特区 1980 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广 问:为什么文革结束后没有马上改革开放? 教学新课: 一、工作重心的改变——伟大的历史转折 问:下图为 1977 年 2 月 7 日的《人民日报》头版,从中能获取什么信息?
设计意图 《光明日报》为代表的部分党员干部反对“两个凡是”的观点;引发一场思想大讨论;这既是 学术问题,更是政治问题; 讲述:由此展开的真理标准的讨论,为接下来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供了较好的思想氛围。1978 年 12 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了。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回答这次会议的内容和意义。 (学生阅读教材,回答问题) 内容:全会决定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 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全会重新确立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恢复了 党的民主集中制的优良传统,审查解决了历史上遗留的一批重大问题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 题。 意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揭开 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 讲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国家按照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原则加快平反冤假错案的 步伐。一大批具有远见卓识的干部重新走上了工作岗位,,在他们的推动下,中国的经济发展走上了 快车道。
教学环节(二) 师生活动 知识新授: 追问一:改革开放何以取得共识? 情景设置: 实事求是 情境创设; 材料一 1979年《时代周刊》封面——“邓小平 中国新时代的形象”(图片) 问题研讨: (1)中国在1966-1978年所面临的困境是什么? (2)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央领导为塑造中国新时代的形象做了哪些准备?
设计意图 1.通过《时代周刊》的封面引导学生回顾中国当时所面临的困境,突出改革开放的紧迫性。 2.学生结合时间轴梳理中央领导为塑造中国新时代的形象在政治、经济、思想、外交等各个方面所作的努力,从国内外形势和改革精神的角度认识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厘清史实,渗透时空观念。
教学环节 (三) 师生活动 追问二:改革开放何以逐步推进? 情景设置: 顺势守中——农村改革 材料一 我们把全部田土都分包给了农民,让农民自己种,好坏农民自己负责。从1977年至1979年,气候连续干旱三年,但群利全公社粮食产量却翻了番,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1979年7月,中央农业部一个姓曾的处长等人来调查有关情况,他走的时候跟我说:你们的老百姓很和谐,在群众中没有听到骂共产党骂人民政府的。 ——摘编自邓天元《遂宁市蓬溪县群利公社农业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探索》 材料二 邓小平说这不会影响我们制度的社会主义性质。 ——据杜润生主编《中国农村改革决策纪实》 材料三 目前实行的各种责任制,包括包产到户、到组,包干到户、到组,都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 ——摘编自1982年中央一号文件 材料四 据1981年初调查,全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占农村总劳动力的30%~40%,约1.3亿人。1983年底农民储蓄存款已达228亿元。 ——据萧冬连《探路之役:1978-1992年的中国经济改革》 1.问题研讨: (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经营方式和分配方式上有何变化? (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取得了什么效果? 2.教师讲述:党中央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肯定 3.教师讲述:农村改革的深层影响
设计意图 1.通过对比人民公社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不同,认识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培养学生运用唯物史观解决问题的能力。 2.知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影响,通过了解党中央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肯定,体会农村改革过程中中央领导、地方干部和基层群众的上下互动。 3.理解农村改革后出现的新经济现象,体会商品经济发展释放出的市场能量对原有计划经济体制的冲击。
教学环节 (四) 师生活动 过度:70年代末,大批知青返城给政府带来了巨大就业压力,加之农村改革释放出大量剩余劳动力,个体与私营经济顺势得以恢复。 情景设置: 材料一 土地包产到户后,地里的活不够农民做,农民除了干农活,就做柜子。1982年,有个打家具的袁木匠,在崇州辛集交界处做柜子卖,我去袁木匠家看他,袁木匠看到我来了,吓得在房间里躲着不见我。 “你不用怕,我今天来是来支持你好好干的,没有别的。” ——摘编自钟光林《改革开放初期新津个体私营经济的起步》 材料二 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城乡劳动者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 ——据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材料三 陈育新、钟光林的回忆(视频) 材料四 农业局的干部陈育新和其他专业户当时养鹌鹑和搞饲料厂就雇了100多个人,我有一天去他们厂,陈育新说:钟书记啊,怎么办啊?我们这里雇了这么多人,会不会说我们是资本主义? “按照的邓小平处理‘傻子瓜子’的办法,看看再说。” ——摘编自钟光林《改革开放初期新津个体私营经济的起步》 材料五 国家允许私营经济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存在和发展。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 ——据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1.问题探讨:袁木匠为什么吓得不敢见钟书记? 2.视听媒体体验 3.问题探讨:陈育新为什么担心会被认为是资本主义?
设计意图 通过口述史料还原恢复个体与私营经济初期的争议,学生理解争议的关键在于人们不知道①恢复个体经济会不会导致资本主义复辟?②社会主义是否允许“剥削”?体会恢复个体与私营经济过程中中央领导、地方干部和基层群众的上下互动。
教学环节 (五) 师生活动 过度:农村改革和个体与私营经济的恢复缘于群众自发尝试,政府因势利导。而对外开放则是在中央顶层设计加上地方大胆突破下推进的。 顺势守中——对外开放 情景设置: 材料一 1984年4月22日《新民晚报》第一版(图片) 材料二 质疑一 合资经营就好比是“结婚”,共产党和资本家能“结婚”吗? 质疑二 外商重新进入中国会不会有损中国的国家主权? ——据萧冬连《探路之役:1978-1992年的中国经济改革》 材料三 1984年邓小平为深圳经济特区题词(图片) 材料四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过程(地图) 材料五 我就扭着对外开放这个重点不放。记得有一次,菲尼克斯半导体有限公司的老总遇到几个问题,晚上9点半到绵阳找我,我正在开会,就马上把会议停下来,听他说了六个问题,一个礼拜就给他全部落实了。 ——摘编自宋宝瑞《20世纪八九十年代四川改革开放的回顾与思考》 1.问题研讨: (1)在资金来源和管理方式上,特区与内地有何不同? (2)这些质疑的声音有没有合理之处? 2.教师讲述:邓小平前往经济特区视察的相关史实 3.教师讲述:逐步扩大对外开放的相关史实。 过度:“体制外”的有效竞争环境,进一步推动了“体制内”的改革进程。 情境创设: 材料一 1979年6月25日《人民日报》第四版(图片) 材料二 “所有制改革是改革的关键。” ——厉以宁 材料三 1985年《时代周刊》封面——“邓小平正领导中国远离马克思?”(图片) 材料四 苏联解体(图片)、南方谈话(视频)、中共十四大(图片) 材料五 (四川的股票)交易场所就在红庙子自由市场,那是当时世界三大黑市之一。朱镕基总理指示说,这黑市发展下去不得了,3天之内必须关掉。 我到那一看,那些买卖股票的人,中间一杯茶一个小桌子,左手一摞股票,右手一摞人民币,没人抢没人偷。我把一个老板叫到铺里边去,我问他,你们为什么秩序这么好?他说:“你们每天开会,我们也每天开会,大家说千万别出事,否则政府把红庙子灭掉了,我们就没有赚钱的机会了,我们雇了300多人来维持秩序。” 结果我们一共是40多天把红庙子规范了。那时候真是惊心动魄,因为你不知道会出什么问题,谁也没搞过,谁也没经验,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啊! ——摘编自宋宝瑞《20世纪八九十年代四川改革开放的回顾与思考》 材料六 中共十五大(图片) 1.问题探讨: (1)广告说明宁江机床厂获得了什么权利? (2)对于国企改革来说,还有什么问题没有解决? 2.教师讲述:厉以宁教授关于改革路径的观点 3.视听媒体体验+教师讲述:苏联解体、南方谈话、中共十四大相关史实 4.问题探讨:改革开放的深化是否背离了社会主义? 5、问题探讨:规范红庙子自由市场的过程中体现了哪些中国智慧? 6.教师讲述:中共十五大相关史实 过度:1997年《时代周刊》封面——“下一个中国 邓的继任者能否把中国变成一个为世界所喜爱的超级大国?” 追问三:改革开放何以称之奇迹 情境创设: 材料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和实践成就(数字动画) 材料二 中国经济成就至少包括两个主因:已成熟的工业技术和有利于自由贸易的世界秩序。“中国奇迹”与其说是中国创造的“奇迹”,还不如说是世界给中国带来的“奇迹”。 ——陈志武 材料三 农村、城乡个体私人经济和对外开放等“体制外”的突破,在计划体制之外形成了很大一块市场经济,这就造成一种竞争态势,倒逼国有部门改革。 ——萧冬连 1.视听媒体体验 2.学生活动:分组讨论——谈谈你对此观点的看法及“中国奇迹”背后的原因。 3.教师讲述: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智慧 小结:四川改革开放过程中的人和事(数字动画)
设计意图 1.通过提取《新民晚报》上的信息,了解经济特区“特”在何处,引导学生思考这种不同可能会带来什么影响。 2.通过分析当时人们对经济特区的质疑,学生理解出于在意识形态和国家主权方面的担忧,这些质疑也有一定合理的成分,认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渗透唯物史观。 3.通过了解邓小平前往经济特区视察的相关史实,学生理解“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这一结论是邓小平是在实地考察后得出的,说明面对争议,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4.通过地图直观呈现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过程,培养时空观念。结合口述史料,学生理解扩大对外开放是在中央领导、地方干部和基层群众上下互动的过程中推进的。 5.通过解读《人民日报》上刊登的广告内容,学生知道国企改革从扩大企业自主权开始,但扩权并未真正触碰到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在这个过程中提高学生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树立学生史料实证的观念。 6.通过讲述改革开放从摇摆不定到坚定信心的过程,知道中共十四大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认识改革开放路径的选择,理解改革开放过程中的变与不变,认识改革开放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突破重点。 7.通过口述史料再现四川20世纪90年代股份制改革的惊心动魄,学生从规范红庙子股票市场的过程中体会中央领导、地方干部和基层群众的上下互动,认识渐进式改革过程中改革、发展与稳定的有机统一。 8.通过数字动画,学生直观感受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各领域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突出“一国两制”构想的实践是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体现,增强学生对祖国的认同感。 9.通过小组合作总结“中国奇迹”背后的原因,理解渐进式改革的逻辑,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优势,产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形成自己的历史解释,过程中鼓励其他小组补充评价,进行生生互动、生生互评,实现教、学、评相统一,突破难点。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大单元教学的尝试。 本课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发展和成就为核心,重新整合了教材内容,着力于提升学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的使命感。 2.“四史”教育的尝试。 本课是“四史”教育在中学历史课堂上的落地。围绕着改革、发展与稳定的有机统一,讲述改革开放过程中中央领导、地方干部和基层群众的上下互动,凸显了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3.创设历史情景的尝试。 本课的设计依据新课标的实施建议,“学生能否应对和解决陌生的、复杂的、开放性的真实问题情景,是检验其核心素养的重要方面。”尝试在地方史视域下,深度挖掘口述史料,辅以其他类型的史料,创设陌生的、复杂的、开放性的真实问题情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于真实问题情景,从情景本身来讲,它最鲜明的特点就是非结构化,具体可阐释为:①问题是否存在可能有争议;②问题的产生原因并不明确;③解决问题的办法不清楚、不唯一,甚至无法彻底解决问题或者解决这个问题后又有新的问题出现。从学生角度来讲,当他们面临这些真实问题情景,就必须调动综合能力来解决,这其中包括跨学科知识、思维方式、价值观等,很好地体现了核心素养培养的综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