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近代战争与西方文化的扩张 课时练习(含答案)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2课 近代战争与西方文化的扩张 课时练习(含答案)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6-17 20:16: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时练习:近代战争与西方文化的扩张
一、单选题
1.在英国殖民统治时期,英国政府在印度设立各种职业培训学校,开展大量的文化交流活动;印度古老的舞蹈和音乐传承技艺也开始吸收西方元素。这反映出印度( )
A.古老文化焕发出生机 B.民族文化渐趋衰落
C.殖民地文化色彩浓厚 D.思想上被英国奴化
2.1850年8月3日,英商在上海创办了供外国侨民阅读的英文周报《北华捷报》,除了刊登商情外,还经常刊登有关中国历史、地理和民族文化的文章,设置专栏刊登香港总督包令翻译的中国诗歌。由此可知,《北华捷报》( )
A.旨在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B.肩负着文化侵略的重任
C.有利于国人睁眼看世界 D.扮演了文化交流的角色
3.19世纪初,俄国军队进入西欧,使成千上万的俄国人突然看到了一个崭新的世界。俄军将士深深地被经历过资产阶级革命的国家的人民生活和社会的进步所吸引。对于那些优秀的贵族军官来说,远征西欧使他们有机会直接会见那里的自由派人士。这侧面说明( )
A.反法同盟难以形成坚强的领导核心 B.拿破仑战争推动启蒙思想的传播
C.俄国资产阶级反思沙皇的集权体制 D.大革命成为俄国改革运动的先导
4.19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俄国一批革命家曾沿用十二月党人雷列耶夫和别斯土热夫创办的刊物《北极星》名称,出版《北极星》文集,文集封面印着被沙皇政府绞死的五位十二月党人的侧面像。这可用于说明当时俄国( )
A.知识分子接受了马克思主义 B.启蒙思想的发展状况
C.报刊积极推动社会主义革命 D.农奴制改革影响深远
5.《全球通史》中写道:“法国革命的思想意识对其创始人发生了反作用。拿破仑所‘冒犯’的人民先是因‘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而觉醒并充满热情,然后又在其导师背叛自己的原则时转而反对其导师。”下列关于拿破仑战争说法正确的是( )
A.限制了“自由、博爱”等启蒙思想传播
B.横扫欧洲封建统治,建立自由独立民主国家
C.客观推动了民主意识觉醒和民族独立诉求
D.引发德国“十二月党人”起义,导致溃败
6.德意志海德堡的作家约瑟夫·格雷斯于1807年出版了《德意志民丛书》,勃伦塔和阿尼姆于1808年出版了民间抒情诗(少年的魔笛),他们都力图从文学方面揭示德意志历史的意义。正如施泰因所说,这些作品“主要燃起了后来赶走法国的那种德意志火焰”。据此可知( )
A.启蒙思想推动德国国家政权构建 B.拿破仑战争推动启蒙思想的传播
C.德意志借助文学宣扬民主精神 D.德国学者引领了出版行业的升级
7.拿破仑在意大利统治了14年之久,在这14年当中,他扶植建立了阿尔卑斯山南共和国。后来,阿尔卑斯山南共和国虽然改为意大利王国,但是并没有改变其资产阶级政权的阶级实质。这表明拿破仑通过对外战争( )
A.完成了一统欧洲的政治宏愿 B.增强了意大利国民的民族认同
C.宣传了自由平等的启蒙思想 D.客观上瓦解了欧洲的封建秩序
8.1812年,俄国取得反拿破仑战争的胜利。部分贵族青年军官和知识分子亲身感受到法国革命给法国所带来的社会进步,并最终于1825年发动了旨在反对沙皇专制制度和农奴制度的武装起义。这表明拿破仑战争( )
A.摧毁了欧洲的封建专制制度 B.激发了欧洲各国的民族意识
C.促进了欧洲启蒙思想的产生 D.推动了欧洲政治文化的重构
9.英国小说家哈代在以拿破仑战争为背景的历史小说《号手长》(1880)中这样写道:“这是拿破仑的侧面像,帽子是一只受伤的法国老鹰,脸庞由死尸巧妙堆积而成;一根类似英吉利海峡的布条围在他的脖子上,似乎要勒死他;肩章则是一只手,正在将象征着英法和平条约的蜘蛛网扯下去。”小说的描述( )
A.体现出拿破仑战争的残忍 B.真实反映了英国人民的普遍诉求
C.推动了欧洲民主思想传播 D.有利于唤起英国民众的爱国热情
10.“一是它首次为印度各地的人们提供了一种共同的语言和一种共同的文化背景;二是不可避免地使印度产生政治上的自觉性和自治要求,一批受过西方教育的人,利用欧洲的思想意识攻击英国的统治,并组织了一个民族主义运动。”由此可知,英国的殖民( )
A.有利于民族独立运动 B.破坏了被殖民地的传统文明
C.客观上促进文化重构 D.推动了东西方文化交流融合
11.“革命”一词源出《易经》:“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在王韬、梁启超和孙中山等人数番阐释后,“革命”超出了改朝换代的范畴,其含义与西方的revolution实现了国际接轨。这反映了他们( )
A.试图用传统文化改造现实 B.吸收了西方现代政治理念
C.受到了中体西用原则的影响 D.主张中国建立民主共和制度
12.1806年8月6日,拿破仑迫使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弗兰茨二世放弃“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称号,改称“奥地利皇帝弗兰茨一世”。同时,拿破仑还在德意志确立了宗教信仰自由和贸易自由原则。这说明拿破仑战争( )
A.打击了德意志的封建制度 B.推翻了各国的君主专制统治
C.促进了民众政治上的觉醒 D.为德意志走向共和奠定基础
13.恩格斯说:“(拿破仑走到哪里)那里的徭役劳役、代役租、对老爷的各种贡献等一大堆陈腐废物,连同老爷本身,就像被魔杖点了一下似的立即消失了。”他力争以征服与占领让欧洲的君主国接受革命的某些理念,由“法国化”而实现“自由化”。由此可知,拿破仑战争( )
A.增强了欧洲的民族意识 B.推动了欧洲统一的实现
C.重构了欧洲文化的内核 D.引起了欧洲各国的反抗
14.1806年9月,普鲁士参加了英俄普组成的第四次反法联盟,第二年俄普联军战败。普鲁士被迫签订和约,失去一半以上国土并支付巨额战争赔款。普鲁士失去独立和强国地位,陷入全面崩溃境地。为此,普鲁士的一些自由主义贵族,寻求变革之路,促成了德意志民族反对异族统治和压迫的民族解放战争。这表明( )
A.新的国际关系体系正在形成 B.拿破仑战争推动欧洲政治文化的重构
C.自由平等思想在欧洲广泛传播 D.德意志从专制王权国家发展为民族国家
15.列宁曾评价某次革命活动:这些革命者的圈子是狭小的。他们同人民的距离非常远。但是,他们的事业没有落空。其旨在强调该革命活动( )
A.使民主、自由等观念成为欧洲普遍诉求
B.旨在争取民族独立,推动民族解放
C.因革命者圈子狭小,未能得到人民支持
D.为后续革命的陆续开展提供了便利
二、材料分析题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末清初,随着西方传教士的到来,中西文化开始进行真正意义上的接触和碰撞。在经济发展和政治变革的呼唤下,经世致用的实学思潮兴起,推动了中西文明对话的渠道打开。西方传教士带来的部分西方近代科技使不少思想趋新的士大夫产生了浓厚兴趣,如徐光启、李之藻、杨廷筠等,他们出于对新事物探求的热忱,渴望从外来文化中得到启发。明末清初西学的输入,还往往为最高统治者的个人兴趣所左右,某种程度上满足了皇帝的需要。
——摘编自骆利红《明末清初的“西学东渐”论述》
材料二 鸦片战争以后,“西学东渐”出现了一系列新变化。随着教会学校、洋务学堂等新式学校的设立,人们的知识结构开始发生明显的变化。新式学校除了传统的中学课程外,还开设许多近代西学教育课程,如化学、电学、历史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哲学、外语等。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西学重要性认识的不断加深,西学课程在整个教育课程结构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除了西学课程外,影响人们知识结构发生变化的还有各类报刊和各种新式书籍。据统计,从鸦片战争结束到19世纪90年代,中国先后创办了中外文报刊250种左右,其中西人创办的有200多种,大约占同时期中国报刊总数的80%以上。当时,许多报刊都经常刊登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这对当时的中国社会从封闭走向开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摘编自郑大华《西学东渐:晚清从封闭走向开放的桥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末清初“西学东渐”产生的历史条件。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与明末清初相比,晚清“西学东渐”出现的新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种新变化对中国的影响。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使清朝统治者和士大夫们深感“创巨痛深”,因此“人人有自强之心,亦人人有字铎之言”…….他们接过林则徐、委员所倡导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旗帜,采西学,设局厂,谋自强,掀起了一场以“求强”“求富”为目标的洋务运动。这一以“师夷智”为新内涵的经世运动,不仅给经世学注入了新内容,将晚清经世实学思潮推向高潮,而且造成了中国文化结构的异动,为近代“新学”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摘编自黄长义《晚清经世实学的流变》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中国近代前期“师夷智”运动产生的原因。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中国近代前期“师夷智”运动产生的影响。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科学救国”思想与“科学救国思潮”
材料一 在“科学救国”思想驱动下,洋务派从1861年开始陆续创立了一批大型兵工厂,使引进西方近代军事技术逐渐成为洋务运动初期的重心。进入19世纪70年代,引进西方近代民用技术日益成为洋务运动的重点。随着洋务运动的不断深入,洋务派开始强调学习西方的自然科学知识,主张系统传播西方先进科学技术。
——摘编自杨怀中《洋务派“科学救国”思想及其对中国近代科技发展的影响》材料二 科学救国思潮,是爱国知识分子对中国近代以来发生的一系列变革的反省,是对中国前途命运的深切关注与忧国忧民的思考,以及对中国现实社会的一番深入调查研究之后,提出的一个救国方案。鸦片战争时期,林则徐、魏源即萌发了朦胧的科学救国思想。此后一直到甲午中日战争时期,是科学救国思想的萌芽期。1905年,康有为提出“科学实为救国之第一事”,标志着科学救国思想的产生。1915年中国科学社的创立及其《科学》杂志的刊行,标志着科学救国思潮的形成。科学教国思潮加速了近代国人思想观念的变迁,推动了思想解放,一定程度上加强了科学启蒙。
——摘编自朱华《中国近代科学救国思潮的兴起新论》
(1)“科学救国”思想的形成主要是由哪些矛盾导致的?
(2)“科学救国”思想发展为“科学救国思潮”体现了近代中华文化发展的哪些特点?
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由于早期移民中英吉利人最多,他们主导殖民地政治经济生活,以英语文化为骄傲,坚守传统的宗教信仰、生活习惯、政治文化,使英语逐渐成为北美殖民地的统一语言。语言学家约翰·皮克林、韦伯斯特等人提倡“摆脱各州语言的缺陷,要创立美国的语音,借以谋求美国文化上的独立”。美国政府发挥语言融合的民族同化作用,压制法语、西班牙语、波兰语、印第安语等其他语言,引导移民丢弃原有民族的文化和价值观念,并为“出色”掌握英语的移民提供更多税收优惠、就业保障、生活便利,使英语成为将美国人“连在一起的工具”。
——据周玉忠、李文军《“大熔炉,尚可;巴别塔,不可。”——美国建国初期的语言政策》等整理
材料二:鉴于复杂多样的方言环境对福建内外交流的阻碍,1728年雍正皇帝下旨在福建、广东两省开展推广官话的正音运动,在福建设立了112所正音书院,从浙江、江西拣选正音教官,并把地方行政长官和教官推广官话情况列入政绩考核范围,规定“延请官话读书之师……转相授受”,对限期仍不能说官话的士人,暂停其科举考试资格。乾隆初年,朝廷以“教习多年,乡音仍旧,更觉有名无实”为由,裁汰“正音书馆”。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福建、广东同时取消了“岁科两考”中的官话考试,标志着正音运动的寿终正寝。即使如此,一些地方仍以“混一四海,八纮之远咸号同文”为由,出资重建重修正音书院。
——据杜晓萍《清代以来汉语共同语推广史鉴——以福建为个案》等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统一语言推广的社会条件。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中两国统一语言的主要途径,并评价各自的效果。
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杨月楼案
材料 案件始末
杨月楼是清末当红京剧小生,1872年到上海献艺,由于演技扮相俱佳而名噪一时。1873年冬,杨月楼与看戏的广东籍茶商千金韦阿宝恋爱。杨月楼唱戏卖艺,属于贱籍身份,而韦姓茶商则不仅属良家且捐有官衔,是有一定身份、家资小富的商人,杨月楼无视“良贱不婚”的通行礼法,延媒妁以求婚、呈递婚书、行聘礼定亲并准备婚事。
韦阿宝叔父与在沪香山籍乡党绅商以杨月楼“拐盗”罪公诉于官。上海县令叶廷眷重判此案,韦阿宝被判掌嘴二百,判给善堂另择婚配,杨月楼判充军,而帮助二人完婚的乳母则被判在县衙前枷号示众。韦阿宝之母王氏也因羞愤病故。
社会舆论
以刚刚初创的《申报》为主要阵地,民间就该案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争论焦点主要集中在三点:一是对“良贱不可通婚”的等级制度的探讨;二是对粤人公诉之举的评价;三是对县令执法合理性的质疑。民间意见主要分为两派:一是“同情派”,对杨、韦二人遭遇表示同情,“同情派”认为韦家家事应由韦父断决,韦叔父及粤籍乡党公诉实属越俎代庖之举,辱没了韦家名声。另外,县令对案件处理“有情轻罚重之处”。二是以粤籍商人和正统观念维护者为代表的“严惩派”,主张杨、韦二人不守礼节理应严惩。“严惩派”认为粤人公诉是对一乡气节的恪守,无逾越之处。反而指出正是因为《申报》对此案的公然报道,令事件公开流传,才损害了韦家及粤乡名誉。
——据李长莉《从“杨月楼案”看晚清社会伦理观念的变动》等整理
(1)该案主要反映了晚清社会变迁中存在哪些矛盾
(2)作为历史的观察者,概括说明“杨月楼案”为何会引发广泛的社会关注。
答案:
一、
1.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印度。材料“英国政府在印度设立各种职业培训学校,开展大量的文化交流活动”“印度古老的舞蹈和音乐传承技艺也开始吸收西方元素”体现的是受近代英国殖民的影响,印度的传统文化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且出现文化之间的交流,具有明显的殖民地文化色彩,C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英国殖民的影响,非古老文化焕发出生机,排除A项;材料与民族文化衰落的说法无关,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殖民文化色彩,非思想被英国奴化,排除D项。故选C项。
2.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50年(中国)。英商创立《北华捷报》“经常刊登有关中国历史、地理和民族文化的文章,设置专栏刊登香港总督包令翻译的中国诗歌”,说明该报为外国人提供了商情,也介绍了中国文化,扮演了文化交流的角色,D项正确;英国商人为了发展贸易,需要了解中国商情,故有此刊,所以该报创立的主要目的并非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文化侵略的信息,排除B项;该报主要供外国人阅读,排除C项。故选D项。
3.B
【详解】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初(俄国)。依据材料概括可知:由于反法联盟的建立俄国将士深受西欧经历过资产阶级革命国家的人民生活和社会的进步所吸引,使他们有机会会见自由派人士,表明发对拿破仑的战争,推动了启蒙思想的传播,促进了俄国的思想解放,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反法同盟的内容,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俄国资产阶级的态度,俄军将士不都是资产阶级,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大革命和俄国改革的关系,排除D项。故选B项。
4.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的俄国。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俄国十二月党人受到启蒙思想影响,希望按照西欧方式改造俄国,而俄国一批革命家深受十二月党人的影响,这说明了启蒙思想在俄国继续发展,B项正确;十二月党人受到启蒙思想影响,和马克思主义无关,排除A项;材料和社会主义革命也没有关系,这些革命家是要推翻沙皇封建统治和农奴制,排除C项;当时尚未进行农奴制改革,排除D项。故选B项。
5.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世纪至19世纪(法国)。拿破仑战争一方面给欧洲各国带来了沉重灾难,但另一方面也在客观上传播了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冲击了欧洲的封建统治秩序,推动了一些国家民主意识的觉醒和民族独立的诉求,C项正确;拿破仑战争在一定程度上传播了启蒙思想,排除A项;拿破仑战争并没有在欧洲普遍建立起自由独立民主国家,排除B项;“十二月党人”起义发生在沙俄,且拿破仑战争没有直接引发“十二月党人”起义,排除D项。故选C项。
6.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初(中国)。据材料这些作品“主要燃起了后来赶走法国人的那种德意志火焰”,这说明拿破仑战争激发了德国人的民族情感和反抗精神,促进民族觉醒,B项正确;推动德国国家政权构建,说的是政治方面,而材料是思想方面,排除A项;德国学者通过文学作品表达的是德意志民族情感和对抗外来统治,不是民主精神,排除C项;材料虽提到了出版,但仅是出版书籍,没有涉及印刷出版业的升级,排除D项。故选B项。
7.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拿破仑帝国时期。 材料反映了拿破仑统治意大利时期,在意大利建立了资产阶级政权,这说明拿破仑通过对外战争客观上瓦解了意大利封建秩序,据此可以推知,拿破仑占领的其他欧洲地区也实行资本主义制度,D项正确; A项表述不符史实,据所学可知拿破仑统治时期并没有统一欧洲,排除A项;据材料无法得出拿破仑战争增强了意大利国民的民族认同,排除B项;C项表述符合史实,但是材料无法体现,排除C项。故选D项。
8.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欧洲)。由题干中的信息“发动了旨在反对沙皇专制制度和农奴制度的武装起义”可知,拿破仑战争激发了俄国部分青年军官和知识分子的民主意识,主张重构俄国的政治文化,D项正确;拿破仑战争以失败而告终,没有摧毁了欧洲的封建专制制度,排除A项;材料主旨“欧洲政治文化的重构”,而“欧洲各国的民族意识”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欧洲启蒙运动”兴起于17世纪的英国,早于题干中“拿破仑战争”发生的时间“18世纪末19世纪初”,排除C项。故选D项。
9.D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欧洲。根据材料可知,从小说描写的拿破仑被一根类似英吉利海峡的布条围在他的脖子上,似乎要勒死他,突出了英国在对拿破仑战争中的重要作用,认为英国是决胜法国的关键,强大的国家有利于增强英国国民的爱国热情,D项正确;材料并未强调拿破仑战争的残忍性,只是表达了拿破仑失败的结果,排除A项;小说只能部分反映社会现实,是艺术加工,不能真实反映英国人民的普遍诉求,排除B项;材料无法得出拿破仑战争对欧洲民主思想传播的作用,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故选D项。
10.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的英国和印度。根据材料“一是它首次为印度各地的人们提供了一种共同的语言和一种共同的文化背景……并组织了一个民族主义运动”可知,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促进了印度统一文化的发展,即客观上促进了印度文化的重构,C项正确;材料强调印度在西方文化影响下文化思想的重构,而英国的殖民侵略是导致印度民族独立运动开展的原因,不能说殖民侵略有利于民族独立运动,排除A项;材料强调英国殖民侵略对印度文化的积极作用,并未提到其破坏性,排除B项;材料强调英国对印度的文化重构和影响,属于东西方文化交流,排除D项。故选C项。
11.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中国。根据材料可知,19世纪末20世纪初,“革命”一词的含义发生了变化,与西方的revolution实现了国际接轨,结合所学可知,随着民族危机的加剧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部分先进中国人吸收了西方现代政治理念,B项正确;材料中“革命”一词已经不再是传统含义,无法体现用传统文化改造现实,排除A项;王韬、梁启超和孙中山已经突破中体西用原则,排除C项;王韬、梁启超是维新派的代表者,孙中山主张中国建立民主共和制度,排除D项。故选B项。
12.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06年(法国、德意志)。根据材料信息“放弃‘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称号,改称‘奥地利皇帝弗兰茨一世’。同时,拿破仑还在德意志确立了宗教信仰自由和贸易自由原则”可知,拿破仑战争打击了德意志的封建制度,A项正确。“各国”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项;材料体现不出拿破仑战争促进了民众政治上的觉醒,排除C项;德意志没有实行民主共和政体,排除D项。故选A项。
13.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是19世纪初的欧洲。根据材料“(拿破仑走到哪里)那里的徭役劳役、代役租、对老爷的各种贡献等一大堆陈腐废物,连同老爷本身,就像被魔杖点了一下似的立即消失了”及所学可知,拿破仑对外战争沉重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传播了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思想,有助于重构欧洲的政治文化,C项正确;材料强调拿破仑战争对欧洲文化重构的作用,并未涉及民族意识增强相关内容,排除A项;拿破仑战争促进了资产阶级文化的传播,推动欧洲统一的实现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项;拿破仑对外战争具有侵略性,引起了欧洲各国的反抗,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C项。
14.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初(欧洲)。根据材料“普鲁士的一些自由主义贵族,寻求变革之路,促成了德意志民族反对异族统治和压迫的民族解放战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拿破仑战争后,欧洲的政治文化得以重构,封建、专制成为众矢之的,民主、独立、自由、平等等越来越成为欧洲的普遍诉求,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欧洲政治文化的重构,与国际关系无关,排除A项;拿破仑战争促进了自由平等思想的传播,但在欧洲“广泛传播”,夸大了其影响范围,排除C项;德意志此时仍四分五裂,未发展为民族国家,排除D项。故选B项。
15.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俄国)。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这次革命指俄国十二月革命,列宁的评价分两层,一层是十二月党人的局限,他们没有群众基础,另一层是后继者接替了他们的任务,即布尔什维克继承了他们的事业,将俄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国家,因此说十二月革命为后续革命的陆续开展提供了便利,D项正确;拿破仑战争使民主、自由等观念成为欧洲普遍诉求,排除A项;1830年,波兰在华沙发动争取民族独立的起义旨在争取民族独立,推动民族解放,排除B项;十二月革命的局限是没有群众基础,并非因革命者圈子狭小,未能得到人民支持,排除C项。故选D项。
二、
1.(1)条件:商品经济的发展;经世致用思潮的兴起;西方传教士和一些中国士大夫的推动;统治者的支持;新航路的开辟。(答出三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2)新变化:传播内容由科技逐渐扩展到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层面;传播群体不断扩大;传播方式和途径呈现多样化。
影响:传播了西方先进思想观念,推动了人们思想的解放;为晚清社会变革提供了思想基础;促进了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答出两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2.(1)原因: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教训;西方工业文明传入的影响;维护清朝统治的需要。
(2)影响:给传统经学注入新的内容;促进了西学在中国的传播;增强了中国对外部世界的了解;推动了中国社会由传统向近代化的转变。
3.(1)矛盾:外国侵略者和中华民族的矛盾;落后的科技和西学先进的科技的矛盾;落后的自然经济和先进的资本主义经济的矛盾。
(2)特点:爱国知识分子对前途命运的深切关注与忧国忧民的思考;对中国现实社会的一番深入调查研究;文化发展体现了救国救民的时代主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4.(1)条件:英吉利移民的主导地位;美利坚民族独立意识的觉醒;语言学家的努力;统一国内市场的推动;美国政府的政策支持。(任答三点即可)
(2)途径:美国,综合扶助;中国,行政强制。效果:美国有利于维护美国统一;推广过程体现文化霸权,损害了少数族群的文化权益。中国,适应了清代封建大一统的需要,收效甚微。
5.(1)平等自由观念与封建等级制度之间的矛盾;自我意识与家族观念之间的矛盾;追求婚姻自由与包办婚姻之间的矛盾;法治意识与传统人治之间的矛盾等。
(2)个人角度,杨月楼为上海京剧名伶,社会关注度本来就高,他的婚姻问题以及因此涉案自然会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案件角度,杨月楼的婚姻虽然违反礼俗律例,但毕竟是有媒妁之言,有婚书聘礼,县令以“拐盗罪”重判,确属不公。社会角度,上海作为最早开埠的城市,受西学东渐的影响,社会呈现新的发展,比如倡导平等的思想、追求自由的婚姻观念、法律意识提升、新闻舆论发展,都为将“杨月楼案”推上风口浪尖助了一臂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