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
一、选择题
1.(2023·苏州统考)有西方学者对中国古代税制这样评价:中国整个政府的负担,无论是中央或地方政府,全都加在那绝大多数的贫苦农民的肩背上;而有资产的阶级差不多全没有纳税的负担。越有钱,越可以不纳税;越没钱,纳税越多。该观点说明中国古代税制( A )
A.阶级不均衡性突出
B.区域性差异较明显
C.忽视了社会中上层
D.难以增加政府收入
2.(2023·广东珠海期末)唐朝白居易在诗歌《重赋》中,认为两税法“夺我身上暖,买尔眼前恩。进入琼林库,岁久化为尘”,白居易在此强调两税法( A )
A.给人民生活造成巨大的负担
B.大大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C.造成了社会贫富差距的拉大
D.导致官吏贪赃枉法日趋严重
3.(2024·吉林长春)元代的手工业工人被征调后,便终身服役。清代,顺治帝令各省俱除匠籍为民,官府不再强制工匠无偿服役,即便是官府工业也给予工匠相应薪酬。这反映了( C )
A.城市经济职能逐渐强化
B.国家治理能力逐渐削弱
C.政府人身控制相对松弛
D.赋役制度发生根本变革
4.(2024·湖北荆州江陵中学)明嘉靖年间把各州县的田赋、徭役及杂征总为一条,按亩征银;清取消人头税,“摊丁入亩”征地丁银。这些改革( A )
A.加速了新经济因素萌芽
B.有效遏制了土地兼并
C.加剧明清后期政局混乱
D.减轻了民众赋役负担
5.(2023·山东泰安期末)如表为近代中国某一时期进口税率变化表。从中可知,当时的中国( A )
时间 1929年 1930年 1931— 1932年 1933年 1934— 1937年
税率 4%左右 10% 15% 20% 25%
A.关税自主运动取得重大进展
B.对外贸易出现新的高潮
C.遏制了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
D.经济结构日益合理均衡
6.(2023·吉林白城期末)2018年,我国进行个人所得税改革,将个税起征点由每月3500元提高至5000元,将按月计算应纳税调整为按年计算,并扩大3%、10%、20%三档低税率的级距(累进税率按课税对象数量划分等级的起点和止点的区间),相应缩小25%税率的级距,30%,35%、45%这三档较高税率的级距保持不变。这一改革( C )
A.旨在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B.扩大了城乡居民之间的贫富差距
C.有利于促进社会的稳定
D.标志着个人所得税制度正式确立
7.从租庸调制到两税法,是中国古代赋役制度史上的一次重大改革。其最重大的意义在于( )
A.取消了人头税,放松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B.增加了封建政府的财政收入
C.改变了长期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役制度
D.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8.明朝后期,张居正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赋役合并、一概折银。清朝实行“摊丁入亩”,以康熙五十年的丁银作为定额,以后“滋生人丁,永不加赋”。明清时期赋税制度的演变( )
A.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B.强化了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C.使隐匿人口的现象减少
D.使赋税形式开始由实物向货币转变
9.南京国民政府通过改订新约运动在关税自主权上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不能完全自主地制定税率。其根本原因是( )
A.帝国主义过于强大 B.中国的社会性质
C.南京国民政府的策略失误 D.中外民族矛盾过于深刻
10.汉文帝时,算赋(汉代对成年人所征的丁口税)由每人每年120钱减至每人每年40钱,徭役则减至每3年服役一次。汉景帝时,把秦时17岁傅籍(秦汉时适龄男子必须在专门的名册登记,并开始服徭役、兵役)的制度改为20岁才傅籍。上述措施( )
A.抑制了民间工商业的发展 B.拓宽了农民的收入来源
C.利于农业经济的恢复发展 D.推动征税标准重大变革
11.包税制是元朝实行的一种税收制度,先由官府测算出一个地区或者一个行业一年应收税总数,然后由商人以较低的数额在规定时间内,一次性向国家包缴某一项税款,承包者再按较高数额向百姓进行征收。由此可推知,包税制的实行( )
A.加重了百姓的赋税负担 B.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C.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D.发挥了税收的调节作用
12.《南京条约》签订以后,当时负责与英国交涉的中国官员经计算,发现协定后的关税税率平均达到了5%,比旧日的自主关税要略高,他们洋洋得意,认为这是他们外交的成功。这说明( )
A.协定关税提高中国关税收入 B.清政府积极争取国家主权
C.清政府愚昧不谙熟国际公法 D.不平等条约的危害性有限
二、综合题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之后,在很短的时间里,中国实现了名义上的全国统一。在国内资本主义经济已经有了一定发展程度的基础上,国民政府实施了一系列财税体制改革。1929年,南京国民政府公布实施《海关进出口税则》,宣告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此后通过与英、美、法、日等国谈判,至1934年先后公布了多个国家进出口税则,税率实行14级,最低为5%,最高达80%,平均税率为25%,改变了过去进口货物不分种类,一律值百抽五的帝国主义强加的不平等关税体制。同时还统一了海陆关关税,过去陆路关税比海路关税少纳1/3,因此改订新约后增加了陆路关税。为了发展本国民族资本主义,提高本国出口产品竞争力,还减免了部分产品的出口关税。关税改革加之进出口不断增长,1937年关税收入由1927年的10716万元提高到34290万元,增长了近2.2倍,占中央财政收入超过30%。
——摘编自夏国祥《中国近代税制改革思想研究(1900—1949)》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贸易关税发生的变化,并指出南京国民政府改革关税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南京国民政府关税改革所产生的影响。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
一、选择题
1.(2023·苏州统考)有西方学者对中国古代税制这样评价:中国整个政府的负担,无论是中央或地方政府,全都加在那绝大多数的贫苦农民的肩背上;而有资产的阶级差不多全没有纳税的负担。越有钱,越可以不纳税;越没钱,纳税越多。该观点说明中国古代税制( A )
A.阶级不均衡性突出
B.区域性差异较明显
C.忽视了社会中上层
D.难以增加政府收入
解析:根据材料“中国整个政府的负担,无论是中央或地方政府,全都加在那绝大多数的贫苦农民的肩背上;而有资产的阶级差不多全没有纳税的负担。越有钱,越可以不纳税;越没钱,纳税越多”可知,中国古代税制主要由农民承担,有产阶级承担较少,说明阶级不均衡性突出,A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出区域性差异,排除B项;中国古代税制并未忽视中上层,而是社会中上层享有特权,排除C项;中国古代税收如两税法增加了政府收入,排除D项。故选A项。
2.(2023·广东珠海期末)唐朝白居易在诗歌《重赋》中,认为两税法“夺我身上暖,买尔眼前恩。进入琼林库,岁久化为尘”,白居易在此强调两税法( A )
A.给人民生活造成巨大的负担
B.大大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C.造成了社会贫富差距的拉大
D.导致官吏贪赃枉法日趋严重
解析:根据材料“夺我身上暖,买尔眼前恩……”并结合所学可知,其指的是夺去农民身上的温暖,买得皇帝对官员的恩宠,都送进琼林库中,年深日久不用,通通化为尘埃,可见两税法的实行本意是为了减轻农民负担,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却加重百姓负担,A项正确;白居易强调的是百姓负担,并非增加财政收入,且材料描述“岁久化为尘”,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社会的贫富差距,排除C项;仅根据材料描述不能得出官吏贪赃枉法的发展趋势,排除D项。故选A项。
3.(2024·吉林长春)元代的手工业工人被征调后,便终身服役。清代,顺治帝令各省俱除匠籍为民,官府不再强制工匠无偿服役,即便是官府工业也给予工匠相应薪酬。这反映了( C )
A.城市经济职能逐渐强化
B.国家治理能力逐渐削弱
C.政府人身控制相对松弛
D.赋役制度发生根本变革
解析: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清代前期,废除了元代以来的匠籍制度,不再强制工匠无偿服役等,反映出封建政府放松了对工匠的人身控制,C项正确;材料体现的封建人身束缚的松弛,不能说明城市经济职能有所强化,排除A项;据所学,工匠管理从征役到雇募,反映了国家治理能力的增强而非削弱,排除B项;据所学,清代前期并没有从根本上变革封建赋役制度,排除D项。故选C项。
4.(2024·湖北荆州江陵中学)明嘉靖年间把各州县的田赋、徭役及杂征总为一条,按亩征银;清取消人头税,“摊丁入亩”征地丁银。这些改革( A )
A.加速了新经济因素萌芽
B.有效遏制了土地兼并
C.加剧明清后期政局混乱
D.减轻了民众赋役负担
解析:明代赋税征银两,推动商品经济的发展;清代取消人头税,有利于人口增殖和人口自由流动,自由劳动力增多,这些是资本主义萌芽的条件,故A正确;一条鞭法和摊丁入亩,以土地为征税标准,一定程度上抑制土地兼并,“有效遏制了”说法不正确,故B错误;C说法与史实不符;取消人头税,旨在减轻农民负担,但明代一条鞭法体现不出减轻民众负担,故D错误。
5.(2023·山东泰安期末)如表为近代中国某一时期进口税率变化表。从中可知,当时的中国( A )
时间 1929年 1930年 1931— 1932年 1933年 1934— 1937年
税率 4%左右 10% 15% 20% 25%
A.关税自主运动取得重大进展
B.对外贸易出现新的高潮
C.遏制了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
D.经济结构日益合理均衡
解析:根据材料“近代中国某一时期进口税率变化表”及所学,可知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宣告关税自主,1928年国民政府发表“改订新约”的对外宣言。国民政府通过种种措施收回了部分关税权利。在1929年到1937年,近代中国的进口税率逐渐增加,说明当时中国关税自主权取得了进展,A项正确;这一时期进口税率的增加不能体现对外贸易出现新的高潮,排除B项;进口税率的增加一定程度上遏制列强的经济侵略,排除C项;由材料看不出中国近代经济结构的情况,排除D项。故选A项。
6.(2023·吉林白城期末)2018年,我国进行个人所得税改革,将个税起征点由每月3500元提高至5000元,将按月计算应纳税调整为按年计算,并扩大3%、10%、20%三档低税率的级距(累进税率按课税对象数量划分等级的起点和止点的区间),相应缩小25%税率的级距,30%,35%、45%这三档较高税率的级距保持不变。这一改革( C )
A.旨在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B.扩大了城乡居民之间的贫富差距
C.有利于促进社会的稳定
D.标志着个人所得税制度正式确立
解析:根据材料“将个税起征点由每月3500元提高至5000元”,扩大三档低税率的级距,三档较高税率的级距保持不变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从而促进社会的稳定,C项正确;旨在增加国家财政收入说法有误,排除A项;个人所得税的调整一定程度会缩小城乡居民之间的贫富差距,排除B项;1980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标志着个人所得税制度正式确立,排除D项。故选C项。
7.从租庸调制到两税法,是中国古代赋役制度史上的一次重大改革。其最重大的意义在于( )
A.取消了人头税,放松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B.增加了封建政府的财政收入
C.改变了长期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役制度
D.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两税法改变了以人丁为主的征收标准,使农民的人身依附关系有所减轻,故C项正确。
8.明朝后期,张居正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赋役合并、一概折银。清朝实行“摊丁入亩”,以康熙五十年的丁银作为定额,以后“滋生人丁,永不加赋”。明清时期赋税制度的演变( )
A.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B.强化了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C.使隐匿人口的现象减少
D.使赋税形式开始由实物向货币转变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明朝一条鞭法将赋役合并,用银征收,清朝“摊丁入亩”则将丁银固定化,这种赋税制度演变有助于放松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故A项正确。
9.南京国民政府通过改订新约运动在关税自主权上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不能完全自主地制定税率。其根本原因是( )
A.帝国主义过于强大 B.中国的社会性质
C.南京国民政府的策略失误 D.中外民族矛盾过于深刻
【解析】中国要想真正恢复关税自主权,必须把帝国主义彻底赶出中国,取得中华民族的完全独立,即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故选B项。
10.汉文帝时,算赋(汉代对成年人所征的丁口税)由每人每年120钱减至每人每年40钱,徭役则减至每3年服役一次。汉景帝时,把秦时17岁傅籍(秦汉时适龄男子必须在专门的名册登记,并开始服徭役、兵役)的制度改为20岁才傅籍。上述措施( )
A.抑制了民间工商业的发展 B.拓宽了农民的收入来源
C.利于农业经济的恢复发展 D.推动征税标准重大变革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文帝、汉景帝时期减轻徭役和赋税,减轻了人民的负担,有利于农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故C项正确。
11.包税制是元朝实行的一种税收制度,先由官府测算出一个地区或者一个行业一年应收税总数,然后由商人以较低的数额在规定时间内,一次性向国家包缴某一项税款,承包者再按较高数额向百姓进行征收。由此可推知,包税制的实行( )
A.加重了百姓的赋税负担 B.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C.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D.发挥了税收的调节作用
【解析】根据材料“承包者再按较高数额向百姓进行征收”可知,元朝实行的包税制将向普通民众征收赋税的权力转包给商人,而商人按较高数额向百姓进行征收,无形之中加重了百姓的赋税负担,故A项正确;由包税商人按较高数额向百姓征收赋税,并不能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排除B项;根据材料可知,在包税制下,商人“以较低的数额在规定时间内,一次性向国家包缴某一项税款”,并不能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排除C项;包税制便利了包税商人对百姓的剥削,不能发挥税收的调节作用,排除D项。
12.《南京条约》签订以后,当时负责与英国交涉的中国官员经计算,发现协定后的关税税率平均达到了5%,比旧日的自主关税要略高,他们洋洋得意,认为这是他们外交的成功。这说明( )
A.协定关税提高中国关税收入 B.清政府积极争取国家主权
C.清政府愚昧不谙熟国际公法 D.不平等条约的危害性有限
【解析】根据材料“他们洋洋得意,认为这是他们外交的成功”可知,清政府官员对丧失关税自主权的危害认识不足,说明清政府愚昧不谙熟国际公法,故C项正确。
二、综合题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之后,在很短的时间里,中国实现了名义上的全国统一。在国内资本主义经济已经有了一定发展程度的基础上,国民政府实施了一系列财税体制改革。1929年,南京国民政府公布实施《海关进出口税则》,宣告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此后通过与英、美、法、日等国谈判,至1934年先后公布了多个国家进出口税则,税率实行14级,最低为5%,最高达80%,平均税率为25%,改变了过去进口货物不分种类,一律值百抽五的帝国主义强加的不平等关税体制。同时还统一了海陆关关税,过去陆路关税比海路关税少纳1/3,因此改订新约后增加了陆路关税。为了发展本国民族资本主义,提高本国出口产品竞争力,还减免了部分产品的出口关税。关税改革加之进出口不断增长,1937年关税收入由1927年的10716万元提高到34290万元,增长了近2.2倍,占中央财政收入超过30%。
——摘编自夏国祥《中国近代税制改革思想研究(1900—1949)》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贸易关税发生的变化,并指出南京国民政府改革关税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南京国民政府关税改革所产生的影响。
【答案】(1)变化:恢复关税主权,提高关税。
原因:国家完成形式上的统一,国民政府亟待巩固;谋求关税自主,树立国家独立形象;国内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需要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2)影响:树立了国家独立的形象,增强了民族自尊心、自信心;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政府的关税收入,对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关税对本国经济应有的保护和促进作用;为日后的长期抗战作了物质准备;客观上有利于建立较为完整的较具现代化特征的国家财政税收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