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当代中国的外交 随堂练习(含答案) --2023-2024学年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课 当代中国的外交 随堂练习(含答案) --2023-2024学年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9.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6-17 20:57: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当代中国的外交
一、选择题
1.(2024·山东日照)新中国成立后,英国表示要给予中国“法律上的承认”,毛泽东希望利用英国这一态度向苏联施压,促成《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中苏缔约在即,毛泽东提出对中英建交谈判“拖一下”方针。中英最终于1954年建立了“代办级”外交关系。这体现了新中国(   )
A.外交政策的包容性和普惠性
B.外交受到意识形态的严重束缚
C.放弃了“一边倒”的外交方针
D.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2.(2023·福建龙岩连城二中)在1955年4月的亚非会议上,周恩来指出:在这个会议上用不着来宣传个人的思想意识和各国的政治制度,我们应该从怎样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出我们各国的共同基础。这体现了中国外交(   )
A.消除了意识形态色彩
B.放弃了“一边倒”方针
C.“求同存异”的思想
D.实行结伴不结盟的政策
3.(2023·山东青岛一中)1962年9月,日本通产省松村谦三带着池田首相的重托应邀来华访问。经过多次协商,11月中国外贸部廖承志与通产省高碕达之助,签订了《中日长期综合贸易备忘录》。这反映了(   )
A.中日建交格局基本奠定
B.两国政治经济往来频繁
C.两国经济往来趋于正常
D.中日政治交往成果丰硕
4.(2023·陕西联考)1970年10月2日,《人民日报》头版报道了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会见美国友好人士埃德加·斯诺的新闻。在基辛格看来,“这是前所未有的事情”,其意思是(   )
A.美国孤立中国政策失败
B.中国愿意改善中美关系
C.中国外交政策全面调整
D.中美民间交往大门打开
5.(2024·安徽池州市贵池期中)为庆祝中法建交59周年,2023年1月在位于法国巴黎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举办了“中法美食文化之夜”活动。1964年的中法建交(   )
A.有助于打破超级大国对国际事务的垄断
B.推动“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理念的落实
C.是新中国国际地位开始得到提高的表现
D.使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得到有效的维护
6.(2023·河南商开大联考)据统计,从1978年到2004年底,中国缔结或参加的国际多边条约多达236个,仅1978年到1988年就签署、生效了122个。至今,中国参加的多边条约既涉及一般国际法,还涉及反对恐怖主义行为、毒品管制以及某些国际组织章程的建立等。这体现出中国(   )
A.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的建设
B.极力推动传统国际组织改革
C.主导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D.外交政策在曲折中趋向成熟
7.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初期,中国的行为“具有高度选择性和象征性”,更多的是抽象谈论原则,且冷静旁观多于实际参与。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
A.对外交理论建设的重视 B.致力于发展国内经济
C.对外交政策决策的谨慎 D.对联合国权威的维护
8.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交往不搞同盟、不搞对抗,不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划界,积极编织伙伴关系网络,中国的朋友几乎涵盖了所有国家和地区,同时,中国积极促进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与完善。这说明,当今中国(  )
A.专注于实现睦邻友好的外交 B.积极塑造不结盟的大国形象
C.致力于全方位开展对外交往 D.坚持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原则
9.2013年,习近平在访问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讲话中,首次提出“命运共同体”的理念。2017年2月,联合国社会发展委员会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写入决议,标志着“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已经得到普遍认同。这说明(  )
A.中国重视睦邻友好外交 B.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
C.美国丧失超级大国地位 D.民族国家间的竞争消亡
10.1949年1月,毛泽东指示:“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项,不允许任何外国及联合国干涉中国内政。因为中国是独立国家,中国境内之事,应由中国人民及人民的政府自己解决。如有外国人提到外国政府调解中国内战等事,应完全拒绝之。”该指示(  )
A.奠定了新中国外交的基本立场
B.推动了“一边倒”外交方针的全面实施
C.关闭了与西方国家交往的大门
D.体现了新中国外交的原则性与灵活性
11.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认为国际社会的主要问题是两个阵营的对抗。20世纪60年代,毛泽东的外交理论淡化了国际矛盾的阶级性质,开始强调国际力量的联合。这一变化表明当时的中国(  )
A.摆脱了意识形态对外交的影响 B.缓和了同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
C.试图去扩展对外交流的空间 D.突破了以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
12.1978年起,中国向联合国经社理事会亚太经社会派出了常驻代表。1979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粮食计划署。1980年,中国加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1981年,中国当选为联合国人权委员会成员国,并连选连任。这说明当时我国(  )
A.构建新型区域合作关系 B.在联合国中发挥主导作用
C.努力发展大国国际合作 D.多边外交取得了重要成就
二、综合题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82年,邓小平针对中印边界问题说道:“你们让一点,我们让一点,就解决了嘛!……即使一时解决不了,可以先放一放,在贸易、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还可以做很多事情,加强往来,增进了解和友谊,双方合作仍然有广阔的前景。”
——摘编自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年谱》
(1)根据材料,概括邓小平新时期的外交战略思想。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邓小平新时期外交战略思想形成的原因。
当代中国的外交
一、选择题
1.(2024·山东日照)新中国成立后,英国表示要给予中国“法律上的承认”,毛泽东希望利用英国这一态度向苏联施压,促成《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中苏缔约在即,毛泽东提出对中英建交谈判“拖一下”方针。中英最终于1954年建立了“代办级”外交关系。这体现了新中国(   )
A.外交政策的包容性和普惠性
B.外交受到意识形态的严重束缚
C.放弃了“一边倒”的外交方针
D.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解析:中国在中苏结盟的同时又注重改善中英关系,并与英国建立“代办级”外交关系,体现了新中国外交既坚持原则又兼顾灵活的方针,是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方针的表现,D项正确;材料体现了中国外交的灵活性,而非普惠性,排除A项;改善与英国关系说明一定程度上突破了意识形态的束缚,排除B项;C项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2.(2023·福建龙岩连城二中)在1955年4月的亚非会议上,周恩来指出:在这个会议上用不着来宣传个人的思想意识和各国的政治制度,我们应该从怎样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出我们各国的共同基础。这体现了中国外交(   )
A.消除了意识形态色彩
B.放弃了“一边倒”方针
C.“求同存异”的思想
D.实行结伴不结盟的政策
解析: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亚非会议上,周恩来指出,亚非各国应着眼于曾经被殖民的共同遭遇,找到共同基础,而不是用来宣传思想和制度的差异,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5年亚非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思想,材料所述内容正好体现了这一思想,C项正确;这一外交思想体现了淡化意识形态色彩的特点,而非“消除”,排除A项;“一边倒”方针指的是建国初期,中国在外交上倒向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方,此时并未放弃,中苏关系恶化、破裂以后才逐渐放弃,排除B项;结伴而不结盟是2001年成立的上合组织的特征,排除D项。故选C项。
3.(2023·山东青岛一中)1962年9月,日本通产省松村谦三带着池田首相的重托应邀来华访问。经过多次协商,11月中国外贸部廖承志与通产省高碕达之助,签订了《中日长期综合贸易备忘录》。这反映了(   )
A.中日建交格局基本奠定
B.两国政治经济往来频繁
C.两国经济往来趋于正常
D.中日政治交往成果丰硕
解析:正是由于中日达成了相关经济协议,两国经济往来逐渐趋于正常,选C项正确;1972年中日两国建交,1962年中日两国的交往还处于半官方的性质,A项错误,排除;因题干时间涉及20世纪60年代,此时中日尚未建交,频繁表述不符合题意,B项错误;此时中日还没有建交,政治交往谈不上成果丰硕,排除D项。故选C项。
4.(2023·陕西联考)1970年10月2日,《人民日报》头版报道了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会见美国友好人士埃德加·斯诺的新闻。在基辛格看来,“这是前所未有的事情”,其意思是(   )
A.美国孤立中国政策失败
B.中国愿意改善中美关系
C.中国外交政策全面调整
D.中美民间交往大门打开
解析:据题干“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会见美国友好人士埃德加·斯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0年中美还处于敌对状态,据此可以说明中国领导人愿意改善中美关系,B项正确;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标志着美国孤立中国政策失败,排除A项;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一直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排除C项;1971年4月发生的“乒乓外交”打开了中美民间交往的大门,排除D项。故选B项。
5.(2024·安徽池州市贵池期中)为庆祝中法建交59周年,2023年1月在位于法国巴黎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举办了“中法美食文化之夜”活动。1964年的中法建交(   )
A.有助于打破超级大国对国际事务的垄断
B.推动“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理念的落实
C.是新中国国际地位开始得到提高的表现
D.使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得到有效的维护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题干信息,二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形成冷战对峙的局面,中法建交体现了两国积极谋求独立自主,有助于打破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对国际事务的垄断,A项正确;中国不是欧洲国家,与“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理念无关,排除B项;“开始”一词错误,1950—1953年的抗美援朝战争,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都推动了新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排除C项;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的维护主要依靠一国自身的努力,“中法建交有效维护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的说法不恰当,排除D项。故选A项。
6.(2023·河南商开大联考)据统计,从1978年到2004年底,中国缔结或参加的国际多边条约多达236个,仅1978年到1988年就签署、生效了122个。至今,中国参加的多边条约既涉及一般国际法,还涉及反对恐怖主义行为、毒品管制以及某些国际组织章程的建立等。这体现出中国(   )
A.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的建设
B.极力推动传统国际组织改革
C.主导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D.外交政策在曲折中趋向成熟
解析:根据材料“从1978年到2004年底,中国缔结或参加的国际多边条约已多达236个,仅1978年到1988年就签署、生效了122个……中国参加的多边条约既涉及一般国际法,还涉及反对恐怖主义行为、毒品管制,以及某些国际组织章程的建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通过中国缔结或参加的国际多边条约,表现的是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建设的表现,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极力推动传统国际组织改革,排除B项;“主导”说法有误,排除C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外交政策在曲折中趋向成熟,排除D项。故选A项。
7.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初期,中国的行为“具有高度选择性和象征性”,更多的是抽象谈论原则,且冷静旁观多于实际参与。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
A.对外交理论建设的重视 B.致力于发展国内经济
C.对外交政策决策的谨慎 D.对联合国权威的维护
【解析】材料“更多的是抽象谈论原则,且冷静旁观多于实际参与”说明当时中国对联合国作用的认识尚不够深入,在处理联合国多边外交事务时,竭力避免自己卷入具体的矛盾冲突之中,这反映出中国对外交政策决策的谨慎,故C项正确。
8.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交往不搞同盟、不搞对抗,不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划界,积极编织伙伴关系网络,中国的朋友几乎涵盖了所有国家和地区,同时,中国积极促进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与完善。这说明,当今中国(  )
A.专注于实现睦邻友好的外交 B.积极塑造不结盟的大国形象
C.致力于全方位开展对外交往 D.坚持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原则
【解析】材料“伙伴关系”“涵盖了所有国家和地区”“积极促进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与完善”说明中国致力于全方位开展对外交往,故C项正确。
9.2013年,习近平在访问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讲话中,首次提出“命运共同体”的理念。2017年2月,联合国社会发展委员会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写入决议,标志着“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已经得到普遍认同。这说明(  )
A.中国重视睦邻友好外交 B.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
C.美国丧失超级大国地位 D.民族国家间的竞争消亡
【解析】“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体现了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的态度,故B项正确。
10.1949年1月,毛泽东指示:“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项,不允许任何外国及联合国干涉中国内政。因为中国是独立国家,中国境内之事,应由中国人民及人民的政府自己解决。如有外国人提到外国政府调解中国内战等事,应完全拒绝之。”该指示(  )
A.奠定了新中国外交的基本立场
B.推动了“一边倒”外交方针的全面实施
C.关闭了与西方国家交往的大门
D.体现了新中国外交的原则性与灵活性
【解析】材料“中国境内之事,应由中国人民及人民的政府自己解决。如有外国人提到外国政府调解中国内战等事,应完全拒绝之”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奉行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相符,故A项正确。
11.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认为国际社会的主要问题是两个阵营的对抗。20世纪60年代,毛泽东的外交理论淡化了国际矛盾的阶级性质,开始强调国际力量的联合。这一变化表明当时的中国(  )
A.摆脱了意识形态对外交的影响 B.缓和了同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
C.试图去扩展对外交流的空间 D.突破了以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
【解析】材料“20世纪60年代,毛泽东的外交理论淡化了国际矛盾的阶级性质,开始强调国际力量的联合”表明当时中国试图扩展对外交流的空间,故C项正确。
12.1978年起,中国向联合国经社理事会亚太经社会派出了常驻代表。1979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粮食计划署。1980年,中国加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1981年,中国当选为联合国人权委员会成员国,并连选连任。这说明当时我国(  )
A.构建新型区域合作关系 B.在联合国中发挥主导作用
C.努力发展大国国际合作 D.多边外交取得了重要成就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改革开放后,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在国际社会中发挥重要作用,这体现了我国多边外交的重要成就,故D项正确;材料中涉及的国际组织不属于区域合作,排除A项;“主导”说法错误,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大国之间的合作,排除C项。
二、综合题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82年,邓小平针对中印边界问题说道:“你们让一点,我们让一点,就解决了嘛!……即使一时解决不了,可以先放一放,在贸易、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还可以做很多事情,加强往来,增进了解和友谊,双方合作仍然有广阔的前景。”
——摘编自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年谱》
(1)根据材料,概括邓小平新时期的外交战略思想。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邓小平新时期外交战略思想形成的原因。
【答案】(1)外交战略思想: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加强合作)。
(2)原因: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需要;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