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练习:
历代基层组织形态与基层社会治理
一、单选题
1.西汉初,刘邦“举民年五十以上,有修行,能帅众为普”者置以为三老,县乡三老并不是县廷属吏,没有禄秩,只是享受免服徭役的优待,与县令、丞、尉共同教化百姓。汉初三老的设置旨在( )
A.扩大统治基础 B.加强基层治理
C.推动儒学普及 D.实现地方自治
2.传统乡约倡导基层群众自治,它由当地有名望的士绅倡导,乡民自愿配合、受其约束,以达到教化民众、劝善惩恶、淳化风俗等社会效果。至清代,乡约被赋予诸多行政职能,如稽查、催科等,而其教化职能被削弱。这一变化深刻地反映出清代( )
A.社会环境有一定改善 B.国家对社会的控制加强
C.重视乡约的政治功能 D.地方政府官员尸位素餐
3.战国时期,乡里中原本由中下层贵族主持祭祀的“置社”,逐渐转化为由地方行政长官主持的里社、隧社、乡社。这一变化( )
A.反映出宗族社会的崩溃 B.体现政治制度变革影响
C.得益于儒家思想的传播 D.折射出社祭习俗的变迁
4.(乾隆)二十二年更定保甲之法:一、顺天府五城所属村庄暨直省各州县乡村,每户岁给门牌。十户为牌(奇零散处,通融编列),立牌长;十牌为甲,立甲长;三年更代。十甲为保立保长,一年更代。士民公举诚实识字及有身家之人报官点……凡甲内有盗窃、邪教、赌博……聚会等事,及面生可充。疑、形迹诡秘之徒,责令专司查报。户口迁移登耗,责令随时报明,于门牌内改换填给。由此推断,清代的保甲制( )
A.具有层层相因、编制严密的特点 B.承担管理户籍、征收丁税的职责
C.可处理不法分子、维护社会治安 D.是直接管理民众的基层行政机构
5.在科举未废的年代,士绅凭借自己的功名与社会地位实际上掌握一方政事,从维护治安到裁决纠纷,从教化乡里到修桥补路。科举制度废除后,新兴阶层充斥着乡村社会,这些人既没有传统士绅的文化背景,也没有传统士绅的责任担当。这一变化说明清末( )
A.基层治理的传统被破坏 B.奠定城乡二元体制基础
C.科举制的废除不合时宜 D.新政有力推动社会转型
6.魏晋时期,更易书写、保存与运输的纸张取代了秦汉时期的简册书成为古代户籍的书写载体。户籍也从乡里制作,正本留乡,副本呈报至县,转变为县廷制作,上报至中央户部,中央拥有了对户籍的最终审核权。这一变化( )
A.致力于基层民众的自我管理 B.保证了政府征发赋役的来源
C.有助于强化统治者控制基层 D.引发了基层管理权力的上移
7.乾隆年间,安徽徽州休宁程氏的一些族人私下将山场租给外来棚民种苞谷,引起了纠纷和诉讼。对此,政府要求山主退还部分租价银,棚民或分年退山或入籍编甲,此后“禁止山场混召异籍之人搭棚开垦”。该案件可以说明( )
A.人口膨胀激化人地矛盾 B.地方宗族势力影响扩大
C.社会治理面临新的形势 D.物种革新导致生态恶化
8.明太祖命挑选各地的种粮大户做粮长,粮长负责督促里首甲长按户缴纳两税,并配合官员押送粮食贡物入国库。太祖称此举为“以良民治良民,必无郡县吏侵渔之患”的良方。明朝的粮长制( )
A.消除了郡县官吏贪腐 B.加强了君主专制统治
C.提高了基层治理能力 D.加剧了农民经济负担
9.五里为乡,两京及州县之郭内分为坊,郊外为村”;“每里置正一人,掌按比户口,课植农桑,检察非违,催驱赋役。在邑居者为坊,别置正一人,掌坊门管钥,督察奸非,并免其课役。”此文书的性质最可能是( )
A.秦汉的田律 B.隋唐的户令 C.宋元的税法 D.明清的乡约
10.明朝成化年间,休宁知县颁布《教民条约》:“父慈而子孝,兄友而弟恭,夫和而妻柔,此民之乘彝而家道之所由昌也。”宗法族谱之设,所以别族类、明亲疏,古人敦本深源之意也。据此可知《教民条约》的颁行意在( )
A.维护社会的稳定 B.借助礼仪强化等级
C.完善邻保制度 D.依托宗亲教化乡里
11.嘉靖七年(1528年)二月,王阳明到广西平定思恩、田州之乱,并对战后地方社会进行安民改革。他发布《得浔州府抚恤新民牌》,“推选众所信服之人,立为头目,使其统领,毋令散乱,以渐化导”,并颁布与之配套的《颁行社学教条》。王阳明意在( )
A.宣扬程朱理学 B.推进基层治理 C.完善十家牌法 D.促进心学传播
12.汉高祖二年刘邦下令“举民年五十以上,有修行,能帅众为善,置以为三老”。汉宣帝五凤三年京兆尹张敞上奏:“归告二千石,举三老……孝廉、廉吏务得其人”,可见此时三老已改为郡县长吏所举。这一变化表明( )
A.人才选拔机制得到优化 B.乡里豪族垄断地方政权
C.基层管理依靠民众自治 D.朝廷对地方控制力加强
13.两宋时期,除了大小衙署门首或厅壁上予以公布的政令外,那些需要市民工商、四方百姓周知的刑律、法令、政策,则广泛张贴或书写于城门、市曹、驿站、邸店以至乡村村落。这说明,两宋时期( )
A.朝廷重视基层的治理 B.地方行政制度调整
C.教化与法治逐步合流 D.官府限制社会流动
14.秦汉时期,户籍等各类基础帐簿只能在乡制作;魏晋时期纸张代替简册后,基础帐簿上移至县廷制作,基层事务由县令统揽,帐簿由县上报郡、州,直至中央。上述现象表明( )
A.技术进步决定国家管理效能 B.基层统治重心上移
C.户籍制度发展达到完备阶段 D.地方官制得到加强
15.明代以职业定民籍、军籍、匠籍等户籍,以里甲为基础每里一册,若变乱版籍,依法定罪。万历(1573—1620年)后期,里甲控制本地人口流动和职业变更的职能消失,里甲大多转变为以“缉捕奸盗”为主要职责的保甲。这反映出明朝( )
A.赋役改革放松人身控制 B.乡里制与保甲制的合一
C.社会基层治理渐趋稳定 D.封建君主专制日益强化
二、材料分析题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中国古代,朝廷为树立官员楷模,激励官员高效勤勉地治理地方,常常借德政颂表彰地方官员。唐朝德政颂已形成固定程式,先序后颂,内容丰富,还原出人物的立体形象。其序文主要介绍官员的身份、家族背景、任官经历等基础信息,最重要的是官员在任期内做出的成绩,内容充实。德政颂所歌颂的对象并非随意确定,必须有可圈可点的政绩。《唐六典》记载,“凡德政碑及生祠,皆取政绩可称,州为中省,省司勘覆定,奏闻,乃立焉”,经官方多重查验写就的德政颂,其内容具有更高的可信度。撰拟德政颂要求作者具有极高的文学功底和文化素养,大多由翰林学士或礼部侍郎完成,代表的是中央政府发出官方对官员的赞赏。因此德政颂兼具颂文的华丽铺陈之美和公文的真实性与实用性。唐代德政颂包含了百姓的评价和帝王的考核两种标准,但最终被确定为歌颂对象的官员必须符合官方的管理需求。唐代德政颂所记载的地方官员的事迹和为官品质为后人树立了楷模,对今天的地方治理也有着深刻的启发意义。
——摘编自陆婷婷《唐代德政颂与地方治理》
(1)根据材料,概括唐代德政颂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代德政颂对地方治理的影响。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唐代德政颂对当今地方治理的启示。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20—30年代,“救济农村”“建设农村”“复兴农村”成为中国社会的普遍呼声。一批知识分子,怀着救世济民的真诚愿望,发起乡村建设运动。他们认为乡村治理不只是简单的农村经济改良工作,而是一场民族文化复兴运动。晏阳初领导的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梁漱溟领导的乡村建设运动是其中的突出代表。
——摘编自张忠民《略论近代中国的“乡村建设运动”》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乡村治理实行了国家主导下的“政社合一”的治理模式。改革开放以后,政府的单一主体模式被打破,开始了政府与市场两元主体治理时期。2006年农村税费改革以后,在新农村建设的推动下,乡村治理形成了以广大农民为主体,政府、市场、社会组织、新乡贤等多种组织和个人参与的多元主体的乡村治理模式。新时代,为了推进乡村治理体系现代化,一个以农民为主体,政府、社会组织、新乡贤以及新型经营主体参与的多元主体的乡村治理体系正在不断完善。这样的体系构建既保障了农民在乡村治理中的主体地位,调动了其参与乡村建设和发展的积极性,也提升了乡村治理的效果。
——摘编自蒋永穆等《新中国70年乡村治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20—30年代中国的“乡村建设运动”兴起的背景并对其进行简要评析。
(2)根据材料二、概括新中国成立以来乡村治理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取得成效的原因。
3.[中国古代宗族]
材料一:汉晋之际是宗族势力发展较快的一个时期。 东汉末年董卓之乱之时,关东各军阀起兵讨董卓。其中就有很多的“富室强族”以其强大的人力物力建立自己的武装并参与到讨董卓的军事斗争之中,成为当时各军阀中不可忽视的力量。曹魏实行“九品官人法”,而晋代沿用之后,不仅使强宗大族对其所在的乡里社会有重大的影响,而且还为他们世居高位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宗族势力越来越强。世家大族式家族制度,经过三国西晋近百年的发展,到东晋南朝时已成为十分典型的中国封建社会中期的家族制度。原来控制东吴政权和控制西晋政权的世家大族联合起来,把持着东晋南朝的各级政权,而众多的地方世族普遍存在于地方乡闾之间,横行乡里,鱼肉百姓。
——摘编自陈克标《汉晋之际乡里秩序及其维持研究》
材料二:明清时期,在血缘和地缘关系共同维系的乡村关系网络中,宗族始终处于国家权力与乡村治理的枢纽地位,承上延伸着国家权力在村落社会的推行,启下肩负着村落内部的自我管理和调适。可以说,以宗法制度维系的宗族组织是乡村社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传统基层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众所周知,徽州自唐宋而下逐渐成为一个典型的宗族社会,宗族不仅是乡村联系地方官府的重要枢纽,且在基层和民间组织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甚至成为徽州乡村社会制度和秩序的制定者和维护者。
——摘编自宋杰、刘道胜《明清徽州乡村宗族秩序的构建与村际竞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汉晋之际宗族势力产生的背景并概括其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宗族组织在基层治理中的意义。
4.在秦汉乡里社会中,政令从基层组织传至广大民众是政令传播的最后一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县道丞,令史、【乡部啬】夫【发征黔】首,布大书市门、离乡市门壁,令黔首(老百姓)智(知)毋巨(炬)罪。
——《岳麓书院藏秦简(六)》
材料二 知令重,写令移,书到,各明白大扁书市里、官所、寺舍、门亭、隧堠中,令吏卒民尽讼(诵)知之。且遣郭吏循行,问吏卒凡【不】知令者,案论尉丞、令丞以下。毋忽,如律令。敢告卒人。
——《敦煌汉简》
诏书必明白大书,以两行著故恩泽帽书。无嘉德,书佐方宜以二尺两行与嘉德长短等者以便宜从事,毋令刺史到,不谨办敌案,毋忽。
——《敦煌悬泉汉简释粹》
太守(黄)霸为迪操鼠炎,分部宣布诏令,令民戚知上意。……然后为条救,置父老师帅伍长,班行之于民间,訪以为善防奸之意。
——《汉书循吏黄霸传》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秦汉政令传播的异同。
(2)说明秦汉时期为何如此传播政令?
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自太平天国运动以来,清朝官方的基层治理系统逐渐失灵,以乡绅为中心的团练组织成为应对社会动乱的重要力量,民间治理系统开始一枝独大。晚清时期,各种社团逐渐出现,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充当了重要角色。由于内部经济和社会的转型,近代中国的基层社会治理对象打破了原有的格局,各种各样的新对象涌现。外国势力和新式武器的流入也使原有对象变得更加复杂。清末新政时期,民事开始从刑事法律中独立出来,同时出现了专门法律,基层治理呈现法制化趋势。在地方治理中多地出现多数人参与纠纷、矛盾、冲突的协调和解决的现象。比如1904年5月13日,《岭东日报》报道了广东省澄海县蓬洲所陈氏模仿“自治”的方式,召集宗族成员协商防止赌博的方法。
——摘编自温建钦《近代基层社会治理出现转型》
材料二 土地革命时期,乡村苏维埃政权成为根据地基层政权。苏维埃政权实行普遍选举制度,并且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采取规范的选举程序和合适的选举方法。针对农民对土地的迫切需求,中国共产党领导开展了土地革命,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按人口平均分配。乡村苏维埃政权“是我们党建立自己的基层政权的最初尝试”。
——摘编自李增元、伍娟《中国共产党领导农村基层治理的百年探索历程及基本逻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时期基层治理的重大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苏区基层社会治理。
答案:
一、
1.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汉(中国)。据材料可知,西汉初在地方选择德高望重的老者作为“三老”,配合地方官教化基层百姓,可见汉初三老的设置旨在加强基层治理,B项正确;“扩大统治基础”主要指的是吸纳更多的社会阶层力量支持、认同政权,设置三老主要目的是加强国家治理,排除A项;三老的主要职责是教化百姓而非传播儒学,排除C项;汉代实行中央集权制度,中央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和管理,“地方自治”的说法不恰当,排除D项。故选B项。
2.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清代(中国)。据材料“……至清代,乡约被赋予诸多行政职能,如稽查、催科等,而其教化职能被削弱”,表明传统乡约是基层群众自治组织,清代赋予乡约行政职能,这说明乡约已受到地方政府严格控制,以实现对基层民众的行政管理,也反映出乡约由教化职能向行政管理职能转变,这说明国家对社会的控制加强,B项正确;社会环境的改善和乡约的政治职能,同属于国家对社会的控制范畴,排除AC项;清代地方政府官员热衷于推动乡约国家化,说明其并未尸位素餐,排除D项。故选B项。
3.B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战国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可知,战国时期,原本由中下层贵族主持祭祀的“置社”演变为由地方行政长官主持的里社、隧社、乡社,这说明贵族政治的日益瓦解和官僚政治的逐渐形成,体现了政治制度变革对于社会管理的影响,B项正确;“置社”转化为“里社、隧社、乡社”,反映了官僚政治的形成,折射出贵族政治的瓦解,而非宗族社会的崩溃,排除A 项;“置社”转化为“里社、隧社、乡社”与儒家思想的传播无必然因果关系,排除 C项;“置社”和“里社、隧社、乡社”本质上都属于“社”祭的范畴,只是主持的人发生了变化,社祭习俗几乎没有变化,排除D项。故选B项。
4.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题干时间可知准确时空是清朝。依据材料“顺天府五城所属村庄暨直省各州县乡村,每户岁给门牌。十户为牌(奇零散处,通融编列),立牌长;十牌为甲,立甲长;三年更代。十甲为保立保长,一年更代”可知,十户为牌,立牌长;十牌为甲,立甲长;十甲为保,立保长;反映出清代户籍管理严格,编制严密,层层相因的特点,A项正确;题干中没有体现出保甲制承担征收丁税的职责,排除B项;保甲制负责维持基层社会治安,没有处理不法分子的职责,排除C项;保甲制是基层治安组织,不是直接管理民众的基层行政机构,排除D项。故选A项。
5.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晚清时期。根据材料可知,科举制废除前后,依托科举制的乡绅集团走向衰落,这使得传统的基层治理模式遭到破坏,A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城乡二元体制的相关信息,与题干无关,排除B项;科举制被废除符合时代发展的趋势,排除C项;清末新政并未推动中国社会的转型,排除D项。故选A项。
6.C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魏晋时期(中国)。材料虽然从书写材料入手,但是展示的是户籍的制作由乡里移至县里,并由以前的乡里保存正本变为上交中央,体现了中央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C项正确;乡里制作户籍的权力上交到县,无法体现基层民众的自我管理,排除A项;秦汉时期的简册书也可以保证政府的赋役来源,故书写材料发生变化并没有改变这一现象,排除B项:虽然制作户籍的权力由乡里上移至县,但是乡里依然是基层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其基层管理权力并没有因此发生上移,排除D项。故选C项。
7.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代(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清朝安徽徽州休宁程氏家族因私自租让山场给棚民而发生纠纷,政府进行了处理,说明清朝存在棚民聚集过多与当地基层社会治安不稳定的矛盾,棚民租种程氏族人山场与当地族人生活环境被破坏的矛盾,社会治理面临新的形势,C项正确。材料只提到宗族与棚民之间的矛盾,并未涉及人口增长导致的人地矛盾,排除A项;根据材料可知政府的处理意见并未偏向地方宗族势力,无法说明地方宗族势力影响扩大,排除B项;材料并未涉及水土流失等问题,无法说明物种革新导致生态恶化,排除D项。故选C项。
8.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中国)。据材料可知,粮长一般为各地的种粮大户,其负责督促里首甲长按户缴纳两税,并配合官员押送粮食贡物入国库,粮长制的实行促进基层的治理能力的提升,C项正确;专制体制下的官员贪腐不可能消除,排除A项;粮长制是国家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和控制,而非君主专制,排除B项;材料描述的是加强基层治理,没有描述农民经济负担的信息,排除D项。故选C项。
9.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正向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隋唐(中国)。根据材料“百户为里,五里为乡,两京及州县之郭内分为坊,郊外为村”“每里置正一人,掌按比户口,课植农桑,检察非违,催驱赋役。在邑居者为坊,别置正一人,掌坊门管钥,督察奸非,并免其课役”可知,材料反映的是隋唐时期的基层管理制度,因此此文书的性质最可能是隋唐的户令,B项正确;田律涉及田亩制度,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税法的内容,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明清的乡约的内容,排除D项。故选B项。
10.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中国)。根据材料“父慈而子孝,兄友而弟恭,夫和而妻柔,此民之乘彝而家道之所由昌也”“宗法族谱之设,所以别族类、明亲疏,古人敦本深源之意也”可知,《教民条约》内容渗透了儒家思想和宗亲观念,其目的在于依托宗亲关系教化乡里,进而维护社会稳定,A项正确;《教民条约》的颁行意在依托宗亲关系教化乡里,而不是借助封建礼仪强化等级,排除B项;《教民条约》的颁行意在依托宗亲关系教化乡里进而稳定社会,未体现邻保制度的完善,排除C项;依托宗亲教化乡里是次要目的,不是主要目的,排除D项。故选A项。
11.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中国)。根据题干信息可知,王阳明平定动乱之后,“推选众所信服之人”、“《颁行社学教条》”,意在推进基层治理稳定社会秩序,B项正确;王阳明提倡陆王心学,并非宣扬程朱理学,排除A项;王阳明的主要目的是稳定社会秩序,排除C项;题干阐述的是王阳阳的基层治理,传播心学非材料主旨,排除D项。故选B项。
12.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选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汉代。根据材料,到汉宣帝时三老转变为郡县长官举荐,而郡县长官又是中央任命,这说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增强,D项正确;材料没体现选拔机制得到优化,排除A项;乡里豪族垄断地方政权的“垄断”说法错误,排除B项;基层管理不能完全依靠民众自治,排除C项。故选D项。
13.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两宋时期(中国)。材料信息显示,两宋时期,政令、刑律、法令、政策等通过多种手段让百姓周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两宋时期朝廷重视基层的治理,故选A项;材料未体现地方行政制度的调整,排除B项;教化与法律合流是在明清时期,排除C项;为适应社会经济的变化,宋朝政府适当放松了对社会的控制,对于百姓迁移住所,更换职业,以及日常生活标准,官府的限制也比前代更为松弛,排除D项。故选A项。
14.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汉至魏晋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可知,纸张代替简册后,基层事务由秦汉时期乡负责到魏晋时期县令统揽,说明基层统治重心上移,B项正确;技术进步有利于提高国家管理效能,但不是决定因素,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基层事务由县令统揽,未体现户籍制度发展达到完备阶段,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基层统治的变化,不涉及地方官制,排除D项。故选B项。
15.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代(中国)。据题干“明代以职业定民籍、军籍、匠籍等户籍……万历后期,里甲控制本地人口流动和职业变更的职能消失,里甲大多转变为以‘缉捕奸盗’为主要职责的保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代后期随着赋役改革的推行,对民众的人身控制逐渐放松,导致里甲原本控制人口流动和职业变更的职能发生转变,这体现了赋役改革对社会管理产生的影响,A 项正确;题干主要强调的是里甲职能的变化,而非乡里制与保甲制的合一,排除B 项;里甲职能的转变不能直接说明社会基层治理渐趋稳定,排除C 项;题干未涉及封建君主专制的相关内容,排除D 项。故选 A 项。
二、
1.(1)特点:固定程式,内容丰富,内容可信度高;体现了统治阶级的管理需求;体现统治者的吏治思想;颂文兼具文学性和实用性。
(2)影响:为官员树立榜样,激励官员高效勤勉地治理地方;加强了对地方的治理,加强中央集权,巩固政权;有助于改善民生,稳定地方经济,使百姓安居乐业;有助于教化百姓,重视教育,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为后世地方治理提供历史经验。
(3)启示:探索适合本国国情需要的治理体系;人物品质的标杆性;表彰方法的有效性;始终贯彻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人民群众的需求和利益放在首位,密切关注人民群众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等。
2.(1)背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农村普遍凋敝;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农民运动的发展动摇了传统农村生产关系;改良主义知识分子的推动等。评析:乡村建设运动是知识分子经世济民思想的实践,其致力于通过农村的经济改革,实现民族文化的复兴。这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部分农村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改变。但这种运动的实质是改良运动,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并不能解决问题。
(2)特点:具有阶段性;体系不断完善;日益现代化;主体由单一到多元;效果显著。
原因:社会主义制度的保障;改革开放的推动;国家政策的扶持;治理模式与时俱进;注重人民利益。
3.(1)背景:汉晋之际,政权更替频繁,社会政治动荡;九品中正制的实施;土地兼并现象的加剧,田庄经济的发展;地方豪强势力对政权的支持。
特点:拥有独立的军事力量,带有极强的割据倾向;血缘宗法色彩浓厚;对劳动者的剥削程度高;经济上自给自足。
(2)意义:弥补了国家行政职能在基层的不足,有助于降低国家治理的成本;调和国家与乡村之间的关系,有助于稳定基层社会秩序;通过宗族组织强化了中央与地方的联系,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保证了国家赋税、兵役和劳役的征发。
4.(1)同:形式:大书、大扁书。场所:集市等人多聚集处。目的:使民众知晓朝廷政令。主体:政府颁布。
异:汉代政令传播更为标准规范;主体扩大,民间力量参与。
(2)从载体角度:竹简过于笨重,使用搬动不便。张贴布告可以口耳相传,便于传播。
从主体角度:基层制度(乡里制度)的发展,利用民间力量参与宣传,有利于减轻阻力。
从目的角度:为了加强对基层的控制,巩固统治。
从受众角度:秦汉广大民众受教育水平较低,识字率不高。
(若从其它角度作答,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5.(1)变化:团练组织成为应对社会动乱的重要力量;各种社团充当了重要角色;呈现法制化趋势;协调解决现象出现。
(2)评价:实行普遍选举制度,有利于推行民主政权建设;开展了土地革命,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按人口平均分配,有利于得到农村人民的支持和拥护;是党建立自己的基层政权的最初尝试,丰富了中国共产党的基层管理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