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初中化学题型强化提升:计算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中考化学初中化学题型强化提升:计算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06-17 23:03: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考化学初中化学题型强化提升:计算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某金属混合物样品由Mg、Al、Fe、Cu 中的两种或三种组成。2.8g 该样品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生成0.2g氢气,则该混合物的组成不可能是
A.Mg、Al B.Al、Cu C.Mg、Fe、Cu D.Al、Fe、Cu
2.将9.0g氢氧化亚铁和氧化亚铁的混合物加入100g稀硫酸中,二者恰好完全反应,则该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能为
A. B. C. D.
3.一定量的木炭在盛有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混合气体的密闭容器中燃烧后生成和,测得反应后所得、、的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4%,则反应后氮气的质量分数可能为
A.12% B.36% C.44% D.72%
4.现有两种金属组成的混合物,在2.4g该混合物中加入100g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两者恰好完全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为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混合物为Mg、Al,m可能是0.2g
B.若混合物为Fe、Zn,m可能是0.2g
C.若混合物为Zn、Al,m可能是0.2g
D.若混合物为Fe、Al,则稀盐酸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等于3.65%
5.在100g浓度为ω%的稀硫酸中加入4g氧化铜粉末,待氧化铜全部溶解后,向所得蓝色溶液中加入10g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滤液和5.2g滤渣。下列计算结果正确的是
A.5.2g滤渣是由3.2g铜和2g铁组成的
B.滤液是25%的硫酸亚铁溶液
C.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氢气是0.286g
D.ω=10
6.将2.0g的两种物质的混合物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共生成0.2g的氢气,混合物中一种是铁,另外一种物质可能是
A.锌 B.镁 C.铜 D.铝
7.某气体中可能含有CO2、O2、N2中的一种或几种,将该气体依次通过:①炽热的焦炭、②足量灼热的氧化铜、③足量碱石灰(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的混合物)。每一步均充分反应,最终得到的气体为纯净物。气体的分子数目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提示:二氧化碳可以与炽热的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点气体中一定含有N2和CO2,可能含有O2
B.b点气体中CO和N2的分子个数比为2︰1
C.c点气体中O、N的原子个数比为1︰1
D.该过程中发生了化合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
8.含有一种杂质的CuCl2样品13.5g,将其用水完全溶解后,使其与足量的AgNO3溶液充分反应,得到29g沉淀,则样品中不可能含有的杂质是
A.AlCl3 B.NaCl C.ZnCl2 D.CaCl2
9.某气体中可能含有CO2、O2、N2中的一种或几种,将该气体依次通过:①足量炽热的焦炭;②足量灼热的氧化铜;③足量的碱石灰(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的混合物)。每一步均充分反应,最终得到的气体为纯净物,气体的分子数目与反应步骤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点气体中一定含N2,还含有CO2和O2中一种或两种
B.b点气体由两种分子构成
C.c点气体中CO2和N2的分子数目比为2:1
D.该过程中发生了化合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
10.“天宫课堂”中宇航员将维生素C泡腾片[含维生素C、柠檬酸(C6H8O7)和碳酸氢钠]塞入一个水球,水球里立即产生很多气泡,其中一个反应为:C6H8O7+xNaHCO3=NaxC6H8﹣xO7+xH2O+xCO2↑。为测定柠檬酸钠(NaxC6H8﹣xO7化学式中的x,用4套相同装置加等量的水后,分别装入如表所示质量的柠檬酸和碳酸氢钠固体进行实验测得该条件下数据如表,推测x的数值为
实验组别 柠檬酸/g 碳酸氢钠/g 气体体积/mL
1 1.92 0.84 224
2 1.92 1.68 448
3 1.92 2.52 672
4 1.92 3.36 672
A.4 B.3 C.2 D.1
二、实验题
11.过氧化氢,又名双氧水。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围绕一瓶H2O2溶液开展了如下的研究活动。
(1)活动一:请结合标签提供的信息推断H2O2溶液的保存方式为 。
活动二:实验室用H2O2溶液制氧气
(2)选择下图中仪器 (填字母)和玻璃片可制取氧气。集满氧气的集气瓶应 (填“正”或“倒”)放在桌面上。H2O2溶液制氧气的反应原理为 。
(3)选择制取气体装置时,需要考虑 和气体的性质。
(4)某同学用H2O2溶液和MnO2制取氧气,相关数据如下:
反应前物质的质量/g 充分反应后物质的质量/g
H2O2溶液 MnO2 固体与液体混合物质量
68.0 0.1 66.5
请计算:该H2O2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 g。
活动三:如何选择H2O2分解的催化剂?
(5)查阅资料发现,FeCl3和MnO2都可以做H2O2分解的催化剂。为比较二者对H2O2分解快慢的不同影响,同学们使用传感器,测得氧气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所示:请推断使H2O2分解较快的催化剂及判断依据 。
活动四:H2O2溶液在生活中的用途是什么?
(6)H2O2溶液具有消毒杀菌能力。因为它容易发生这样的反应:此时的氧原子具有极强的氧化能力。能迅速穿透细菌的细胞膜,杀死细菌,它还可与病毒包膜发生氧化反应,迅速杀死病毒。在消毒完成后分解为氧气和水。请回答:H2O2消毒液的优点是 。但是它对金属也有一定的腐蚀性。用3%的H2O2溶液对不同金属进行腐蚀性实验,结果如下:
金属种类 不锈钢片 铝片 铜片
腐蚀速度 0.001 0.010 0.404
下列金属制品用该溶液浸泡消毒时,最易被腐蚀的是 (填序号)。
A.不锈钢锅 B.铝盆 C.铜火锅
12.某工业盐酸因含Fe3+而呈黄色(不再含其他杂质),为了测定其组成含量,取这种工业盐酸20g,向其中加溶质质量分数为40%的NaOH溶液,其生成Fe(OH)3,沉淀的质量(m)与滴加NaOH溶液的质量(x)的关系如图所示。
(1)若所取的这种工业盐酸中Cl-的个数为n1,H+的个数为n2,Fe3+的个数为n3,请写出n1,n2,n3之间存在的等式关系: 。
(2)M点对应的溶液质量为 g。(保留二位小数)
(3)求这种工业盐酸中HCl的质量分数?(保留一位小数)
(4)若用氢氧化钠固体配制实验所需的氢氧化钠溶液,左盘上盛装固体的仪器是 ,称量时指针偏左,就立即配制,会导致测定的工业盐酸中HCl的质量分数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三、科学探究题
13.在一节复习课的当堂达标检测中,老师请一位同学在黑板上完成了计算题的书写,其内容如下:
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收集到所需氧气后停止加热,实验过程中的有关数据如图所示,请计算参加反应的高锰酸钾的质量。 解:设参加反应的高锰酸钾的质量为x。.........第1步 2KMnO4=K2MnO4+ MnO2 + 2O2↑ …………第2步 316g 64g x 16g………………第3步 ………………第4步 x=79 ………………第5步 答:参加反应的高锰酸钾的质量是79g。
【发现问题】上述板演中有错误的步骤是 (填步骤序号)。
【交流讨论】有错误的步骤中,其错误原因是 (写一条)。
【纠正问题】请你将该题正确的解答过程重新完整地写在答题卡上 。
14.碳酸氢钠(NaHCO3))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对碳酸氢钠的性质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
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如下:
温度 10℃ 20℃ 30℃ 40℃
溶解度 8.1g 9.6g 11.1g 12.7g
②碳酸氢纳固体在潮湿的空气中久置或受热分解均生成Na2CO3、H2O和CO2。
【实验探究】
探究1:NaHCO3溶液与盐酸反应的热效应
室温下(20℃),边搅拌边向盛有0.5gNaHCO3固体的烧杯中加入10 mL水,测得温度为18.5℃;恢复至室温后,向烧杯中加入过量10 mL质量分数为20%的盐酸(20℃),搅拌,测得温度为20.8℃。
(1)实验中配制的 NaHCO3 溶液 (填“是”或“不是”)饱和溶液。
(2)由上述实验可知:NaHCO3固体溶于水 (填“放热”或“吸热”)。
探究2:NaHCO3溶液与 CaCl2溶液的反应
分别向10 mL0.5%和5%NaHCO3溶液中滴加10%的CaCl2溶液,发现均有白色浑浊出现,通过传感器测得CO2浓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1、2所示。

(3)若用5%NaHCO3溶液配置100g 0.5% NaHCO3溶液,需要5%NaHCO3的质量为 。
(4)由上图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
(5)该条件下,NaHCO3溶液和CaCl2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HCO3+CaCl2=2NaCl+ +H2O。
探究3:久置的 NaHCO3样品中NaHCO3含量的测定
将一瓶在潮湿空气中久置的NaHCO3样品(假设只有NaHCO3和Na2CO3)混合均匀后,称取19.0 g混合物,加热至恒重,称其质量为15.9 g。
(6)①计算样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 (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至0.01%)。
②若上述测定过程中未加热至恒重,则测得NaHCO3的质量分数将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四、计算题
15.某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加热混合物至不再产生气体后,称量试管中剩余固体的质量为。请计算:

(1)生成的质量为 g。
(2)剩余固体中的质量分数。
16.“十四五”期间,我国将独立完成“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建造。建造舱段使用的新型铝基碳化硅复合材料是由颗粒状的铝和碳化硅(SiC)复合而成的。
一位科技爱好者自研了一种铝基碳化硅复合材料,为了分析其中铝的质量分数,该科技爱好者取了10g样品溶于足量稀硫酸,所得实验数据如图所示。已知:碳化硅既不溶于水和酸,也不与二者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当样品中的铝完全反应时,生成的气体质量为 g。
(2)样品中铝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完整解题过程)。
五、综合应用题
17.(一)如图是实验宝制取氧气实验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
(2)可使用A、D装置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
(3)可用浓氨水和生石灰来快速制取氨气,且氨气是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则应选择的制取装置为 (填序号,A-E):若用装置F来收集氨气,氨气从 进入(填“a”或“b”)
(二)在CO2复习课上,老师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既可用于制取CO2,又可用于探究CO2性质。

说明:1 装置Ⅰ中盛放的药品是石灰石和稀盐酸。
2 装置Ⅲ中①④为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②③为浸过紫色石蕊溶液的干燥棉球。
(4)实验时,打开K1关闭K2用来制备CO2.检验CO2气体收集满的方法是 ;
(5)实验时,关闭K1打开K2可用于探究CO2的性质。实验时Ⅲ中出现的现象是 ;该实验说明CO2具有的性质是 。
(6)将100g质量分数为30%的浓盐酸稀释成10%的稀盐酸,需加水的质量为 g。
(三)已知在不同的温度下,CO与铁的氧化物反应能生成另一种铁的氧化物(或铁单质)和CO2,现利用图1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反应过程中管内的固体质量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2。

注:已知CO还原Fe2O3是分步完成的,过程中生成Fe3O4和FeO。
图1中的仪器甲是一种加热仪器。
(7)图1装置中的现象有 。
(8)利用图2显示的相关信息,回答如下问题:
①图中x= g。(已知Fe2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0)
②试据图计算并推断出B点固体的化学式是 。
六、填空与简答
18.金属及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
(1)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是因为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薄膜,该薄膜是 (填化学式)。
(2)向一定质量的氧化铜中加入一定量稀硫酸使其完全溶解,得到蓝色溶液。再加入铁粉充分反应,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向滤渣中加入稀硫酸,有气泡冒出,则滤液中的溶质是 (填化学式)。
(3)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开始生产和使用铁器。炼铁原理是利用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在高温条件下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现将某铁合金(只含铁和碳)8.7 g 放入盛有 100 g 稀盐酸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得到 108.1 g 溶液,则该样品中碳的质量分数为 (结果精确到 0.1%)。该铁合金属于 (填“钢”或“生铁”)。
19.由于高铁列车车厢是密闭的空间,因此需要提供清洁的空气和保持车厢的卫生。高铁酸钠(Na2FeOx)是高铁上常用的一种“绿色、环保、高效”的消毒剂。
(1)已知高铁酸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6,则x的值为 。
(2) 克的高铁酸钠中含有4.6克的钠元素。
(3)C2H4和C2H6O的混合物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则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20.碳元素在自然界分布极广,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图中三种单质的物理性质存在较大差异的原因是 。
(2)密闭容器中,木炭与一定量氧气充分燃烧,测得最终气体只含CO、CO2两种,则该气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不可能是______(填序号)。
A.40% B.60% C.70% D.80%
(3)氮化镓(GaN)的结构与金刚石相似,则构成氮化镓的粒子符号是 。将金属镓置于氨气流中,在1100℃加热30分钟,制得灰色粉末状氮化镓,并生成另一种气体单质,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
21.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中国是“茶之国”,喝茶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茶叶中含有多种生物碱,咖啡因(C8H10N4O2)是其中之一,咖啡因具有刺激心脏、促进血液循环及兴奋大脑等作用。
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的过程,如图1。

咖啡因能溶于水,可使用分光光度法比较不同茶叶水提物中咖啡因的含量,结果如表1.吸光度值越高,咖啡因含量越高。
表1四种茶叶咖啡因吸光度值
茶叶品种 铁观音 滇红茶 白毫银针 龙井
吸光度值 0.076 0.103 0.123 0.047
实验人员使用信阳毛尖、控制茶叶与水的质量比为1:75进行其他研究,结果如图2、3。

咖啡因摄入过多容易刺激胃肠道,引起骨质疏松等,生活中应将其摄入量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喝茶能提神的原因是 。
(2)图1中,获得浓缩液的过程发生的是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3)由表1可知,咖啡因含量最低的茶叶是 。
(4)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填“对”或“错”)。
①由图2可知,单次浸泡、浸泡时间相同时,温度在80~95℃范围内,浸泡温度越高,茶水中咖啡因含量越高。
②咖啡因摄入过多对人体有害。
(5)由图3得出的结论是:使用信阳毛尖、 、 、浸泡3min,浸泡次数4次内,随浸泡次数增加,茶水中咖啡因含量降低。
22.(1)将质量为mg的锌粉放入硝酸亚铁、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后过滤,将滤渣洗涤烘干后称量,发现滤渣质量仍为mg·则滤渣中银和铁的质量比 ;
(2)现有40℃硝酸钾的饱和溶液82g,当温度降到10℃时,溶液质量变为60.5g,此时,需再加102.4g水才能将晶体恰好全部溶解完,则4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 。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2.C
3.B
4.C
5.A
6.D
7.B
8.C
9.D
10.B
11.(1)遮光密闭保存于阴凉干燥处
(2) ABEG 正
(3)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
(4)3.4
(5)使H2O2分解较快的催化剂是MnO2,因为MnO2作催化剂时,产生等量氧气所需的时间比FeCl3更短
(6) 无污染(合理即可) C
12.(1)n1=n2+3n3
(2)43.22
(3)设与氢氧化钠反应消耗氯化氢的质量为x
则这种工业盐酸中HCl的质量分数为:
答:这种工业盐酸中HCl的质量分数为36.5%
(4) 烧杯 偏小
13. 2、3、4、5 第2步错的原因是未标反应条件且带入的氧气质量错误等 解: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设参加反应的高锰酸钾的质量为。
解得:
答:参加反应的高锰酸钾的质量是15.8g。
14. 不是 吸热 10g 其他条件相同时,不同浓度的NaHCO3溶液与氯化钙反应均有CO2产生,且浓度越大,产生CO2速度越快
解:设样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为x.
样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为。
答:样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为44.2%。 偏小
15.(1)9.6
(2)解:设剩余固体中氯化钾的质量为
剩余固体中的质量分数=
答:剩余固体中氯化钾的质量分数为74.5%。
16.(1)0.6
(2)解:设样品中铝的质量为x,
样品中铝的质量分数为×100%=54%;
答:样品中铝的质量分数为54%。
17.(1)长颈漏斗
(2)
(3) B b
(4)将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
(5) ①④棉球由紫色变为红色,②③棉球不变色 二氧化碳溶于水后溶液显酸性
(6)200
(7)深红色固体慢慢变为黑色
(8) 3.36 FeO
18.(1)Al2O3
(2)FeSO4
(3) 3.4% 生铁
19.(1)4
(2)16.6
(3)26.7%
20.(1)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2)AD
(3) Ga、N
21.(1)茶叶中含有咖啡因,咖啡因具有刺激心脏、促进血液循环及兴奋大脑等作用
(2)物理
(3)龙井
(4) 错 对
(5) 茶叶与水的质量比为1:75 浸泡温度为85℃
22. 243:1057 64g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