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连云港市2024届中考物理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晾晒的湿衣服在逐渐变干的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熔化 B.汽化 C.升华 D.凝华
2.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下面四幅图中,操作正确的是( )
A. B. C. D.
3.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花香满园 B.尘土飞扬 C.雪花飘飘 D.落叶纷纷
4.2024年4月25日,我国长征运载火箭成功将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送往预定轨道。载人飞船离开地面加速上升的过程中( )
A.动能增大,重力势能不变 B.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增大
C.动能不变,重力势能不变 D.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大
5.如图所示是生活中几种常见的杠杆,其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A.托盘天平 B.钢丝钳
C.筷子 D.开瓶扳手
6.沿海地区比沙漠地区的昼夜温差小,这是因为水的( )
A.质量大 B.温度高 C.密度大 D.比热容大
7.下列关于燃料的热值说法正确的是( )
A.燃料燃烧越充分,其热值越大
B.燃料的热值越小,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越少
C.一瓶酒精用去三分之一,剩余酒精的热值将减小
D.焦炭的热值是,完全燃烧1kg焦炭能放出的热量
8.下列事例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A.雨后天空中出现的彩虹
B.建筑物在平静水面下形成的倒影
C.插入水中的筷子看起来“弯折”
D.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色光
9.如图所示,一个人先后两次用同样的时间、同样大小的力,将不同质量的物体在不同的表面上分别移动相同的距离。该力在此过程中所做功的大小分别为,功率的大小分别为,关于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A. B. C. D.
10.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后,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过程中( )
A.电流表示数变小,灯变暗 B.电流表示数变大,灯变亮
C.电压表示数不变,灯亮度不变 D.电压表示数变小,灯亮度变亮
二、填空题
11.小明身高1.7m,距离平面镜3m,他在平面镜中的像高是_________m,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是_________m。当他向平面镜缓慢走近时,他在平面镜中像的大小_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12.在音乐社团活动过程中,乐器发出的声音通过_________传到人耳。人耳能区分钢琴和长笛发出的声音,是由于它们所发出声音的_________不同(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声呐是利用_________(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具有方向性好,在水中传播距离远等特点制成的。
13.用如图所示滑轮组将重300N的物体匀速提升1m,拉力F大小为120N,有用功为_________J,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_。
14.小明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距离凸透镜10cm的白纸上呈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此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_cm。如图是他用该凸透镜观看书本上“中国梦”三个字时的情况,如果他想看到更大的正立的“国”字,小明需要将凸透镜_________书本(选填“远离”或“靠近”),凸透镜和书本的距离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
15.某同学自主学习《电路初探》一章后,整理部分知识结构图如下,请补全有关内容。
(1)_________、(2)_________
16.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时,当水沸腾时,观察到烧杯内产生大量气泡并不断上升,气泡在上升过程中将_________(选填“逐渐变小”“逐渐变大”或“不变”)。沸腾时继续吸热,水的温度_________。实验中,有三组同学选用同样规格的温度计,测量水的沸点却不同,同学猜想可能是温度计本身的差异引起的。为了验证同学的猜想,你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
17.小明测量某种矿石样品的密度,天平平衡时右盘所加砝码及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图乙是矿石样品放入量筒前后的情况,由测量可得矿石样品的质量为_________g,矿石样品的体积为_________,所测矿石样品的密度为_________。该矿石的质量为_________kg。
三、作图题
18.如图所示,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向水面,请画出这条入射光线的折射光线。
19.如图所示,请标出通电螺线管的N、S极并用箭头画出图中磁感线的方向。
四、计算题
20.质量为2kg的物体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底面积为,体积为。求:
(1)该物体对桌面的压力。
(2)该物体对桌面的压强。
(3)该物体浸没在水中释放后,静止时受到的浮力。
21.小明家的电水壶的内部电路如图甲所示,其中为电热丝,S是电源开关,是温控开关(水温达到100℃,自动由加热状态切换为保温状态)。该电水壶的部分重要参数如图乙所示。已知电源电压为220V。求:
(1)当开关S闭合,断开时,电路中的电流。
(2)当开关S和均闭合时,的电功率。
(3)在加热状态下,该电水壶工作50s消耗的电能。
五、实验题
22.小明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时,他用图甲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实验中电阻R两端的电压始终保持2V不变,电路中仪表均完好无损。
(1)连接电路前,小明发现电压表指针如图乙所示,他应先_________。
(2)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无示数,则电路故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
(3)排除故障后,小明将不同阻值的电阻接入电路进行实验,某次实验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此时电阻R的阻值为_________Ω。
(4)在实验过程中,当把电阻R由20Ω更换为10Ω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应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3.在树叶尾部的边缘滴一滴圆珠笔油,然后将它缓缓放进水面,树叶在水面上像小船一样运动起来,滴了圆珠笔油的树叶被称为“油墨小船”。小明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由于油墨中表面活性剂的存在,当水与油墨接触时,“油墨小船”便获得向前运动的力。小明同学想探究“油墨小船”在水中运动的快慢与水的温度和圆珠笔油浓度的关系。他用塑料片代替树叶制作的“油墨小船”如图所示。
(1)探究“油墨小船”在水中运动的快慢与水的温度的关系。实验中小明控制水的温度分别为17℃、35℃、65℃,使用技术软件,记录了“油墨小船”在不同温度液面上的运动情况,采集数据如下表。在三种测试温度下,“油墨小船”运动快慢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油墨小船”运动的快慢与水的温度的关系是_________。“油墨小船”在运动过程中受的力是_________(选填“平衡力”或“非平衡力”)。
T/℃ 17 35 65
t/s 0.5 1 2 3 0.5 1 2 3 0.5 1 2 3
2.3 2.1 2.0 1.9 5.3 6.2 5.9 4.8 6.4 8.2 6.3 5.1
(2)探究“油墨小船”在水中运动的快慢与圆珠笔油浓度的关系。为形成不同浓度的圆珠笔油,小明选择酒精为稀释剂,制成多种样品,然后选取适量样品滴在小船尾部边缘进行实验。小明发现圆珠笔油浓度减小时,“油墨小船”运动明显加快。小明制作样品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
(3)当实验条件确定时,“油墨小船”获得向前的能量大小是固定的,为了使图中“油墨小船”获得更大的速度,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
24.19世纪中期,科学家想在地面用实验证明地球在自转,但地面上所有物体都随地球做同样的运动,实验几乎不可能成功。年轻的科学家傅科发现:在摆架下用细线系一个摆球,如图甲所示。让摆球摆动时转动摆架,在没有外界干扰时,摆球摆动面不变,如图乙所示。
于是,傅科设想在地球某处安装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让摆球摆动方向对着某颗恒星,当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后,摆架随地球一起转动,站在地面的观察者就可以判断地球的运动。1851年,傅科在巴黎用一个摆长67m,质量28kg的摆球证明了地球的自转,人们将这样的摆叫傅科摆。理论计算得出,在地球纬度为φ的地方,傅科摆转动一圈的时间为。
我国北京天文馆里有一个长10m的傅科摆,北京的地理纬度约为40°,北京的傅科摆每小时转过的角度为,是北极傅科摆每小时转过的角度。(已知)
(1)如图丙所示,某同学用可以转动的圆桌代替地球模拟上述实验。具体操作是:摆球摆动后_________,通过观察_________来证明地球的自转。
(2)在地球纬度越高的地方,傅科摆实验的效果越_________。
(3)北京的天文馆里傅科摆1小时转过的角度大约为_________,以地面为参照物,傅科摆摆球是_________的(选填“运动”或“静止”)。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
2.答案:C
解析:
3.答案:A
解析:
4.答案:B
解析:
5.答案:C
解析:A.托盘天平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等于阻力臂,是等臂杠杆,故A不符合题意;
B.钢丝钳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故B不符合题意;
C.筷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故C符合题意;
D.开瓶扳手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答案:D
解析:沿海地区,水多;内陆地区水少、沙石多。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白天,相同质量的水和沙石比较,吸收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的少;夜晚,放出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降低的少,使得沿海地区昼夜的温差小。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7.答案:D
解析:A.燃料的热值仅与燃料的种类有关,而与燃料的燃烧程度无关,故A错误;
B.根据可知,放出的热量与热值、质量有关,故B错误;
C.一瓶酒精用去三分之一后,质量变化、热值不变,故C错误;
D.焦炭的热值是,它表示的意思是1kg的焦炭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是,故D正确。
故选D。
8.答案:B
解析:A.雨后天空中出现的彩虹这是光的色散现象,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
B.平静水面上建筑物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符合题意;
C.插入水中的筷子看起来弯折,是由于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造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
D.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色光,这是光的色散现象,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9.答案:C
解析:
10.答案:A
解析:
11.答案:1.7;3;不变
解析:面镜成像时,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小明身高1.7m,则他在平面镜中的像高也是1.7m。
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小明距离平面镜3m,则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也是3m。
平面镜成像时,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有关,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无关,所以当他向平面镜缓慢走近时,他在平面镜中像的大小不变。
12.答案:空气;音色;超声波
解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为传播声音的介质,在音乐社团活动过程中,乐器发出的声音通过空气传到人耳。
不同的发声体音色不同,人耳能区分钢琴和长笛发出的声音,是由于它们所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声呐是利用超声波具有方向性好,在水中传播距离远等特点制成的,利用超声波能够传递信息。
13.答案:300;83.3%
解析:
14.答案:10;远离;小于10cm
解析:
15.答案:(1)电源;(2)电压的特点
解析:
16.答案:逐渐变大;不变;将该三支温度计放入同一杯沸水中进行观察
解析:水沸腾时各处的水温相同,水中形成大量的气泡,在上升过程中,受到水的压强减小,所以气泡会不断变大,升到水面处破裂;沸腾时继续吸热,但水的温度不变。
为了验证同学的猜想,将该三支温度计,同时测量同一杯水的温度,若三支温度计示数相同,即可说明不是温度计本身的差异引起的。
17.答案:27;10;;
解析:
18.答案:
解析:
19.答案:
解析:根据电源的正负极可以确定电流从螺线管的右端流入,左端流出,结合安培定则即可确定螺线管的左端为S极,右端为N极,在磁体的周围,磁感线从磁体的N极出发回到S极,如图所示:
20.答案:(1)20N;(2);(3)20N
解析:(1)该物体对桌面的压力
(2)该物体对桌面的压强
(3)当物体浸没在水中时
物体静止时处于漂浮状态
21.答案:(1)0.2A;(2)836W;(3)
解析:(1)当开关S闭合,断开时,电水壶处于保温状态
(2)当开关S和均闭合,此时电水壶处于加热状态
(3)
22.答案:(1)将电压表指针调至零位;(2)电阻R断路;(3)20;(4)变小
解析:
23.答案:(1)先变快后变慢;水的温度越高,“油墨小船”运动越快;非平衡力;(2)将不同滴的酒精与相同滴的圆珠笔油均匀混合;(3)减轻“油墨小船”的质量
解析:
24.答案:(1)转动圆桌;摆球的摆动面相对于摆架位置的改变;(2)明显;(3)9.6;运动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