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统编版(部编版)第11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教案(含答案)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五单元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历史 统编版(部编版)第11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教案(含答案)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五单元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7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6-17 23:30: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1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
一、本课立意、结构、目标、重难点
高中历史教育承载着立德树人的使命。2018年教师节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的讲话中指出:学生应该如何培养?要在理想信念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增强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立志肩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其中,坚持理论自信,必须进一步夯实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定人们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信念。高中阶段是学生三观养成的关键时期,思维意识亦明显提高,他们既有必要也有能力了解、理解马克思主义这一思想体系。虽然初中教材已经较为详细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标志及意义。不过,一般而言,初中生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是浅尝辄止的,对马克思主义这一理论体系的“崇高和美好”及“异乎寻常的逻辑严整性”是鲜有体会的,而广大非马克思主义相关专业的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大多敬而远之。2018年为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中宣部理论局、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制作了5集通俗理论对话节目《马克思是对的》,知名理论专家、高校青年教师和全国大学生代表走进“阶梯教室”,开展精彩问答。然而,其中针对马克思主义的问和答仍有语焉不详的遗憾。
鉴于此,笔者基于对《共产党宣言》(这部经马克思反复修改,属于马克思著作中比较好读的作品,被誉为全世界劳动者的“圣经”)的研读,将新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下)“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传播”这一课整理为“世界必须被改变”“拿什么改变世界”“被改变着的世界”这样一条主线。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引领学生共同研读经典著作,落实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教学重点:空想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区别和联系、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
教学难点:马克思主义产生的世界意义。
二、教学过程
导入:展示两则材料,分享两个历史小故事(周恩来的神回复——中国人走马克思主义道路,简称马路;任仲夷的神回复——马克思是怎么说的?)
设问:两个“神回复”说明了什么?为什么任仲夷称马克思为“老祖宗”?
设计意图:通过两个和马克思相关的幽默小故事,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切入主题,并且便于与马克思主义产生的世界意义的首尾呼应。
(承转)共产主义运动的“老祖宗”又被称为千年第一思想家,他为世界贡献了马克思主义。PPT展示马克思主义三大来源及三大组成部分,温习初中所学相关知识。
第一部分:世界必须被改变
材料1: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马克思
设问:为什么要改变世界?要改变一个怎样的世界?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马克思名言和设问,引出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
材料2:1835年,英国棉纺织业中18岁以下的童工有9.5万人,占全部工人的43.3%;女工11.9万人,占全部工人的54.3%。1839年在英国的419560名工人中,除了23%是成年男工外,其余全部是女工和童工。
——《英国史》
(1847年经济危机)开始于英国,很快席卷欧洲许多国家……法国许多地区的工人三分之二失业。工资下降了50~60%。
——《世界经济学》
设问:两则材料分别反映了工业革命下的哪些社会现象?结合课本及所学知识,说一说工人阶级与资本家斗争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设计意图:创设历史情境,使学生了解、感受、体会工业革命背景下工人阶级面临的恶劣境况,进而理解工人阶级的斗争诉求,使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是以工业革命为重要的经济背景的,一定程度上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时空观念,任何事物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发生的。
(承转)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各种弊病逐渐显现,欧洲社会上各个阶层基于不同立场对社会制度进行批判,形成了各种社会主义思想流派。谁是劳工阶层真正代言人?拿什么来改变世界?
第二部分:拿什么改变世界?
材料3:封建的社会主义:法国和英国的贵族,按照他们的历史地位所负的使命,就是写一些抨击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的作品……为了激起同情,贵族们不得不装模作样,似乎他们已经不关心自身的利益,只是为了被剥削的工人阶级的利益才去写对资产阶级的控诉书,这就产生了封建的社会主义……不过,他们毫不掩饰自己的批评的反动性质,他们控告资产阶级的主要罪状正是在于:在资产阶级的统治下有一个将把整个旧社会制度炸毁的阶级发展起来……因此,在政治实践中,他们参与对工人阶级采取的一切暴力措施……
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在现代文明已经发展的国家里,形成了一个新的小资产阶级,它摇摆于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在农民阶级人口远远超过半数的国家,例如在法国,那些站在无产阶级方面反对资产阶级的著作家,自然是用小资产阶级和小农的尺度去批判资产阶级制度的,是从小资产阶级的立场出发替工人说话的,这样就形成了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西斯蒙第是这类著作家的首领……这种社会主义非常透彻地分析了现代生产关系中的矛盾……但是按其实际内容来说,或者是企图恢复旧的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工场手工业中的行会制度,农业中的宗法经济,这就是它的结论。
保守的或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资产阶级中的一部分人想要消除社会的弊病,以便保障资产阶级社会的生存。这一部分人包括:经济学家、人道主义者、慈善事业组织者、动物保护协会会员、戒酒协会发起人以及形形色色的小改良家……这种社会主义力图使工人阶级厌弃一切革命活动,硬说能给工人阶级带来好处的病不是这样或那样的政治改革,而仅仅是物质条件即经济关系的改变……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就是这样一个论断:资产者之为资产者,是为了工人阶级的利益。
——《共产党宣言》
设问:以上社会主义流派有何共同之处?
设计意图:通过介绍当时欧洲社会上三大反动或保守的社会主义流派的基本观点,使学生认识到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的重要性,能够初步运用阶级分析的方法,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唯物史观。
(承转)在形形色色的社会主义流派中,最接近马克思主义的当属空想社会主义。“接近 ”体现在何处?为什么空想社会主义成为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来源之一?
材料4: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人的体系,是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斗争还不发展的最初时期出现的。诚然,这些体系的发明家看到了阶级的对立,以及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本身中的瓦解因素的作用。但是他们看不到无产阶级方面的任何历史主动性,看不到它所特有的任何政治运动。由于阶级对立的发展是同工业的发展步调一致的,所以这些发明家也不可能看到无产阶级解放的物质条件,于是他们就去探求某种社会科学、社会规律,以便创造这些条件……诚然,他们也意识到,他们的计划主要是代表工人阶级这一受苦受难最深的阶级的利益。在他们的心目中,无产阶级只是一个受苦最深的阶级……由于阶级斗争不发展,由于他们本身的生活状况,他们就以为自己是高高超乎这种阶级对立之上的。他们要改善社会一切成员的生活状况,因此他们总是不加区别地向整个社会呼吁,而且主要是向统治阶级呼吁……因此,他们拒绝一切政治行动,特别是一切革命行动,他们想通过和平的途径达到自己的目的,并且企图通过一些小型的、当然不会成功的试验,通过示范的力量来为新的社会福音开辟道路……但是这些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著作也含有批判的成分,这些著作抨击现存社会的全部基础。因此,他们提供了启发工人觉悟的极为宝贵的材料。他们关于未来社会的积极的主张,例如消灭城乡对立、消灭家庭、消灭私人营利、消灭雇佣劳动、提倡社会和谐、把国家变成纯粹的生产管理机构……
——《共产党宣言》
设问:和封建的社会主义、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保守的或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相比较,空想社会主义的进步性体现在哪里?为什么是空想?空想社会主义对马克思、恩格斯有什么启发?
设计意图:通过充分的比较,一方面使学生认识到空想社会主义的进步性在于他们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明确了空想社会主义者敢于直面真实的社会问题,并提出自己的“善意方案”,具有追求“真善美”的这一难能可贵的品质;另一方面,通过阅读史料,并且结合欧洲三大工人运动发生的时间节点,使学生理解空想社会主义之所以是空想,是和“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斗争还不发展的最初时期”紧密相联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在“为了谁”而改变世界的立场上固然是崇高的,但是“看不到无产阶级方面的任何历史主动性”,因而在“依靠谁”的问题上流于空想。通过分析,学生可以真正认识到“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反映”,从而进一步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时空观念及唯物史观。
(承转)19世纪中叶,马克思和恩格斯从众多社会主义者中脱颖而出,他们在广泛吸收人类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尤其是运用马克思哲学的方法进一步探讨工业革命后的社会变化,总结工人运动的经验,终于从无产阶级身上看到了实现社会主义的力量,共同创立了马克思主义。
材料5: 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生产力已经强大到这种关系(指资本主义)所不能适应的地步,它已经受到这种关系(资本主义)的阻碍。……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
——《共产党宣言》
设问:
1.马克思对资产阶级持何种态度?你觉得是否有道理,为什么?
2.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已经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你能否举出一些史实支撑该观点?
3.马克思为什么主张用暴力的方式推翻全部现存社会制度?
4.马克思认为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最终目的是什么?你怎么评价?
5.为什么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设计意图: 通过从《宣言》中提炼、截取四则材料和设置相应问题,从而突破本课又一个重点。马克思主义产生于工业革命的大背景之下,对于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的态度,马克思是以学者的客观立场,给予了高度评价,这是问题 1 旨在引发和解决的问题。而有点抽象的问题2,旨在对上文铺陈的一系列工人遭遇的总结:遭遇了种种不公的工人们,在政治上无法表达合理诉求的情况下,只能以“革命”的方式来“答复”统治者,革命对生产力肯定是一种巨大破坏!材料中的“暴力”主张,有两个方面的作用:第一是大部分老师及学生都比较熟悉的,即为空想社会主义到科学社会主义提供一个合理的过渡,揭示马克思主张暴力的必然性;但是,必然性之外,还要考虑可能性。所以第二是为了论证材料中揭示的工人起义所展现出来的无产阶级的力量问题,这样就能让学生理解马克思主张暴力推翻现存社会是一种充满着理性思考的选择。问题4是引出马克思的道德感召力,夺取政权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类的美好社会。前4个问题的解决意味着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历史解释已然落实到位,学生同时领略了马克思主义的理性说服力和道德感召力,问题5也有水到渠成之功。
材料6:亨利希·马克思(卡尔·马克思的父亲)……收入虽然不能让他跻身于特里尔的首富行列……但也足够让其财富位居该市的前5%……家庭资产包括……一所住宅,一座可以俯瞰该市的酒庄……
——【美】史博伯《卡尔·马克思,一个十九世纪的人》
马克思不是因为遭受了阶级压迫,不是因为仇富,才成了无产阶级伟大导师的,马克思生来富贵,从不愤世嫉俗,马克思的出发点不是个人,而是社会……马克思著作中最常见的两个字就是“批判”连《资本论》的副标题也是《政治经济学批判》……“批判理论”是马克思思想的特有品格,“批判”是马克思对知识的基本态度。正是通过这样的态度,马克思和恩格斯才跨越了他们所处的阶级和时代的局限,从而能够虚心而真诚地倾听别人的声音,特别是这个世界上沉默的大多数——无产者和劳动者的声音……什么是真正的文化人和文明人呢?难道有点知识,掌握了游戏规则者,就是文明人吗?不是的,只有像马克思和恩格斯那样,对自己所处的时代和文明保持着深刻的反思态度的人,才能称得上真正的“有文化的人”。 ——韩毓海《伟大也要有人懂》
设问:马克思、恩格斯的伟大,我们真的懂吗?
设计意图:材料展示,补充介绍马克思的家境生平及理论探索的特点,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马克思、恩格斯的伟大之处,涵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启发学生为人类社会进步而奋斗的使命感,是为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家国情怀。
(承转)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伟大的确在于他们不仅发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也在于身体力行,投身于革命实践,实现革命理论与革命实践的交互发展。期间,1864年成立了第一国际,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1867年发表了《资本论》第一卷,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必将灭亡、社会主义必将胜利的结论。1871年巴黎公社的实践也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学说。马克思主义显示出了“经久的生命力、强大的解释力和重大的影响力”。
第三部分:改变着的世界
材料7:“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当42年前我们在巴黎革命即无产阶级带着自己的要求参加的第一次革命的前夜向世界上发出这个号召时,响应者还是寥寥无几。可是,1864年9月28日,大多数西欧国家中的无产者已经联合成为流芳百世的国际工人协会了。固然,国际本身只存在了九年,但它所创立的全世界无产者永久的联合依然存在,并且比任何时候更加巩固,而今天这个日子就是最好的证明。因为今天我写这个序言的时候,欧美无产阶级正在检阅自己第一次动员起来的战斗力量,他们动员起来,组成一支大军,在一个旗帜下,为了一个最近的目的,即早已由国际1866年日内瓦代表大会宣布、后来又有1889年巴黎工人代表大会再度宣布的在法律上确立八小时正常工作日。今天的情景将会使全世界的资本家和地主看到:全世界的无产者现在真正联合起来了。
——恩格斯《1890年德文版序言》
首先值得注意的是,近来《宣言》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测量欧洲大陆工业发展的一种尺度。某一国家的大工业越发展,该国工人想要弄清他们作为工人阶级在有产积极面前所处地位的愿望就越强烈,工人中间的社会主义运动也就越扩大,对《宣言》的需求也就越增长。因此,根据《宣言》用某国文字发行的份数,不仅可以相当准确地判断该国工人运动的情况,而且可以相当准确地判断该国大工业发展的程度。
——恩格斯《1892年波兰文版序言》
设问: 结合材料,说一说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传播有什么意义?
设计意图:通过选取精当的一手史料,带领学生进入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历史现场,从而使学生认识到马克思主义产生的世界意义,突破本课一大难点。
(承转) 自19世纪中期起,马克思主义成为西欧工人运动的指导思想;在东欧和东南欧,马克思主义的影响日益扩大;在亚洲、北美洲和拉丁美洲,马克思主义是工人运动与民族民主运动重要的思想武器。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马克思成了中国人的“老祖宗”,中国人走“马路”也因而具有多重含义。
三、教学评价设计及板书设计
(一)教学评价设计
1.右图为某课学习小结的部分内容。该课的主题应该是
A.走向整体的世界 B.马克思主义诞生
C.空想社会主义理论产生 D.巴黎公社革命
2.《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主要是因为它
A.是马克思撰写的第一部代表性著作 B.成为共产主义同盟第一个战斗纲领
C.系统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 D.顺应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潮流
3.《共产党宣言》中“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材料反映了科学社会主义较之于空想社会主义的进步在于
A.代表无产阶级的利益 B.抨击现存社会的全部基础
C.描绘未来社会的蓝图 D.找到了实现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和实现方式。
4.阅读材料:
不管最近25年来的情况发生了多大的变化,这个《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某些地方本来可以做一些修改。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
——马克思、恩格斯《1872年德文版序言》
思考问题:材料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具有什么特点?结合中国近现代历史,说明中国人在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成功时,是如何做到“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的?
答案:1B、2C、3D,第4题略
(二)板书设计:
一、“世界必须被改变”: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背景
1.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资本主义制度的各种弊病逐渐显现,阶级矛盾日益尖锐。
2.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表明无产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工人阶级迫切需要革命理论的指导。
3.各种社会主义流派在欧洲涌现:空想社会主义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二、“拿什么来改变世界”: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肯定资本主义的历史进步作用、论证资本主义必亡共产主义必胜的客观规律、宣告无产阶级的伟大使命、阐明共产党的性质目的策略原则等
三、“改变着的世界”: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传播及其意义
1.成为国际工人运动的指导思想,推动工人运动进入新阶段。
2.促进国际工人阶级的联合。
3.广泛传播至亚洲、北美洲和拉丁美洲,成为民族民主运动的思想武器。
四、备课反思:
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外历史纲要》这一课程的指导思想,它的诞生和传播在本课程中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这一课涉及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马恩的理论探索与革命实践、《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意义,几乎全是重点内容和关键问题。
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全面而深入地掌握这一理论体系绝非易事。笔者在备课过程中翻阅了马克思的《资本论》、恩格斯的《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及马恩合著的《共产党宣言》,发现《共产党宣言》的确是最比较好读的原典,也是最有助于破解本课重难点的原典。作为一个共产党员历史教师,是时候带领学生好好读读原典了。然而在课堂有限时间内,引导一群十五六岁的高一学生阅读理解,也绝非易事。因此,笔者首先提炼、选取了《宣言》中“社会主义的和共产主义的文献”供学生比较,从而理解新教材中“19世纪中叶,德国思想家马克思和恩格斯从众多社会主义者脱颖而出”这一历史结论,进而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道德崇高性。接着,笔者又提炼、选取了《宣言》中“资产者和无产者、无产者和共产党人”的部分内容供学生思考,使学生理解“宣言的发表,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最后,笔者提炼、选取了恩格斯1890年德文版序言及1892年波兰文版序言供学生探讨,用以突破马克思主义产生的世界意义这一难点。总之,通过开展基于史料研习的教学活动,实现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
在本课设计过程中,尚有两个问题有待解决。其一,在基于史料研习的教学活动中,如何避免课堂的枯燥,设计更符合高中生认知水平、心理特点的探究活动。其二,新教材中“探究与拓展”的两大问题“对马克思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马克思和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三大来源的继承和超越”如何破解?这些问题都有待笔者沉下心来,继续研读马克思主义的浩瀚原典,真正领略马克思主义的魅力。笔者相信,一种理论只有先真正打动教师的内心,才能继而在学生的内心掀起涟漪。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