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课时练习 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课时练习 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9.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6-18 08:49: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时练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一、单选题
1.战国时期的墨子站在平民阶层的立场上,提出了“兼爱”“非攻”的主张,但其思想并没有受到各诸侯国统治者的认可,其影响力日渐衰微,走向边缘。这主要是因为当时墨家思想( )
A.局限于诸侯争霸的需要 B.缺乏社会下层民众的支持
C.未适应历史发展的潮流 D.未能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
2.中国许多大学的校训与古代文化典籍有关。如清华大学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源自《易经》;中国农业大学校训中的“解民生之多艰”源自《离骚》;复旦大学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源自《论语》;厦门大学校训中的“止于至善”源自《礼记》。这表明( )
A.传统价值追求具有旺盛生命力 B.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源远流长
C.高等教育致力于复兴传统文化 D.儒家思想观念影响着教育发展
3.东晋时期,大臣孙绰撰《喻道论》,直言“周孔即佛,佛即周孔,盖外内名之耳”。名僧慧远说:“悦释迦之风者,还以‘奉亲’、‘敬君’为先”。这反映出当时( )
A.儒学思想正统地位被动摇 B.不同思想文化的交融
C.国家统一促进了文化交流 D.士人的社会地位下降
4.以下材料为中国古代四位思想家的言论,按朝代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②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
③“……故食不可不务也,地不可不力也,用不可不节也”
④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②①③④ D.②③①④
5.有学者认为,虽然儒学在不同历史时期其表现形式不尽相同,发生了内生性的演变,但崇尚和谐、爱好和平、天人合一、与人为善、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的基本精神是一致的和连续的。该学者的观点可用于解释( )
①儒学的创新性不足 ②儒家文化的源远流长
③儒学的传承与发展 ④儒学地位的不可动摇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6.鹤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意象丰富。《诗经·小雅·鹤鸣》中就有“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东汉王逸解读为“玄鹤,俊鸟也。君有德则来,无德则去,若鸾凤矣……言贤者亦宜自安处,以须明君礼敬己,然后仕也。”下列思想主张中与“鹤”的这一意象相符的是( )
A.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B.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
C.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一国则受命于君
D.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7.安徽宏村的承志堂有“民间故宫”之称。起伏错落的马头墙使住宅有了封闭独立的内向型围合空间,其主体建筑以前、后两堂为中轴,是两进三间结构,前厅是整个家庭的“政治文化中心”,后厅是主人侍奉父母、长辈的地方,俗称“高堂”。东西两侧的书房、仆人用房、偏厅、厢房、后花园等为辅助建筑。这种民居的设计( )
A.布局讲究对称、主次分明 B.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C.主要受自然地理环境影响 D.有效解决了住房紧缺问题
8.战国时期,“礼崩乐坏”和激烈的兼并战争打破了孤立、静态的生活格局。由于各国统治者忙于战争,疏于对思想文化方面的统治,文化传播规模日盛,多种文化因素彼此冲突、交织与渗透。这说明( )
A.先秦时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奠基期 B.文化专制政策受到各大诸侯国青睐
C.战争需求激发思想文化创新的活力 D.“百家争鸣”植根于特殊的社会环境
9.孔子说:“利者义之和也,乐其乐而利其利,以美利利天下。”孟子说: “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董仲舒说:“正其谊 (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这可以用来说明( )
A.儒学道德标准渐趋脱离生活实际 B.儒家知识分子形成正确的义利观
C.新儒学顺应了政治上大一统局面 D.儒家势力在历经打压后再度崛起
10.有学者认为,《诗经》多反映黄河流域的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祭祖与宴会等;《楚辞》则多反映楚地神鬼巫术、自然崇拜、山川人物、历史风情等。这主要反映了当时( )
A.祖先崇拜以及宗法制度影响扩大 B.北方政治动荡社会经济发展受限
C.南北方之间的社会经济发展差异 D.南方社会稳定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1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发展过程中我们形成了自己的节日,如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形成了统一的知识传播媒介,如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同时认同“龙”“长城”“长江”“黄河”等文化和地理标志。这些文化载体( )
A.反映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B.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
C.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 D.利于塑造中华民族共同的道德准则
12.考古资料表明,早期中国聚落遗址外围一般有壕沟,里面的房舍排列整齐,古城遗址则以规模宏大的宫城为中心,方正规矩。西汉时期音乐理论著作《乐记》记载:“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根据以上材料可知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是( )
A.儒家核心,源远流长 B.追求秩序,和谐稳定
C.祖先崇拜, 以人为本 D.整体思维,天人合一
13.在朱熹看来,有物必有则,理普遍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他认为“虽一草木亦有理存焉。 一草一木,岂不可格。如麻麦稻粱,甚时种,甚时收,地之肥,地之破,厚薄不同,宜种何物,亦皆有理。”这表明朱熹 思想( )
A.推动农业生产变革 B.体现重视农业色彩
C.蕴含社会经济思想 D.违背自然发展规律
14.清初,思想家颜元在河南发现“人人禅子,家家虚文,直与孔门敌对”。他认为, “必破一分程朱,始入一分孔孟”,“率天下入故纸中,耗尽身心气力,做弱人病人无用人,皆晦庵(朱熹)为之也“。颜元意在强调( )
A.程朱理学严重背离儒家思想 B.理学存在空疏学风
C.求学应该立足现实经世致用 D.回归孔孟儒学原典
15.中国古代每个朝代都选出当时最有学问和影响力的学者作为博士,并授予他们五品以上或六品以下官衔,由皇帝身边的近臣太常负责管理,朝廷还为其提供比较舒适的教学环境和生活条件。所以,这些博士官一边讲学,一边研究学术并进行创作。这些举措( )
A.促使学校教育得到普及 B.使儒学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C.利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 D.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转型
二、材料分析题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众多海神信仰中,龙王信仰占据重要地位。自东汉至隋,文献中关于龙王的记载都与佛教有关。唐以前的龙王还没有成为真正的海神,更多是作为事关农耕大计的神明,活动范围主要在西域一带,而非东部沿海地区。唐以降,文献中记载各地修建龙王庙的事情很多。龙王不仅司职降雨,而且融入民众生活,成为人们面临困难时可以祈祷的神。两宋时期,龙王作为“四渎之神”,更有“奠安海国”的作用。
——摘编自乔英斐《中国龙王信仰的发生与定型》
材料二:妈祖原型是宋建隆年间出生于莆田的林氏女林默,经修道最终飞升成仙,普渡众生于苦厄之中,自飞升以来多次受到统治者的褒封和赐谕,深受民众喜爱,其保护范围不仅限于渔业和商业,甚至也涉及到政治。其神力所达范围甚广,可以从泉州地区到直隶地区,甚至于“宾丹、爪哇等国”。今日学者统计全世界妈祖庙多达2500座,分布在中国、马来西亚、日本、美国、巴西等26个国家。在许多地方,妈祖信仰早已超越了海神信仰的概念,信众甚至将其视为万能的神,类似于观音。
——摘编自应南凤《从龙王到妈祖——中国海洋社会的信仰观察》
材料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间信仰逐渐恢复,对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199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宗教工作若干问题的通知》中,正式提出“使宗教同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2016年底召开的全国民间信仰工作座谈会提出,要积极引导民间信仰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进入21世纪,民间信仰所蕴含的特色文化元素逐渐得到挖掘,成为各地的特色文化产业。
——摘编自游红霞《“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视野下妈祖信仰谱系的建构》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龙王信仰形成中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妈祖信仰广泛传播的原因。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民间信仰的现实意义。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诸侯危社稷则变置。
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产,放辟邪侈,无不为己。及陷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网民也……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序序之教,中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载于道路矣。
——搞编自孟轲等《孟子》
材料二
儒家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所以能够锦延千年而不绝,主要是因为其具有开放性、包容性。马克思主义是经过实践淬炼的科学真理,可为儒学的现代化、时代化转型提供助力。而儒学作为扎根中国土壤的思想文化,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及丰富内涵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提供了肥田沃土,如“表正则何物不正”的社会规矩意识、“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的中庸辩证哲学等,均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原典支撑和理念补充。
——摘编自孙耀胜、王碧颖《文化自信: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相融合》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孟子的民本思想。
(2)根据材料一、二,说明如今的青年对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应秉持的态度。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今若夫申、韩、商鞅之为治也,持拔其根,芜弃其本……凿五刑,为刻削,乃背道德之本,而争于锥刀之末,斩艾百姓,殚尽太半,而忻忻然常自以为治,是犹抱薪而救火。”
——摘自《淮南子》
(注:《淮南子》为西汉王刘安及其门客所著,于公元前139年献于即位第二年的汉武帝)
韩子不向民主主义去提倡,何耶?韩子亟于救韩之亡,思以极权振起,此其所以不言民主也……秦国强暴,韩与秦为近邻,秦人割其土地,夺其资源,奴其人民,侵略无已止……当时,六国之天下,唯韩子一人独延两间生气于衰绝之余,其有功于造化者大矣哉!
——摘编自熊十力《韩非子评论》(创作于20世纪30年代中叶)
材料二 “公私之分明,则小人不疾贤,而不肖者不妒功。……故公私之交,存亡之本也。”
——摘自《商君书》
“法者,编著之图籍,设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者也。”
“闻有吏虽乱而有独善之民,不闻有乱民而有独治之吏,故明主治吏不治民。”
“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摘自《韩非子》
材料三 我们要对传统文化进行科学分析,对有益的东西、好的东西予以继承和发扬,对负面的、不好的东西加以抵御和克服,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不能采取全盘接受或者.全盘抛弃的绝对主义态度。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概括《淮南子》和近代学者对法家思想的评价,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二者评价提出的政治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法家思想对当今国家治理的价值。
(3)结合上述材料,指出如何区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和糟粕。
4.中华文明统一性的突出特性,是中华文明留给我们的一份珍贵文化遗产,它不仅在历史上发挥出积极作用,对我们今天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也有着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材料一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仲舒传》
材料二 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是中华民族高于一切的理想追求和道德情感。造成中华文明这一鲜明个性特征的重要因素,是中国历史上历经数千年而不衰的“大一统”思想的潜移默化影响,而秦汉时期正是这种“大一统”理念完全定型的关键阶段。秦汉时期的最高统治者,都对统治思想进行了选择,用以规范、整齐全国上下的思想,并构筑了统一的制度文化。
秦汉时期的思想家也全力以赴地弘扬“春秋所以大一统者,六合同风,九州共贯也”。
——摘编自黄朴民《论秦汉文化的时代精神》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董仲舒这一思想主张产生的背景。
(2)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秦汉时期是“大一统”理念完全定型的关键阶段的理解。
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华文明隋唐时代是中华文明的高峰。整体来看,这一时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民族团结,展现出光辉灿烂的盛世气象。唐代以贞观之治为代表,突出表现为“以民为本”的政治思想和“爱之如一”的民族思想,同时开始科举制的新探索,展现了中国古代官员选拔新理念。唐代是一个包容汇聚的时期,不仅佛教进一步实现了中国化,而且儒、释、道三教不断融合,思想相互影响,共同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底色;在佛教思想的冲击与影响下,作为国家主流思想的儒学开启了思想变革,为宋明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唐代丝绸之路迎来大发展,外来思想文化在中原传播,融汇为中华文明的组成部分。此外,唐代史学、文学、艺术、科技等都取得了灿烂成就。
——摘自《中华文明史简明读本》
(1)结合材料,以唐朝制度和民族关系为视角,简要概括中华文明的特点,并用史实加以说明。
(2)以贞观之治隋唐时代成为中华文明高峰的原因。
答案:
一、
1.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战国时期(中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的墨子提出了“兼爱”和“非攻”的主张,这些主张代表了平民阶层的利益和愿望。然而战国时期是封建社会逐渐形成的时期,各诸侯国都在寻求加强自己的统治和扩张领土,墨子的“兼爱”和“非攻”思想与这一历史潮流不符,C项正确;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之间争霸不断,他们更倾向于强化自己的实力和扩张领土,而“非攻”的思想与他们的战略目标相悖。因此,墨子的主张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中并不受统治者的欢迎,不符合诸侯争霸的需要,“局限于诸侯争霸的需要”的说法有误,排除A项;虽然墨子的思想代表了平民阶层的利益,这使得墨家思想不缺乏社会下层民众的支持,排除B项;墨家的思想体系可能没有形成足够系统和完善的理论体系,但是这不是墨家思想受限的主要原因,排除D项。故选C项。
2.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一些著名大学的校训源自古代文化典籍,体现了为国为民的情怀、勇于担当的精神、修身克己的操守等,发人深省,表明传统价值追求具有旺盛生命力,A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传统文化的影响,B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项;材料表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未体现高等教育致力于复兴传统文化,排除C项;《离骚》不属于儒家典籍,材料中的古代文化典籍不局限于儒家典籍,排除D项。故选A项。
3.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魏晋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周孔即佛,佛即周孔,盖外内名之耳”“悦释迦之风者,还以‘奉亲’、‘敬君’为先”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儒家与佛教思想相互影响,说明不同思想文化之间相互交流,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不同思想文化之间相互交流,且“儒学思想正统地位被动摇”是在近代新文化运动时期,排除A项;魏晋南北朝时期只有西晋实现短暂统一,排除C项;当时的士人社会地位并未下降,排除D项。故选B项。
4.B
【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古代中国。本题考查中国传统思想的发展。①“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出自《论语》,意思是克制自己,使言行举止符合于“礼”,就是“仁”。体现春秋时期儒家思想家孔子关于“仁”的主张。②“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是宋朝理学家朱熹的主张,认为“理”是世间万物的本原,理就是作为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③“……故食不可不务也,地不可不力也,用不可不节也”语出《墨子》,意思是粮食不能不抓紧生产,田地不能不努力耕种,用度不能不注意节约。体现战国时期墨家关于重视发展生产、提倡节约的主张。④“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体现西汉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朝代先后顺序是①③④②,B项正确;排除A、C、D项。故选B项。
5.C
【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古代的中国。根据材料“虽然儒学在不同历史时期其表现形式不尽相同,发生了内生性的演变,但崇尚和谐、爱好和平、天人合一、与人为善、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的基本精神是一致的和连续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儒家文化从先秦时期一直发展到近现代,这反映了儒家文化的源远流长,②正确;在儒学的发展过程中,儒学的表现形式也依据时代的发展不断调整,但是其基本精神与内核依然一致,这说明儒学的传承性与发展性相统一,③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儒学也在不断依据时代特点而发展,具有不断创新的特点,“儒学的创新性不足”的说法错误,①错误;“儒学地位的不可动摇”的说法具有绝对化趋势,④错误。结合上述分析可知C项正确,排除ABD项。故选C项。
6.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材料中提及“君有德则来……言贤者亦宜自安处,以须明君礼敬己,然后仕也”,判断鹤的意象为“求贤、尚贤”,选项中 “贤者举而上之”反映的是举贤,符合材料中的“鹤”的意象;B项正确;A选项中反映的是分封制之下天子与诸侯之间的关系,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C选项反映的是君权神授思想,排除C项;D选项反映的是儒家思想中,统治者实行德政,以德治国,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7.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选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近现代中国。根据材料,安徽承志堂其主体建筑以前、后两堂为中轴,是两进三间结构,前厅是整个家庭的“政治文化中心”,后厅是主人侍奉父母、长辈的地方,这是受到传统礼制的影响,讲究布局讲究对称、主次分明,A项正确;材料没涉及与自然的和谐,排除B项;这种民居的设计主要受到传统礼制的影响,排除C项;D项“有效解决了”说法错误,排除D项。故选A项。
8.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战国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可知,战国时期,由于礼崩乐坏,社会秩序混乱,统治者疏于对文化的统治,因此文化得以交织渗透,即特殊的社会环境推动了“百家争鸣”的局面,D项正确;材料不是强调先秦文化对后世的影响,排除A项;当时并未实行文化专制,B项表述与材料主旨相反,排除B项;这一时期的文化创新主要得益于统治者的对文化的控制力较弱,而非战争需求,排除C项。故选D项。
9.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西汉(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孔子、孟子、董仲舒三人观点从义利相和到不谋其利,与生活实际脱离,A项正确;儒家知识分子形成正确的义利观与材料中孟子、董仲舒观点矛盾,排除B项;材料没有讲述新儒学顺应了政治上大一统局面,排除C项;材料没有讲述儒家势力在历经打压后再度崛起,排除D项。故选A项。
10.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先秦时期(中国)。根据题干内容可知,《诗经》和《楚辞》所反映出的社会状况有较明显的差别,这种差别根本上是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程度的差异造成的。北方经济发展较为成熟,人们会去考虑一些爱情、婚姻或者徭役、风俗方面的事情;南方经济较落后,人们生活也较为原始,所以会有更多的巫术、自然崇拜,C项正确。根据题干,《诗经》和《楚辞》表现的社会内容十分多样,并未集中于祖先崇拜和宗法制度,排除A项;材料并未表现北方社会政治情况,动荡之说无从得知,排除B项;南方社会稳定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11.B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是本质题、影响题。时空是:当代(中国)。传统节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龙”“长城”“长江”“黄河”等文化和地理标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B项正确;材料列举的传统节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龙”“长城”“长江”“黄河”等是中华民族普遍认同的,体现共同的精神追求和文化认同,而非意在体现中华文化内容丰富,“共同的精神追求”比“博大精深”更加符合题意,排除A项;材料未提及传统节日等文化的形成时间,不能得出历史久远、源远流长,排除C项;节日、语言主要影响文化认同、风俗习惯,与道德准则直接关系不大,排除D项。故选B项。
12.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正向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据材料“中国各地聚落遗址......排列整齐,中央一般为大房屋”“古城遗址往往以规模宏大的宫城为中心,方正规矩”以及“礼者,天下之序也”可知,集中体现了崇尚秩序、和谐稳定,B项正确;早期中国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儒家思想尚未形成中心地位,排除A项;材料中无法体现形祖先崇拜、以人为本的特点,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天人合一的思想,排除D项。故选B项。
13.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代(中国)。据材料“如麻麦稻粱,甚时种,甚时收,地之肥,地之破,厚薄不同,宜种何物,亦皆有理”可知,朱熹的理的思想与农业生产有一定的关联,蕴含着一定的社会经济思想,C项正确;据材料“如麻麦稻粱,甚时种,甚时收,地之肥,地之晓,厚薄不同,宜种何物,亦皆有理”可知,朱熹的思想是传统农业生产的体现,并非农业生产的变革,排除A项;材料只涉及农业生产有一定的规律,没有体现对农业的忠实,排除B项;朱熹认为农业生产有一定的规律,符合自然发展规律,排除D项。故选C项。
14.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目的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中国)。依据材料概况可知:从材料人人禅子,家家虚文和耗尽身心气力,做弱人病人无用人,可知思想家颜元认为学问脱离实际不能指导实践,导致培养的是无用之人,表明其强调求学应该立足现实经世致用,C项正确;程朱理学是儒家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排除A项;理学的空疏学风是颜元提出的问题,而不是其阐述问题的目的,排除B项;回归孔孟儒学原典不是其主要目的,对其批判是反对程朱理学的一种手段,排除D项。故选C项。
15.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据本题材料“中国古代每个朝代都选出当时最有学问和影响力的学者作为博士……这些博士官一边讲学,一边研究学术并进行创作”概括得出结论是:政府给这些博士讲学和研究创造了有利的环境,这有利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C项正确;材料中只提到博士官一边讲学,一边研究学术并进行创作,并没有提到学校教育,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提到儒学,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提到中国传统文化的转型,排除D项。故选C项。
二、
1.(1)特点:历史悠久;受到佛教信仰影响;崇拜范围扩大,从内陆走向沿海;佑护职能扩大,融入民众生活;龙王信仰逐渐从民间信仰走向官方认可。
(2)原因:温柔贤淑的女性形象,更为民众所接受;统治者的重视和封赐;神力范围广泛;远洋贸易发展;海上移民潮兴起;中华文明影响力的扩大。
(3)意义: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和谐发展;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保留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立文化认同,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其他言之有理亦可)
2.(1)评述:孟子的民本思想主要体现在政治、经济两个维度上;其核心思想包括“民贵君轻”“民为邦本”等;民本思想的实践主要依靠统治者轻徭薄赋,爱惜民力。(答出两点即可)孟子的民本思想带有一定的理想色彩,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保护民众的利益,减轻人民的负担;但其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封建统治,且经济措施在当时缺乏可操作性。(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2)态度: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推动传统儒家思想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对儒家文化中不符合时代要求的槽粕,要认真辨析,坚决批判。(答出两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3.(1)《淮南子》批判法家思想,认为其是导致秦朝灭亡的根源。政治背景:秦朝奉行法家思想,实施苛政和暴政,丧失民心,二世而亡;汉朝大一统受到地方封国势力过大、匈奴威胁、土地兼并日益严重等因素的冲击,需要反思秦朝灭亡以汲取经验和教训。
熊十力赞扬法家思想,认为集权政治壮大了韩国的实力,抵御了秦国的侵略。政治背景:抗战兴起,民族矛盾激化;中国政局动荡,蒋介石奉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国家无法团结力量一致对外。(言之成理即可)
(2)价值:克制个人私欲,以国家利益为先;重视普法工作,营造法治社会氛围;加强官员队伍建设,做好党内自身建设;国家政策不能僵化,需要与时俱进。
(3)时代和实践的需要。
4.(1)背景:黄老无为的思想无法再解决西汉的现实问题;诸侯国问题严重;边疆少数民族问题突出;土地兼并问题严重;文景之治奠定了统一基础;董仲舒杂糅了道家、法家等思想内容。
(2)认识: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而秦汉时期是“大一统”理念完全定型的关键时期,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国家强化大一统的各项举措:如秦朝时期建立专制主义集权体制,这种体制的构建有助于维护统一,特别是地方采用的郡县制度是维护中央集权的有限措施,基本为后世所沿用。到汉朝时期,汉武帝通过政治上的推恩令,基本解决了地方王国问题,经济上实行限制私商的重农抑商的政策,边疆治理上,打击匈奴,设置机构,稳定了边疆局势,这些措施维系了国家的大一统的同时也基本被后世所延续。另一方思想家也为大一统国家创造理论依据,改造了儒学,使得思想更加符合社会和统治者的需求,由此可知不论是政府的举措还是思想理论的完善在秦汉时期都在大一统的形成上做出了重要贡献,可以说是“大一统”理念完全定型的关键时期。
5.(1)创新性与继承性(连续性):唐朝总结南北朝时期九品中正制的弊端,完善了科举制;唐朝吸收南北朝时期的各种创新因素,形成了较完善的均田制、租庸调制等制度,建立起较完备的律令体系。随着形势的变化,实行两税法等新的制度探索。
统一性与和平性(包容性与凝聚性):西北边疆各族称唐太宗为“天可汗”,唐蕃会盟,南诏王多次遣子弟入唐学习,边疆、内地各民族出现大交融局面。
(2)唐太宗以民为本,与民休息,实行以庸代役,保证农时,推动农业生产发展,为中华文明发展提供经济基础。
唐太宗时期政治开明,兼听纳谏,形成了较为宽松、清明的政治环境。
唐太宗时期完善制度,实行三省六部制,形成完整的行政体系,提高了行政效率,有力地保证了国家稳定。完善了科举制,加强了中央集权,为中华文明发展提供制度保证。
唐太宗平等对待周边各族,实行开放包容的民族政策,推动了各民族的交融。
唐太宗时期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对外来文明兼收并蓄,为中华文明增添新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