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古时期的世界
一、选择题
1.[2023·安徽六安期中]中世纪早期的教会不仅收集、翻译古代希腊、罗马时期的作品,编写史籍,还直接创办学校(见下表)。据此可知,当时( )
学校类型 包括修道院学校和在主教驻节的大教堂兴办的大教堂学校
开设课程 “七艺”(古希腊、罗马的传统课程):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音乐、天文
培养对象 修士、教士和世俗人家的子弟
A.欧洲的科技文化成就显著
B.西欧的社会教育基础广泛
C.西欧思想解放运动促使基督教主动革新
D.基督教对西欧文化起到一定的传承作用
2.[2023·北京市通州区高三模拟]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拜占庭帝国对东斯拉夫人来说,就如同罗马帝国对日耳曼人所起的作用一样。”他主要说明( )
A.沙皇俄国的崛起削弱了拜占庭帝国统治
B.俄罗斯发端于9世纪建立的基辅罗斯
C.斯拉夫字母是对希腊字母的继承和改造
D.沙俄文化深受拜占庭帝国文化的影响
3.[2023·山东威海期中]右图为13世纪阿拉伯手抄本插图,插图描绘了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向学生传授星盘知识的场景。这体现了( )
A.东西方文化的碰撞冲突
B.民间交往是文明交流的主要途径
C.阿拉伯文化的兼容并蓄
D.古希腊天文知识在民间得到普及
4.[2023·天津市红桥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特诺奇蒂特兰(阿兹特克人国家的都城)附近有很多广场,这些广场都是开展贸易的集市场所。特诺奇蒂特兰城北有一个用石柱子围成的大集市,每天参与交易的有6 000多人,贸易大都是以物换物,交易的货物有金银珠宝、石器、贝壳、羽毛、粮食、蔬菜、水果、酒、糖、木炭、陶罐、陶壶、花瓶、鸟皮、兔子等。这说明当时阿兹特克人国家( )
A.集市贸易非常活跃 B.城市交通运输发达
C.商业是经济的基础 D.广场建筑技术高超
5.19世纪前,人们认为古希腊信史始于公元前776年即古代第一届奥林匹亚赛会。19世纪后期以来,随着迈锡尼文明和克里特文明的发现,古希腊文明史被上推到公元前2000年以前。古代西亚、古代埃及和古代印度文明的研究也经历过类似过程。这说明( )
A.历史资料的多元性推动历史认知的进步
B.文字记载的主观性限定解读历史的边界
C.世界文明的多样性体现历史进程的样态
D.历史记忆的传承性塑造族群身份的认同
6.据学者研究,古代雅典官员在接受任职资格审查时,需要回答:直系亲属姓名及男性亲属所在村社名称、崇拜的神祇及其圣所所在地、墓葬方位、是否善待双亲、是否纳税、是否服兵役等。下列属于成为古代雅典官员前提条件的是( )
A.军事才能、宗教信仰 B.道德品质、演说能力
C.丰厚财力、贵族血统 D.本邦籍贯、成年男性
7.在古罗马城市建设中,水道占有重要地位,相关立法较多。就公共下水道的管理而言,裁判官告示规定:“你让人在公共下水道中所做的施工或堆放的物,由此使其使用状况恶化或将变得恶化的,你要恢复原状。就不得进行这样的施工和这样地堆放物,我也要发布令状。”这说明( )
A.水道管理服从裁判官个人意愿
B.国家治理实践丰富了罗马法
C.私法规则得到进一步补充完善
D.官员从政行为依法得到规范
8.某历史学家指出:“从3世纪起,由于罗马奴隶制社会陷入危机,统治阶级迫切要求将反映本阶级意志的现行法律固定下来,借以维护和巩固其统治地位,因而着手进行法律汇编工作。”据此可知,《查士丁尼法典》编纂的主要目的是 ( )
A.维护公民要求的契约自由
B.宣扬公平正义的法律精神
C.巩固皇权并维护国家秩序
D.利用法律教化帝国的民众
9.某校高一(1)班的某位同学设计了一张学习卡片,据此推断,他正在学习的是哪个国家的历史( )
①751年,击败唐朝大将高仙芝的队伍
②8世纪中期,版图横跨欧、亚、非三洲
③830年,在巴格达设立“智慧宫”
④将中国重大发明传入欧洲
A.罗马帝国
B.拜占庭帝国
C.阿拉伯帝国
D.奥斯曼帝国
10.古代印加人建筑艺术非常高超,下列文明遗址中能够体现这一特点的是( )
A.恰塔尔·休于遗址
B.大津巴布韦遗址
C.特诺奇蒂特兰遗址
D.马丘比丘城遗址
11.下图为秘鲁发行的某古城遗址纪念邮票。该城市位于库斯科城西北,虽依山而建,却有通往帝国都城的完善的道路系统,便于传递政令和调动军队。该古城位于( )
A.桑海
B.阿兹特克人国家
C.印加帝国
D.津巴布韦
12.公元800年,教皇利奥三世为查理大帝加冕(下图)。此后西欧国王的加冕典礼必须由教皇主持,这在本质上反映出当时欧洲( )
A.王权受到教权的制约
B.王权神圣不可侵犯
C.国王相信“君权神授”
D.教会控制精神世界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随着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封建主觊觎城市的财富,越来越贪婪,他们对城市居民肆意敲诈勒索,收取赋税,严重地阻碍了城市商品经济的正常发展。封建领主,包括主教、修道院院长,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常常阻止农民离乡,因为他们也感到了威胁,不想让城市政治体得到更多的权力。在这种情况下,城市市民阶层进行了争取自治的斗争。
——摘编自姚一丹《西欧中世纪城市自治及其对我国法治建设的启示》
材料二 中世纪的自治城市从其诞生之日起就是作为封建社会外的异己力量而出现的,它从各个角度对封建制度发起了冲击。正是在与封建力量进行斗争的过程中,一批城市的理论家们致力于挖掘传统、开拓创新,从而实现了民主、限权等宪政思想的薪火传承。
——摘编自冷霞《中世纪西欧城市自治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世纪西欧城市自治出现的背景。(6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世纪西欧城市自治的意义。(6分)
中古时期的世界
一、选择题
1.[2023·安徽六安期中]中世纪早期的教会不仅收集、翻译古代希腊、罗马时期的作品,编写史籍,还直接创办学校(见下表)。据此可知,当时( )
学校类型 包括修道院学校和在主教驻节的大教堂兴办的大教堂学校
开设课程 “七艺”(古希腊、罗马的传统课程):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音乐、天文
培养对象 修士、教士和世俗人家的子弟
A.欧洲的科技文化成就显著
B.西欧的社会教育基础广泛
C.西欧思想解放运动促使基督教主动革新
D.基督教对西欧文化起到一定的传承作用
解析:据材料“中世纪早期的教会不仅收集、翻译古代希腊、罗马时期的作品,编写史籍”可知基督教对西欧文化起到一定的传承作用,故选D项;中世纪早期教会学校开设课程中包括算数、几何、天文,但这不代表欧洲科技文化成就显著,排除A;基督教早期学校的培养对象是修士、教士和世俗人家的子弟,但不能得出社会教育基础广泛的结论,排除B;基督教革新是在宗教改革的冲击之下进行的,且这不是材料强调的重点,排除C。
2.[2023·北京市通州区高三模拟]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拜占庭帝国对东斯拉夫人来说,就如同罗马帝国对日耳曼人所起的作用一样。”他主要说明( )
A.沙皇俄国的崛起削弱了拜占庭帝国统治
B.俄罗斯发端于9世纪建立的基辅罗斯
C.斯拉夫字母是对希腊字母的继承和改造
D.沙俄文化深受拜占庭帝国文化的影响
解析:“拜占庭帝国对东斯拉夫人来说,就如同罗马帝国对日耳曼人所起的作用一样”根据所学可知罗马文化影响了日耳曼人的文化,由此类比,说明拜占庭文化影响了俄罗斯文化(东斯拉夫),故选D项;根据所学可知,沙皇俄国崛起后拜占庭依然存在,反而将东正教文化发扬光大,排除A项;“拜占庭帝国对东斯拉夫人来说,就如同罗马帝国对日耳曼人所起的作用一样”强调拜占庭对俄罗斯的影响,而没有关于俄罗斯起源的信息,排除B项;“拜占庭帝国对东斯拉夫人来说”强调了拜占庭对东斯拉夫的影响,没有关于斯拉夫文字的信息,排除C项。
3.[2023·山东威海期中]右图为13世纪阿拉伯手抄本插图,插图描绘了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向学生传授星盘知识的场景。这体现了( )
A.东西方文化的碰撞冲突
B.民间交往是文明交流的主要途径
C.阿拉伯文化的兼容并蓄
D.古希腊天文知识在民间得到普及
解析:据材料“13世纪阿拉伯手抄本插图,插图描绘了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向学生传授星盘知识的场景”可知,阿拉伯文化中借鉴吸收了古希腊文化的内涵,体现了阿拉伯文化的兼容并蓄,故选C;材料体现的是东西方文化的借鉴交流,排除A;文明交流的主要途径是暴力冲突和和平交往,排除B;材料体现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但不能说明希腊天文学知识在阿拉伯民间的普及状况,“普及”一词表述夸张,排除D。
4.[2023·天津市红桥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特诺奇蒂特兰(阿兹特克人国家的都城)附近有很多广场,这些广场都是开展贸易的集市场所。特诺奇蒂特兰城北有一个用石柱子围成的大集市,每天参与交易的有6 000多人,贸易大都是以物换物,交易的货物有金银珠宝、石器、贝壳、羽毛、粮食、蔬菜、水果、酒、糖、木炭、陶罐、陶壶、花瓶、鸟皮、兔子等。这说明当时阿兹特克人国家( )
A.集市贸易非常活跃 B.城市交通运输发达
C.商业是经济的基础 D.广场建筑技术高超
解析:据材料“特诺奇蒂特兰(阿兹特克人国家的都城)附近有很多广场,这些广场都是开展贸易的集市场所”可知,阿兹特克人国家集市贸易活跃,故选A项;阿兹特克全城水渠和道路纵横交错,承担着城市的交通运输,但材料仅强调了在阿兹特克的广场都是开展贸易的集市场所,故B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农业是经济的基础,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阿兹特克的广场的建造技术,体现的是广场的作用,排除D项。
5.19世纪前,人们认为古希腊信史始于公元前776年即古代第一届奥林匹亚赛会。19世纪后期以来,随着迈锡尼文明和克里特文明的发现,古希腊文明史被上推到公元前2000年以前。古代西亚、古代埃及和古代印度文明的研究也经历过类似过程。这说明( )
A.历史资料的多元性推动历史认知的进步
B.文字记载的主观性限定解读历史的边界
C.世界文明的多样性体现历史进程的样态
D.历史记忆的传承性塑造族群身份的认同
解析:据材料“19世纪后期以来,随着迈锡尼文明和克里特文明的发现,古希腊文明史被上推到公元前2000年以前”,可知新的历史史料的逐步多元化推动了人们对历史认知的逐步清晰、客观,故选A项;文字记载的方式具有客观性,只是人们的解读方式具有主观性,会限制历史解读的边界,排除B项;材料主要强调的是人们对历史认知的进步性,而不是世界文明本身形式上的多样性,排除C项;材料主要强调的是新史料的出现推动了历史认知的进步,而不是历史记忆的传承促进了族群的身份认同,排除D项。
6.据学者研究,古代雅典官员在接受任职资格审查时,需要回答:直系亲属姓名及男性亲属所在村社名称、崇拜的神祇及其圣所所在地、墓葬方位、是否善待双亲、是否纳税、是否服兵役等。下列属于成为古代雅典官员前提条件的是( )
A.军事才能、宗教信仰 B.道德品质、演说能力
C.丰厚财力、贵族血统 D.本邦籍贯、成年男性
解析:材料“是否善待双亲、是否纳税、是否服兵役”这些问题是对官员的基本道德品质的要求,材料“直系亲属姓名及男性亲属所在村社名称”是对官员身份籍贯的要求,材料“崇拜的神祇及其圣所所在地”是对官员宗教信仰的调查,再结合所学,雅典民主是成年男性公民的民主,故本邦籍贯和成年男性是成为雅典官员的前提条件,故D项正确;资格审查问题中不包含对军事才能、演说能力、丰厚财力的要求,故A、B、C三项错误。
7.在古罗马城市建设中,水道占有重要地位,相关立法较多。就公共下水道的管理而言,裁判官告示规定:“你让人在公共下水道中所做的施工或堆放的物,由此使其使用状况恶化或将变得恶化的,你要恢复原状。就不得进行这样的施工和这样地堆放物,我也要发布令状。”这说明( )
A.水道管理服从裁判官个人意愿
B.国家治理实践丰富了罗马法
C.私法规则得到进一步补充完善
D.官员从政行为依法得到规范
解析:据材料“在公共下水道中所做的施工……恶化的”可知,对水道的严格立法,可以有效地保护公共环境,预防疾病传播,提高公众健康水平,增强国家的治理能力,体现了罗马法的务实精神,丰富了罗马法内容,故选B项;材料强调裁判官告示对公共下水道管理的规定,是国家的意愿,而非个人意愿,排除A项;私法主要是指调整普通公民、组织之间关系的法律,而材料强调的是公共卫生立法,排除C项;官员从政行为与“在公共下水道中所做的施工……发布令状”不符,排除D项。
8.某历史学家指出:“从3世纪起,由于罗马奴隶制社会陷入危机,统治阶级迫切要求将反映本阶级意志的现行法律固定下来,借以维护和巩固其统治地位,因而着手进行法律汇编工作。”据此可知,《查士丁尼法典》编纂的主要目的是 ( )
A.维护公民要求的契约自由
B.宣扬公平正义的法律精神
C.巩固皇权并维护国家秩序
D.利用法律教化帝国的民众
解析:527年,查士丁尼继任为东罗马帝国皇帝,为稳定帝国的社会秩序,维护其统治地位,保证专制权力,下令编纂法典,故选C项。
9.某校高一(1)班的某位同学设计了一张学习卡片,据此推断,他正在学习的是哪个国家的历史( )
①751年,击败唐朝大将高仙芝的队伍
②8世纪中期,版图横跨欧、亚、非三洲
③830年,在巴格达设立“智慧宫”
④将中国重大发明传入欧洲
A.罗马帝国
B.拜占庭帝国
C.阿拉伯帝国
D.奥斯曼帝国
解析:751年,阿拉伯军队击败唐朝大将高仙芝的队伍;阿拉伯帝国通过不断对外扩张,到8世纪中期,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830年,哈里发在首都巴格达设立“智慧宫”;中国的造纸术等发明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故C项正确。
10.古代印加人建筑艺术非常高超,下列文明遗址中能够体现这一特点的是( )
A.恰塔尔·休于遗址
B.大津巴布韦遗址
C.特诺奇蒂特兰遗址
D.马丘比丘城遗址
解析:马丘比丘城是印加人建造的古城,遗址中的宫殿、神庙、城墙以及给排水设施,都充分展现了印加人高超的建筑艺术,故D项正确。恰塔尔·休于遗址属于西亚文明遗址,大津巴布韦遗址属于南非文明遗址,特诺奇蒂特兰遗址属于阿兹特克文明遗址,故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
11.下图为秘鲁发行的某古城遗址纪念邮票。该城市位于库斯科城西北,虽依山而建,却有通往帝国都城的完善的道路系统,便于传递政令和调动军队。该古城位于( )
A.桑海
B.阿兹特克人国家
C.印加帝国
D.津巴布韦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2世纪,印加人以库斯科为都城建立国家。15世纪末16世纪初,印加国家发展到鼎盛时期,帝国修建了完善的道路系统,用于传递政府的命令和情报,以及调动军队,故选C项。
12.公元800年,教皇利奥三世为查理大帝加冕(下图)。此后西欧国王的加冕典礼必须由教皇主持,这在本质上反映出当时欧洲( )
A.王权受到教权的制约
B.王权神圣不可侵犯
C.国王相信“君权神授”
D.教会控制精神世界
解析:国王的加冕典礼必须由教皇主持,这样世俗君主的权力就有了神圣的性质,但是,王权也受到教权的制约,故A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随着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封建主觊觎城市的财富,越来越贪婪,他们对城市居民肆意敲诈勒索,收取赋税,严重地阻碍了城市商品经济的正常发展。封建领主,包括主教、修道院院长,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常常阻止农民离乡,因为他们也感到了威胁,不想让城市政治体得到更多的权力。在这种情况下,城市市民阶层进行了争取自治的斗争。
——摘编自姚一丹《西欧中世纪城市自治及其对我国法治建设的启示》
材料二 中世纪的自治城市从其诞生之日起就是作为封建社会外的异己力量而出现的,它从各个角度对封建制度发起了冲击。正是在与封建力量进行斗争的过程中,一批城市的理论家们致力于挖掘传统、开拓创新,从而实现了民主、限权等宪政思想的薪火传承。
——摘编自冷霞《中世纪西欧城市自治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世纪西欧城市自治出现的背景。(6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世纪西欧城市自治的意义。(6分)
答案:(1)背景:众多城市的兴起;封建主对城市经济加强控制;城市商品经济发展受到阻碍;封建领主阻止农民离乡;城市市民阶层力量增强。(任答4点,言之成理即可)
(2)意义:推动了城市经济发展;冲击了西欧的封建制度及力量;促进了宪政理论的发展;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王的统一事业。(任答3点,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1)背景:根据“随着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封建主觊觎城市的财富,越来越贪婪,他们对城市居民肆意敲诈勒索,收取赋税,严重地阻碍了城市商品经济的正常发展”得出众多城市的兴起;封建主对城市经济加强控制;城市商品经济发展受到阻碍;根据“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常常阻止农民离乡,因为他们也感到了威胁,不想让城市政治体得到更多的权力”得出封建领主阻止农民离乡;根据“城市市民阶层进行了争取自治的斗争”可知城市市民阶层力量增强。
(2)意义:根据“中世纪的自治城市从其诞生之日起就是作为封建社会外的异己力量而出现的,它从各个角度对封建制度发起了冲击”得出推动了城市经济发展;冲击了西欧的封建制度及力量;根据“一批城市的理论家们致力于挖掘传统、开拓创新,从而实现了民主、限权等宪政思想的薪火传承”得出促进了宪政理论的发展;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王的统一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