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练习: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
一、单选题
1.1872年,一位外地来沪的游客作竹枝词描绘上海人流行怀表这一情景:“腰悬小表转金轮,巧比铜壶刻漏真。相约只凭钟几点,不劳子午标时辰”。这反映出当时上海
A.奢靡之风气受到推崇
B.钟表得到普及使用
C.城市工商业发展迅速
D.传统陋习面临挑战
2.1927年,西安出台“拆城及修复城门楼计划”,原因为“然近世科学昌明 曩时所恃为御敌者,诚不足当中炮制一击,则长安雄城亦不过封建制度之遗迹,安足尽防御之能事……而妨碍都市之发展、阻滞交通之便利者实多”。这说明( )
A.科技进步影响城市功能 B.民族战争破坏城市建设
C.时人缺乏文物保护意识 D.国民党政府的政乱于内
3.近代以来,有9个国家在中国12个城市开辟了30多处租界,租界也被称为“国中之国”。上海地方官员曾广泛借鉴租界的管理制度和方法来制定上海的管理方略,在天津推行新政的袁世凯也学习租界建立了第一个巡警队伍和工程局及卫生局。这说明( )
A.租界对中国社会具有双重影响 B.民族工业发展提高了国家治理水平
C.地方官维护国家主权意识增强 D.西方列强对华的侵略存在隐蔽特征
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由1978年的17.9%上升到2021年的64.7%,比世界平均水平高7.7个百分点,比亚洲平均水平高14个百分点,比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高10.6个百分点。材料指出新时期我国城市化进程的特点是( )
A.城市经济发展较快 B.改革开放深入发展
C.城市化进程加快 D.政府积极推动城市化
5.1909年11月,上海地方士绅们效仿租界公厕,集资建造了首座华界公厕。到民国初期已有24座水泥混凝土结构的公厕。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华界公厕的兴筑与管理成为卫生当局的重点工作,其数量不断增加。这体现了( )
A.公共卫生体系得以健全 B.基层社会治理的民主化
C.城市基础设施功能完善 D.近代上海都市化的发展
6.“近代中国的城市化走上了一条不同于西方城市化的道路。近代中国的城市化是在自然经济占主导的社会展开的,很大程度上也受到西方殖民侵略的影响。……西方是城市的拉力强于农村的推力,中国则是农村的推力大过城市的拉力。”据此可知,近代中国城市化( )
A.具有半殖民地的色彩 B.是工业发展的吸引力
C.是无工业化的城市化 D.有发展不平衡的特点
7.在近代中国,发展受制约的城市因其城市工业的幼稚,无法吸纳进入城市的移民。以北京为例,在1930年上半年,近1300万人口中有80万市民仅有临时职业或无正当职业。流入城市的人口不能迅速转化为社会生产力,并取得市民的合法身份。这表明( )
A.近代中国的城市具有排外性 B.近代中国的城市化极其艰难
C.中国城市化落后于西方国家 D.官僚资本企业不利于城市化
8.19世纪中叶英国诸多城市兴起大规模市政建设运动。如,格拉斯哥市通过立法推行城区规划和改造工程,增建公园绿地改善普通民众生活条件;伯明翰市发起“在最广大的贫困市民中分配利益、好处和福祉”的社会改革。这反映了当时英国( )
A.城市无序扩张有所放缓 B.注重加强对城市治理
C.保护环境成为社会共识 D.社会贫富差距的加大
9.1850年时,约瑟夫·阿谢德绘制了24幅曼彻斯特分区地图,他用不同的标识和颜色,区分出城市中公共建筑、工业建筑、商业建筑和居住建筑的所在位置。由此可见( )
A.英国工业化进程结束 B.曼彻斯特引领城市化
C.城市功能实现分区化 D.英国城市化独具特色
10.从17世纪下半期开始,欧洲城市潜能最高的区域由以荷兰为中心的西欧地区向英国南部地区逐渐转移,到19世纪初期,英国相当数量的城市潜能已经领先于欧洲大部分城市。这表明( )
A.生产方式影响城市潜能 B.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C.海外贸易决定城市地位 D.荷兰退出殖民竞争
11.晚清时期,各地督抚大员在奏请铺设电报时,都给出了理由,如“军事和防务所必须之物”“权自我操”“便于商务”“消息快捷”“经济上可以获利”等。但也有来自官僚阶层与电报线路沿途民众的反对。这说明,当时( )
A.近代化建设受到关注 B.地方督抚势力不断扩张
C.西学东渐的影响显现 D.技术革新导致观念碰撞
12.19世纪中期以前,建筑与艺术的关系密不可分,建筑工程也多由艺术家来承担;随着新建筑材料的使用,民用性的建筑设施越来越多,从学校到民宅,从商店到旅店,对建筑物的艺术性要求开始减弱。这则材料作为直接论据可以用来探究( )
A.工业化与社会生活 B.平民化与艺术发展
C.城市化与经济结构 D.实用性与建筑艺术
13.据统计,中国城市数量由1978年的193个发展到2007年的655个。城镇化水平已由2000年的36.2%提高到2007年的44.9%。1988~2007年,我国城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平均增幅达21.6%。这主要缘于我国( )
A.城市化区域均衡性发展的增强 B.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C.产业结构调整带动劳动力转移 D.城市基础设施的明显改善
14.1900年,上海本地绅商创办了上海第一个民办市政机构——闸北工程总局。1905 年,11月,上海工程总局成立,承办马路、电灯、警察等各项事宜。1909年清政府正式颁布《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后,总工程局随即改为“城厢内外自治公所”,成为整个华界由政府授权建立的地方自治总机关。这反映了上海( )
A.近代城市治理进程的不断深入 B.市政建设受到西方影响
C.已形成较完善的地方治理体系 D.自治加剧地方独立倾向
15.统计资料表明,新中国成立头3年间,有300余万农民进城就业,占同期城市就业人数的30%。1957年至1960年粮食产量下降了24.4%……于是,中央缩短基本建设战线,实行企业的关停并转,精减大批城镇职工返回农村,实行“逆向转移”。材料中的变化( )
A.得益于“一五”计划提前完成 B.是国家“左”倾错误的产物
C.借鉴了苏联的经济建设经验 D.体现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
二、材料分析题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公园产生于18世纪末的欧洲,19世纪开始在美国流行,此后相继出现森林公园、国家公园等多种类别。国内最早提及森林公园的报刊是1905年留日回国学生主持的《大陆报》。晚清出使人员已观察到西方各国城郊广设园林,并“讲求种植之法”。1919年,留美归国后即任广州大元帅府秘书的孙科撰写《都市规划论》,在其领导下,广州市自1921年成立市政厅以来,积极筹设市内公园、添植树木。自1931年起,国民政府先后三次下令全国主要城市筹建森林公园、栽植树苗。同年7月,北平市政府令社会局核查适宜之地,后协商在天坛、先农坛、日坛、地坛设森林公园。在民初市政改革期间,其中几处已先后设为公园,均向市民开放。在时人看来,国民政府在城市内外的植树造林运动,大体是“说而不行,行而不远,敷衍门面”,故常有“年年植树,无日成林”之叹。
——摘编自左承颖《“森林”进入城市:民国时期森林公园筹设研究》
材料二 新中国森林公园作为国有林场的“林副产业”而生。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森林公园的诞生便是国有林场对经济利益追逐的结果,这样的价值导向直接指引森林公园走上了旅游产业化的发展道路,将经济利益作为追逐的首要目标,相关建设也都以旅游产业“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为导向,表现出明显的旅游目的地的特征。1998年,林业发展战略转型后,国家和行业主管部门开始推动森林公园建设与地方发展规划的有机融合,森林旅游博览会和森林旅游节等节庆活动的举办,推动森林公园逐渐融入老百姓的生活。2002年党的十六大后,森林公园作为“满足人们生态文化需求的一项重要社会事业”和“自然保护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被提出并开始付诸实践。进入新时代,进一步强化了森林公园“禁止开发区域”和“自然保护地”的性质,森林公园的自然保护地属性基本确立。
——摘编自王娜《中国森林公园近40年发展的嬗变逻辑与实践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民国时期森林公园产生与发展的原因,并对其进行简要评价。
(2)根据材料二,指出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森林公园的嬗变路径,并综合上述材料分析近代以来影响中国森林公园建设的主要因素。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初,中国留学生开始接触到西方新兴的城市规划思想,在国内他们积极宣传欧美的市政改革和城市规划的理论与经验,呼吁以“分散主义”为原则进行田园城市建设;模仿西方对城市进行功能分区,建立独立的住宅区;对城市私人房屋规划从位置、高度、材料等方面加以限制;关注城市的社会功能,主张发展公共娱乐功能空间;建立完备的城市规划法。但是,由于统治者无力去实现这些乌托邦式的构想,城市底层人民的居住面貌并未发生实质性改变。
——摘编自何刚《民国时期中国新型市政学者的城市规划思想研究》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经济建设上学习苏联模式,优先发展重工业,受工业化大生产与集体主义思潮的影响,20世纪60年代,我国借鉴了以邻里单位理论,发展起“单位大院式”的住宅小区模式,住宅作为基本物资按计划分配,一般企事业单位、机关都有自己的居住区,居住区内配有浴室、食堂、小卖部等基础设施。这一时期住宅建筑层数低而密度高,同一居住区内建筑样式单一、按行或列排列。这样的居住空间模式是由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的一个中间阶段,同时也与集体主义思潮下的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
——摘编自吴冬蕾《略论中国近现代城市居住空间模式的变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民国时期新型城市规划思想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与民国时期新型城市规划思想相比,新中国城市住宅建设有何新变化并对其简要评价。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世纪80年代,康梁等人上书指出:京师沟渠“塞淤不通”,街道“臭秽都蒸碍“兆民之卫生”,同时也会惹“外人之非笑”。1898年,光绪发谕饬修京城街道,随后官员纷纷上奏陈言涉及街道改造的机构、人员、办法、技术、设施、资金等。同年9月,慈禧再次垂帘听政后改造街道之事戛然而止。至次月,总理衙门才同意先从“各国使馆洋人日常往来之地”开始修路,后次第续议兴修城内外其他街道。在修路上则以土路为基,上铺碎砖石渣加灌灰浆,逐层追压到底,街旁则修水沟二道,既保留了原来的中式石路,又参照租界的马路型制。虽有反对修路之声,总理衙门解释道:“今若遽议停罢,不惟失信多人”,而且若各国驻华公使“得据以为中国不能自办之证,必至复行立会,张议代修“抽铺捐、设洋捕,种种室碍之事,恐因此而生”。至1911年,北京城共修马路约舍48里,大街中央原来凸出的御道在平整后消失。同时,清政府先后设立了工巡局、民政部等负责管理道路,城市排污、公共卫生、街道设施、交通工具等也随着道路的修整而革新。
——摘编自杨剑利《清末北京街道改造的兴起:论争与实践》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北京街道改造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清末北京街道改造工程。
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启动城市化进程的发达国家,到1901年城市人口占比为78%。工业革命开始后,英国经济重心向北移动,新的工业城市在北部和西部兴起,人口也发生了相应的流动。随着人口增多,城市功能也不断得到完善,还出现了各具功能和特色的城市,如以制造业为主的城市、以交通运输为主的城市。便利的交通使得全国大中小各类城市连接畅通,还形成城市密集性地区,导致城市群的出现。英国城市化初始阶段所需要的资金,主要是依靠对其他农业国的掠夺,例如1757~1815年,英国仅从印度搜刮的财富就达10亿英镑之巨。受自由放任政策影响,英国城市化进程避免了政府的干预,但由于缺乏政府统一的规划和管理,城市内部规划混乱、杂乱无章,传统“城市病”也逐渐显现。
——摘编自曾宪明《城市化与中国特色新型城市化道路》
材料二 在20世纪40年代末独立之前,印尼经历了长期的殖民统治,全国只有7%的人口称得上为城市人口。独立之后,印尼经历了城市的快速增长,国家大力发展重工业,形成了一批新的省会城市,到70年代末城市化率已达22%。80年代以来,许多与农村居民生活有关的加工业、手工业、纺织业等农村非传统产业迅速向城市集中,成为吸引和吸收农村人口就业和城市化的主要力量。但此时印尼尚无一个清楚的产业布局政策,外国资本的流入基本会选择爪哇—巴厘地区作为自己的产业基地。另外,由于无法克服交通不便等困难,人口向外岛迁移的诱因不足,广阔的外岛地区只提供了6%的制造业就业机会。与城市化相伴而来的是城市基础设施不完善、农村人口涌入和民族分裂等社会问题。
——摘编自高强董启锦《印度尼西亚农村城市化进程、特点、问题与启示》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英国和印尼城市化的不同之处。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以印尼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城市化不同于以英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城市化的原因及其启示。
5.[近代中国的城市改造]
材料一 几乎所有的中国古代城市都是与城墙相关的。 自古以来,中国城市就具备了城、池。城池保护了代表皇权的官府衙门,彰显着一个城市的特殊地位。到清末,在大部分城市,具有相当规模的商业中心已出现在城墙之外,实际上,很多会馆都建在城外。这样的现象在通商口岸尤其突出,比如天津、上海和广州。在这些城市,外国租界都在城外,华界都在城内……近代以来城市改造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拆除城墙。首先在天津,外国列强在义和团运动爆发后占领了天津市,并且拆毁了城墙。从清末新政时期到1949年这一段时间, 中国许多城市的城墙被拆掉。旧城墙消失后,取而代之的往往是环城路和有轨电车。
——摘编自周锡瑞《重塑中国城市:城市空间和大众文化》
材料二 1939年5月3日和5月4日, 日军对重庆市区进行了大轰炸,都邮街街区的房屋建筑损毁严重,需要进行清理改造。重庆市工务局会同重庆市财政局于1939年 10月30日,提经第22次重庆市政会议议决通过改造计划。改造过程中调查发现“都邮街、会仙桥原有街道转弯处成一反面曲线,交通秩序不易维持,车辆往来又多”,于是将原有街道改成直线。到1940年初,随着街道大规模的改建和都邮街广场的修建,战时重庆城市的空间格局发生了明显变化。新辟道路大多在市中区干道两侧或附近, 民生路、民权路、民族路、大同路、建国路、临江路、 中兴路、凯旋路等都与都邮街广场相连,城市中心向都邮街广场转移,市区新格局基本奠定。
——摘编自谭刚《重庆城市广场政治空间的形成与抗战精神动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近代中国城市改造过程中拆除城墙现象。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抗战期间重庆城市改造的特点。
答案:
一、
1.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据材料可知,对上海人流行佩戴怀表的情景描述,体现了原有的时辰观念逐渐被时间观念代替,从侧面反映了当时上海工商业的发展,推动时间观念的变化,C项正确;上海人流行怀表,并不一定是奢靡之风,排除A项;“普及使用”一词说法过于夸大,排除B项;使用时辰标定时间,不是传统陋习,排除D项。故选C项。
2.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然近世科学昌明 曩时所恃为御敌者,诚不足当中炮制一击,则长安雄城亦不过封建制度之遗迹,安足尽防御之能事”“而妨碍都市之发展、阻滞交通之便利者实多”可知,1927年,西安出台“拆城及修复城门楼计划”的原因是在近代社会的发展中,传统城墙不能抵御炮火攻击,且不利于交通的建设发展,说明的是科技进步影响城市功能,A项正确;此时尚未爆发民族战争,排除B项;国民政府的行为不能代表整个社会观点,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政乱于内的说法,排除D项。故选A项。
3.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国中之国”“上海地方官员曾广泛借鉴租界的管理制度和方法来制定上海的管理方略”“在天津推行新政的袁世凯也学习租界建立了第一个巡警队伍和工程局及卫生局”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近代城市中的租界是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表现,但是在客观上西方国家在租界内实行的先进管理方式,也促进了中国城市的近代化,A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民族工业的发展,排除B项;C项材料并未反映,排除C项;材料并未强调列强侵华方式的隐蔽性,排除D项。故选A项。
4.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正向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根据材料“我国城市化率从17.9%左右提高到44.9%”可知,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大幅上升,这突出体现了城市化进程加快这一特点,C项正确;城市经济发展较快在材料中并未直接体现,排除A项;改革开放深入发展是城市化进程加快的背景原因之一,而非材料直接体现的特点,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明确提及政府积极推动城市化这一具体表现,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5.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09年11月(中国)。据材料“到民国初期座水泥混凝土结构的公厕。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华界公厕的兴筑与管理成为卫生当工作,其数量不断增加”,反映了公厕建设适应城市人口增加的需要,体现的是近代上海都市化的发展,D项正确;“健全”说法错误,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基层社会治理,排除B项;“完善”说法错误,材料仅涉及华界公厕的兴筑与管理,排除C项。故选D项。
6.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选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近代中国城市化是在西方列强的侵略下开始的,受西方工业文明影响,具有半殖民地色彩,A项正确;因人口众多,在近代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下,大量农村人口被排挤到城市,农村人口的涌入是近代中国城市化的重要推力,排除B项;近代中国城市化也是受到工业发展的推动,排除C项;有发展不平衡的特点和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7.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据材料可知,因不利的各种内外因素,致使城市工业发展缓慢,城市工业发展的缓慢和幼稚造成城市没有能力接纳外来劳动力,也不能将外来人口转化为生产力,这都表明近代中国城市化进程是极其艰难的,B项正确;从材料来看,近代中国城市化的艰难性是因城市工业发展幼稚带来的,城市工业发展缓慢接纳不了外来劳动力,并非是城市具有排外性,排除A项;材料没有中西方城市化的比较,排除C项;D项说法是错误的,官僚资本主义企业也会有利于城市化,排除D项。故选B项。
8.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19世纪中叶的英国。根据材料“19世纪中叶英国诸多城市兴起大规模市政建设运动”及所学可知,随着工业革命的不断推进,英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工业文明下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日益提升,英国政府加强对城市的治理,B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城市无序扩张有所放缓”的相关信息,与题意无关,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英国城市兴起大规模的市政建设运动,“保护环境成为社会共识”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社会贫富差距加大是工业革命的影响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9.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时空是:19世纪英国。城市内部分为工业区、商业区和居住区等,各功能区的地理位置及其分布特征的组合关系就是城市的空间结构。约瑟夫·阿谢德用不同的标识和颜色区分出城市中的不同功能区,体现城市功能实现分区化,C项正确;19世纪的英国,工业化在工业革命推动下快速发展,而非进程结束,排除A项;材料未与其他国家其他城市对比,不能得出曼彻斯特引领城市化,排除B项;城市功能实现分区化是各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共同特点和趋势,而非只是英国的特色,排除D项。故选C项。
10.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7世纪下半叶至19世纪初欧洲。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7世纪下半期至19世纪初,英国的城市潜能慢慢领先于欧洲大部分城市,据所学可知,这一时期英国的工业革命处在开展中,伴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新的生产方式的实行,城市潜能得到激发,A项正确;英国成为世界工厂是在19世纪中期,题干涉及事件截至19世纪初,时间不符,排除B项;海外贸易决定城市地位,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项;荷兰退出殖民竞争,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11.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晚清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各地督抚大员在奏请铺设电报时,都给出了理由”“来自官僚阶层与电报线路沿途民众的反对”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近代化建设受到各方的关注,选A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近代化建设受到关注,无法体现地方督抚势力不断扩张,排除B项;西学东渐在明末清初开始,影响早已显现,排除C项;铺设电报并非技术革新,排除D项。故选A项。
12.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中期以前(世界)。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从材料信息可知,工业化发展不断影响着民众的日常生活,A项正确;材料主要涉及的是工业化带来的影响,而不是艺术性和平民化的发展,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经济结构的变化,排除C项;建筑在19世纪中期以前和以后都具有实用性,排除D项。故选A项。
13.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改革开放后(中国)。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从1978年开始,中国城市数量不断增加,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同时城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平均增幅较大,占GDP的比重也不断上升;结合所学可知,这些变化主要缘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B项正确;材料只给出了城市数量和城镇化水平的数据,没有直接证据表明材料中的现象是城市化区域均衡性发展增强的结果,排除A项;产业结构调整和劳动力转移是经济体制改革的结果,不是主要原因,排除C项;城市基础设施的明显改善也是经济体制改革带来的,排除D项。故选B项。
14.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上海。据题意可知,1900年组织闸北工程总局,1905年,成立上海工程总局,后改为“城厢内外自治公所”,工程总局由承办马路、电灯、警察等事宜到自治,说明上海近代城市治理进程不断推进,A项正确;材料反映上海市政管理的发展情况,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项;仅从材料信息不足以证明上海已形成较完善的地方治理体系,排除C项;地方自治一定程度上容易形成地方独立倾向,自治加剧地方独立倾向无法全面反映上海市政管理的发展过程,排除D项。故选A项。
15.D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49年至1960年(中国)。根据材料可知,“新中国成立头3年间,有300余万农民进城就业,占同期城市就业人数的30%”是因为城市经济恢复,吸引大量人口进城就业;“1957年至1960年粮食产量下降了24.4%……于是,中央缩短基本建设战线,实行企业的关停并转,精减大批城镇职工返回农村”是因为经济出现困难,粮食供应不足,国家实行调整政策,大量人口返回农村。因此,材料中的变化体现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D项正确;一五计划发生于1953年至1957年,材料时间不符合,排除A项;材料中的变化体现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国家“左”倾错误的产物”与新中国成立头3年间农民进城不符,排除B项;材料中的变化体现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未体现苏联经济建设经验的影响,排除C项。故选D项。
二、
1.(1)原因:近代以来西学东渐及西方思想文化在中国的传播;近代留学教育及近代外交的推动;近代大众传媒的发展;民国政府及进步人士的积极倡导;近代民族工商业的发展;近代民族危机加剧背景下重焕国人精神的需要;近代中国城市化的发展。(任答两点即可)
评价:将森林公园引入城市体系,有利于地方林业发展和城市现代化进程;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国内城市环境,增加了市民与自然接触的机会;易滋生社会矛盾;由于缺少专项资金、稳定的社会环境及合理规划以致进展缓慢。(任答两点即可)
(2)嬗变路径:从旅游目的地到自然保护地的属性变迁;从经济产业到社会公共事业的功能演变;从封闭到开放再到融合的格局转化。(任答两点即可)
主要因素:国际影响;思想解放;生态观念的转变;产业结构的优化;政府政策的指导;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任答两点即可)
2.(1)特点:欧美的市政改革和城市规划的理论与经验受到推崇;模仿西方对城市进行功能分区,建立独立的住宅区;对城市私人房屋规划从位置、高度、材料等方面加以限制;关注城市的社会功能,主张发展公共娱乐功能空间;建立完备的城市规划法。
(2)变化:借鉴了邻里单位理论,发展起“单位大院式”的住宅小区模式;住宅作为基本物资按计划分配,居住区内基础设施较为完善。
评价:20世纪60年代城市住宅的新变化受工业化大生产与集体主义思潮的影响,是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物;这一时期住宅建筑层数低而密度高,一定程度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
3.(1)特点:社会因素与政治因素交织;涉及内容较为广泛;深受统治者意志的影响;具有中西结合的特点;由服务皇权向服务民生转变。(任答三点即可)
(2)评价:是中国社会近代化发展的必然产物;助推了中国城市建设和管理的发展,并为后世城市管理奠定了基础;但由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清末动荡的政局,北京街道并不能实现真正实现近代化改造。(言之有理即可)
4.(1)不同之处:前者较早进行城市化,城市化速度较快,后者城市化时间晚;前者城市化率高,后者城市化水平较低;前者资金主要来源于殖民扩张,后者资金主要来源于外资;前者产业结构合理,较早形成城市网络系统,确立了区域城市化和城市群的发展态势,城市化、工业化和人口流动并行发展,后者城市化发展中区域过度集中与失衡,城市化动力不足,民族分裂等社会性问题更为突出。
(2)原因:长期遭受殖民统治,经济基础薄弱;独立之后发展过程中仍受限于殖民地化特征;国家缺乏统筹规划。启示:提高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是提高城市化水平和城市化质量的关键;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是城市化健康发展的基本要求;提高政府的治理效率和规范市场的运行机制是城市化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
5.(1)背景:西方列强的武力侵略;封建君主专制被推翻,民主观念随之发展;近代工商业经济发展的需要;西学东渐,西方物质文明成果传入。
实质:反映了人们政治观念、经济观念、思想文化观念的转变,也是中国近代以来民族危机加剧、社会向近代化转型的时代缩影。
影响:
积极:有利于工商业经济的发展;促进思想解放;改变人们生活方式。
消极:体现出半殖民地的社会性质;造成对传统文化遗产的破坏。
(本题可写成小论文格式)
(2)特点:政府充当城市改造主体;具有规划性,较为科学;城市政治功能突显,服务于抗战救国;体现国民党的意识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