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随堂练习(含答案)--2023-2024学年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文档属性

名称 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随堂练习(含答案)--2023-2024学年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2.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6-18 09:03: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一、选择题
1.(2024·福建泉州中远学校)周天子到他所封诸侯国视察,如果“田野治,养老尊贤,俊杰在位”则赏;如果“土地荒芜,遗老失贤”则罚。这体现(   )
A.生产资料的保护 B.天下共主的秩序
C.分封制度的森严 D.以仁治国的理念
2.(2024·浙江杭州市S9联盟期中)春秋时郑国的子产认为:“唯有德者能以宽服民,其次莫如猛。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鲜死焉;水懦弱,民狎而玩之,则多死焉,故宽难。”由此可知,子产强调(   )
A.加强个人道德修养 B.要求君主推行“仁政”
C.构建社会等级秩序 D.借助刑罚维护秩序
3.(2024·广东联考)汉代朝廷颁行为七十岁老人赐杖之制,以法定形式将鸠鸟形象与杖相结合,并将其定为尊老重孝的标志物。杖本身可辅助老人行走,还可防身。《后汉书·礼仪志》记载:“刻鸠纹于杖头,可望老者食时防噎。”这说明汉代(   )
A.国家主导社会优抚 B.宗法观念得以复兴
C.优抚与教化相结合 D.社会救济体系完备
4.(2024·山西高中教育发展联盟)《唐律疏议》规定:诸买奴婢、马牛驼骡驴,立券之后,有旧病而买时不知,立券后始知者,三日内听悔。三日外无疾病,故相欺罔而欲悔者,市如法,违者笞四十;若有病欺,不受悔者,亦笞四十。该法律规定(   )
A.注重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
B.体现了政府对经济干预的强化
C.有效保护了私有财产安全
D.反映出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
5.(2024·江苏泰州兴化)北宋的《吕氏乡约》是我国最早的成文乡约,俗称“天下第一约”。下表为该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注解。
内 容 注 解
德业相劝 居家事父兄、教子弟、待妻妾,在外事长上、接朋友、教后生、御僮仆
过失相规 如有犯过,则请约正以义理教诲之;不听教诲者,则劝其自动退出
礼俗相交 一曰尊幼辈行,二曰造请拜揖,三曰请召送迎,四曰庆吊赠遗
患难相恤 邻里之间,如有患难之事,虽非约中之人,乡约中亦规定予以救济
由表可知,中国古代乡村治理(   )
A.侧重对乡民的道德教化
B.旨在弘扬传统儒家思想
C.有效维护了社会的治安
D.形成了完善的社会保障
6.(2024·河北邢台市五校联盟)《大明会典》记载,明朝洪武十六年(1383年)对乡饮酒礼(乡人以时聚会宴饮的礼仪)作出明确规定,要求参加宴饮的人必须依序列坐,“不许搀越,违者以违制论”。这可用于印证明朝(   )
A.地方治理趋于完善
B.基层教化实现了法制化
C.社会风气逐渐僵化
D.国家礼法向民间的渗透
7.朱熹围绕日常生活而作《家礼》,包括通礼、冠礼、昏礼、丧礼、祭礼五部分,礼仪规范详尽细致。该礼仪很快被士庶接纳并广泛施行,成为宋元以后家庭礼仪的典范。这说明当时(  )
A.理学重规范轻自律 B.理学重礼轻法
C.礼制烦琐严苛 D.礼制趋向世俗化
8.清朝士大夫董国英的《传经堂家规》,开篇从“古人薄殓,以示内无可欲,厚葬以示外无可攻,意良善也”说起,要求子孙在丧葬方面禁绝奢靡浪费,在其他方面不应拘泥于古代礼法的范式,要随时根据时代调整。这可用于说明,清朝(  )
A.传统文化的内容不断变化 B.士人强调礼法的一脉相承
C.士大夫家风建设的进步性 D.厉行节约已成为社会共识
9.汉代的《九章律》把封建国家的大政方针分篇编纂形成了较完整的法典体系模式,其后的封建律典便以它为蓝本,《唐律疏议》《大清律例》就是由典、篇、卷(门)、条(附议或令、例)这样几个框架支撑的。这表明(  )
A.中国古代已进入法治社会 B.中国古代立法保持着共同的规范
C.中华法系具有稳定性特征 D.外来文化影响中国古代法典编修
10.有史学家指出,儒家是出于司徒之官的,司徒是主教之官,所以儒家也最重教化。儒家之言教化,养必先于教,认为如果生活问题没有解决,教化两字,简直无从谈起。这主要说明儒家思想(  )
A.产生于古代的某种官职 B.提倡教化以现实为基础
C.认为礼义教化最为重要 D.倡导物质享受忽略道德
11.清政府普遍推行乡约制度,各地乡约宣讲内容变成了康熙帝“圣谕十六条”和雍正帝《圣谕广训》,偏重教化和仪式,常常引用《大清律例》。这反映出清代乡约(  )
A.有效地缓解了社会矛盾 B.使基层自治得到加强
C.开启了儒学世俗化进程 D.具有强制力和约束力
12.周人认为,“尊礼尚施,事鬼敬神而远之”“天矜于民,民之所欲,天必从之”,主张“敬德保民”“以德配天”。这表明(  )
A.周人的天命观中含有理性成分 B.天神崇拜在周代居于统治地位
C.周人对鬼神世界保持排斥态度 D.周人的世界观具有迷信的色彩
二、综合题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汉建立后,“约法三章”不再适应现实需要,新的法令条文不断增加,形成《九章律》。汉武帝时,《九章律》之外的“旁章科条”迅速增至359“章”,仅关于死罪的法律条文便有1000多条,“律令烦多,百有余万言”;具有法律意义的案例汇编越编越多,《春秋》一书所记史事在判案时也用作参考。
——摘编自张晋藩《中国法制通史》
材料二 在汉初的几十年,虽然废除了秦王朝个别过于残忍的法律条文,但就司法体系和司法实践而言,几乎完全因袭秦王朝。当时以贾谊为代表的有识之士几乎一致建议汉王朝约法省刑,以安定民心。董仲舒认为,要克服汉承秦制的弊病,关键不在于法律制度的小修小补,而在于改变汉王朝的指导思想,换言之,就是以《春秋》作为汉王朝最高法典,以《春秋》决狱,以《春秋》作为现实生活的价值取向。
——摘编自马勇《帝国设计师:董仲舒传》
(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归纳西汉时期治国理政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些特点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西汉治国理政的措施产生的影响。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一、选择题
1.(2024·福建泉州中远学校)周天子到他所封诸侯国视察,如果“田野治,养老尊贤,俊杰在位”则赏;如果“土地荒芜,遗老失贤”则罚。这体现(   )
A.生产资料的保护 B.天下共主的秩序
C.分封制度的森严 D.以仁治国的理念
解析:材料意思是天子巡视,进入某个诸侯国的疆域,如果发现那里荒地得到开垦,田野得到整治,老人得到赡养,贤人得到尊敬,俊杰当官主政,那(管理此地的诸侯)就受到奖赏,如果发现那里土地荒芜,遗弃老人,失去贤人,贪官污吏当官主政,那就受到责罚,反映出统治者重视农业发展、老人赡养等问题,注重民生,体现出以仁治国的理念,D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对生产资料的保护,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统治者以仁治国的民本理念,没有涉及天下共主的秩序,排除B项;材料信息没有体现森严的分封制,排除C项。故选D项。
2.(2024·浙江杭州市S9联盟期中)春秋时郑国的子产认为:“唯有德者能以宽服民,其次莫如猛。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鲜死焉;水懦弱,民狎而玩之,则多死焉,故宽难。”由此可知,子产强调(   )
A.加强个人道德修养 B.要求君主推行“仁政”
C.构建社会等级秩序 D.借助刑罚维护秩序
解析:材料“唯有德者能以宽服民,其次莫如猛。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鲜死焉;水懦弱,民狎而玩之,则多死焉,故宽难”的意思是只有道德高尚的人能够用宽厚的政策使民众服从,其他的政策没有比刚猛更有效的了。比如烈火,民众望见就害怕它,所以很少死在其中的。水柔弱,民众亲近并和它嬉戏,就有很多死在其中的,所以宽厚的政策难以实施,这说明子产强调借助刑罚维护秩序,D项正确;加强个人道德修养、 要求君主推行“仁政”、 构建社会等级秩序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A、B、C三项。故选D项。
3.(2024·广东联考)汉代朝廷颁行为七十岁老人赐杖之制,以法定形式将鸠鸟形象与杖相结合,并将其定为尊老重孝的标志物。杖本身可辅助老人行走,还可防身。《后汉书·礼仪志》记载:“刻鸠纹于杖头,可望老者食时防噎。”这说明汉代(   )
A.国家主导社会优抚 B.宗法观念得以复兴
C.优抚与教化相结合 D.社会救济体系完备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汉代朝廷将鸠杖作为尊老重孝的标志,赐给老人鸠杖不仅可防身,还希望老人不被噎,这说明汉代不仅优抚老人,同时教化人们要尊老重孝,C项正确。材料仅提及汉代朝廷推行为七十岁老人赐杖之制,没有提及其他主体如何进行社会优抚,因此无法体现国家主导社会优抚,排除A项;宗法观念以血缘关系为核心,材料未体现,排除B项;社会救济指国家和社会对由于各种原因而陷入生存困境的百姓给予财物接济和生活扶助,以保障其最低生活需要的制度。赐杖之制是优待老人,属于社会优抚制度的一部分,不属于社会救济体系,排除D项。故选C项。
4.(2024·山西高中教育发展联盟)《唐律疏议》规定:诸买奴婢、马牛驼骡驴,立券之后,有旧病而买时不知,立券后始知者,三日内听悔。三日外无疾病,故相欺罔而欲悔者,市如法,违者笞四十;若有病欺,不受悔者,亦笞四十。该法律规定(   )
A.注重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
B.体现了政府对经济干预的强化
C.有效保护了私有财产安全
D.反映出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
解析:根据“诸买奴婢、马牛驼骡驴,立券之后,有旧病而买时不知,立券后始知者,三日内听悔。三日外无疾病,故相欺罔而欲悔者,市如法,违者笞四十;若有病欺,不受悔者,亦笞四十”可得出,唐律对相关的经济活动和交易行为进行规定,有利于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A项正确;材料中体现的内容只是政府规范经济行为,并不是干预的强化,排除B项;“有效”的说法太绝对,排除C项;材料并没有体现抑制商业,也没有体现对农业的重视,排除D项。故选A项。
5.(2024·江苏泰州兴化)北宋的《吕氏乡约》是我国最早的成文乡约,俗称“天下第一约”。下表为该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注解。
内 容 注 解
德业相劝 居家事父兄、教子弟、待妻妾,在外事长上、接朋友、教后生、御僮仆
过失相规 如有犯过,则请约正以义理教诲之;不听教诲者,则劝其自动退出
礼俗相交 一曰尊幼辈行,二曰造请拜揖,三曰请召送迎,四曰庆吊赠遗
患难相恤 邻里之间,如有患难之事,虽非约中之人,乡约中亦规定予以救济
由表可知,中国古代乡村治理(   )
A.侧重对乡民的道德教化
B.旨在弘扬传统儒家思想
C.有效维护了社会的治安
D.形成了完善的社会保障
解析:根据材料“德业相劝”“约正以义理教诲”“尊幼辈行”“邻里之间……予以救济”可知,北宋时期乡里制定共同遵守的规约,对乡民的道德行为进行规范约束,以达到教化的作用,A项正确;乡约的宗旨是引导乡民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规范乡民行为,促进社会和谐,而不只是为了弘扬儒家思想,排除B项;材料只反映了乡约的内容,不能得知乡约的实际结果,排除C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并没有形成完善的社会保障,排除D项。故选A项。
6.(2024·河北邢台市五校联盟)《大明会典》记载,明朝洪武十六年(1383年)对乡饮酒礼(乡人以时聚会宴饮的礼仪)作出明确规定,要求参加宴饮的人必须依序列坐,“不许搀越,违者以违制论”。这可用于印证明朝(   )
A.地方治理趋于完善
B.基层教化实现了法制化
C.社会风气逐渐僵化
D.国家礼法向民间的渗透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明朝时期对乡村聚会宴饮的礼仪作出规定,“不许搀越,违者以违制论”,体现了国家所重视的礼法伦理道德向民间渗透,D项正确;材料只体现了政府对乡饮酒礼的规定,不能反映地方治理“趋于完善”,排除A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朝时期基层教化受到法制影响,但没有“实现法制化”,排除B项;材料只涉及礼法向民间的渗透,不能说明社会风气的僵化,排除C项。故选D项。
7.朱熹围绕日常生活而作《家礼》,包括通礼、冠礼、昏礼、丧礼、祭礼五部分,礼仪规范详尽细致。该礼仪很快被士庶接纳并广泛施行,成为宋元以后家庭礼仪的典范。这说明当时(  )
A.理学重规范轻自律 B.理学重礼轻法
C.礼制烦琐严苛 D.礼制趋向世俗化
【解析】根据材料“被士庶接纳”可以推断出礼下庶人,士庶皆用一套礼制程序,体现的是礼制的世俗化趋向,故D项正确;理学注重格物致知,强调的是自律,排除A项;材料强调礼,但并非轻法,排除B项;材料并未涉及礼制具体的程序,排除C项。
8.清朝士大夫董国英的《传经堂家规》,开篇从“古人薄殓,以示内无可欲,厚葬以示外无可攻,意良善也”说起,要求子孙在丧葬方面禁绝奢靡浪费,在其他方面不应拘泥于古代礼法的范式,要随时根据时代调整。这可用于说明,清朝(  )
A.传统文化的内容不断变化 B.士人强调礼法的一脉相承
C.士大夫家风建设的进步性 D.厉行节约已成为社会共识
【解析】材料表明,清朝士大夫董国英的家风建设强调节俭,并要求根据时代调整礼法,不拘泥于古代礼法的范式,具备一定的进步色彩,故C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家风建设而不是传统文化内容的变化,排除A项;B项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仅从材料信息无法说明厉行节约已成为社会共识,排除D项。
9.汉代的《九章律》把封建国家的大政方针分篇编纂形成了较完整的法典体系模式,其后的封建律典便以它为蓝本,《唐律疏议》《大清律例》就是由典、篇、卷(门)、条(附议或令、例)这样几个框架支撑的。这表明(  )
A.中国古代已进入法治社会 B.中国古代立法保持着共同的规范
C.中华法系具有稳定性特征 D.外来文化影响中国古代法典编修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汉代的《九章律》把封建国家的大政方针分篇编纂形成了较完整的法典体系模式,其后的封建律典便以它为蓝本进行编纂,《唐律疏议》《大清律例》按照典、篇、卷、条等模式编纂,继承了《九章律》的体系模式,说明中华法系具有稳定性特征,故C项正确;中国古代法律是维护皇权统治的工具,排除A项;中国古代立法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并非保持共同的规范,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外来文化对古代立法的影响,排除D项。
10.有史学家指出,儒家是出于司徒之官的,司徒是主教之官,所以儒家也最重教化。儒家之言教化,养必先于教,认为如果生活问题没有解决,教化两字,简直无从谈起。这主要说明儒家思想(  )
A.产生于古代的某种官职 B.提倡教化以现实为基础
C.认为礼义教化最为重要 D.倡导物质享受忽略道德
【解析】“儒家也最重教化”说明儒家思想重视教化,“如果生活问题没有解决,教化两字,简直无从谈起”表明儒家思想提倡教化以现实为基础,故B项正确;A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材料没有涉及“礼义”,排除C项;材料无法体现“倡导物质享受忽略道德”,排除D项。
11.清政府普遍推行乡约制度,各地乡约宣讲内容变成了康熙帝“圣谕十六条”和雍正帝《圣谕广训》,偏重教化和仪式,常常引用《大清律例》。这反映出清代乡约(  )
A.有效地缓解了社会矛盾 B.使基层自治得到加强
C.开启了儒学世俗化进程 D.具有强制力和约束力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清代各地乡约的宣讲内容变成了皇帝圣谕,偏重教化和仪式,说明清代乡约主要是为了贯彻统治者的意志,具有强制力和约束力,故D项正确;A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乡约属于基层教化,并不是基层自治,排除B项;儒学世俗化进程在清朝之前就已经开始,排除C项。
12.周人认为,“尊礼尚施,事鬼敬神而远之”“天矜于民,民之所欲,天必从之”,主张“敬德保民”“以德配天”。这表明(  )
A.周人的天命观中含有理性成分 B.天神崇拜在周代居于统治地位
C.周人对鬼神世界保持排斥态度 D.周人的世界观具有迷信的色彩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事鬼敬神而远之”“民之所欲,天必从之”“敬德保民”“以德配天”等信息可知,周人更加关注人的世界,对待鬼神更加理性,故A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周代居于统治地位的不是“天神崇拜”,排除B项;材料中对鬼神的态度是敬而远之,并非排斥,排除C项;迷信色彩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排除D项。
二、综合题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汉建立后,“约法三章”不再适应现实需要,新的法令条文不断增加,形成《九章律》。汉武帝时,《九章律》之外的“旁章科条”迅速增至359“章”,仅关于死罪的法律条文便有1000多条,“律令烦多,百有余万言”;具有法律意义的案例汇编越编越多,《春秋》一书所记史事在判案时也用作参考。
——摘编自张晋藩《中国法制通史》
材料二 在汉初的几十年,虽然废除了秦王朝个别过于残忍的法律条文,但就司法体系和司法实践而言,几乎完全因袭秦王朝。当时以贾谊为代表的有识之士几乎一致建议汉王朝约法省刑,以安定民心。董仲舒认为,要克服汉承秦制的弊病,关键不在于法律制度的小修小补,而在于改变汉王朝的指导思想,换言之,就是以《春秋》作为汉王朝最高法典,以《春秋》决狱,以《春秋》作为现实生活的价值取向。
——摘编自马勇《帝国设计师:董仲舒传》
(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归纳西汉时期治国理政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些特点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西汉治国理政的措施产生的影响。
【答案】(1)特点:继承和发展秦制;法制不断完善;儒家思想影响法制建设;儒家思想和法家思想共同成为统治者的治国思想。
(2)原因:秦朝司法体系比较完备;秦朝法律过于残忍,不利于统治;统治者需要稳定统治;儒学适应现实需要。
(3)影响:有利于巩固大一统国家和稳定统治秩序;有利于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