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题人 历史组
审核人 历史组
一、单选题
第一部分----基础夯实
1.1952年,苏联某集体农庄的统计数据显示:生产1公担马铃薯的成本是40卢布,而它的收购价格仅为3卢布。1952~1953年,生产谷物、牛肉、猪肉和牛奶都是赔本的,而这种现象在苏联各地的集体农庄是“普遍存在的”。据此可知,当时的苏联( )
A.农业机械化落后于西方 B.受制于西方的经济封锁
C.粮食紧缺现象较为普遍 D.经济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2.有学者在评价苏联某一时期时说:“这一时期,苏共领导人对苏联的改革设计既缺乏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方向,又缺乏总体上的判断与把握 他的统治集团已基本上丧失了与人民大众的血肉联系,丧失了其应有的代表性和先进性,沦为一个老朽腐败的特权集团。”由此可知,“这一时期”是( )
A.斯大林时期 B.赫鲁晓夫改革时期
C.勃列日涅夫改革时期 D.戈尔巴乔夫改革时期
3.以“一半是失败,因而也就有另一半是成功”这种较长远的政治眼光来看,赫鲁晓夫时期的苏联是社会主义改革的一次失败的尝试,但我们对赫鲁晓夫的改革不应全盘否定,主要原因是其改革( )
A.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 B.使苏联跃升为与美国匹敌的超级大国
C.使得农业领域的改革成就显著 D.抛弃了以计划经济为主导的模式
4.20 世纪50年代,苏联政府发动大规模的宣传运动,动员人民前往西伯利亚等地区垦荒。垦荒运动使1954-1958年苏联的粮食产量有了大幅度的增长。但到了1959年,垦荒区就出现了后继乏力的迹象。导致这一状况的因素包括( )
①政府对农业发展缺乏足够的重视 ②扩大耕地面积而未改变发展模式
③运动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④社会生活需求发生了变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5.赫鲁晓夫为了改变苏联农业长期落后的面貌,于1953年开始推行他的“处女地”计划。他动员来了5万台拖拉机,6000辆卡车,在西伯利亚广袤的草原上播下了几十吨的种子。结果冬小麦全部被冻死,到1960年,“处女地”几百万英亩的土地,变成了沙漠。这说明赫鲁晓夫改革( )
A.主观行政命令违背自然规律 B.科学运用人的主观能动性
C.符合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 D.缺乏明确具体的改革思路
6.1953年,苏联采取了一系列鼓励发展个人副业的措施,有人称之为一种使私人生产受益的“新经济政策”。1958年苏联农业实现丰收。对此赫鲁晓夫指出:苏联“在短期内克服了农业生产的落后状态”,个人副业“将逐渐失去它的意义”。据此可知,赫鲁晓夫改革( )
A.延续了新经济政策的措施 B.缺乏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C.实现了国民经济协调发展 D.改革措施脱离苏联实际情况
7.1953年,苏联爆炸首颗氢弹;1954年,苏联建成世界上首座核动力发电站;1957年率先发射人造卫星上天;1961年实现人类首次宇宙航行。这一时期,苏联建立了核工业、无线电电子工业、仪表工业、宇航工业、喷气式飞机制造业。这些成就的取得( )
A.反映出计划体制效率较高 B.推动了世界多极化发展
C.增强了苏联的国际影响力 D.巩固了社会主义阵营
8.赫鲁晓夫认识到了“经济管理方面过分集中”的弊端,但他对“社会主义经济的性质是计划经济”坚信不疑。勃列日涅夫继续这一观点,并重申“计划工作是……中心环节和核心”。据此可知,苏联改革的失败主要在于( )
A.违背经济发展的规律 B.国家机构的日益膨胀
C.经济体制的僵化保守 D.改革过程中小修小补
9.1959年夏天,美国在莫斯科举行了为期6周的博览会,几乎所有的参展商品都受到了苏联民众的喜爱和好评,就连当时的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也手持一杯美国某知名品牌的饮料,在各国记者的摄像机面前露出了满意的表情。据此可知,这次博览会( )
A.折射出苏联经济发展的隐忧 B.促使苏联的改革重心转向工业
C.改善了苏联民众的生活水平 D.表明美苏经济具有高度互补性
10.有人评论赫鲁晓夫是“徘徊在新旧时代十字路口的一名代表人物,他的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而另一只脚又由于历史的原因,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淖中而不能自拔。”认为“他的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的史实依据有( )
①他揭露和批判了斯大林个人崇拜
②他为重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作出了努力
③他对计划经济体制发起了冲击
④他描绘了“20年内苏联将基本建成共产主义社会”的蓝图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1.有学者认为,当西方国家正在“滞胀”和经济增长率消失中挣扎时,苏联创造了破纪录的产量。以 1984 年为例,苏联的钢产量超过美国的80%,铁矿产量是美国的6倍。但苏联的繁荣是一种错觉,公布的增长和产量数据与它们实际的经济表现没有关系。在苏联,工业的“成功”意味着满足专断而任意的定额,不管生产货物的质量、产品的实际需要或生产的成本。材料旨在说明( )
A.苏联戈尔巴乔夫改革势在必行 B.西方发展经济要避免使用计划手段
C.高度集中的体制阻碍经济健康成长 D.苏联未发生滞胀证明苏联工业化的成功
12.1978年.苏联个人副业固定生产资金只占全苏联农业固定生产资金的很少部分,但苏联个人副业的产值却占农业总产值的25%。个人副业生产的土豆占全国土豆总产量的61%.蔬菜占29%,肉占29%,奶占29%.集体农庄庄员个人副业的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25.2%.这一史实可用来说明,当时苏联( )
A.粮食短缺问题得到了解决 B.重视工业化建设忽视农业
C.农业集体化措施存在弊端 D.农村经济得到快速的发展
13.有学者指出,苏联过度的扩张,不仅消耗了苏联的国力,而且还加剧了国民经济的军事化,导致经济结构更加畸形,损害了苏联的经济。到1978年,苏联的军费开支已占世界首位。由此可知( )
A.美苏争霸恶化了苏联经济 B.勃列日涅夫改革没有成效
C.斯大林模式逐渐得以突破 D.苏联积极适应新科技革命
14.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极力批判“市场社会主义”,当时报刊文章认为,“市场社会主义”是一种资产阶级的“邪说”,它是“右倾修正主义”作为计划工作“民主化”向“官僚主义”作斗争的借口,实际上会使经济离开党和国家的政策。这表明,当时苏联( )
A.经济体制改革的停滞 B.公有经济的衰败
C.人民生活的极大改善 D.思想理论的僵化
15.关于二战后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下列表述准确的是( )
①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也经历了曲折
②苏联由沿用斯大林时期创建的模式到成功改革此模式
③中国由学习苏联模式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④东欧国家从照搬苏联模式到谋求自主发展的道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6.后斯大林时代,苏联加大对农业的投资力度,不断提高农产品的收购价格,但为了保持食品的低价,国家不得不扩大物价补贴规模,1989年用于食品需求的补贴金在国家预算中占到支出部分的三分之一左右。上述现象说明苏联( )
A.产业结构失衡有所改善 B.国家财政状况渐趋好转
C.居民消费结构尚需优化 D.经济体制改革举步维艰
17.戈尔巴乔夫把“民主”“多元化”概念引入经济领域,认为苏联主要而又刻不容缓的任务是全面改革所有制关系,进行财产非国有化,实现所有制私有化。由此可知,戈尔巴乔夫改革( )
A.完善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B.认识到了苏联社会的根本问题
C.背离了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D.实现了政治与经济的统筹推进
18.1986年,戈尔巴乔夫第一次提出了“全面改革”的概念,主张不仅“要对经济关系和全部社会关系进行深刻的变革”,而且要对社会进行真正的革命性的和全面的改革。由此可知,戈尔巴乔夫( )
A.认识到深入改革的重要性 B.把政治改革作为改革重点
C.旨在纠正前任改革的弊端 D.改革的侧重点摇摆不定
19.自苏共二十七大以来,苏联的经济体制改革方案几经变化。1987年通过了根本改革经济体制的基本原则之后,又于1989年底提出经济健康化计划,1990年5月又提出向可调节市场经济过渡的《构想》,8月底推出“500天计划”。这说明苏联经济体制改革( )
A.具体方案在不断优化 B.从根本上突破了斯大林模式
C.缺乏一贯性和坚决性 D.致力调整国民经济比例失衡
20.苏联流传着一则笑话,这则笑话把苏联比作一列因铁轨已到尽头,无法继续前进的火车。每个领导人都以自己的方式处理这场危机:“斯大林下令把司机和列车员枪决;赫鲁晓夫则为他们平反;勃列日涅夫把窗帘拉上并命令左右摇动列车,造成列车正在运行的假象;戈尔巴乔夫则拉开窗帘,把身子探出窗外大声喊道:‘前面没有铁轨了,前面没有铁轨了!'最后,戈尔巴乔夫决定把火车拆了,到有铁轨的地方再拼装起来。”戈尔巴乔夫“把火车拆了”主要是指( )
A.扩大企业自主权,利用奖金等经济杠杆 B.平反冤假错案,强调集体领导
C.取消苏共领导地位,放弃社会主义制度 D.实行自上而下的指令性计划体制
21.1953年,南斯拉夫政府颁布法令,允许解散农业生产合作社,并逐步取消农产品征收制度,实行了农产品自由贸易。1961年,南斯拉夫又通过法律规定,企业由部分进口自由转变为完全进口自由,同时有权在完税后决定企业和个人之间分配的比例。南斯拉夫的这些举措( )
A.彻底突破了苏联模式的束缚 B.迷失了社会主义的方向
C.有利于增强社会经济的活力 D.导致了东欧剧变的发生
22.据统计,经互会国家对外贸易总额的60%是在内部进行的,能源和其他原料的80——90%由内部供应,苏联机器技术产品进口的60%来自经互会国家。该统计反映出( )
A.苏联加强对东欧各国经济援助 B.东欧的社会主义改革成效显著
C.西欧经济一体化进程受到阻碍 D.经互会国家间经济依存度较高
23.20世纪80年代初,波兰本国实行军管后,美国政府强烈要求国际金融组织严格控制对波兰的贷款,阻挠波兰成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员,迫使苏联为稳定波兰局势买单。同时,美国政府还利用苏东阵营内部的问题,推动苏东地区的“自由化”。美国这些做法( )
A.强化了西方资本主义阵营的势力渗透 B.说明美苏对抗形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C.旨在弱化苏联对东欧地区的管控力度 D.开启了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历史进程
24.马歇尔计划出台的过程中,东欧各国及其共产党内的部分领导人对这一计划表示感兴趣,尤以捷克斯洛伐克和波兰最为积极。这一现象加剧了苏联的警惕。苏联认为,只有军事上的影响是不够的, “意识形态和制度的一致性才能提供可靠的保障”。据此可推知( )
A.东欧的苏联模式化加深 B.社会主义改革迷失方向
C.美苏的对抗趋于白热化 D.援助计划诱导东欧剧变
25.1989年,乔治·布什就任美国总统后,在外交上对东欧国家区别对待。根据如表,布什“区别对待”东欧国家的目的是( )
波兰、匈牙利 因团结工会获得合法地位而专门制定“援助波兰行动计划”,赞赏匈牙利“走在撕开铁幕的最前面”,并向其提供2500万美元发展资金。
罗马尼亚、东德 以两国“拒绝任何变革”、“严重侵犯人权”等理由进行经济报复,如禁止从罗马尼亚进口商品、禁止国际组织向罗马尼亚提供贷款等。
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 两国改革“起步晚且进展小”,绝不轻易给予经济实惠。
A.扭转美国在“冷战”中的被动地位 B.维护雅尔塔体系的国际秩序
C.加速东欧国家“和平演变”的进程 D.建立美国为主导的单极世界
26.1968年7月16日出席华沙会议的苏、波、匈、保、东德五国领导人联名致信给捷共中央,“我们不能坐视敌对势力把你们的国家推离社会主义的道路并且引起使捷克斯洛伐克表示,脱离社会主义大家庭的危险。这已经不仅是你们一国的事情了。”这一事件( )
A.表明社会主义阵营开始瓦解 B.源自于美国对东欧的和平演变
C.不利于东欧国家的独立发展 D.加速了苏东剧变和多极化趋势
27.1965年,苏共中央开始实行“新经济体制”,按部门原则建立中央和加盟共和国各专业部;减少下达给企业的计划指标,引导企业关注产品销售额、利润额和盈利率。这表明新经济体制旨在( )
A.提升国民经济调控的专业化 B.增强管理和企业的经济活力
C.彻底突破斯大林模式的束缚 D.借鉴欧美国家市场调节经验
28.20世纪50-80年代,苏联和东欧进行了三波改革,但都未取得实质性突破。与苏联相比,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劳动力75%在农业部门,苏联75%在工业部门;苏联已将社会保障网扩展至城乡全体劳动者,而中国享受保障的只有占劳动者总数20%的城市劳动者。这些数据反映了( )
A.苏联的社会保障优于中国 B.中国改革的阻力相对较小
C.中国的改革成就高于苏联 D.中国的改革开放势在必行
29.赫鲁晓夫上台后,许多集体农庄“人们的劳动态度完全变了样,以前生产队长必须一个个的劝人们到田间或者谷场区劳动,而现在则操另一种心:怎样想出一些工作来好让人们有活干”。这一现象( )
A.体现“新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效 B.得益于劳动分配制度的改革
C.扭转了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的局面 D.是对农业集体化的根本调整
30.下表二战后苏联出口商品构成比例变化表(部分)
年份 产品比例 1950 1960 1970 1980 1985
机械设备/% 12.3 20.7 21.5 15.8 13.9
燃料和电力/% 3.9 16.2 15.6 46.9 52.7
矿石、金属及其制品/% 10.8 20.2 19.6 8.8 7.5
粮食及粮食加工品/% 21.1 13.1 8.4 1.9 1.5
日用工业产品/% 4.9 2.9 2.1 2.5 2.0
根据此表可知,苏联( )
A.扭转了片面发展重工业的局面 B.赫鲁晓夫改革改善了国内民生
C.经济发展日益倚重于能源出口 D.勃列日涅夫改革提高生产效益
二、材料分析题
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计划(说我们计划欠周地设想也许较确切)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
——列宁《十月革命四周年》,《列宁全集》第四十二卷
材料二 必须再退,再后退,从国家资本主义转到由国家调节买卖和货币流通。商品交换没有得到丝毫结果,私人市场比我们强大,通常的买卖贸易代替了商品交换。
——《列宁全集》
材料三 农业集体化运动用强制的手段和“阶级斗争”的方式完成生产关系的变革,使苏联建构起完整的计划经济体制。从此,国家对农民有了强制征粮的稳定机制,以农民“贡税”满足高速工业化的资金需求。
——摘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俄经济政策“转到由国家调节买卖和货币流通”的原因。
(2)“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这是邓小平对材料二中提到的政策的评价,结合苏俄的相关史实加以说明。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赫鲁晓夫针对“贡税”的改革措施,并对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措施予以评价。
32.在世界历史的漫漫进程中,无论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都在探索一条适合自身经济发展的道路。在这些探索中,我们看到了成功与失败,我们也得到了启迪与借鉴。
材料一 1932年罗斯福入住白宫时,美国正是“一片痛苦的海洋”。失业的人们四处游荡,在夏日的酷暑里,在苍蝇成群的垃圾堆中寻找食物,他们甚至不放过变质的肉,因为他们可以将“最坏的部分去掉后再食用”,他们还会摘下眼镜食用坏掉的肉,因为“这样就看不见肉上的蛆了”……
——选自亚当.科恩著《无所畏惧》
材料二 从二战结束到20世纪70年代初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盛行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出现了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缩小贫富差距,减少因贫困引发的社会问题,进行了政策的调整……商业、运输业、金融、保险、房地产业、电信业、水、电、煤气供应等公共事业在不断扩大……(20世纪九十年代)在美国形成了一种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
——节选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2》(人教版)
材料三 (戈尔巴乔夫刚上台时) 苏联虽然号称“最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但主要消费品长期供应不足。经过七十多年的建设,1985年苏联人均GNP为3396美元,不仅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而且还落后于亚洲、拉丁美洲一些国家。苏联人均收入为西方国家的三分之一左右,但由于苏联实行控制消费、高积累的政策,苏联人的生活水平与西方的差距更大。而且,主要消费品长期短缺,供给不足,经常需要凭票供应,暗藏了通货膨胀的危险,人民生活水平从革命前的居欧洲第五位下降到在八十年代的居世界第八十八位。1985年人均住房面积仅15平方米,为西方国家的50%;每百户汽车拥有量为14辆,仅为西方国家的17.50%。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材料一中美国正是“一片痛苦的海洋”具体指什么?罗斯福采取了怎样的措施最终使美国社会摆脱了“痛苦”?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二战后的资本主义国家有哪些新变化?
(3)材料三反映了苏联社会发展的什么问题?其根本原因是什么?
(4)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体制和模式前后都发生过许多的变化,从中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59年9月,赫鲁晓夫访美后,在苏联推动玉米的扩种工作。1960年,苏联玉米播种面积达到2800公顷,1962年又扩大到3700公顷,在日光不足的高纬度地区,农民也被迫种植玉米。1959—1962年,农产品的年均增长率仅为1.7%;1963年,则为负增长,按价值计算的总产量低于1958年的水平,国内的面包供应出现了严重困难。严重缺粮和缺饲料,导致苏联农场大量屠宰牲畜,结果使得肉、油、蛋及其他产品严重缺乏。到1964年,肉类产品在各地几乎普遍出现长时间脱销。
——摘编自陆南泉《苏俄经济改革二十讲》
材料二 勃列日涅夫上台后,在改革农业管理体制和发展农业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并于1969年制定了新的《集体农庄示范章程》。从1965年起,国家实行“固定收购,超售奖励”的办法。同时,大范围地提高收购价格。对庄员实行有保障的劳动报酬制度,对个体农牧副业发放银行贷款,减少税收,放宽私有牲畜头数,扩大拥有宅旁园地的居民范围,放松农庄市场价格。大量增加农业投资,用以解决农业机械化、化学化、电气化、水利化和土壤改良等。同时,注意建设农产品商品基地,加强农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1966—1970年,苏联农业总产值年增长率达4.2%,较1961—1965年提高1.9%。1981年,苏联的小麦、甜菜、土豆、牛奶等产量已居世界第一位,棉花、肉、蛋的产量居第二位,谷物产量居第三位。但是,苏联农业落后问题未得到根本解决,国家统得仍然过多,“吃大锅饭”问题仍然存在。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下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60年代初苏联出现物资供应困难局面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勃列日涅夫农业改革的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其简要评价。
1.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当代苏联。据材料可知,苏联各地的集体农庄“普遍存在的”产品的成本高于价格的现象,说明当时的经济体制出现问题,其经济体制改革势在必行,D项正确;材料中没有苏联与西方的对比信息,无法判定机械化是否落后于西方,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涉及西方经济封锁的信息,排除B项;材料描述的是农产品成本高于价格,而非粮食紧缺,排除C项。故选D项。
2.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苏联。根据材料“缺乏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方向,又缺乏总体上的判断与把握”“丧失了与人民大众的血肉联系,丧失了其应有的代表性和先进性,沦为一个老朽腐败的特权集团”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戈尔巴乔夫改革放弃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和苏共的领导地位,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改革,不仅导致国内思想的混乱,还加速了苏联统治集团内部的腐化,最终导致苏联解体,D项正确;斯大林时期苏共领导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赫鲁晓夫改革时期苏共领导人没有放弃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和苏共的领导地位,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勃列日涅夫改革时期苏共领导人没有放弃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和苏共的领导地位,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故选D项。
3.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苏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赫鲁晓夫积极推行农业改革,注重民生经济改善,他的改革冲击了“神圣不可侵犯”的斯大林模式,打开了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闸门,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A项正确;使苏联跃升为与美国匹敌的超级大国,是在勃列日涅夫统治时期,排除B项;赫鲁晓夫改革侧重于农业,但由于其急躁冒进,不顾客观实际,倡导“种植玉米运动”,导致粮食减产,因此农业成就显著的说法错误,排除C项;赫鲁晓夫的改革并未改变以计划经济为主导的模式,没有摆脱斯大林模式,排除D项。故选A项。
4.C
【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赫鲁晓夫时期苏联。根据材料,垦荒运动到了后期出现了后继乏力的迹象,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是随意扩大耕地面积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导致产量下降,②③符合题意,C项正确;政府对农业发展很重视,但是没有正确理论指导,①不符合题意,排除AB项;当时社会需求没有发生变化,④不符合题意,排除项。故选C项。
5.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53-1960年(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赫鲁晓夫改革时期,忽视西伯利亚的自然环境,最终导致草原变成了沙漠,说明主观行政命令违背自然规律,A项正确。根据材料,赫鲁晓夫改革失败,说明其并未科学运动人的主观能动性,并不符合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排除BC项;根据材料“他动员来了5万台拖拉机,6000辆卡车”可知赫鲁晓夫并不缺乏具体的改革思路,排除D项。故选A项。
6.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53年、1958年(苏联)。据材料“赫鲁晓夫在1953年采取了一系列鼓励发展个人副业的措施,1958年苏联农业实现丰收,赫鲁晓夫认为个人副业”“将逐渐失去它的意义”,表明赫鲁晓夫在经济政策的实施上没有继承性,这说明赫鲁晓夫改革缺乏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B项正确;赫鲁晓夫改革没有延续新经济政策的措施,排除A项;赫鲁晓夫改革没有实现国民经济协调发展,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改革措施脱离苏联实际情况,排除D项。故选B项。
7.C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提示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50、60年代(苏联)。据本题材料“这一时期,苏联建立了核工业、无线电电子工业、仪表工业、宇航工业、喷气式飞机制造业”结合学知识可知,二战后,苏联顺应新科技革命的时代潮流,在原子能的开发利用、电子技术、航天技术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这增强了苏联的国际影响力,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计划体制的效率高低,排除A项;苏联为世界两极格局的一极,排除B项;20世纪50年代末,中苏关系破裂,表明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开始瓦解,排除D项。故选C项。
8.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苏联)。根据材料“社会主义经济的性质是计划经济”“计划工作是……中心环节和核心”可知,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都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因此苏联改革失败主要在于经济体制的僵化保守,C项正确;计划经济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违背经济发展的规律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国家机构的日益膨胀不属于改革失败原因,排除B项;改革过程中小修小补属于改革的局限性,而题干问的是原因,排除D项。故选C项。
9.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59年(苏联)。根据材料可知,苏联领导人对美国某知名品牌饮料很满意,侧面反映出苏联人民的生活水平较低,折射出苏联经济发展的隐忧,A项正确;斯大林时期苏联的改革重心已经转向工业,排除B项;博览会不能改善苏联民众的生活水平,排除C项;高度互补性说法错误,排除D项。故选A项。
10.B
【详解】本题是多项组合题。时空:二战后(苏联)。据材料及所学可知,①的表述符合史实,在苏共二十大的秘密报告上作出的。②的表述符合史实,赫鲁晓夫平反冤假错案,强调集体领导,改革干部制度等。③的表述符合史实,赫鲁晓夫对旧体制进行改革,改革注入市场经济成分,取得一些成效。B项正确;④的表述不符合史实,赫鲁晓夫改革失败而下台,苏联未能建成共产主义社会,排除ACD项。故选B项。
11.C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苏联)。据材料“但苏联的繁荣是一种错觉,公布的增长和产量数据与它们实际的经济表现没有关系。在苏联,工业的‘成功’意味着满足专断而任意的定额,不管生产货物的质量、产品的实际需要或生产的成本。”可知,苏联工业在高度集中的体制下发展,但存在着问题,即高度集中的体制阻碍经济健康成长,C项正确;材料没有讲述苏联戈尔巴乔夫改革势在必行,排除A项;从材料无法得出西方发展经济要避免使用计划手段的论断,排除B项;材料讲述苏联工业在高度集中的体制下发展,但存在着问题,可见苏联工业化并未成功,排除D项。故选C项。
12.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78年(苏联)。据本题材料图片信息可知,苏联是勃列日涅夫统治时期,推行的农业措施以集体农庄庄员为主,结合所学可知推行的是农业集体化措施,C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粮食短缺问题,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农业方面,排除B项;这时期注重发展军事工业,农业的发展状况不好,排除D项。故选C项。
13.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78年(苏联)。根据材料信息,美苏争霸时期苏联过度的扩张,加剧了军事工业的发展,从而加剧了经济结构的畸形化,体现了美苏争霸恶化了苏联经济,A项正确;勃列日湿夫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排除B项;这一时期苏联经济结构更加畸,即重工业畸形发展,体现了其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也没有适应新科技革命要求去发展高新科技产业,排除C、D两项。故选A项。
14.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本题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根据本题题干时间信息可知时空是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20世纪60-80年代初)的苏联。根据材料信息“极力批判‘市场社会主义’”、“‘市场社会主义’是一种资产阶级的‘邪说’”、“实际上会使经济离开党和国家的政策”可知当时苏联依然坚守高度集中在计划经济体制,认为在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市场经济是错误的,思想理论僵化,D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时苏联正在进行勃列日涅夫改革,排除A项;苏联的衰败是“苏联模式”的问题,并不是公有经济的问题,排除B项;材料没有信息涉及民众生活,排除C项。故选D项。
15.C
【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二战后社会主义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后,社会主义从一国扩展到多国,形成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这些国家经历了快速发展与艰难曲折的改革,①正确。苏联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的改革没能突破斯大林时期创建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②错误。新中国成立后仿照苏联模式建立计划经济体制,改革开放后,中国以农村改革为突破口,逐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③正确。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前后,东欧各国人民经过艰苦斗争,在苏联的帮助下建立了一系列人民民主国家。东欧各国着手恢复遭到战争破坏的经济,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和教育水平,但大多采取苏联模式,造成国民经济比例失调。一些东欧国家希望摆脱苏联控制,通过改革,走自己独立发展的道路,④正确。C项正确;排除A、B、D项。故选C项。
16.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1989年左右的苏联。根据材料可知,1989年苏联的经济改革,为了保证食品的低价,国家不得不增加食品价格补贴,加重了国家的经济负担,折射出政府无法通过经济改革稳定物价水平,说明经济体制改革举步维艰,D项正确;材料仅涉及政府对食品提供价格补贴的相关信息,无法得出产业结构失衡有所改善的结论,排除A项;国家增加食品价格补贴,加重了国家的经济负担,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居民消费结构的相关信息,与题意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17.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二战后(苏联)。根据材料“进行财产非国有化,实现所有制私有化”及所学知识可知,作为社会主义制度经济基础的公有制被取消,体现了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C项正确;戈尔巴乔夫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并非完善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排除A项;苏联社会的根本问题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而非社会主义公有制,排除B项;材料只体现了戈尔巴乔夫在经济上的改革,没有体现政治改革,排除D项。故选C项。
18.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86年(苏联)。根据材料可知,戈尔巴乔夫主张对苏联经济和社会进行全面改革,这符合当时苏联需要深化改革的社会现状,说明其认识到了深入改革的重要性,A项正确;材料未提及把政治改革作为重点,排除B项;“旨在纠正前任改革的弊端”说法错误,排除C项;改革的侧重点摇摆不定与材料中“全面改革”不相符,排除D项。故选A项。
19.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87年至1990年(苏联)。从材料看,苏联的经济体制改革方案频繁变动,最终会使得前面的种种方案没有一个是贯彻到底,缺乏一贯性和坚决性,C项正确;结合所学可知,苏联最终解体,其改革方案没有促进苏联的进步,改革方案没有不断优化,排除A项;“根本改革经济体制的基本原则”仅是方案口号,并不意味着从根本上突破了斯大林模式,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调整国民经济比例问题,排除D项。故选C项。
20.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是戈尔巴乔夫时期的苏联。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戈尔巴乔夫“把火车拆了”主要是指其取消苏共领导地位,放弃社会主义制度,从而直接导致了苏联的解体,C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扩大企业自主权,利用奖金等经济杠杆是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的举措,排除A项;平反冤假错案,强调集体领导是赫鲁晓夫执政时期的举措,排除B项;实行自上而下的指令性计划体制是斯大林执政时期的举措,排除D项。故选C项。
21.C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目的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欧洲)。根据材料可知,南斯拉夫改革策略中,不仅发挥商品货币关系,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还降低政府对企业的干预,增强企业的自主性,这些举措有利于增强南斯拉夫的社会经济活力,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C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斯拉夫改革未能突破斯大林模式,并最终失败,排除A项;南斯拉夫改革未放弃马克思主义的指导,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排除B项;20世纪80年代末东欧剧变才发生,排除D项。故选C项。
22.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经互会国家)。据材料“经互会国家对外贸易总额的60%是在内部进行的,能源和其他原料的80-90%由内部供应,苏联机器技术产品进口的60%来自经互会国家”可知,经互会国家对外贸易主要在内部进行,能源和其他原料主要来自经互会国家,这说明经互会国家间经济依存度较高,D 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苏联对东欧各国经济援助,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东欧的社会主义改革,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西欧经济一体化进程,排除C项。故选D项。
23.C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80年代初(世界)。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结论是:20世纪80年代,美国运用经济手段打压波兰,并利用苏东阵营内部问题推动苏东地区的“自由化”结合所学可知,美国这些做法旨在削弱苏联对东欧地区的管控,C项正确;材料中美国主要利用了经济手段和苏东阵营内部问题,而不是势力渗透,排除A项;当时美苏对抗的形式仍然是冷战,并未发生变化,排除B项;材料中的事件与苏联的解体没有直接联系,所以“开启了”说法错误,排除D项。故选C项。
24.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是二战后(世界)。根据材料可知,东欧各国对马歇尔计划产生了极大兴趣,为防止社会主义阵营出现分裂,苏联计划加大在军事、意识形态和制度上对东欧国家的控制,这强化了东欧国家在发展模式上与苏联的一致性,A项正确;马歇尔计划出台时1948年,此时东欧国家在建立或刚刚建立社会主义,还没有进行社会主义改革, “迷失方向”的说法不准确,排除B项;材料无法得出美苏对抗趋于白热化的结论,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东欧剧变发生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25.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89年(美国、东欧国家)。结合所学知识,1989年世界处于两极格局之下,美苏冷战仍在继续,布什“区别对待”东欧国家的目的在于加速瓦解东欧,C项正确;这一时期美国在“冷战”中处于主动地位,排除A项;维护雅尔塔体系的国际秩序不是主要目的,排除B项;材料体现不出美国建立单极世界的目的,排除D项。故选C项。
26.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68年(东欧)。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1968年捷克斯洛伐克开始改革,受到了苏、波、匈、保、东德五国的干预,因此不利于东欧国家的独立发展,C项正确。根据所学可知,苏联的大国主义和民族利己主义所导致的东欧国家反对苏联控制的斗争,以及中苏关系的破裂,表明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开始瓦解,排除A项;美国对东欧的和平演变属于客观因素,且材料并未涉及,排除B项;20世纪80年代末苏东剧变和多极化趋势明显,与材料内容关系不大,排除D项。故选C项。
27.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时空是1965年的苏联。根据材料“1965年,减少下达给企业的计划指标,引导企业关注产品销售额、利润额和盈利率”及所学可知,该时期苏联的这些改革举措减少下达给企业的计划指标,引导企业关注产品销售额、利润额和盈利率,意在扩大企业自主权,增强企业的活力,B项正确;材料只是加大企业的自主权,与整个国家国民经济的调控无关,排除A项;勃列日涅夫改革只是对传统体制的修修补补,无法突破斯大林模式,排除C项;材料中的举措仅仅调整了国家与企业之间的行政和经济关系,体现不借鉴欧欧美国家的市场调节,排除D项。故选B项。
28.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苏联和东欧、中国)。材料中提到苏联和东欧改革未取得实质性突破,同时对20世纪80年代初中苏情况进行对比,苏联较高的工业化人口占比和完善的社会保障网使得改革需要触及的面较大,从而决定了改革的难度阻力较大,而中国“享受保障的只有占劳动者总数20%的城市劳动者”,比例相对较小,所以中国改革的阻力相对较小,B项正确;苏联的社会保障优于中国不是材料反映的情况的主旨,材料主要想强调苏联和中国改革阻力问题,排除A项;材料没有对中苏改革成就进行对比,排除C项;20世纪80年代中国已经实行改革开放,排除D项。故选B项。
29.B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原因题和影响题。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二战后的苏联。材料“以前生产队长必须一个个的劝人们到田间或者谷场区劳动,而现在则操另一种心:怎样想出一些工作来好让人们有活干”反映了赫鲁晓夫改革时期,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了一定的提高,这主要得益于赫鲁晓夫对劳动分配制度进行改革,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B项正确;“新经济体制”是勃列日涅夫的改革措施,排除A项;苏联时期的改革并未扭转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的现状,排除C项;赫鲁晓夫改革是对农业集体化的局部调整,非根本变革,排除D项。故选B项。
30.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是1950年至1985年的苏联。根据材料“二战后苏联出口商品构成比例变化表(部分)”可知,1950年至1985年,苏联出口商品的构成比例中燃料和电力的比重呈现出大幅增加的趋势,说明苏联经济的发展日益倚重于能源出口,C项正确;材料无法得出苏联片面发展重工业的局面得到扭转的结论,排除A项;材料无法得出赫鲁晓夫改革对民生改善的作用,排除B项;勃列日涅夫改革使苏联经济逐渐陷入停滞状态,并不是提高生产效益,排除D项。故选C项。
31.(1)原因:国内战争结束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弊端日益显现(生产关系不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苏俄出现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2)新经济政策符合苏俄当时的国情,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得到了广大工农群众的支持;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
(3)措施:将农产品义务交售制改为收购制。
评价:注入某些市场经济成分,取得了一些成效;改革推进了农业的发展,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有所增加;改革没有突破计划经济体制,国民经济比例仍然严重失调。
【详解】(1)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现代苏俄(联)。原因:根据材料“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和所学可知,可从国内战争结束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弊端日益显现、苏俄出现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等角度进行分析。
(2)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现代苏俄(联)。说明:根据材料“商品交换没有得到丝毫结果,私人市场比我们强大,通常的买卖贸易代替了商品交换”和所学知识可知,列宁的思路较好实际上说明邓小平对新经济政策的肯定,主要从新经济政策的积极影响角度回答,如新经济政策符合苏俄当时的国情,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得到了广大工农群众的支持;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
(3)本题是特点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现代苏联。措施:根据材料“国家对农民有了强制征粮的稳定机制,以农民‘贡税’满足高速工业化的资金需求”和所学可知,针对“贡税”的改革措施是将农产品义务交售制改为收购制。 评价:结合上述分析和所学可知,可从注入某些市场经济成分,取得了一些成效、改革推进了农业的发展及未能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等角度进行分析。
32.(1)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政府采取了加强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政。(直接答罗斯福新政也可)
(2)变化:国家大力干预经济(或答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建立“福利国家”、科学技术的新发展、社会结构的新变化等。
(3)经济发展极为缓慢,人民生活水平低。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束缚(或:斯大林模式的束缚)
(4)要不断地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本国经济政策;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可以相互借鉴和学习等等。言之有理即可。
【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932年(美国)。第一小问“一片痛苦的海洋”,据材料“1932年罗斯福入住白宫时,美国正是“一片痛苦的海洋”得出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第二小问措施,结合所学可知政府采取了加强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政。(直接答罗斯福新政也可)
(2)本题是对比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据材料“从二战结束到20世纪70年代初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盛行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并结合所学得出国家大力干预经济(或答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据材料“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缩小贫富差距,减少因贫困引发的社会问题,进行了政策的调整……商业、运输业、金融、保险、房地产业、电信业、水、电、煤气供应等公共事业在不断扩大”得出建立“福利国家”;据材料“(20世纪九十年代)在美国形成了一种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得出科学技术的新发展;结合所学可知,社会结构的新变化等。
(3)本题是特点类、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戈尔巴乔夫时期(苏联)。第一小问问题,据材料“主要消费品长期短缺、供给不足,经常需要凭票供应,暗藏了通货膨胀的危险,人民生活水平从革命前的居欧洲第五位下降到在八十年代的居世界第八十八位”得出经济发展极为缓慢,人民生活水平低。第二小问根本原因,结合所学可知,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束缚(或:斯大林模式的束缚)。
(4)本题是认识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现代(世界)。结合所学可知,要不断地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本国经济政策;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可以相互借鉴和学习等等。言之有理即可。
33.(1)原因:盲目的种植玉米运动影响农业发展;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未得到改变;优先发展工业的模式影响了农业投入;与美国争霸,大力发展军事工业,制约了农业发展。
(2)措施:改进农产品收购制度,提高收购价格;对庄员实行有保障的劳动报酬制度;支持发展个体农牧副业;推行农业集约化方针。评价: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苏联农业的发展;有利于提高苏联人民的生活水平;对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作用;未从根本上解决苏联农业落后的问题;未从根本上改变苏联模式。
【详解】(1)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20世纪60年代初苏联。
原因:根据材料“1960年,苏联玉米播种面积达到2800公顷,1962年又扩大到3700公顷,在日光不足的高纬度地区,农民也被迫种植玉米。1959—1962年,农产品的年均增长率仅为1.7%;1963年,则为负增长,按价值计算的总产量低于1958年的水平,国内的面包供应出现了严重困难。”可知,盲目的种植玉米运动影响农业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未得到改变,且优先发展工业的模式影响了农业投入;根据材料“1959年9月,赫鲁晓夫访美后,在苏联推动玉米的扩种工作。”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与美国争霸,大力发展军事工业,制约了农业发展。
(2)本题是特点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当代苏联。
措施:根据材料“从1965年起,国家实行‘固定收购,超售奖励’的办法。同时,大范围地提高收购价格。”可知,改进农产品收购制度,提高收购价格;根据材料“对庄员实行有保障的劳动报酬制度,对个体农牧副业发放银行贷款,减少税收,放宽私有牲畜头数,扩大拥有宅旁园地的居民范围,放松农庄市场价格。”可知,对庄员实行有保障的劳动报酬制度,支持发展个体农牧副业;根据材料“大量增加农业投资,用以解决农业机械化、化学化、电气化、水利化和土壤改良等。”可知,推行农业集约化方针。
评价:根据材料“1966—1970年,苏联农业总产值年增长率达4.2%,较1961—1965年提高1.9%。1981年,苏联的小麦、甜菜、土豆、牛奶等产量已居世界第一位,棉花、肉、蛋的产量居第二位,谷物产量居第三位。”结合所学知识,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苏联农业的发展,有利于提高苏联人民的生活水平,对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作用;根据材料“苏联农业落后问题未得到根本解决,国家统得仍然过多,‘吃大锅饭’问题仍然存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未从根本上解决苏联农业落后的问题;未从根本上改变苏联模式。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