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衢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教学质量监测物理试卷(图片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省衢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教学质量监测物理试卷(图片版,无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06-18 11:03: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16.实验题(I、Ⅱ、三题共15分)
16-I.(6分)图(a)为“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实验过程如下:
第16-1题图(b)
第16-I题图(a)
(1)将小车置于带有定滑轮的木板上,然后将纸带穿过电火花计时器与小车相连。计时器所
连交流电源的电压为▲V。
(2)用垫块将木板右端垫高,调整垫块位置,进行阻力补偿。某次打出纸带如图(b)所示(纸带
的右端与小车相连),则垫块应该▲(选填“往左移”、“往右移”或“固定不动”)。
(3)经多次调节后直至完全补偿阻力,挂上槽码,接通电源,释放小车,打出的纸带一部分
如图()所示,已知纸带上标出的相邻计数点之间还有两个点未画出,则小车运动的加速
度大小为▲/s2(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根据数据可知,实验过程中不合理之处
为▲。
单位:cm
2.214.35米6.55
8.82
第16-I题图(c)
标尺
16-Ⅱ.(5分)在“探究向心力大小的表达式”实验中
(1)本实验所采用的实验探究方法与下列哪个实验
长槽短槽
左塔轮
是相同的▲。
右塔轮
A.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
B.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
C.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手柄
D.探究平抛运动的特点
第16-Ⅱ题图
(2)用如图所示的向心力演示器进行实验,下图中探究向心力大小与轨道半径关系的是▲一。
挡板
挡板
挡板
挡板
悬臂
铝球
悬臂
悬臂
钢球
1塔轮
皮带
塔轮1
1塔轮
皮带
塔轮1
B
挡板
挡板
挡板
悬臂
铝球
悬臂
铝球
皮带
塔轮
塔轮1
皮带
塔轮
塔轮
C
D
(3)探究向心力大小与角速度的关系时,摇动手柄,发现两标尺显示的等分格数值之比为1:4,若
增大摇动速度,则等分格数值之比将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高一物理试卷
第4页(共6页)
16-.(4分)如图为一种利用气垫导轨和光电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已知重力
加速度为g。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第16-Ⅲ题图
a.
将气垫导轨放在水平桌面上,将导轨调至水平。
b.测出遮光条的宽度d。
c,将滑块移至图示位置,测出遮光条到光电门的距离1。
d.由静止释放滑块,读出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遮光时间t。
e.用天平称出托盘和砝码的总质量m。
f.
回答下列问题:
(1)为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
A.滑块的长度x
B.滑块和遮光条的总质量M
C.遮光条运动到光电门处所用的时间T
(2)若要符合机械能守恒定律的结论,以上测得的物理量应该满足的关系为(用测得的物理
量符号表示)
(3)在该实验中▲(选填“需要”或“不需要”)满足滑块和遮光条的总质量远大于托盘
和砝码的总质量。
17.(6分)如图为“眼疾手快”游戏装置示意图,游戏者需接住
从支架上随机落下的圆棒。已知圆棒长为0.4m,圆棒下端
·A
距水平地面2.1m,某次游戏中一未被接住的圆棒下落经过
·B
A、B两点,A、B间距0.4m,B点距离地面1.25m。圆棒
下落过程中始终保持竖直,不计空气阻力。求:
(1)圆棒下端到达A点时的速度大小;
第17题图
(2)圆棒经过AB段所需的时间。
18.(10分)如图甲所示,水平桌面上静置有一算盘,中间带孔的算珠可穿在固定的杆上滑动,使
用时发现有一颗算珠位于杆的一端处于未归零状态,在仁0时刻对算珠施加沿杆方向的力
F=0.12N使其由静止开始运动,经0.1s撤去F,此后再经0.1s恰好能到达另一端处于归零状
态。算珠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v-t图像如图乙所示,算珠的厚度d=7.5mm,与杆间的动摩擦
因数恒定。求:
(1)杆的长度L:
(2)算珠与杆间的动摩擦因数:
(3)算珠的质量m。
归零状态
未归零状态
Av/(m's)
0.3
0.2
0.1
0.2t


第18题图
高一物理试卷
第5页(共6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