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2张PPT)
18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文言文指用古代书面语言写成的文章。我国的古代,所有的文章都是用书面语言写成的。所以,现在我们一般将古文称为“文言文”。
学习方法
认读“恭勤焉杵足”5个生字,会写“囊萤恭勤博贫焉逢足”9个生字,正确读写“囊萤夜读 铁杵成针”等词语。
知识目标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借助注释理解重点词句,疏通全文,从人物的语言、动作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
过程目标
根据故事内容领悟文中所讲的道理。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情感目标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从人物的语言、动作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
教学重点
能借助注释,读懂每句话的意思。
教学难点
凿壁偷光的匡衡
映月读书的江泌
同学们,古时候有很多喜欢读书的孩子,你们知道有谁吗?
第一课时
囊萤夜读
车胤,(约333~约401)字武子,东晋南平郡江安县西辛里(今湖北公安曾埠头乡)人。自幼聪颖好学,家境贫寒,常无油点灯,夏夜就捕捉萤火虫,用以照明夜读,学识与日俱增。
我会认
开火车读
我会写
气囊 智囊团
“中”上有一横
此处是两点
恭顺
恭请
四点分布均匀
心不在焉
齐读题目,谁来说说题目的意思?
用口袋装。
囊 萤 夜读
萤火虫。
一起来解题:(车胤)把萤火虫装在袋子里(照明),在夜里读书。
夜晚读书。
借助注释,理解课文中每句话的意思,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囊萤:用袋子装萤火虫。
——用袋子装萤火虫照着读书。
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
车胤
谦逊有礼
通晓,明白。
勤劳
疲倦
译文:晋朝人车胤谨慎勤劳而不知疲倦,知识广博,学问精通。
注释,能帮助我们理解意思。
扩词,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学习文言文。
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贫穷
白色薄绢做的口袋。
日夜不停地读书;(用夜晚接着白天。)
译文:(车胤)家境贫寒,不能经常得到煤油(点灯,以便在灯下读书),夏天的夜晚,(车胤)就用白色薄绢做成(透光)的口袋,装几十个萤火虫照着书本,夜晚接着白天地学习着。
盛 数 十 萤 火 以 照 书 ,以 夜 继 日 焉。
多音字
根据意思判断读音
chéng
shù
从车胤的描写中,你感受到了他的什么品质?
勤奋好学、不畏艰难险阻、惜时好读书。
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朗读指导(课后第1题)
读准字音,注意词句之间的停顿。还要注意读出对车胤的敬佩之情。
照样子,根据课文内容填一填。(课后第3题)
胤恭勤不倦。(疲倦)
家贫不常得油。( )
用这样的方法我能更好地学习文言文。
提示:这种方法叫扩词法,也叫加字法。即在单音节词前或后加字,使之成为双音节词或短语。
贫穷
.
.
总结方法
同学们,你还读懂了什么?
(1)我觉得车胤勤奋好学,博学多才。
(2)我觉得车胤真的很聪明,遇到困难能很好地解决困难。
(3)我读懂了车胤家里非常贫穷,没有读书的条件,但是车胤绝不放弃,努力给自己创造条件。
(4)我们这些有条件读书的人,应该珍惜读书的机会,好好学习。
交流讨论
总结概括
第二课时
铁杵成针
谈话导入
祝穆,少名丙,字伯和,又字和甫,晚年自号“樟隐老人”。
作品:《方舆胜览·眉州》。地理类书籍。
(1)是谁把铁棒磨成针?
(2)铁棒能磨成针吗?
(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自学提示
齐读题目,谁来说说题目的意思?
用来舂米或捣衣的铁棒。
铁杵 成 针
磨成,做成。
一起来解题:铁棒被磨成了缝衣针。
缝衣针。
整体感知
借助注释,理解课文中每句话的意思,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课后第1题)
互动课堂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
溪水的名字
地点
译文: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的山脚下。
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世世代代相传
没有完成好自己的学业
译文:传说李白在山中读书的时候,没有完成好自己的学业,就放弃学习离开了。
放弃学习离开
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
路过
译文:(他)路过这条小溪,遇见一位老妇人在磨铁棒。
这
正在
遇到
老妇人
更多教学资源微信dzzy888666
问之,曰:“欲作针。”
老妇人
译文:(于是)问她(在干什么),(老妇人)说:“(我)想把铁棒磨成针。”
想要做针
说
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译文:李白被她的意志感动,(就)回去完成了学业。
被她的意志感动。
回去完成了学业。
从对人物的描写中,你感受到了李白的什么品质?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勤奋学习、持之以恒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朗读指导(课后第1题)
读准字音,注意词句之间的停顿。
伴读音乐
“铁杵磨针”带给我们什么启示?
(1)只要坚持不懈,就算是铁杵也能磨成针。
(2)一个人,认准了一个目标,只要坚持不懈,就可以创出佳绩。
(3)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
(4)如果有了目标就不能中止,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实现我们的目标。
本文出自《方舆胜览.眉州》,说的是大诗人李白小时候读书不顺,弃学途中偶遇一老妇人用铁杵磨针,对自己的触动很大,终于发奋读书,最终学有大成。"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就出自这个故事,这句话也成为激励后人持之以恒求学的名言警句。
总结概括
巩固练习
拓展延伸
囊萤映雪(车胤、孙康)废寝忘食 牛角挂书
昼耕夜诵 闻鸡起舞(祖逖)凿壁借光(匡衡)
韦编三绝 手不释卷 悬梁刺股(孙敬、苏秦)
形容刻苦学习的词语:
闻鸡起舞
拓展延伸
初,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译文:当初,范阳人祖逖,年轻时就有大志向想要光复中原,曾与刘琨一起担任司州的主簿,与刘琨在同一个寝室睡觉时,夜半时听到鸡鸣,他踢醒刘琨,说:“这并不是不祥之兆。”于是起床舞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