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语文教《我要的是葫芦》人教新课标

文档属性

名称 二年级上语文教《我要的是葫芦》人教新课标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12-16 16:09: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 题: 我要的是葫芦
设计思想 新课标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要突出培养学生的创 ( http: / / www.21cnjy.com )新精神、分析和理解问题的能力。语文新课标在“目标”中也明确提出:要“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我要的是葫芦》这则寓言故事有着十分丰富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文内涵,它描述了一个爱葫芦的人种葫芦时,只知道要葫芦果实,不知道要杀死叶子上的蚜虫,结果什么都没有得到。其中不仅蕴涵了“果实与叶子密切联系”的自然常识,而且更渗透了“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不能光看点,要看面”的辨证唯物主义思想。教学时,应努力挖掘文中所蕴涵的这些科学思想,使学生受到正确的人文熏陶和教育。新课标要求低年级学生也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根据本文的特点,即文本思想含义深刻、不宜生硬灌输的特点,完全可以尝试“以学生的语言感悟为基点,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为突破”的探究性学习方式。如可先引导学生比较种葫芦的人的愿望与结果,从而提出“为什么他如此喜爱葫芦最后为什么没有种出葫芦来”这一问题,然后逐步引导学生自主阅读种葫芦的过程,通过理解重点词句或看图猜想种葫芦人的心理等,探究该问题的原因,最后解决问题。在这样的自主探究过程中,发展学生的语言,锻炼学生的思维,并潜移默化地让学生领悟科学的思想含义。
教材分析 《我要的是葫芦》是一个有趣的古代故 ( http: / / www.21cnjy.com )事,讲的是从前有一个人种葫芦,不知道叶子和果实的关系,只盯着葫芦,不管叶子上的蚜虫,结果没有收到葫芦的故事。本文有三条线索,分别是:(1)葫芦的生长变化线索:长叶开花——结出葫芦——叶生蚜虫——蚜虫更多——葫芦落了。(2)种葫芦的人的行动线索:种——只盯葫芦——不治虫——没得到葫芦。(3)种葫芦的人的心理变化线索:希望得到葫芦——希望葫芦快长——只要葫芦不治虫——葫芦掉落失望。教学时,应引导学生有表及里地去理解、认 ( http: / / www.21cnjy.com )识本质,从探究“种葫芦的人那么喜欢葫芦,为什么得不到葫芦”的原因,找出:一是因为他不懂“叶——虫——葫芦”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这个道理;二是因为他不听邻居的劝告。从而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同时,由此受到思想情感的启迪:一要勤奋学习,掌握事物的规律;二要按规律办事;三是虚心听取别人的好建议。只有这样,才能把事情办好。最后,还要由葫芦这个“特殊现象”推而广之,让学生悟出“事物之间都是有相互联系的”这个道理。
学情分析 本文的语言描述浅显易懂,学生借助拼 ( http: / / www.21cnjy.com )音多读几遍,结合图画,一般都能容易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同时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也不难发现这个人得不到葫芦是因为他不治虫,但是这些发现都是教浅显的表面的认识。在通俗的故事情节中,还隐含了深刻的寓意,即“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如果只顾一点,最后的结果必然不好”,要理解这一点,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并不容易。教学时,应多指导学生看图,在读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逐步引导学生探究种葫芦的人那么喜欢葫芦却的不到葫芦的原因。尤其是寓意要理解到“怎样”的曾面,应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时间水平的表现,灵活处理,切记生硬地将寓意向学生灌输。
教学目 标: 1、认识9个生字。学会8个字。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成语,体会其中的韵律感。3、初步感知成语的特点并有收集成语的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是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植物叶子 ( http: / / www.21cnjy.com )与果实的关系,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看问题,并且懂得有错就改,不要等到问题严重了而受损失的道理。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使之乐于并善于开动脑筋,积极探索大自然的无穷奥秘。难点: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了解植物的叶子和果实的关系,弄清葫芦与叶子之间的密切联系。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图片、做成小葫芦的生字卡片 学生准备:学具生字卡片 查阅资料了解蚜虫。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学习生字“葫芦”。出示实物“葫芦”,提问:这是什么?(板书:葫 芦)指导分析字形和书写。出示一( )葫芦 请学生填空让学生看第一幅插图听简介葫 ( http: / / www.21cnjy.com )芦。告诉学生:葫芦的茎又细又长,会绕着竹竿或木杆向上爬,这根茎也叫藤。藤的两侧长着许多心形的叶子,开的花是白色的。结的果实叫葫芦。它的形状像两个球连在一起,中间细,表面光滑。它可以用来盛东西,也可以放在柜子里供人们观赏,多可爱啊!(初步了解葫芦的有关知识)引导出:今天我们学习第14课,“我要的是葫芦”板书:我要的是葫芦  (二)初读课文,大致了解课文内容。  1.自己轻声读课文。  读第一遍,要注意读准生字的音,不丢字,不添字。读第二遍,要注意把句子读通读顺,不好读的句子可多读几遍。边读边画出自然段的序号。(教给学生预习方法,帮助学生学会学习)  2.听范读,理解课题。  听范读时要注意,“我要的是葫芦”这句话是谁说的?什么意思?听后回答。  指导读课题,“我要的是葫芦”带圆点的词要重读,强调种葫芦的人只要葫芦。  (三)按自然段理解课文。  【第一自然段】1.指名读,看看有几句话 ( http: / / www.21cnjy.com ),想想每句话是什么意思,读后说一说。2.自己读读第二、三句话,找一找句子中写了葫芦的什么?(板书:藤、叶、花、葫芦)用了哪些词语写藤、叶、花、葫芦呢?(板书:细长的、满了、绿、几朵、雪白的、小、几个),用上这些词语后你知道了什么?(引导:用上了“绿、雪白的”你知道叶子和花的什么?(颜色)用上“细长的”、“小”,你知道藤、花和葫芦的什么?(样子)用上了“满了”、“几朵”、“几个”,你知道什么?(叶子茂盛,开几朵花,就挂几个果,这棵葫芦长得很好。)2.教学生字:藤 字 你是怎么理解这个字的?  3.指名看第一幅图说说葫芦长得什么样?  4.指名读前三句,要把葫芦长得很好的意思读出来。  5.这棵葫芦的藤又细又长,叶子又多 ( http: / / www.21cnjy.com )又绿,藤和叶长得好,才能开花结果。可是种葫芦的人只喜欢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请读第四、五句话,然后回答。(要引导学生从句子中的词语“多么可爱”、“每天”、“几次”和第一幅图中种葫芦人的神态两个方面去说。)6.读全段。把葫芦长得好,种葫芦的人只喜欢小葫芦的意思读出来。教学 哇 字 举例子使用这个哇字(四)书写比较 挂 哇 从字形 字义 字音这几方面去教学 师范写 生书写三个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  1、让学生结合生字表自己读读生字   2、看投影,读词语。先让学生自己练习读,再指名读。  葫芦 一些 挂着 雪白 邻居 奇怪 治一治 自言自语二.看图说话出示两幅图,指导学生观察,比较。1,人的表情;2,葫芦叶子;3,葫芦学生观察,发现;人的表情不一样:一是面带微笑,一是满脸惊讶;葫芦叶子不一样:一是绿绿的,一是枯黄的,还有小孔;葫芦不一样:一是挂在藤上,一是掉在地上。(利用课文插图,引导学生探究式学习。)那个人不是很喜欢葫芦吗?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而得不到葫芦呢?三、讨论、讲解、指导朗读  1.指名读第二自然段,想一想:种葫芦的人看见了什么?他心里是怎么想的?他是怎么表现的?(表现包括动作和语言)读后回答。随着学生回答,(板书:一些蚜虫)指导读 ( http: / / www.21cnjy.com )句子“有几个虫子怕什么”要读出不在乎的语气,声音要轻一点。结合课文引导学生理解“盯”和“自言自语”的意思。(利用插图帮助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词语的意思。)教学 盯 你是怎么理解这个字的,出示 叮 钉 酊 看字形猜一猜这些字都与什么有关呢?  2.想象那个人“盯”着小葫芦,自言自语地说是什么样子的?按想象去读那个人是怎么表现的句子。  3.自己读全段,边读边想:你从 ( http: / / www.21cnjy.com )种葫芦的人看见叶子上爬了些蚜虫是怎么想、怎么表现的句子中知道了什么?(种葫芦的人是不知道叶子长虫和葫芦长得好坏有关系。)  过渡:还从哪里看出他不知道呢?请看下一段。  【第三自然段】1.指名读,注意邻居是怎么说的?那个人是怎么回答的?教学 邻 字 组词 左邻右舍 邻里   2.指导看第二幅插图,观察他的面部表情之后,指名用对话方式回答上面提出的问题。要着重引导理解种葫芦的人说的话。  “什么”是接哪句话说的?他对邻居的话感到怎样?(奇怪)  他奇怪什么?“我要的是葫芦,叶子上的虫还用治”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我就要葫芦,叶子上的虫不用治。)  再读种葫芦的人说的话,读出奇怪的语气。  3.即兴表演。假如你是种葫芦的人或者是他的邻居,你能把课文二、三段的内容表演出来吗?同桌两个人先练习一下,然后指名表演。  过渡:种葫芦的人说得对吗?结果怎样?  【第四自然段】  1.指名读,注意看有几句话?想一想每 ( http: / / www.21cnjy.com )句话的意思,读后回答。第一句意思是:蚜虫更多了。(板书)第二句意思是:小葫芦变黄了,落了。板书:变黄了,落了。  2.提问:叶子上的蚜虫更多,葫芦为什么落了?  四总结全文  1.指名读全课,思考:种葫芦的人一心希望小葫芦快快长大,为什么小葫芦一个个都落了呢?他错在哪里?  读后回答思考题,让学生各自发表见解,初步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  2.指名分角色朗读全文。  五书写生字  1.指导认清难字的字形,并指导书写。  重点书写 怪和慢字 他们偏旁相同 正确理解竖心旁的书写顺序  2.“言、治、慢,棵”可让学生独立分析字形,看字帖练习写。 六拓展性学习1、这个种葫芦的人,只要葫芦,不管叶 ( http: / / www.21cnjy.com )子上有没有虫,他不懂虫-叶子—葫芦之间的联系,也不听邻居的劝告,结果小葫芦一个一个地都落了。这时,他会怎样想呢?2指导学生续编故事:大家想一想,一棵葫芦从发芽到成熟,还会遇到哪些危害,还需要为它做些什么呢?第二年,他又种了一棵葫芦,……同学们展开想象的翅膀,编一个小故事,讲给同学听,回家讲给爸爸,妈妈听。  (营造轻松的氛围,训练学生的语感,让学生个性得到了张扬,创造性也得到了发展。) 乡镇意见 教师体会
板书设计 我要的是葫芦一些蚜虫 小葫芦变黄了,落了 联系
作业设计 讲一讲
第二年,他又种了一棵葫芦,… ( http: / / www.21cnjy.com )…同学们展开想象的翅膀,编一个小故事,讲给同学听,回家讲给爸爸,妈妈听。
写一写
看着种葫芦的人做了傻事,我们赶快来帮帮他,劝劝他。同学们,把你真诚的劝告写下来吧,寄给今天还在做傻事的“种葫芦人”。
问题研讨   1.教学本课最好先借助图画或观看实物,让学生知道葫芦是怎样生长的,为理解课文内容打基础。  2.儿童学习寓言故事,只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具体感受了故事中的生动形象后,才能明悟道理,接受教育。所以要注意通过指导学生有语气地读,组织即兴表演等方法,让书面语言跃然纸上,使学生更好的感知种葫芦人的形象,达到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的目的。  3.对低年级儿童理解寓言寓意的要求 ( http: / / www.21cnjy.com )要适度,只要学生能结合本课的具体内容,初步知道“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只要葫芦,不管叶子,是得不到葫芦的”就可以了,千万不要拔高。
参考资料 《新课程 新教学 新备课 小学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