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作业】人教A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2同步练习--8.3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

文档属性

名称 【分层作业】人教A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2同步练习--8.3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06-19 11:27:42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8.3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
1.低碳生活是一种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方式,是一种理念、一种态度、一种责任,下列不能体现低碳生活的是
A.垃圾分类 B.节约用纸 C.大规模开采使用可燃冰 D.减少使用塑料袋
A.A B.B C.C D.D
【答案】C
【解析】A.垃圾分类有利于最大程度地利用各种资源,降低能耗,降低开支,能体现低碳生活,A不符合;
B.节约用纸,可减少伐木,有利于绿化,防止水土流失,对环境友好,能体现低碳生活,B不符合;
C.大规模开采使用可燃冰会加速二氧化碳排放,不能体现低碳生活,C符合;
D.减少塑料袋使用可以减少乙烯、丙烯等的使用,减少使用化石燃料,能体现低碳生活,D不符合;
答案选C。
2.禁止超市、商场、集贸市场无偿提供塑料袋,此项政策有助于解决“白色污染”问题,下列关于“白色污染”的说法正确的是
A.白色污染是指白色物质如白色烟尘引起的
B.白色污染是由废弃的塑料制品造成的
C.将废弃塑料填埋或倾倒在江河湖海中以减少白色污染
D.塑料容易被微生物分解,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答案】B
【解析】白色污染是指用聚苯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包装袋、农用地膜、一次性餐具、塑料瓶等塑料制品使用后被弃置成为固体废物,由于随意乱丢乱扔,难于降解处理,给生态环境和景观造成的污染,故选B。
3.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让我们的生活更加节能、环保、绿色、生态、健康。下列做法不符合“绿色生活”要求的是
A.鼓励并推广使用一次性餐具
B.提高生产、生活能源利用效率
C.引导用户循环使用快递包装盒
D.生产和生活垃圾要分类回收并进行资源化处理
【答案】A
【解析】A.大量使用一次性餐具会增加木材的消耗,不符合绿色生活要求,故A选;
B.提高生产、生活能源利用效率可以有效的节约能源的消耗,符合绿色生活要求,故B不选;
C.循环使用快递包装盒可有效节约资源,符合绿色生活要求,故C不选;
D.生产和生活垃圾要分类回收并进行资源化处理,可实现资源的回收利用,符合符合绿色生活要求,故D不选;
故选:A。
4.2022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只有一个地球”,提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指施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A.实行垃圾分类,循环使用资源 B.调整能源结构,加大煤炭消费
C.使用可降解塑料,减少白色污染 D.治理工业三废,消除污染源头
【答案】B
【解析】A.实行垃圾分类,变废为宝,循环使用资源 ,有利于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符合2022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A不合题意;
B.调整能源结构,加大煤炭消费,将加快化石燃料的耗尽,同时产生温室效应、酸雨等环境问题,不符合2022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B符合题意;
C.使用可降解塑料,减少白色污染,可以缓解环境污染和增强地球的自净能力,符合2022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C不合题意;
D.治理工业三废,消除污染源头,做到绿色化学,有利于保护地球,符合2022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D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B。
5.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煤的干馏产品中有出炉煤气、煤焦油、焦炭等产品
B.绿色化学中最理想的原子经济性反应是反应中原子利用率达到100%
C.食品添加剂包含着色剂、增味剂、防腐剂、抗氧化剂、营养强化剂等
D.通过石油的催化重整可以得到乙烯、丙烯、甲烷等重要基本化工原料
【答案】D
【解析】A.煤的干馏是煤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加热、分解,生成焦炭、煤焦油、粗苯、煤气等产物的过程,故煤的干馏产品中有出炉煤气、煤焦油、焦炭等产品,A正确;
B. 绿色化学的核心是从源头上减少污染,而不能污染后再治理,故绿色化学中最理想的原子经济性反应是反应中原子利用率达到100%,B正确;
C.着色剂、增味剂、防腐剂、抗氧化剂、营养强化剂等均属于食品添加剂,C正确;
D.催化重整是石油在加热和催化剂的作用下,可以通过结构的调整,使链状烃转化为环状烃,通过石油的裂解可以得到乙烯、丙烯、甲烷等重要基本化工原料,D不正确;
答案选D。
6.C、N、S的氧化物中许多是工业上重要的化工原料,但是当它们分散到空气中时,会带来很多环境问题。下列有关这些元素的氧化物说法不正确的是
A.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氢能等新能源将有利于减少这些元素的氧化物的产生
B.N与S的某些氧化物能直接危害人的身体健康,引发呼吸道疾病
C.“温室效应”与二氧化碳的排放有直接的关系
D.NO是酸性氧化物,在空气中会转变为硝酸,是酸雨的重要成因之一
【答案】D
【解析】A.传统能源会产生C、N、S的氧化物,会带来很多环境问题,太阳能、水能、风能、氢能为清洁能源,有利于减少这些元素的氧化物的产生,故A正确;
B.N与S的某些氧化物如NO、NO2、SO2等能直接危害人的身体健康,引发呼吸道疾病,故B正确;
C.二氧化碳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污染物,故C正确;
D.NO不能和水反应,也不能和酸反应,不属于酸性氧化物,故D错误;
故选D。
7.目前,水污染主要来自
①工业生产中废渣、废液的任意排放
②雨水和土壤接触
③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的过量使用
④城市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⑤生活垃圾和废旧电池的随意丢弃
A.①②③⑤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答案】C
【解析】①工业生产中废渣、废液任意排放后,若与水源接触,必然有一部分溶解在水中,从而造成水污染;
②雨水和土壤接触后,土壤中的某些成分会溶解在雨水中,但不会造成水污染;
③农业生产中过量使用农药、化肥,必然会造成土壤中农药、化肥残留,与水源接触后,溶解在水中,从而造成水污染;
④任意排放城市生活污水,必然会汇入河流中,从而造成水污染;
⑤随意丢弃生活垃圾和废旧电池,与水源接触后,有害物质中有一部分会溶解在水中,从而造成水污染;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①③④⑤都会造成水污染,故选C。
8.化学与环境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CO2属于大气污染物
B.酸雨是pH小于7的雨水
C.CO2、NO2或SO2都会导致酸雨的形成
D.为避免污染环境,废旧电池不能随意乱丢
【答案】D
【解析】A.CO2在自然大气中就有存在,不是大气污染物,只是“温室效应气体”,描述错误,不符题意;
B.雨水pH小于5.6才算是酸雨,描述错误,不符题意;
C.CO2不属于导致酸雨的原因,NO2和SO2才是,描述错误,不符题意;
D.废旧电池有一些重金属元素,譬如镉元素等,对土壤及地下水都是非常严重的污染物,所以废旧电池一定要定点回收,集中合理处理,描述正确,符合题意;
综上,本题选D。
9.辽宁省实施的下列举措中,有利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是
A.秸秆资源化 B.电镀厂污水处理
C.燃煤中加石灰石 D.烟气脱硫脱硝
【答案】A
【解析】A.秸秆资源化可减少含碳物质的直接排放,选项A正确;
B.电镀厂污水处理主要是对重金属、有毒物等污染物的处理,选项B错误;
C.燃煤中加入石灰石的作用是脱硫,不会减少CO2的排放,选项C错误;
D.烟气脱硫脱硝与碳的氧化物排放无关,选项D错误;
答案选A。
10.按照绿色化学的原则,最理想的“原子经济”就是反应物的原子全部转化为期望的最终产物。下列反应符合“原子经济”原理的是
A.Cu+2H2SO4(浓)CuSO4+2SO2↑+2H2O
B.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C.CH2=CH2+Br2CH2Br—CH2Br
D.Fe + CuSO4 = FeSO4 + Cu
【答案】C
【分析】“原子经济”就是反应物的原子全部转化为期望的最终产物,对于无机反应来说应该是化合反应,对于有机反应来说应该是加成反应或加聚反应。
【解析】A.该反应中除了生成硫酸铜外还生成二氧化硫和水,A不符合;
B.该反应中除了生成硝酸铜外还生成二氧化氮和水,B不符合;
C.该反应为加成反应产物只有一种,C符合;
D.该反应为置换反应,除了生成FeSO4 外还生成 Cu,D不符合;
故选C。
11.研究表明,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在形成雾霾时与大气中的氨有关(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雾和霾的分散质不同
B.雾霾中含有硝酸铵和硫酸铵
C.NH3是形成无机颗粒物的催化剂
D.推广使用天然气等清洁燃料可减少雾霾的形成
【答案】C
【解析】A.雾的分散剂是空气,分散质是水;霾的分散剂是空气,分散质固体颗粒;因此雾和霾的分散剂相同,A正确;
B.由于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转化为铵盐形成无机颗粒物,因此雾霾中含有硝酸铵和硫酸铵,B正确;
C.NH3作为反应物参加反应转化为铵盐,因此氨气不是形成无机颗粒物的催化剂,C错误;
D.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CH4,推广使用天然气等清洁燃料可减少雾霾的形成,故D正确;
故选C。
12.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六次峰会上,习总书记指出:气候变化和能源问题是当前突出的全球性挑战。下列关于能源的说法错误的是
A.氢能是一种理想的绿色能源
B.化石燃料和植物燃料燃烧时放出的能量均来源于太阳能
C.低碳生活倡导使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代替化石燃料,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D.人类利用的能源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
【答案】D
【解析】A.氢能燃烧只生成水,是一种理想的绿色能源,A正确;
B.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化石燃料和植物燃料燃烧时放出的能量均来源于太阳能,B正确;
C.低碳生活倡导使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代替化石燃料,减少化石燃料燃烧,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C正确;
D.人类利用的能源不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例如风能等,D错误;
故选D。
13.2021年4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领导人气候峰会上强调:我国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发展道路,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中和”是指一定时间内CO2排放和吸收的总量保持平衡。下列活动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机动车实行限行措施是减少雾霾的途径之一
B.积极推广风能、太阳能、氢能等新型能源的使用
C.将秸秆焚烧可得富含钾肥的草木灰,焚烧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秸秆处理办法
D.通过吸收空气中CO2并利用廉价能源合成汽油可推广“绿色自由”计划
【答案】C
【解析】A.机动车实行限行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减少氮及其化合物及固体颗粒排放,则是防止酸雨的途径之一,也是减少雾霾的途径之一,故A正确;
B.风能、太阳能、氢能是清洁能源,使用过程中不会产生环境污染,有利于环境保护,故B正确;
C.秸秆燃烧能生成大量的可吸入颗粒物,容易导致雾霾的产生,不利于环境保护,故C错误;
D.吸收空气中的CO2并利用廉价能源合成汽油,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利于环境保护,故D正确;
故选:C。
14.最理想的“原子经济性反应”是指反应物的原子全部转化为期望的最终产物的反应。下列属于最理想的“原子经济性反应”的是
A.工业上通过石油裂解制乙烯
B.苯和液溴在FeBr3催化下生成溴苯
C.乙醇在铜或银催化下,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乙醛
D.用乙烯与氧气在Ag催化下制备环氧乙烷()的反应
【答案】D
【解析】A.工业上通过石油裂解制乙烯的同时也生成其它副产物,故A不符合题意;
B.苯和液溴在FeBr3催化下生成溴苯,同时生成HBr,故B不符合题意;
C.乙醇在铜或银催化下,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乙醛同时生成水,故C不符合题意;
D.乙烯与氧气在Ag催化下制备环氧乙烷()的反应中反应物的原子全部转化为期望的最终产物,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8.3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
1.低碳生活是一种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方式,是一种理念、一种态度、一种责任,下列不能体现低碳生活的是
A.垃圾分类 B.节约用纸 C.大规模开采使用可燃冰 D.减少使用塑料袋
A.A B.B C.C D.D
2.禁止超市、商场、集贸市场无偿提供塑料袋,此项政策有助于解决“白色污染”问题,下列关于“白色污染”的说法正确的是
A.白色污染是指白色物质如白色烟尘引起的
B.白色污染是由废弃的塑料制品造成的
C.将废弃塑料填埋或倾倒在江河湖海中以减少白色污染
D.塑料容易被微生物分解,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3.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让我们的生活更加节能、环保、绿色、生态、健康。下列做法不符合“绿色生活”要求的是
A.鼓励并推广使用一次性餐具
B.提高生产、生活能源利用效率
C.引导用户循环使用快递包装盒
D.生产和生活垃圾要分类回收并进行资源化处理
4.2022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只有一个地球”,提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指施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A.实行垃圾分类,循环使用资源 B.调整能源结构,加大煤炭消费
C.使用可降解塑料,减少白色污染 D.治理工业三废,消除污染源头
5.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煤的干馏产品中有出炉煤气、煤焦油、焦炭等产品
B.绿色化学中最理想的原子经济性反应是反应中原子利用率达到100%
C.食品添加剂包含着色剂、增味剂、防腐剂、抗氧化剂、营养强化剂等
D.通过石油的催化重整可以得到乙烯、丙烯、甲烷等重要基本化工原料
6.C、N、S的氧化物中许多是工业上重要的化工原料,但是当它们分散到空气中时,会带来很多环境问题。下列有关这些元素的氧化物说法不正确的是
A.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氢能等新能源将有利于减少这些元素的氧化物的产生
B.N与S的某些氧化物能直接危害人的身体健康,引发呼吸道疾病
C.“温室效应”与二氧化碳的排放有直接的关系
D.NO是酸性氧化物,在空气中会转变为硝酸,是酸雨的重要成因之一
7.目前,水污染主要来自
①工业生产中废渣、废液的任意排放
②雨水和土壤接触
③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的过量使用
④城市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⑤生活垃圾和废旧电池的随意丢弃
A.①②③⑤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8.化学与环境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CO2属于大气污染物
B.酸雨是pH小于7的雨水
C.CO2、NO2或SO2都会导致酸雨的形成
D.为避免污染环境,废旧电池不能随意乱丢
9.辽宁省实施的下列举措中,有利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是
A.秸秆资源化 B.电镀厂污水处理
C.燃煤中加石灰石 D.烟气脱硫脱硝
10.按照绿色化学的原则,最理想的“原子经济”就是反应物的原子全部转化为期望的最终产物。下列反应符合“原子经济”原理的是
A.Cu+2H2SO4(浓)CuSO4+2SO2↑+2H2O
B.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C.CH2=CH2+Br2CH2Br—CH2Br
D.Fe + CuSO4 = FeSO4 + Cu
11.研究表明,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在形成雾霾时与大气中的氨有关(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雾和霾的分散质不同
B.雾霾中含有硝酸铵和硫酸铵
C.NH3是形成无机颗粒物的催化剂
D.推广使用天然气等清洁燃料可减少雾霾的形成
12.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六次峰会上,习总书记指出:气候变化和能源问题是当前突出的全球性挑战。下列关于能源的说法错误的是
A.氢能是一种理想的绿色能源
B.化石燃料和植物燃料燃烧时放出的能量均来源于太阳能
C.低碳生活倡导使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代替化石燃料,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D.人类利用的能源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
13.2021年4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领导人气候峰会上强调:我国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发展道路,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中和”是指一定时间内CO2排放和吸收的总量保持平衡。下列活动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机动车实行限行措施是减少雾霾的途径之一
B.积极推广风能、太阳能、氢能等新型能源的使用
C.将秸秆焚烧可得富含钾肥的草木灰,焚烧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秸秆处理办法
D.通过吸收空气中CO2并利用廉价能源合成汽油可推广“绿色自由”计划
14.最理想的“原子经济性反应”是指反应物的原子全部转化为期望的最终产物的反应。下列属于最理想的“原子经济性反应”的是
A.工业上通过石油裂解制乙烯
B.苯和液溴在FeBr3催化下生成溴苯
C.乙醇在铜或银催化下,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乙醛
D.用乙烯与氧气在Ag催化下制备环氧乙烷()的反应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