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练习: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
一、单选题
1.丝绸是中华文明创新性成就之一、河南郑州荥阳青台遗址出土了距今5300年的丝织品残片,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出土的素纱单衣重不到100克,堪称奇迹。据此可推知( )
A.丝织业发源于中原大地 B.湖南较早采取家庭式劳作
C.汉代时创新了纺织工具 D.北方丝织业长期领先南方
2.据考古资料统计,河南洛阳战国粮仓出土铁农具72件,辽宁抚顺莲花堡燕国遗址出土铁农具近70件,广西平乐银山岭战国墓出土的181件铁器中,177件为生产工具,仅锄即多达89件。据此可知,战国时期我国( )
A.粮食产量有了大幅度提高 B.农业生产力水平得到提升
C.铁犁牛耕在全国普遍使用 D.农用动力发生革命性变革
3.五代十国时期,南方各地市场上的商品种类明显增多,尤其是经济作物种类不断扩大。蔬菜、水果、养蜂、养鱼、种药、花卉等行业也都出现了专业化生产的发展趋势。这( )
A.体现了重商主义的盛行 B.反映了南方社会秩序的稳定
C.推动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D.说明南方政权统治者较开明
4.红山文化晚期主要遗址出土石器543件,其中包括石耜、石刀、石磨盘、石磨棒、石斧、石镞、石球、敲砸器、刮削器、石网坠等。据此可推知,红山文化晚期( )
A.工具制造水平取得突破 B.农业与手工业分离加剧
C.农耕定居生活开始出现 D.多种经济生产方式并存
5.考古发现,出土的秦汉时期农具中,木牛犁俑极少,锰、锄、铲等起土农具较多。各地秦汉墓葬、村落遗址、冶铁遗址出土的起土铁农具的数量远多于铁犁(特指牛耕所用之犁)。由此可推知,秦汉时期( )
A.耕畜养殖业的发展滞后 B.铁犁牛耕模式尚未普及
C.铁犁锻造技术较为粗糙 D.小农经济仍未成为主流
6.大定二十一年(1181年),金世宗曾过问“奚人六猛安,已徙居咸平、临潢、泰州,其地肥沃,且精勤农务,各安其居。女真人徙居奚地者,菽(豆)粟得收获否?”据此可知,金代( )
A.粮食问题严重 B.猛安谋克制度完善
C.重视农业生产 D.农业生产条件优越
7.公元前59年,宰相丙吉外出,遇见路上有人斗殴致死过而不问,继续前行,见一人赶牛,牛喘吐舌,丙吉停下问询详情。随从不解,丙吉解释说,斗殴杀人自有官府依律治理,但牛喘可能涉及时气失节。丙吉的言行反映了( )
A.休养生息的政策 B.重农崇耕的观念
C.宰相职责的模糊 D.制度运行的规范
8.相传“七夕”产生于战国时期的楚国,后因牛郎织女传说融入方作为一个纪念性节日而存在;七夕节的习俗也逐步包含了乞巧、求爱情、求子等多方面的意义,其中又以乞巧为核心。七夕节民俗的形成( )
A.折射出古代农耕文明的发展 B.反映古代女子对爱情的期许
C.根源于天文历法知识的进步 D.体现了封建迷信思想的盛行
9.清代学者认为,清代《授时通考》《农具记》收录的农具和农业设施都沿袭元代《王祯农书》,均是清代以前创造的适应个体小农经营的传统农具。同时,农田的零星分散、农民的贫困和缺少科学文化知识等现象依然存在。这可用于说明中国古代( )
A.农业发展受多种因素制约 B.小农经济已经发展到高峰
C.农耕文明具有旺盛生命力 D.海禁政策阻碍了西学传入
10.《诗经》中“孝”有祭祀先祖、善事父母两种含义。自春秋以来,孝的“善事父母“之义逐渐取代”祭祀先祖“之义成为孝的主流含义。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农业经营方式发生变化 B.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
C.宗法血缘观念逐渐淡化 D.人文主义思想开始形成
11.魏晋南北朝时期,与南方相比,北方在耕作工具与耕作技术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如发明了畜力牵引的铁齿耙、使用绳索软套以及耕耙糖技术。对此,下列解释最合理的是( )
A.生存压力倒逼技术革新 B.国家对技术革新的支持
C.受江南先进技术的启发 D.小农经济发展的需要
12.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指出,中国封建时代,“农民不但生产自己需要的农产品,而且生产自己需要的大部分手工业品”。这反映了小农经济的特点是( )
A.精耕细作 B.自给自足 C.保守封闭 D.脱离市场
13.东汉建立后,刘秀采取“退功臣,进文吏”的政策,令勋臣贵族广置田产而不问朝政。此外,皇亲国戚和大批实力雄厚的商人也成为大土地所有者。这些历史现象集中反映出东汉( )
A.外戚势力膨胀的政策因素 B.庄园经济发展的社会环境
C.土地兼并缓慢的历史原因 D.自耕农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
14.南宋时期,出现了“圩田”、“沙田”、“涂田”等多种土地利用形式;稻麦两熟制得以推广,也有在水稻收割后种植其他粮食、蔬菜油料作物或绿肥作物。这些现象( )
A.推动精耕细作农业发展 B.源于人口的快速增长
C.提高农产品商品化程度 D.推动北方农耕技术南传
15.据《华阳国志·蜀志》记载:“蜀守李冰穿广都(今四川双流县境)盐井、诸陂池,蜀于是盛有养生之饶焉。”这一记载与成都附近汉墓出土的画像砖描绘的情景(盐井取卤用的起重设施、汲卤滑轮以及火井煮盐活动)相辅相成,互相印证。这些史料表明( )
A.汉代蜀郡井盐已供给全国市场 B.秦汉时井盐的产量高规模大
C.汉代继承了秦国井盐生产工艺 D.战国时期就已实现盐铁官营
二、材料分析题
1.[中国古代的牛耕图]
材料 牛的形象在中华文明原始时期就已出现,牛耕图就是其中较为重要的载体。隋唐时期,牛耕图并不只在描绘北方旱地牛耕场景,南方水田耕作场面日益丰富,牛耕图像逐渐定式,同时牛耕图的载体也发生相应变化。唐代山水画的兴盛,使牛耕图从秦汉魏晋时期的画像砖石发展至墓室及洞窟壁画之中,如唐高祖李渊从弟李寿之墓中就见两幅牛耕图。同时该时期牛耕图样逐渐丰满,并不止于单纯牛耕活动描绘,还增添了画面背景的刻画。牛耕也出现在佛教壁画之中,如凿于盛唐时期的莫高窟刻画了《佛说弥勒下生经》中一种七收的场面,画面中就有牛耕图的出现。
宋代画家对于牛耕的描绘日渐脱离墓室以及洞窟壁画之中,牛耕形象越来越多地出现在纸本绘画上,出现在文人画家笔下,且并不再局限于对农事的真实描述,而是以耕牛来寄托画家之思,并逐渐成为皇权的教化工具。据史料载: “仁宗宝元初, 图农家耕织于延春阁。”
明清时牛耕图已经不再限于壁画以及纸本绘画之中,载体形式丰富多样,如陶瓷、版画、年画等,与世人的生活愈加紧密。与此同时,承袭宋元之制,皇权对耕织图重农劝桑的教化作用极为重视,据悉明代仇英、唐寅皆绘过耕织图,至清代多位皇帝都曾任命宫廷画家画耕织图。
——摘编自夏恒《象征与教化:中国古代牛耕图发展的多重性》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中国古代牛耕图的主要发展趋势。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中国古代牛耕图变化的主要原因。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的管理,一直有着非常严格的制度。服役于官营手工业的劳动者,许多是民间工匠注籍匠户后世代以无偿劳役形式艰苦劳作。官营手工业具有一定的生产规模,内部技术分工十分细密。有学者认为,“各种规模庞大的官营手工业,虽然都是政府的官设机构,但都具备了工场手工业的生产条件,并具备了工场手工业的基本性能”。有学者还指出,官营手工业“不是以营利为目的的商品生产”,其生产过程中“指挥工作”的是“由政府派遣的官吏”。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第二版)》
材料二 汉代私营手工业主要集中于盐铁业。唐代以前,私营手工业主要以农民家庭副业和城镇家庭小作坊的形式进行。唐宋以后,城乡所需的日常用具及用品也主要出自民营手工业。元朝时,民间棉纺能手黄道婆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明中叶以后,纺织、制瓷、矿冶等行业中,民营手工业甚至超过官营手工业。明清时期,江南出现许多工商业市镇,一些手工业部门出现了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
——摘编自傅筑夫《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汉代到清代私营手工业发展的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当生产力发展到个体小家庭能够独立完成再生产全过程时,以大家庭为单位的集体劳动容易挫伤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孝公三年(前359年)规定:“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通过加倍征收赋税来强制推行以一夫一妻及其未成年子女构成的小家庭。孝公十二年(前350年)颁布的《分户令》更为严厉:“令民父子兄弟同室内息者为禁。”通过析分民户,一夫一妻制的小家庭成为秦国社会最小的组成单位,这样就形成了大批的个体小农。在地广人稀的秦国,二男以上分立门户,各自可授田百亩,大家庭里的劳动力被挖掘出来,成为国家的佃农,国家控制的人丁大幅增加;这些人丁自立门户,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粮食产量也相应增加。
——摘编自高士荣《秦国商鞅变法中〈分户令〉的重大意义》
材料二 古罗马的不断扩张使“住在意大利而以务农为业的罗马公民和意大利公民的人数大为减少了,这不仅由于战时的死亡,还由于不断地向外迁徙,首先是迁移到东方去,而后来也向西方迁移。因此没有农民来屯垦荒地。而另一方面,又有着大群的奴隶,同时还有一批愿意使用奴隶来耕种土地的人”。于是,农业生产者的构成发生了明显变化,来自南意、北非和东方等地的具有高度文化技术的奴隶取代了原来的公民农民,罗马人在海外征服的胜利创造了农业劳动力的新源泉。农业生产中使用大量奴隶劳动的大庄园蜂拥而起。
——摘编自左芙蓉《人口社会构成的变化与早期罗马帝国的经济繁荣》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国农业经营模式的变化,并说明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古罗马“大庄园蜂拥而起”的原因。
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很早就有设置专门的官吏掌管农业、传授农业技术的记载。“劝课农桑”是历代皇帝倡导农业生产的一项重要政治活动,也是地方官吏的职责之一。周朝时期就有官吏承担起传授农业技术的责任。而一些在劝课农桑上作出过重大贡献的官员也得到了百姓的交口称赞。如宿州一石碑上记载的“民获所利,刻石以颂刺史”,即用以铭记该官员推广“淤田法”使当地农业获得发展的事迹。我国古代许多农业创新之举也多为官员实践得出并推广的。总之,我国古代的农业技术的传授与推广大多是由地方官吏负责的。
——摘编自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育漫话·中国古代农业教育》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地方官员成为我国古代农业技术推广主体的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对于研究唐宋时期农业发展有何史料价值。
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史料一 据初步统计,出土战国铁器的地点见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河南、山西、山东、陕西、甘肃、宁夏、新疆、湖北、安徽、四川、云南等23个省、自治区。秦、楚、燕、齐、赵、魏、韩的广大地区都有铁器出土。战国铁农具的种类很多,有铧、锄、铲、耙等。河南洛阳战国粮仓出土铁农具72件,辽宁抚顺莲花堡燕国遗址出土铁农具近70件。就铁农具种类而言,基本上能适应开垦、耕翻、除草、收割等主要生产环节的要求。
——摘编自李健民《战国时期铁农具的考古发现与研究》
史料二 明清时期人口大幅度增加的过程中,牛耕大量退出,唐宋时期代表先进生产力的江东犁,到明清时期已被铁搭取代。铁搭用人,而江东犁用牛。《天工开物》记载:“吴郡力田者,以锄代耜,不藉牛力。愚见贫农之家,会计牛值与水草之资,窃盗死病之变不若人力亦便。”(注:铁搭,农具名,有4至6个略向里弯的铁齿,用于刨土)
【探究】
(1)根据史料一、概括战国时期铁农具的发展特点。
(2)根据史料二、说明明清时期耕作方面出现变化的表现及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变化可能产生的直接影响。
答案:
一、
1.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代(中国)。根据材料“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出土的素纱单衣重不到100克,堪称奇迹”和所学可知,材料中“堪称奇迹”的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出土的素纱单衣需要使用先进纺织工具才能完成,C项正确;仅凭材料“河南郑州荥阳青台遗址出土了距今5300年的丝织品残片”无法说明“丝织业发源于中原大地”,排除A项;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出土的素纱单衣是官营作坊织造的,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南北对比,D项结论无法得出,排除。故选C项。
2.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战国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战国时期,河南洛阳、辽宁抚顺和广西平乐等地都出土了大量的铁农具,这显示了当时铁农具的广泛使用。这种使用直接关联到农业生产力的提升,因为铁农具相较于之前的工具更为先进,能够更有效地进行农业生产,B项正确;虽然铁农具的使用可能有助于粮食产量的提高,但仅凭这些考古资料并不能证明粮食产量有大幅度提高,排除A项;材料涉及到河南、辽宁和广西等地铁器的使用,且未涉及到牛耕的相关信息,无法得出“铁犁牛耕在全国普遍使用”的结论,排除C项;农用动力发生革命性变革是指牛耕的使用,但材料中未涉及到,排除D项。故选B项。
3.C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影响题。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五代十国时期的中国。材料“南方各地市场上的商品种类明显增多,尤其是经济作物种类不断扩大”“蔬菜、水果、养蜂、养鱼、种药、花卉等行业也都出现了专业化生产的发展趋势”体现的是五代十国时期,南方地区的商品经济和农产品专业化趋势加强,这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经济重心的南移,C项正确;受中国经济形态的影响,政府厉行重农抑商政策,排除A项;材料无法得出南方地区的社会秩序情况,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南方统治者的政策,排除D项。故选C项。
4.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石器时代的中国。根据材料“其中包括石耜、石刀、石磨盘、石磨棒、石斧、石镞、石球、敲砸器、刮削器、石网坠等”可知,红山文化晚期主要遗址出土石器主要用途在于农耕、渔猎等方面,说明的是多种经济生产方式并存,D项正确;当时的工具制造水平并未取得质的突破,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农业和手工业的分离,排除B项;农业定居生活在此之前就已经出现,排除C项。故选D项。
5.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汉(中国)。根据材料“出土的秦汉时期农具中,木牛犁俑极少,锰、锄、铲等起土农具较多。各地秦汉墓葬、村落遗址、冶铁遗址出土的起土铁农具的数量远多于铁犁(特指牛耕所用之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出土铁犁的数量较少可能意味着当时牛耕技术的普及程度不高,这意味着在秦汉时期,尽管已经有了铁犁和牛耕的技术,但“铁犁牛耕”的耕作方式还没有在农业生产中广泛应用,B项正确;材料没有提供关于耕畜养殖业发展的具体信息,无法得出“耕畜养殖业的发展滞后”的结论,排除A项;材料主旨“铁犁牛耕模式的普及程度”,而“铁犁锻造技术”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朝时期,牛耕普及全国,小农经济成为主流经济形式,排除D项。故选B项。
6.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时期的中国。材料“奚人六猛安,已徙居咸平、临潢、泰州,其地肥沃,且精勤农务,各安其居。女真人徙居奚地者,菽(豆)粟得收获否?”体现的是金世宗过问奚人六猛安和女真人徙居奚地从事农耕的情况,体现的是对农业生产的重视,C项正确;材料与粮食问题无关,排除A项;当时的猛安谋克制并不完善,排除B项;材料无关农业的生产条件,排除D项。故选C项。
7.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公元前59年(中国)。据材料“遇见路上有人斗殴致死过而不问,继续前行,见一人赶牛,牛喘吐舌,丙吉停下问询详情。随从不解,丙吉解释说,斗殴杀人自有官府依律治理,但牛喘可能涉及时气失节”和所学可知,身为宰相的丙吉问畜不问人,担心牛生病而影响农事,心系百姓生活,反映了重农崇耕的观念,B项正确;自汉高祖刘邦之后,汉惠帝、汉文帝和汉景帝的汉初时期(前202年-前141年)的休养生息政策,其措施主要是宽刑薄赋、释放奴婢和兴修水利等,以达到恢复和发展经济、稳定统治的目的,时间和内容都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宰相职责的模糊”说法错误,排除C项;丙吉的言行未涉及西汉的制度运行,排除D项。故选B项。
8.A
【详解】本题为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选项用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原因题。时空范围为战国时期中国。七夕节的内涵和形式逐渐丰富,七夕节的习俗也逐步包含了乞巧、求爱情、求子等多方面的意义,其中又以乞巧为核心,这些内涵和农耕文明息息相关,折射出农耕文明的发展,A项正确;七夕节不仅仅体现女性对爱情的期许,排除B项;七夕民俗的形成,在根源上是农业的发展,而非天文历法的发展,排除C项;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9.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清朝时期。根据材料可知,清代以前创造的传统农具,都是适应个体小农经营的农具,到清代,这些农具仍能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妨碍了人们的创造;清代以前创造的农具,都是以人力、畜力、水力、风力为动力的铁木工具。农具的进一步发展是以蒸汽、电力为动力,以及使用合金钢和许多现代科学技术,当时的中国不存在这个条件;农田的零星分散、农民的贫困和缺少科学文化知识等原因也阻碍农具的改良,这说明农业发展受多种因素制约,A项正确;材料无法得出小农经济发展到高峰的结论,表述不准确,排除B项;“农耕文明具有旺盛生命力”的说法正确,但与题干主旨不符,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海禁政策对西学传入中国的影响,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A项。
10.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原因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先秦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孝的内涵由“祭祀先祖”到“善事父母”,这变化与当时的社会状况、社会意识、家庭结构的变化相一致的,故主要原因是经济方面的生产力进步,农业经营方式发生变化,A项正确;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是在汉武帝时期,排除B项;“善事父母”也是宗法血缘关系的体现,排除C项;人文主义强调人的价值,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11.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正向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魏晋时期(中国)。依据材料概括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动荡不安,为了生活,人们不得不采取更新技术的办法来提高粮食产量,因此材料隐含的信息是“生存压力倒逼技术革新”,A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国家支持与技术革新之间的关系,排除B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技术本身落后,江南的先进技术是北民南迁带去的,排除C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小农经济具有保守性等特征,对新技术的需求较弱,排除D项。故选A项。
12.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据本题材料“农民不但生产自己需要的农产品,而且生产自己需要的大部分手工业品”可知,反映出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特点,B项正确;精耕细作指的是提高单产的农业耕作方式,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保守封闭是小农经济的特点,但不符合材料所指,排除C项;尽管小农经济以自给自足为主,但或出卖产品缴纳赋税或购买生活生产必需品等,仍参与市场交流,排除D项,故选B项。
13.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东汉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广置田产”“也成为大土地所有者”等信息及所学可知,通过土地买卖或兼并,勋臣贵族、皇亲国戚和大批实力雄厚的商人构成了田庄经济的核心力量,B项正确;外戚只是材料的部分信息,不能代表勋臣贵族及商人,排除A项;C项表述与史实明显不符,此时期土地兼并进一步发展,排除C项;土地兼并,大量小农被迫投入豪强地主的庄园之中,不利于自耕农经济的发展,排除D项。故选B项。
14.A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原因、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南宋时期中国。据所学可知,农业上的精耕细作主要体现为:耕作技术的进步、耕作制度的变化、水利工程与灌溉工具等,材料中“圩田”、“沙田”、“涂田”等多种土地利用形式体现的是农业上土地利用效率的提高,稻麦两熟制得以推广体现的耕作制度的变化,A项正确;南宋时期中国人口并未快速增长,材料也不能表明南宋时期精耕细作的发展源于人口的快速增加,排除B项;材料主要说明南宋时期精耕细作农业发展,据材料无法得出农产品商品化程度的提高,排除C项;材料看不出北方农耕技术传入,排除D项。故选A项。
15.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秦汉时期。根据材料可知,《华阳国志·蜀志》记载蜀地的井盐产量大,汉代画像砖描述了井盐生产规模大的历史信息,说明秦汉时井盐的产量高规模大,B项正确;史料只涉及生产情况,并未涉及市场流向的相关信息,排除A项;汉代画像砖描绘的是四川地区的井盐情况,并未说明技术传承情况,排除C项;题干所说并非盐铁官营的政策问题,排除D项。故选B项。
二、
1.(1)趋势:从墓葬文化发展为文人雅兴(艺术);从文人雅兴(艺术)发展为世俗大众文化;从民间文化载体发展为统治者教化工具;图画载体逐渐多样化。
(2)原因:小农经济的发展,经济重心的南移;地主豪强的逐渐没落,中小地主阶级、市民阶层的发展;封建专制统治的不断强化;科举制发展;儒学世俗化发展;文化艺术进步。
2.(1)特点:有非常严格的制度;劳动者来自民间注籍匠户且世代无偿劳作;有一定的生产规模,技术分工细;具备工场手工业的生产条件和基本性能;不以盈利为目的;由政府派遣官吏管理。
(2)趋势:私营手工业的种类逐渐增多;从家庭副业和小作坊发展到工商业市镇;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成因:生产力的提高,商品经济的发展;政府管理相对松弛;市场的广大。
3.(1)变化:由大家庭经营转变为个体小家庭经营;由集体耕作到个体经营。
影响:加强了社会控制;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推动了秦国的富国强兵,为其统一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答出三点即可)
(2)原因:古罗马扩张丧失大量农业人口;奴隶大量产生。
4.(1)原因:历史传统;指导农业生产是地方官员的职责;有大量劝课农桑的官员先例示范;小农能力有限;官员具备一定的科学知识和技术实践条件;地方农业发展情况是官员考核的重要内容。
(2)史料价值:图一:壁画文物史料,属于一手史料。绘画内容涉及唐代的农具和耕作技术,佛教讲经等内容,可以用来研究唐代耕作技术、耕作工具、收获流程、佛教传播等历史主题。图二属于碑刻,属于一手史料。可以用来研究宋代书法、官制、农业政策以及佛教情况。
5.(1)特点:铁农具分布范围广泛,遍及中国很多地区;铁农具种类繁多,基本上能适应各主要生产环节的要求。
(2)表现:牛耕大量退出,江东犁被铁搭取代,人力取代畜力。
原因:明清时期人口大量增加,人力资源充足且成本低;使用牛耕成本较高。影响:农业技术上难有新突破;农业占用大量劳动力,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