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练习:古代的商业贸易
一、单选题
1.清朝前中期,因冀、鲁、陕、晋以及广东缺粮严重,川、湘、东北、台湾已成为粮食基地。因而,粮食长距离运销量已三倍于明朝。但是,粮食交易在总商品量中所占比重仍属有限。这表明该时期( )
A.人地矛盾日益严重导致粮食危机 B.南北区域间长途贩运已占据主导
C.高产农作物的引进促进边疆开发 D.粮食运销状况深受市场需求影响
2.《宋刑统》卷26所引唐《杂令》规定:“诸公私以财物出举者,任依私契,官不为理。每月取利不得过六分,积日虽多不得过一倍”。有关利率的限制经由宋、元时代的法令,作为“违禁取利”条固定于明清律中,尽管利率的上限因时代而有所变化。这些规定( )
A.表明政府限制商人逐利增财 B.保护个人合法收入
C.确保了商品交易的有序进行 D.注重规范商业契约
3.清朝以来,晋商前赴后继,足迹遍布天山南北,为边疆人民带去了丰富的物质产品和独具特色的山西文化,闻名天下的山西汾酒、陈醋和面食深受边城百姓的喜爱。产生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商人群体的壮大 B.商品经济的繁荣
C.地区发展的差异 D.边疆局势的稳定
4.西汉末年,官僚、外戚经商成风。政府一度废除了盐铁专卖政策,而任商贾私营,社会上出现了一批富商大贾,如大酒家赵君都、贾子光等称霸于长安,“二十年莫能擒讨”。这反映出当时( )
A.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B.豪强地主威胁政权稳定
C.国家统治基础发生变化 D.政府的社会控制力减弱
5.熙宁元年(1068年),有大臣基于西羌“颇以善马至边,所嗜唯茶,乏茶与市”,向宋神宗提议复兴茶马互市,并认为此举可收到恩信安抚沿边少数民族之效,进而收复河湟,占据对西夏作战的主动权。这一提议( )
A.违背崇文抑武国策 B.利于活跃商品经济
C.意在统一河西走廊 D.受王安石变法启发
6.三国时期蜀国在诸葛亮主政期间,大力鼓励发展丝织业,使得蜀锦成为益州(成都)地区的传统产业,远销到吴国、魏国,并成为蜀国政府重要的财政来源。材料可用于说明,三国时期( )
A.长途贸易逐渐兴起 B.蜀地经济的发展状况
C.蜀国经济实力最强 D.区域贸易竞争的加剧
7.据《周礼·地官司徒》载,周朝的市场管理设置司市、质人、廛人、泉府等官员。司市是市场管理的最高长官;质人负责估定物价,检验买卖凭证和契约,统一度量;廛人负责税收、罚款和收购滞销产品;泉府负责买卖滞销产品和赊贷。这表明当时( )
A.工商食官政策逐步被取消 B.商人社会地位明显提高
C.官府对市场规律有所认识 D.市场管理制度相对完善
8.《南都繁会图》是明代风俗画的代表作品,展现了当时的南京市景。城中店铺招牌众多,有“万源号通商银铺”“张楼”,还有“义兴油坊”“涌和布庄”以及“东西两洋货物俱全”等。这反映了明朝( )
A.海外贸易高度繁荣 B.南京城商业兴盛的场景
C.重农抑商政策松弛 D.儒家思想占据主导地位
9.公元前98年,汉武帝在大司农下设“斡官”,负责统管酒类专卖事务。官府向私营酒坊提供酿酒用粮食、酒曲等原料,规定酿造酒类的品种和标准;私营酒坊负责酒类酿造,官府向酒坊支付加工费用后直接掌控,统一销售。自此,民间不得私自酿造酒。这一做法( )
A.减轻了农民生活负担 B.有利于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C.造成了商业凋敝衰败 D.实现了全国市场管理统一化
10.北魏大臣甄琛指出:“今伪弊(指南朝)相承,仍崇关鄽之税;大魏恢博,唯受谷帛之输。”这反映出当时
A.大一统下商品经济的发展 B.区域性市场的繁荣
C.南北商业发展的不平衡性 D.南北经济差距扩大
11.清朝前期晋商“岁挟矩金来此(今湖北省羊楼洞)采办,相高大之宅,托为居停主人焉,及秋则计其收茶之值以纳租金”,再将羊楼洞砖茶运销到北方游牧民族地区、俄国及中亚。这反映了( )
A.全国商业资本向南方集聚 B.茶叶贸易的中心逐渐转移
C.制茶业出现新的经营方式 D.大额长途贩运贸易的发展
12.明洪武五年,琉球遣使“入朝”,明朝赐以《大统历》及文绮、陶铁器等,后“以陶器七万、铁器千就其国市马"。明政府与琉球的贸易( )
A.体现了朝贡贸易的特征 B.深受闭关锁国政策影响
C.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发展 D.促进新生产方式的发展
13.北魏大臣甄琛指出:“今伪弊(指南朝)相承,仍崇关廓之税,大魏恢博,唯受谷帛之输。’这反映出当时( )
A.南北商业发展的不平衡性 B.南北经济差距扩大
C.大一统下商品经济的发展 D.区域性市场的繁荣
14.《唐六典》卷三十《大都督府·市令》条下附注,“汉代诸郡、国皆有市长。晋、宋以后皆因之。隋时 始有市令”,到唐初,增置市丞,复有佐、史、师等名目。对此解释合理的是,汉至唐时期( )
A.朝廷重视维护商业经营秩序 B.重农抑商政策受到强烈冲击
C.吏治清明确保经济逐渐繁荣 D.赋税征收标准发生明显调整
15.明清时期,山东济宁的夜市中有许多手工业产品,其大多来自家庭或者小作坊,比如榨油、木器甚至一些铁制品或铜制品等,“这些手工业都集中在南关,规模都不大,生产与销售合二为一”。这反映出当时( )
A.商品性生产经营方式灵活 B.政府的重农抑商政策持续松动
C.雇佣劳动的优势日益凸显 D.朝廷放松了对百姓的人身控制
二、材料分析题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北宋建立时,北方已被契丹占据,随后西夏建立,适合养马之地锐减,战马奇缺。吐蕃诸部不但盛产战马,而且对茶叶存在迫切需求。用茶叶和吐蕃诸部交换马匹,不但可以降低成本,节省开支,还能作为政治、军事之外的手段对其进行笼络和控制。因此,宋廷非常重视与吐蕃的茶马互市,设置了购茶、买马的机构,组建了茶马司,将茶马贸易严格限制在互市场所内。清王朝经过多年经略逐渐将蒙古置于其有效统治之下,并逐渐实现了对西藏的有效统治,茶马互市逐渐失去了军国大政的地位。雍正时期,清廷不再垄断茶马互市,令茶马由民商自行贸易,改为从税收的角度对茶叶进行管控。
材料二 茶马互市兴起后,除了茶叶和马匹外,毛缨、毛布、皮革、虫草等民族地区的产品大量流入中原地区,中原地区的布匹、粮食、铁器、纸张、书籍、药品、乐器、首饰等也不断进入民族地区。明朝时建立了很多茶马驿站,开拓了龙安、松成、西宁三条茶马商道。随着茶马互市的发展,充当翻译的“通事”“牙人”大量出现,不少汉族人口逐渐迁居民族地区,少数民族人口也不断迁往内地,一些小村庄逐渐发展为“番汉咸集”的贸易重镇。
——以上均摘编自李天顺李俊《茶马互市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述论》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清两代茶马互市的政策及形成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茶马互市的影响。
2.【中国古代的商业契约】
材料一 早在先秦时,人们就已将“诚”和“信”联在一起教化人,严律于己了。中国古代的各种契约关系,正是建立在这种道德规范和思想基础之上、靠诚信来维系的各种人际之间约定的关系。由秦汉到魏晋,租佃券约只写明租佃双方姓名、年月、亩数,租额、租期:魏晋已后,至唐五代,券契文字愈益丰富,从固定租额的明确,交租时间和质量的保证,双方权利和义务的责任,违约受罚的规定,保人对契约内容的担保等,都具体写进了契文,使得租佃契约完善化。宋元以至明清,租佃契又逐渐趋于简约化,没有了交租质量的保证,也省去了违约受罚的各种规定,许多保证人的签押被一名“保人”或“中见人”所代替,或者干脆省去,使得租佃契约走向一种新的简约化模式。
——摘编自也小红《中国古代契约发展简史》
材料二 中国很早以来就有重视契约的传统。《周礼》云:“凡以财狱讼者,正之以傅别、约剂。”到了秦汉时代,土地交易日趋频繁,土地买卖契约包括标的、价格、证人等内容。当时的契约具有诉讼书证的作用。魏晋南北朝时期,纸张开始成为契约的主要载体。北魏以来,在广大的中原地区,土地买卖开始受到限制。唐代的法律对土地买卖设定了很多前提条件,口分田等在原则上禁止买卖,现存的唐代中前期的敦煌文书中很少见到土地买卖文书。到了唐代中后期,特别是吐蕃占领与归义军时期的敦煌文书中又开始出现了土地买卖契约。宋太祖开宝二年(969),“始收民印契钱,令民典实田宅输钱印契,税契限两月”,改变了以往田宅交易买卖双方都要纳税的规定,正式确立卖主立契、买主税契的土地买卖制度。此后,土地买卖空前活跃。成书于南宋的《名公书判清明集》有云:“交易有争,官司定夺,止凭契约”。
——摘编自阿风《中国历史上的“契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契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契约的发展历程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的香料文化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南洋香料尤其是印尼香料的传入极大地促进了中国香料文化的发展。宋元是中国与印尼香料贸易发展的鼎盛时期。从仅有的三次详细记载来看,各类香料是印尼三佛齐朝贡宋廷的重要物品。
明太祖规定“片板不许入海”,但是未能杜绝中国与印尼之间的民间贸易,香料走私时有发生。清初延续了明朝的海禁政策,南洋诸国只能通过朝贡贸易与中国开展贸易往来。这个时期,印尼的香料贸易网络已被荷兰殖民者所垄断。自1680年到1720年,每年平均有10艘左右的船舶从福建、广东、宁波等地航行到巴达维亚,用茶叶、瓷器等中国特产换取香料等土产。还有欧洲国家的商船从东南亚到中国贸易,香料是他们向中国出售的主要商品。
从汉唐到明清长达千年的香料贸易中,中国与印尼区域的多个古代王国之间建立了稳定的贸易体系,形成了独特的古代香料文化。古代中国盛行佛教和道教,其宗教仪式中都以焚香为其重要组成。而在日常生活中,“熏香”则成为皇室和贵族一项重要的生活方式。五代李珣《海药本草》中记载了主要由印尼传入的沉香、肉豆蔻、丁香等香料的医药用途。明中期以后,胡椒、苏木、丁香、檀香、豆蔻等香料 作为调味品迅速充溢日常饮食。
——摘编自许利平《古代印尼与中国香料贸易的变迁影响》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与印尼香料贸易的发展趋势,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古代中国与印尼香料贸易的影响。
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大量的考古资料表明,早在距今七、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华大地上的经济发展便已有了区域性的萌芽。地处温湿带的黄河中下游地区是以粟为代表的旱地农业文化;地处亚热带的长江中下游是以水稻为代表的水田农业文化;东北北部、蒙古、新疆等地,经济以狩猎和采集为主。黄河中下游和长江中下游因自然条件良好,所以开发得较早,经济发展水平也较高。游牧民族处在沙漠草原地带,传统的生产方式又使他们不太从事种植业生产,因而对农业民族的依赖性很大;同时,内地人民也需要肉食和皮毛,必须仰仗于牧区。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描述:“夫山西饶材、竹……山东多鱼、盐……江南出楠、梓……龙门、碣石北多马、牛、羊”。
——摘编自赵庆伟《我国古代民族经济的区域性发展与互补》
材料二 自东汉末年以来,北方一直战乱频繁。期间有中原汉族的自相残杀,更有北方强大的游牧民族入侵,如五胡内迁、永嘉之乱、安史之乱等,把整个北方搅的鸡犬不宁。而南方则相对安定,战乱很少,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较为稳定的社会环境。北方战乱南方安定,促使大量中原人口被迫或自愿南迁,促进了南方经济开发。南方开发少,水资源丰富,相对于较冷的北方,南方气温更适宜农作物的生长。农业的长足发展为南方手工业的兴旺、商业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摘编自袁振宇《中国古代史上经济重心逐渐南移的探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先秦至西汉中国古代经济分布的特点及其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东汉至唐朝我国南方地区经济发展的原因。
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相对封闭且独立的宫城的出现和成熟,显示出这一时期(商周时期)王权在行政管理中的主导地位。以郑州商城和偃师商城为核心的王朝都邑及其周边地区的一系列同时期城址如垣曲商城、焦作府城、盘龙城等构成了一套整齐划一、等级严密的城市聚落体系。
——摘编自惠夕平《从商周都邑看早期城市功能的发展》
材料二 《如梦录》详尽描述了明朝中后期的开封城。城内商业店铺林立,主要有四大类:一是日用百货类,如衣裳布匹、酒类、茶叶、各类食品等,应有尽有;二是文化用品类,如刻字、画馆、文房四宝等店铺散居各处;三是各类手工业作坊,如丝织业、棉织业、鞋帽业,等;四是专供文武官员所需的生产经营型部门,如专门制造朝靴、官帽等的店铺设有多处。在开封城,鼓楼一带街市非常繁华,“此市有天下客商,堆积杂货等物,每日拥塞不断”。
——摘编自宁欣主编《中国古代史(下)》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商周时期的城市与明朝中后期的开封城主要功能的不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朝中后期开封商业繁荣的原因。
答案:
一、
1.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清朝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清朝前中期,因冀、鲁、陕、晋以及广东缺粮严重,川、湘、东北、台湾已成为粮食基地。因而,粮食长距离运销量已三倍于明朝。但是,粮食交易在总商品量中所占比重仍属有限”及所学可知,清朝前中期由于赋役制度的调整、人口的急剧增长,粮食市场得到了明显的发展,但是由于粮食生产的自给自足性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市场上工商业产品的需求量更大,这说明粮食运销的方向及数量深受市场需求的影响,D项正确;明清部分地区缺粮情况形成原因复杂,材料核心信息是明清粮食远距离销售的线路变化和经济性质,不是总体粮食危机问题,排除A项;材料隐形信息是清代比明代粮食远距离销售的线路更多,但不能判断哪一条线路占主导,排除B项;清代东北和台湾成为粮食输出地,主要是因为移民开垦形成的,材料没有涉及高产农作物引进问题,排除C项。故选D项。
2.D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中国古代有关利率的规定,表明政府比较注重规范商业契约,D项正确;材料并没有体现出政府限制商人逐利增财,材料反映出古代中国政府注重规范商业契约,排除A项;材料为经济方面的相关规定,没有涉及个人合法收入,排除B项;这些法律规定有利于商品交易有序进行,但“确保了”说法欠妥,排除C项。故选D项。
3.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朝以来中国。根据材料“清朝以来,晋商前赴后继,足迹遍布天山南北,为边疆人民带去了丰富的物质产品和独具特色的山西文化”可知,清朝时期,晋商活跃于全国,为边疆人民带去了丰富的物质产品和独具特色的山西文化,这主要得益于商品经济的繁荣,B项正确; 商人群体的壮大是材料现象出现的原因之一,但不是主要原因,排除A项; 地区发展的差异为商业交易提供了条件,但是不是商品经济繁荣的主要原因,排除C项;据材料无法得知当时我国边疆地区局势稳定,材料中晋商活跃的主要原因是商品经济的繁荣,排除D项。故选B项。
4.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汉末年中国。据材料可知,西汉末年,官僚、外戚经商成风,政府一度除盐铁专卖政策,而任商贾私营,社会上出现了一批富商大贾称霸于长安,这说明政府的社会控制力减弱,D项正确;重农抑商政策是封建社会的基本经济政策,西汉政府不可能放弃重农抑商政策,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西汉末年政府控制力减弱,材料不涉及豪强地主的信息,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国家统治基础发生变化,材料反映了西汉末年经商成风,政府屡禁不止,这说明政府控制力减弱,排除C项。故选D项。
5.B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影响题、目的题和原因题。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向宋神宗提议复兴茶马互市,并认为此举可收到恩信安抚沿边少数民族之效,进而收复河湟,占据对西夏作战的主动权”和所学可知,茶马互市是内地与边疆地区商业贸易的主要形式,有助于活跃商品经济,B项正确;茶马互市并不违背重文轻武政策,排除A项;材料与统一河西走廊无关,排除C项;王安石变法开始于1069年,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6.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三国时期的中国。材料“大力鼓励发展丝织业,使得蜀锦成为益州(成都)地区的传统产业,远销到吴国、魏国,并成为蜀国政府重要的财政来源”体现的是三国时期的蜀国对纺织业的重视及发展情况,可用于研究蜀地经济的发展状况,B项正确;长途贸易兴起是在春秋战国时期,排除A项;三国时期,魏国的实力最强,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区域贸易竞争,排除D项。故选B项。
7.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周朝(中国)。据材料信息可知,周朝的市场管理设置不同官员管理不同方面,说明市场管理制度相对完善,D项正确;工商食官政策在西周时较为盛行,不是逐步被取消,排除A项;材料说的是政府对市场的管理,未讲述商人社会地位的提高,排除B项;官府设置官员负责估定物价、收购滞销产品、买卖滞销产品虽说明当时官府对市场规律有所认识,但并非材料主旨,排除C项。故选D项。
8.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时期的中国。材料“万源号通商银铺”“张楼”“义兴油坊”“涌和布庄”“东西两洋货物俱全”反映的是明朝南京商业贸易活动繁华,说明的是当时商品经济发展迅速,B项正确;明朝时期的海外贸易受到限制,排除A项;明朝时期厉行重农抑商政策,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儒家思想的发展情况,排除D项。故选B项。
9.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影响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代(中国)。依据材料概况可知:材料反映了汉武帝垄断酒类经营权,实行酒专卖。这一做法有利于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B项正确;材料主要涉及手工业,没有体现农民的生活状况,排除A项;汉武帝时期虽实行抑商政策,但商业依然获得一定发展,“凋敝衰败”说法错误,排除C项;实现了全国市场管理统一化,叙述过于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B项。
10.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甄琛指出南朝仍然重视关税,这意味着其经济更依赖于商品流通和贸易,而北朝则主要接受谷物和布帛作为税收,这表明其经济更加侧重于农业,这种对比反映了南北在商业发展上的不平衡性,C项正确;南北朝时期并非大一统时期,而是分裂时期,排除A项;材料中未涉及到区域市场的相关信息,无法得出“区域性市场的繁荣”,排除B项;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江南地区的开发,南北经济差距缩小,排除D项。故选C项。
11.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朝前期中国。根据材料“岁挟矩金来此(今湖北省羊楼洞)采办,相高大之宅,托为居停主人焉,及秋则计其收茶之值以纳租金”,可知,晋商在羊楼洞采办茶叶,并租住当地房屋,将砖茶运销到北方游牧民族地区、俄国及中亚,这反映了清朝前期大额长途贩运贸易的发展,D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全国商业资本向南方集聚,而且材料涉及区域主要位于北方,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茶叶贸易的中心逐渐转移,材料主要反映了清朝前期长途贸易的发展,排除 B项;材料不涉及茶叶经营方式的变化,材料主要体现大额长途贩运贸易的发展,排除C项。故选D项。
12.A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 。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洪武五年(中国)。据材料可知,琉球遣使“入朝”,明朝赐予物品,而后又有贸易往来,这体现了朝贡贸易中“厚往薄来”的特征,A项正确;明朝洪武五年时还没有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排除B项;此时的世界市场还远未形成,这种贸易对世界市场发展的推动作用极其有限,排除C项;这种朝贡贸易主要是政治目的为主,对新生产方式的发展促进作用不大,排除D项。故选A项。
13.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南北朝时期。根据材料可知,南朝重视商税,说明商业繁荣,而北朝仍重视传统的农业税,说明其商业发展相对较弱,这体现了南北商业的不平衡性,A项正确;材料只提及南方商业和北方农业,没有对比两者的经济发展水平,排除B项;当时南北政权对峙,没有实现大一统,排除C项;材料表明当时北方仍以农业为主,不能体现市场的繁荣,排除D项。故选A项。
14.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唐时期(中国)。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古代中国的市是商业活动和贸易的场所,市长、市令、市丞等都是管理市的官员,所以汉唐时期设置这些官员是朝廷重视维护商业经营秩序的表现,A项正确;朝廷设置管理市的官员不代表重农抑商政策受到强烈冲击和赋税征收标准发生明显调整,排除BD项;材料没有体现吏治的内容,并且“确保”的表述也过于绝对,排除C项。故选A项。
15.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清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山东济宁夜市中手工业产品大多来自家庭或者小作坊,规模都不大,生产与销售合二为一,反映出当时商品性生产经营方式比较灵活,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政府对农业和商业所采取的措施,没有体现政府的重农抑商政策持续松动,排除B项;材料没有雇佣劳动的相关信息,排除C项;D项表述符合史实,但是材料反映的是明清时期商品性生产经营方式灵活,排除D项。故选A项。
二、
1.(1)政策:宋朝官府垄断;清以税管控(自行贸易)。
原因:
宋朝: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胁;提升军事实力;降低成本节省开支;笼络控制吐蕃。
清朝:国力强盛(经济发展);实现对边疆地区有效控制(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或对蒙古、西藏的有效统治);
(2)影响:改善交通条件;促进贸易发展;增加财政收入;改变生活习惯;丰富文化内涵;推动民族交融:带动边地发展(促进边地市镇兴起);维护边疆安定;利于国家统一。
2.(1)特点:起源早、历史悠久;强调契约主体要诚实守信,履行契约内容;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完善—简约的过程。
(2)变化:商周时期就出现了契约;秦汉以后,凡是涉及买卖、租、借贷等财产关系和收养、雇佣、立嗣等人身关系的事宜,当事人之间几乎都要订立契约,契约具有诉讼书证的作用;魏晋南北朝时期,纸张成为契约的主要载体;北魏至唐朝前期,契约应用相对较少;唐朝中后期及宋以后契约的应用更加广泛。
因素:商品经济的发展程度;科学技术的进步(造纸术的改进);赋税制度、土地制度的调整(租调制、均田制);规范市场秩序的需要。
3.(1)趋势:从朝贡贸易向民间贸易发展。
原因:宗教仪式的需要;“熏香”成为皇室和贵族一项重要的生活方式;部分香料具有医药用途;作为调味品迅速充溢日常饮食。
(2)影响:促进了中国香料文化的发展;促进了中外贸易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饮食习惯。
4.(1)特点:区域特色明显;受自然地理环境影响;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各经济文化区具有相互依存性和互补性。(任答三点即可)意义:中国古代民族经济的分布特点,不仅造就了中华民族的多元特色,而且孕育出了凝聚核心,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言之有理即可)
(2)原因: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战乱,中原人口大量南迁,给南方增加了大量掌握先进生产技术和生产经验的劳动力;南方地区自然条件优越,资源丰富,具备发展经济的良好基础;南方的生产力水平得到快速发展;南方政权的重视。
5.(1)功能不同:商周时期是城市的政治统治功能突出;明朝中后期是城市的经济功能日益增强。
(2)原因: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政府商业管理的规范;开封位于汴水两岸,交通便利;文化教育事业繁荣的推动;开封曾是北宋的都城,有商业底蕴;商帮的推动;白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促进了大宗商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