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图形 配套教学设计(150)

文档属性

名称 认识图形 配套教学设计(150)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6.5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5-12-16 08:53:27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1、在操作中认识并会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体会“面在体上”。
2、通过摸、画、摆、拼等活动,培养学生抽象、概括、实践和创新能力,建立空间观念。
3、在观察、操作、比较等活动中,使学生体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4、通过图形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到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2学情分析
根据“新一轮课程改革实验”的基本理念,我本着设计新、处理活的原则,从教学内容、学生思维和年龄特征考虑,本节课我以活动教学法为主,以情境教学法为辅来促进学生对新知的内化和建构。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一年级学生的思维还不能离开具体事物的表象。且《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和动手实践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我们主要采用主动探究、动手操作和小组讨论的学习方法。让学生通过摸、画、摆、拼等多种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3重点难点
重点:会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难点:体会“面”在“体”上。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第一环节: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新课一开始,创设一个学生喜欢的情境——漂亮的城堡(课件出示),
在这个城堡里同学们很快就找到了熟悉的朋友——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巧妙地引导学生回顾前面学习的立体图形,自然地过渡到平面图形的认识,为后面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活动2【活动】第二环节:自主探索,发现新知
这个环节是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我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进行探索性的学习。所以在教学中,我组织学生开展生动有趣的摸、画、摆、拼等活动。
(一)初步探究,感知新知
活动一:摸一摸、说一说。(课件出示活动一导学要求)
首先我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等学具,并提问:小朋友们,请你们摸一摸它们的表面,你们有什么感觉?(哦,平平的,滑滑的。)
(二)实践操作,深入理解
活动二:画、印、折。(课件出示活动二导学要求)
(1)我紧接着问:那谁能想出一个好办法,把刚才摸到的面从立体图形上请到纸上来呢?经过小组讨论交流,学生想到了画一画、印一印、折一折等方法。接下来我让学生动手操作,并说一说自己的方法。(这里我充分给学生“说”的机会,让学生陈述操作过程,表达亲身感受,不但培养语言表达的条理性,而且促进思维的逻辑性。)
(2)为了让学生深刻地认识这几种平面图形,我引导全班同学选用他们最喜欢的画一画的方法再次把这些平面图形请到纸上来,并让学生说一说这些平面图形分别是从哪个物体上得到的,你能尝试说出它们的名称和特点吗?学生自由发言后,我边出示图片边分别介绍它们的名称和特征。“像这种对边相等的四边形叫做长方形”,“像这样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叫做正方形”,“像这种由三条边围成的封闭图形叫三角形”,“像这样由一条曲线围成的封闭图形叫做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这些平面图形。(板书课题:认识图形)
(3)最后课件演示“面”在“体”上的分离过程,让学生感受到:从长方体的一个面上可以找到一个长方形,从正方体的一个面上可以找到一个正方形 ,从三棱柱的一个面上可以找出三角形,而从圆柱上可以得到一个圆。通过课件动态演示,学生直观感受面从体上滑下,形象地体会到面在体上。
【设计意图】:通过本活动,学生初步认识这四种图形,并了解这些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同时亲身体验面和体的关系,体会了面在体上,建立了平面图形的空间观念。
活动三:找一找,摆一摆。(课件出示活动三导学要求)
(1)首先我设计一个“找一找”的比赛游戏,我说出图形名称,然后各小组学生从课桌上中快速地找出相应的平面图形,以此来加深学生对图形的辨认和区别。
(2)接下来我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几根小棒,然后动手操作摆图形,并说出摆这些图形的时候发现了什么。学生用小棒摆出了正方形、长方形和三角形等图形,却摆不出圆形来。这时我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然后引导学生说出因为小棒是直的,而圆的边是弯曲的,所以没办法摆出来,以此引出圆形的特征。
【设计意图】:通过活动三的教学使学生加深对这四种图形的认识,进一步了解这四种平面图形的特征。
活动3【活动】(三)升华提高,归纳新知
活动四:想一想,拼一拼。(课件出示活动四导学要求)
“小朋友,你们瞧!老师用我们今天所认识的图形拼出了许多美丽的图画,那你们也能用这些图形拼贴出自己最喜欢的画面吗?”接着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音乐背景下进行小组合作拼图。拼图完成之后,请各小组派代表到台前来展示自己的作品 ,并说说作品的内容和创意。
【设计意图】:小组合作拼图形的过程,为学生交流数学思想提供了平台,既加深了学生对新知的巩固,又发展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课件出示完整导学案)通过这样一系列的活动,学生很好掌握了新知。同时用导学案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让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接下来是第三环节:
第三环节:实践应用,巩固新知
(一)基础练习
1、猜一猜:猜一猜新图形朋友,看谁能够迅速的辨认出它们!通过此题,加深学生对这四种图形的认识,并能够辨认区别它们。
2、连一连:请你们用今天学的本领帮下面的小朋友找一找图形吧!通过这道题,让学生区别形和体,进一步体会面在体上。
(二)提高练习
3、数一数:请小朋友们看看这个图案都用了哪几种图形?各用了几个?这里我会引导学生数红色的三角形有4个,绿色的三角形也有4个,所以共有8个三角形,蓝色正方形一个,粉红色一个,黄色一个,共有3个正方形。
活动4【练习】(四)拓展延伸
(1)这里我让小朋友联系生活说一说,生活中你在哪里还见过这些图形呢?引导学生先从我们的教室开始观察,学生可能会说到门、窗和黑板面的形状, 在必要时,我再引导,比如墙上五星红旗的形状、流动红旗的形状等等。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观察找图形,将数学课上认识的图形与生活中的物体融合,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能服务于生活。
(2)接着我出示了一个小朋友上学路上的情景。并提问:请小朋友们观察这些交通标志牌,你发现它们是什么形状的?你知道它们的作用吗?
【设计意图】:借助生活中的真实情境,引导学生对生活的观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并且通过对这些交通标志认识,既巩固了学习的内容,又对学生进行了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为教育,使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和谐全面的发展。
活动5【练习】(五)课外欣赏
接下来我让全班同学一起感受这些平面图形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设计意图】:通过这样的课外欣赏,既使他们的身心得到了放松,又在欣赏的同时,体验到了几何美、数学美,渗透了审美教育。
第四环节:总结回顾,深化认识
(一)总结反思
最后我会问同学们:今天你们玩得开心吗?说说你这节课收获了什么?
【设计意图】:这里让学生进行总结反思,深化了学生对这几个平面图形的认识。
(二)课堂检测
1、连一连
三角形 圆 长方形 正方形
2、涂一涂
【设计意图】:通过课堂检测及时地反馈了学生本节课的学习效果,加深了学生对新知的理解。
1教学目标
了解关于天才的话题。
明确天才出现的原因。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3 第三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3 页 (共 4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