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水的温度 配套教学设计(121)

文档属性

名称 测量水的温度 配套教学设计(121)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6.0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5-12-16 09:11:18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测量物体温度时要根据不同的测量对象,选择合适的温度计。
2、知道在热水变冷的过程中,温度下降是有一定的规律的。
3、了解对一个物体来说,温度下降,说明物体的热量减少,温度上升,说明物体的热量增加。
过程与方法:
1、在知道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后,学会用温度计测量水温的方法,并能自己动手实践。
2、观察不同温度计的测量范围,选择合适的温度计(刻度范围在0℃——100℃)用于测量水的温度。
3、学会在间隔相同时间后连续测量和记录3杯不同冷热的水的温度。
4、能够学会收集整理数据,并从中归纳出热水变凉过程中温度下降的规律。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在观测、记录的过程中始终保持认真、细致的态度。
2、感悟到生活中处处有科学,体会到科学探究的乐趣。
2学情分析
在三年级上册《水和空气》单元,学生已经认识了水的几种性质,《测量水的温度》是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二课,也是继前一课《温度和温度计》学习的延续。在生活中学生对不同温度的水有了一些认知,本课我将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去实际练习测量物体温度和识读摄氏温标。温度计在我们的生活中常见,大部分学生平时对温度计只有一个外表的认识,对它的作用及用途,没有深入的了解。个别学生对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有一个简单的认识,但不能正确地使用温度计,所以在本课时的教学中我从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在温度计的学习中得到理论的上升和情感的升华,充分调动学生的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自主探究来建构温度和温度计的相关科学知识。学生在这一课将分别测量凉、温、烫3杯水的温度,并每隔2分钟连续测量8分钟内每杯水的温度。本课中每位学生都将有比较多的实践机会。因此,测量水温的步骤、方法,是本课学习的重点。要让学生理解每一条规定的意义,并掌握每一步骤的操作规程,以保证后续测量数据的相对准确。为后续学习(五年级的“热”单元)打下基础。对一个物体来说,温度下降,说明物体的内能减少,温度上升,说明物体的内能增加。热量是描述内能转移的物理量。但内能这一概念对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是难以理解的,因此教材采用了小学生通常使用的热量的说法。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用温度计测量水温的方法,并能试着归纳出在热水变凉的过程中温度变化的规律。
教学难点:能归纳出在热水变凉的过程中温度变化的规律。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电路演示实验激发学生兴趣,启发学生思考。
教师活动:热敏电阻、指示灯、电源等组成的简单电路,用三杯温度不同的水(1号杯自来水,3号杯刚从热水瓶里倒出的烫水)进行实验,指示灯亮度发生变化。提出问题:是什么导致指示灯的亮度发生变化?
板书:测量水的温度
设计意图:利用简单热敏电阻串联电路中指示灯的亮度变化激起学生探究温度变化的兴趣。
学生活动:学生进行猜测
设计意图:
活动2【讲授】选择合适的温度计测量水温
教师活动:实物展示三种温度计(家用寒暑表、实验室用温度计、体温计......)
提出问题:选择哪种温度计来测量水温?
学生活动:学生讨论交流后:一般来说,液体水的温度会在0~100℃之间,所以,要测量水的温度,需要选择测量值在0~100℃范围的温度计。
设计意图:明确任务: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要用温度计来测量水的温度。
活动3【讲授】探究测量水温的方法
教师活动:
1、师:有了合适的温度计之后,我们可以直接测了吗?我们要如何来测量水温呢?请大家一起来看大屏幕(用文字详例操作的方法及步骤。)
2、师生共同明确方法。(1)手拿温度计的上端。(2)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与壁。(3)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4)在液注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5)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
归纳:(1)上端比较好操作,拿中间会挡住刻度,拿玻璃泡会造成所测的不是水的温度。(2)(5)如果碰到容器或读数时离开液面,测量的就不是水的温度了。(3)俯视或仰视会造成读数偏大或偏小。(4)没有稳定时测出的温度不准。
4、对1号杯(自来水)的温度的测量
学生活动:
1、学生阅读测量水温的方法。
2、学生思考:为什么要这样操作,如果不按照这样的要求操作,会出现什么情况?
4、学生用温度计尝试测量同样温度的水(自来水)。
设计意图:
1、真正领会使用温度计的方法和相应注意事项。达到生生知晓、生生掌握的目的。
4、本阶段,要求每一小组先测量“自来水的温度”,因为自来水的温度是目前三杯水中最稳定的一杯(处于常温),很容易测出准确结果。而其他2、3号杯的水在常温下温度会慢慢减小,难以把握。所以我选择了让学生先测量“自来水的温度”,使学生熟练掌握操作方法。
活动4【活动】共同探究测量水的温度
教师活动:
师:清楚了测量的方法之后,老师还为每个小组都准备了三杯水:1号杯内装的是自来水;2号杯内装的是温水;3号杯内装的是刚从热水瓶里倒出的热水。
师:现在要求同时对三杯水进行测量,用计时器记录好时间,每隔2分钟测量一次,把测量结果记录在“连续测量8分钟内水温变化的记录表”内。(温馨提示:温度计要小心拿放,如有破裂,请立即告诉老师;热水烫手,注意安全)
学生活动:
对数据进行分析。
教师活动:
师:从这些数据中你有什么发现吗?
引出科学概念(大屏幕PPT显示):对一个物体来说,温度下降,说明物体的热量减少;温度上升,说明物体的热量增加。
学生活动:
学生测量并记录测量所得温度于表中。最终填写到教师电脑的excel表格中汇总。(预设:通过交流能发现个别小组测量同一种水的温度有差异。)
设计意图:
1、随着时间的变化,2、3号杯里的温度都在下降,3号杯里的水温度下降的最快,1
号杯里的温度变化不大。
2、用excel表格生成折线图,使学生更直观认识水在自然降温时的一般规律:温差越大,降温幅度越大。水温越高,温度下降得越快。
活动5【活动】猜测水温的变化
(引导学生想象,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三杯水的温度将分别作怎样的变化?最后怎样?)
教师活动:
1、师:如果这三杯水再过10分钟,水温有会发生怎么样的变化?过一天呢?温度还会变化吗?水的温度会无限下降吗?
2、师:如果要让水的温度低于周围空气的温度,可能吗?有什么办法?
3、师:这只是我们根据生活经验推测出来的,希望大家回家后去试验一下,看看是不是这样的。
学生活动:
1、当水的温度和周围空气的温度一样的时候,水温就不会下降了。
2、把水放入冰箱,水温就会继续下降直至结冰。
设计意图:
这是一项猜测活动,但也希望对猜测进行验证,所以,教师要带领学生把一些水放入冰柜内,以待下节课观察水发生的变化,也是为《水结冰了》一课的教学活动而准备。
1教学目标
了解关于天才的话题。
明确天才出现的原因。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3 第三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3 页 (共 4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