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肥皂泡》教学设计及反思

文档属性

名称 《20肥皂泡》教学设计及反思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03.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6-18 19:11:51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肥皂泡
【课前解析】
关注课文: 课文介绍了肥皂泡的吹法,描写了肥皂泡的颜色、形状及变化,也写了吹肥皂泡时的心情和美妙的想象。课文开头简洁明快,一、二自然段直接表达了对吹肥皂泡这个游戏的喜爱。接下来,作者以细腻的笔触,用3个段落细致的描述了吹肥皂泡时的情景,以及从中体验到无限的快乐。
关注语言:文章语言细腻,给人以清新隽永的审美感受。如作者用“和弄和弄”“慢慢的吹起”“轻轻地一提”“轻轻地扇送”等词语,对做肥皂水、吹肥皂泡的过程进行了细致地描述,生动再现了孩子们吹肥皂泡时投入专注的状态。用“五色的浮光”表现肥皂泡在阳光下的颜色,用“轻清透明”“玲珑娇软”“脆薄”“光影零乱”等非常个性化的词语,写出了肥皂泡的形态,用……
【教学目标】
1.认识“廊、剩”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和”,会写“皂、剩”等12个生字,会写“肥皂泡、种类”等13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说清楚“我”吹肥皂泡的过程。
3.能联系生活实际等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
4.体会作者由肥皂泡产生的丰富想象,并能发挥想象说出肥皂泡还有哪些去处。
【教学重点】
发挥想象说出肥皂泡还有哪些去处。
【教学难点】
通过细致观察理解课文中难懂的词句,品味作者描写泡泡语言的生动优美。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谜语:什么东西圆又圆,轻轻一吹飞上天,五颜六色真好看,用手一碰就不见?你们能猜出是什么吗?
学生汇报交流:肥皂泡
2.教师出示课题并板书:肥皂泡,学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猜谜导入课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介绍作者,了解冰心
1.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你能找出藏在这句诗中一位作家的笔名吗?
预设:冰心
2.阅读作家简介,找出冰心作品的三大主题。
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她的作品充满了对大自然的赞美,以及对母爱童真的歌颂。代表作品有《繁星》《春水》《寄小读者》等。
3.学生交流汇报:三大主题--大自然、母爱、童真。
三、学习字词,理清顺序
1.初读课文
(1)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想课文围绕肥皂泡写了哪些内容。
(2)学生自由读课文,并思考相关问题。
2.学习字词
(1)出示词语:廊子 剩下 和弄 轻悠悠 假若 娇软 脆薄
颤巍巍 山巅 婴儿
教师指名读词语,同学间注意纠正字音。
(2)学习多音字“和”。
预设:当它表示“粉状或粒状物掺和在一起”的意思时,读“huò”,可以组词为“和弄、和药、和稀泥”;当它表示“和谐;和睦; 结束战争或争执。”时,读“hé”,可以组成词语“和气、和平、和好”;当它表示“和谐地跟着唱”时,读“hè”,可以组词为“附和、曲高和寡”。
学生开火车,一字组一词。
(设计意图:先解决生字词的音、形、义,为理解课文打下基础,扫清阅读理解障碍。)
3.课文围绕“肥皂泡”写了哪些内容?
4.学生交流讨论。
预设:课文共五个自然段,本文按“小时候最爱玩吹肥皂泡——吹肥皂泡的过程——肥皂泡的样子——由肥皂泡产生的美好想象”顺序写的。
(设计意图:朗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梳理文章脉络,为下一节课的阅读理解打下基础。)
做泡泡,学用连续动词
1.朗读课文第1、2自然段,和同伴说说这两段的主要内容
2.学生交流汇报。
预设1:我最爱玩的是吹肥皂泡。
预设2:下雨的时节,母亲总教我们在廊子上吹肥皂泡。
3.作者是怎样吹肥皂泡的?自由朗读第3自然段,圈画出表示动作的词语。
(1)学生活动:标出描写制肥皂水和吹泡泡动作的词语。
预设:放--加--和弄和弄--蘸--吹起--提--扇
(2)吹肥皂泡的动作有什么特点?你是从哪体会到的?
师生交流:从“慢慢地吹起”、“再轻轻地一提”、“软悠悠地在空中飘游”这几个词语让我们好像亲眼看见了作者吹泡泡的过程,让我们感受到了作者吹泡泡时的动作轻柔,投入而专注。教师板书:吹
4.快来找一找能体现作者内心感受的词语。
5.师生交流。
预设1:“慢慢地吹起、轻轻地一提、轻轻地扇送”体现出作者吹泡泡时轻柔与用心。
预设2:“轻圆的、软悠悠地在空中飘游”说明肥皂泡十分轻柔,给作者带来美的享受。
6.指导朗读:从“慢慢、轻轻、轻轻地扇送’”,可以感受到作者吹泡泡时动作是非常轻柔的,朗读时语速要稍慢一些,温柔一些。
7.读完第3自然段,你知道这美丽的泡泡是怎么做的了吗?请你按课文填空。
预设:先把(碎肥皂)放在(碗)里,再(加)上点(水),(和弄和弄),然后用一支( 竹笔套管),(蘸)上肥皂水,慢慢地(吹)成泡,最后轻轻地一(提),那球儿便从管上( 落)了下来,在空中(飘游)。若用(扇子)轻轻地(扇送),有时能飞得很高。
8.学法指导:在介绍一个活动的物体的时候,可以抓住事物的变化进行叙述,也可以抓住动作边表演边讲述,还可以用连续的词进行讲述,这样的表达就会条理清楚,过程连贯。
9.提出要求:作者用表示顺序的词和动词把做泡泡的过程写得多准确啊,请你仿照着写一写吧。教师板书:动作 做
预设:有一次,妈妈在家里包馄饨,我也想包,看着妈妈的样子,我学着包了起来,
首先把馄饨皮子一张一张分开,然后拿起一张皮子摊在手心里,再把拌好的肉馅放到皮子上,再把它对折,然后挽过来把两个边粘在一起,最后一个难看的馄饨就被我包成了。
(设计意图:学习课文,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课文理解能力。)
六、指导书写
1.学生明确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读准字音。指导“皂、若、串、希”等笔画较少的字要把笔画写开一些;“剩、碗、婴”等笔画较多的字要写得紧凑一些。
2.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范写强调“碗、透、仰、串”等容易写错的字。
(设计意图:加强写字教学,夯实读写基础,巩固生字词。)
课堂演练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
导入:上节课我们和作者一起做肥皂水,一起吹肥皂泡,多么快乐啊!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跟随作者,欣赏美丽的肥皂泡,放飞我们的想象,感受童年的快乐与美好。
二、吹泡泡,体会泡泡之美
1.朗读课文第4自然段,先画出觉得难懂的词句,再用学过的方法想一想,它们是什么意思,最后和同伴们交流一下。
学生活动:朗读课文第4自然段,勾画难懂的词句。
2.谁能回忆一下理解难懂的词句有哪些方法呢?
学生汇报交流:联系生活经验、查字词典、借助插图、联系上下文。
3.你喜欢课文中哪些形容泡泡样子的词语?
预设1:五色的浮光、轻清透明、乱转。
预设2:玲珑娇软、脆薄。
预设3:颤巍巍、光影零乱。
(1)交流语句:这肥皂泡,吹起来很美丽,五色的浮光,在那轻清透明的球面上乱转。
①你是怎么理解“轻清透明”这个词语的?
师生交流:“轻清透明”可以拆解成“轻+清+透明”来理解。“轻”指分量小;“清”指洁净、澄清;“透明”是指能透过光线。这个词语说明肥皂泡分量轻又透明干净的形态美。
②理解了关键词,能帮助我们理解难懂的句子。读了这句话,你看到了什么样的肥皂泡?
预设:我好像看到了五色的浮光在乱转。
③结合插图,说说“五色的浮光”和“乱转”分别是什么意思?
预设1:“五色的浮光”写出了肥皂泡在阳光下的光泽与颜色。
预设2:通过查资料,我知道“五色”原指青、黄、赤、白、黑5种颜色,后来泛指多种颜色。
预设3:“浮光”指液体表面的光泽、颜色,这里指肥皂泡表面的光泽和颜色。
预设4:“乱转”体现了肥皂泡表面光泽、颜色的流动。
总结:“五色的浮光”指色彩丰富,“乱转”指浮光在球面上没有规律地转动,写出了肥皂泡的色彩美与动态美。
(2)交流语句:若是扇得好,一个大球,会分裂成两三个玲珑娇软的小球,四散分飞。
①圈出这段话的关键词,说说你的理解。
学生汇报交流:玲珑娇软。
②师生交流:“玲珑娇软”同样可以用拆解法来理解,“玲珑”指细致精巧;“娇”脆弱;“软”指柔软;联系生活实际可知这个词语指细致精巧而脆弱柔软。
(3)交流语句:有时吹得太大了,扇得太急了,这脆薄的球,会扯成长圆的形式,颤巍巍的,光影凌乱。
①你是怎么理解“脆薄”、“颤巍巍”、“光影凌乱”这几个词语的?
②学生交流汇报。
预设1:“脆”指容易碎;“脆薄”指薄且容易碎。
预设2:“颤巍巍”指抖动摇晃。
预设3:“光影凌乱”指肥皂泡随光线和形状变化多样,显得不规则。
4.结合生活经验,理解孩子们的心情。
结合你吹肥皂泡的经历,说说孩子们为什么会“悬着心,仰着头,屏住呼吸”?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师生交流:“悬”“仰”“屏住”“低了头”“揉出”这一系列动词,写出孩子们赏肥皂泡的过程,表现了孩子们紧张、专注、担心和期待。教师板书:动作 赏
为什么大家“低了头,揉出眼泪”呢?
预设1:破裂的肥皂泡水落到孩子们的眼里了。
预设2:孩子们看到肥皂泡破裂了,内心有点感伤。
5.这段话从哪些方面写了肥皂泡的美丽?
师生交流汇报。
预设1:颜色美---五色的浮光
预设2:形状美---大球 小球 薄球
预设3:姿态美---轻清透明 玲珑娇软 颤巍巍
预设4:动态美---乱转 四散分飞 散裂
教师板书:颜色、形状、姿态、动态
6.指导朗读。
预设1:“轻清透明”应读出读出肥皂泡在孩子们眼中的美丽和神奇。
预设2:“玲珑娇软”要读出轻柔愉悦,体会坐着的喜爱之情。
指导朗读:读“这时大家都悬着心,仰着头,屏住呼吸,——不久,这光丽的薄球就无声地散裂了,肥皂水落了下来,洒到眼睛里,大家走忽然低了头,揉出了眼泪。”这句话时要读出孩子们的心情的变化,从肥皂泡要破裂的担心、紧张到破裂后的失落与感伤。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品词析句,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三、展开想象,泡泡去哪儿
1.朗读第5自然段,边想象边圈画:“那一个个轻清脆丽的小球”都有哪些去处?
2.学生交流汇报。
3.你从这一自然段感受到了什么?
预设:“那一个个轻清脆丽的小球,像一串美丽的梦“这句话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4.你还喜欢哪儿?把你想到的画面读书来。
预设:那么圆满,那么自由,那么透明,那么美丽。
这里连用了四个“那么”,你体会到了什么?
预设1:特别喜欢肥皂泡。
预设2:因为这梦幻般的肥皂泡是我们小心地、轻轻地吹起来的,吹了起来,又轻轻地飞起,目送着这些肥皂泡,心里充满了骄傲和自豪。教师板书:骄傲 自豪
5.教师提出问题:冰心奶奶希望肥皂泡飞到哪去呢?
学生交流汇报。
(1)交流句子:借着扇子的轻风,把她们一个个送上天去送过海去。
肥皂泡被送上天会怎样?被送过海又会怎样?
预设:使明月更皎洁,夕阳更灿烂;使美人更美丽动人,睡婴更替恬静幸福。
(2)交流句子:到天上,轻轻的挨着明月,渡过天河跟着夕阳西去。
肥皂泡挨着明月会做什么?跟着夕阳西去又会做什么?
预设:它们一个个飞到天上,轻轻地挨着明月,渡过天河,跟着夕阳西去,轻悠悠地飘过大海,飞越山巅。
交流句子:或者轻悠悠地飘过大海,飞跃山巅,又低低地落下,落到一个熟睡中的婴儿的头发上……
肥皂泡落在熟睡的婴儿头发上会做什么?
学生交流汇报。
6.想象一下这些轻清脆丽的小球还有哪些美丽的去处呢?教师板书:想
预设:小溪、幼儿园、山村......
7.总结:美丽的肥皂泡仿佛就是作者和小伙伴们的化身,带着他们的希望和梦想,自由自在地飞翔,他们飞向蓝天,亲近明月,追逐太阳,飞跃山巅……给人们带去温暖,带去希望。教师板书:希望
六、主题概括,拓展延伸
1.主题概括
这篇课文写的是冰心奶奶童年时做肥皂泡,吹肥皂泡的事情,寄托了对童年生活的向往。
2.拓展延伸
学生欣赏诗歌。
(设计意图:通过主题概括,让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概括理解,加深学生体会。)
七、课堂演练,课后作业
1.课堂演练
2.课后作业:实际生活中,你有没有吹过肥皂泡?有什么新发现?试着写一写自己的感受。
预设:我也喜欢吹肥皂泡,每次我总是和小伙伴一起站在高处,然后看泡泡随风飘落,这美丽的肥皂泡,轻轻地飞起,带着我的心愿飞向远方。
(设计意图:感受课文优美的语言,通过小练笔,使生活体验与情感体验互相融合,学习文章的表达方法,提高学生读写结合的运用能力。)
【板书设计】
肥皂泡
做 吹 赏 想
动作 动作 颜色 骄傲
形状 自豪
姿态 希望
动态
【教学反思】
本文篇幅短小,语言清新自然,作者感情真挚而美好。在教学这样的文章时我充分运用有效媒体和手段,设置情境,营造氛围,激发学生热爱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兴趣和欲望,引导他们以饱满的激情很主动、很投入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由此促进他们充分地、最大限度地去感知、体验文中的美——泡泡的美好、引人遐想,从而实现对学生的审美教育。
本文层次井然,脉络清晰。教学中,我逐步引导学生理清课文的结构思路,弄清“吹肥皂泡——欣赏肥皂泡的样子——感受肥皂泡的乐趣”的写作顺序。促进了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把握,然后再通过品读课文,让学生感受泡泡之美、吹泡泡的乐趣,进而陶冶学生的情操。
肥皂泡给孩子们带来梦幻般的感觉。为此,我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展开了丰富的想像,从而使学生更加深刻地领会作者的心情。
由于时间关系,我在教学本课时没能很好的引导学生进行学练结合。比如,在教学第五自然段时,只是让学生口头说了说肥皂泡还会飞到哪里,应该课后布置仿照第五自然段,写写这些泡泡还可能飞到哪里去。以通过小练笔使生活体验与情感体验互相交融,更好掌握文章表达方法的学习与运用,提高学生读写结合的运用能力。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