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练习:晚清选官制度的变革
一、单选题
1.以下为20世纪初的一份“报单”(官方向民间报喜的传单)内容节选(“X”处为缺字):“贵府少爷某某,今蒙钦命;头品顶戴赏戴花翎两广总督部堂袁,X品顶戴XX学堂监督某;会同考取为学堂XX学员一名,俟毕业后给以举人出身,知日荣升禄位。”该“报单”折射出( )
A.大众传媒的重要性 B.维新变法的妥协性
C.预备立宪的虚假性 D.社会转型的艰难性
2.1904年初,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统一全国学制,即癸卯学制。癸卯学制对学校体系、课程设置、管理通则等做了具体规定,直接把“尚武”与“忠君”“尊孔”“尚公”等内容定为教育宗旨。清政府这一举措( )
A.标志着科举考试制度被废除 B.标志中国选官制度进入新阶段
C.以巩固君主专制为主要目的 D.标志近代文官考试制度的建立
3.1903年商部成立时,清政府以特事特例为由,将原属吏部管辖的选官权限,暂由商部自择。 随后成立的巡警部、学部,均援引商部成例,认定吏部无法落实专业人才选用,向朝廷索要自 择部内官员的权力。这表明,当时( )
A.地方离心现象日益明显 B.中央机构的行政效能低下
C.选官制度亟待应时而变 D.废除科举导致选官混乱化
4.1905年,清政府设立学部,统一管理全国教育。学部成立后,各省改“学政”为“提学使司”,府、州、县设立劝学所,管理地方教育。学部的设立,标志着( )
A.传统选官制度的废除 B.选官制度进入新阶段
C.近代教育体系的建立 D.近代选官制度的确立
5.有学者提到清末民初的一首童谣:“月老娘,一面光,开开大门洗衣裳,洗的净了捶的光,爹爹把我送到南学堂,读四书念文章;红旗插到大门上,顶子戴到咱头上,看看排场不排场?”这首童谣反映了( )
A.新式学制的确立 B.官本位思想的影响
C.辛亥革命的成功 D.社会生活的新气象
6.1903年,山东邹县将近圣书院改为“邹县高等小学堂”;随后,济宁、嘉祥等州、县也相继将书院改为州、县立高等小学堂。次年,德州将州卫书院改建为高等小学堂,以科举36名秀才名额的旧例,招收36名学生。这反映出当时( )
A.教育体制呈现半殖民地化 B.科举取士退出历史
C.人才培养方式具有多样化 D.社会转型趋势明显
7.1908年清政府颁行《游学毕业生廷试录用章程》,提出“东西国之医科、工科、格致科、农科大学毕业生及各项高等实业学堂毕业者,往往以科学见长,不工文字。此项学生准其仅作科学论说一篇,不必兼作经义”。由此可见( )
A.学术论文成为清末新政选拔人才的唯一依据
B.清末新政适应时代变化调整了人才选拔制度
C.近代人才评价标准已经在清末普遍建立起来
D.这一章程成为中国近代教育体系建立的标志
8.1896年6月12日,李端棻向皇帝上《时事多艰,需才孔亟,请推广学校,以励人才而资御侮折》。认为:“人才之多寡,系国势之强弱也”,主张“自京师以及各省府州县皆设学堂”。李端棻奏折反映了当时( )
A.科举选官改革紧迫 B.教育人才严重缺失
C.新式学堂广受欢迎 D.教育救国的新思想
9.1902年以前“每届江南乡试,应试人数总在二万数千”,而据《中外日报》1902年的报道,“本届江南文闱,应试人数甚少。三场完毕者,不过一万四千余名”。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A.清末新政的实施 B.学堂选官制确立
C.戊戌变法的推行 D.科举制度的废除
10.1910年宣统皇帝发布上谕,北洋大学堂毕业生考列“最优等”的学生,“均赏给进士出身,授为翰林院编修”,其他“考列中等”的毕业生,则赏给进士出身,令各部“尽先补用”。据此可知( )
A.官员选拔与近代教育相结合 B.近代文官考试思想开始孕育
C.学堂选官制度正式设立 D.科举制度尚未废除
11.清末有大臣上奏折写道:“近数年来,各国盼我维新,劝我变法,每疑我拘牵旧习,讥我首鼠两端,群怀不信之心,未改轻侮之意。……科举夙为外人诟病,学堂最为新政大端……而中国士子之留学外洋者亦知进身之路,归重学堂一途,益将励志潜修,不为邪说浮言所惑,显收有用之才俊,隐戢不虞之诡谋。”该大臣意在( )
A.表达支持康有为变法的立场 B.奏请清政府变革选官制度
C.揭示列强轻侮清政府的原因 D.建议留学生重归学堂深造
12.1907年3月,清学部颁行《女子小学堂章程》《女子师范学堂章程》,规定女子学堂分为初、高两等,学制各4年,“女子师范学堂,须限定每州县必设一所”。到1909年,有公私女子学堂308所,女学生达14054人。这说明当时( )
A.清政府推动男女地位平等 B.学制改革推动近代教育发展
C.民主革命群众基础的扩大 D.民间力量倾力支持女子教育
13.有学者提到清末民初的一首童谣:“月老娘,一面光,开开大门洗衣裳,洗的净了搥的光,爹爹把我送到南学堂,读四书念文章;红旗插到大门上,顶子戴到咱头上,看看排场不排场?”这首童谣反映了( )
A.新式学制的确立 B.科举制度的影响
C.辛亥革命的成功 D.士人奋进的精神
14.1901年,清朝颁布《学堂选举鼓励章程》规定:“凡由学堂考试合格毕业生,均给予贡生、举人、进士出身,殿试后酌加擢用,优予官阶。”这体现出当时中国( )
A.政府废除了科举制 B.新旧教育体制并存
C.完全确立近代学制 D.近代教育事业起步
15.1904 年,清政府颁行的《奏定学堂章程;规定:初等小学堂“尤当先讲乡土历史,采本境内乡贤名宦流寓诸名人之事迹……以动其希贤慕善之心” 高等小学堂“陈述黄帝尧舜以来历朝治乱兴衰大略,俾知古今世界之变迁 以养成国民自强之志气,忠爱之性情”。这一规定( )
A.标志着选官制度发生了重大的变革 B.有利于塑造近代新式“国民”
C.说明近代教育摆脱了传统观念束缚 D.奠定了近代文官制度的基础
二、材料分析题
1.【清末教育改革】
材料一:随着1905年科举制度废除,新式学堂在中国如雨后春笋般大量兴起,大举进入乡村社会。在此过程中,由于新式学堂在教育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与私塾等迥然不同,乡村社会各阶层对这种初来乍到的新生事物产生疑虑,甚至对此采取抗拒、抵制的态度,出现破坏劫掠新式学堂的“毁学”行为。......毁学事件涉及商人、士绅、普通百姓、僧侣等当时社会中的不同阶层。江苏无锡、金匮县发生的“毁学”事件中,不满官府增加米厘用于办学的米业界向群众散发传单、制造不利于学堂的舆论,影响当地民众对学堂的态度。同年在四川广安州发生的毁学事件中,原本对寺庙土地被改建为学堂不满的当地刁绅借大旱之机造谣惑众、煽动百姓“毁学”。而对于参与毁学的百姓而言,他们或许听信当时存在的某些不利于新式学堂的言论......但更多的是表达反对官府收取杂如牛毛的捐税。正如1904年东方杂志第十期所指出的那样:“故按其原因,则知愚民之毁学,固非有意与学堂为难,实由平昔官府之敲扑过甚,故藉此而一泻其愤焉”。对官僚士绅抽收捐税等经济剥削的反抗贯穿清末民初中国乡村毁学风潮的始终。
-肖雪晨《传统与现代的冲突:清末明初中国乡村“毁学”风潮探究》
材料二:下表为1909~1910年“毁学”事件发生数目及地域分布一览表
年度 “毁学”事件发生数目(起) 合计(起)
华东地区 华中地区 华南地区 华北地区 西南地区
1909年 12起(浙江5起、江苏3起、安徽2起、江西1起、福建1起) 1起(湖北1起) 1起(广西1起) 3起(山西1起、直隶2起) 3起(四川3起) 20起
1910年 44起(浙江25起、江苏17起、山东1起、安徽1起) 5起(湖南3起、河南2起) 3起(广西1起、广东2起) 2起(直隶2起) 3起(云南2起、贵州1起) 57起
-肖雪晨《传统与现代的冲突:清末明初中国乡村“毁学”风潮探究》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清末“毁学”事件的背景。
(2)综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毁学”事件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02年,漕运总督陈夔龙奏请设立江北大学堂,首创本籍客籍分班教学的方法。河南、直隶等地客籍群体自发兴建旅学。1904年,山东巡抚周馥创立了最早专门招收客籍学生的官办学堂——山东客籍学堂。河南紧随其后,并进一步消融省界,设立了旅汴学堂。学部很快将之推广到全国。
招收客籍学生是清末新政时大多数学堂通行的做法,各省还是优先保证本省学子入学,而客籍学生入学往往被限制条件。在这一年(1904年)前后,限制客籍的做法愈演愈烈,演变为蔓延全国的学额争端。以客籍为主体的官僚阶层想到了一种另辟蹊径的办法,即绕开已有公立学堂,利用自筹经费和公款,创办专门招录客籍学生的客籍学堂。
随着全国新式学堂办学规模的迅速扩大,学生数量远远超过可以给予的官职数量,学堂选官制度难以维持,清王朝谋划采取新的文官制度取而代之。本省外省的籍贯身份不再显得重要,学额争端渐趋缓和,一部分客籍学堂开始转型为普通高中小学堂。辛亥革命后,旧官宦群体纷纷携眷返乡,各地的大多数客籍学堂也随之解体。
——摘编自王超《从畛域之分到消融省界:清末新政中的客籍学堂》
(1)据材料,概括指出清末客籍学堂创立与发展的原因。
(2)据材料,概括客籍学堂发展演变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客籍学堂的影响。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政府向外国派遣公费留学生始于1872年。1871年,曾国藩、李鸿章的《挑选幼童前赴泰西肄业章程》规定,根据回国毕业生各人所长“分别奏赏顶带官阶差事”。1899年,总理衙门提出,对毕业回华得有文凭之各类学生,由总理衙门或各省督抚考试,以“评定优劣,量材委用”,在此尚未规定授予科名。1901年,清廷要求对于学成得有优等凭照回国者,统一组织考试,并分别给子各项出身奖励。1904年,清廷学务处拟订第一份留学毕业生考试章程《奏定考验出洋毕业生章程》,并于1905年举办第一届考试。该考试将学成考试和入官考试分开,学部举办的是学成考试,只授科名(如进士出身、举人出身等),不授官职,须再通过廷试(入官考试),才能授予实官,廷试仿照旧式科举办法举行。学成考试均须先行预试(甄录试),预试平均成绩不满50分,不得参加正场考试。当时,学部针对留学生中的旁听生、插班生等现象,指出“存取巧,论其成绩,既与本科正班生有别,又非预备进入本科,似非国家遣生求学之意。”
——摘编自荆月新《清末留学生选官制度的机制创新及其局限》
材料二 清末留学生考试的部分情况
预试 正场考试 廷试
年份 参加人数 合格人数 时间 合格人数 届数 录取人数
1908 178 127 1905 1911 1 388 4 824
1909 383 235
1910 721 560
1911 587 526
——摘编自谢青《略论清末民初留学毕业生考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留学生选官制度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末留学生选官制度的特点及其影响。
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光绪十九年(1893年)十一月,湖广总督张之洞为培养“精晓洋文”的外交人员,奏请清政府创办自强学堂,这里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真正由中国人自行创办和管理的新式高等专门学堂。学堂宗旨如下:“洋务日繁,动关大局,造就人才,似不可缓。亟应及时创设学堂,先选两湖人士,肄业其中,讲求时务,融贯中西,研精器数,以期教育成材,上备国家任使。”自强学堂从开办起便一改中国传统书院“学不分专门”的旧习,仿照西方高等教育模式,在全国各学堂中率先实行分门(科)教学、按斋(班)授课的体制,开风气之先。1903年,自强学堂改为方言学堂,主要学习历史、地理、公法、交涉等课程,分别学习英、法、德、俄、日语,学制五年。学堂毕业生中有30多人成为辛亥革命志士,6位师生后来被推举为“甲种”或“乙种”“武昌起义有功人员”。
——摘编自王喜旺《教育家张之洞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张之洞创办自强学堂的主要目标。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张之洞创办自强学堂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35年7月,英国人罗伯特·英格尔斯在《中国文库》上讨论东印度公司公开招考职员一事的历史影响说:“英国东印度公司 就选拔文官而言,已采用了这一原则 这种中国人的发明创造在印度的充分发展,预示着或许将来有一天,它会像火药和印刷术一样,在国家制度、甚至是欧洲的国家制度中,引起另一次伟大变革。”1868年10月,美国传教士丁韪良出席美国东方学会大会,宣读的论文即为《中国的考试制度》。他极力建议美国政府应像英、法等国一样建立文官考试制度,向长期施行科举制的中国学习,他认为这一制度的益处将大于以往指南针、火药、印刷术的技术发明。1873年,美国文官委员会在争取建立文官考试制度时,即借用丁韪良这一说法,认为考试任官的效用比指南针和火药更大。
——摘编自朱学勤、王丽娜《中国与欧洲文化交流志》
材料二 科举夙为外人诟病,学堂最为新政大端。一旦毅然决然舍其旧而新是谋,则风声所树,观听一倾,群且刮目相看,推诚相与;而中国士子之留学外洋者,亦知进身之路,归重学堂一途,益将励志潜修,不为邪说浮言所惑,显收有用之才俊,隐戢不虞之诡谋,所关甚宏,收效甚巨。且设立学堂者,并非专为储才,乃以开通民智为主,使人人获有普及之教育,且有普通之知能,上知效忠于国,下得自谋其生。
——袁世凯等《立停科举推广学校折》(1905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西方人盛赞科举制“效用比指南针和火药更大”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废除科举制的现实因素和国际因素各是什么?简述学堂制较科举制的进步性是什么?
答案:
一、
1.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贵府少爷某某,今蒙钦命;头品顶戴赏戴花翎两广总督部堂袁,X品顶戴XX学堂监督某;会同考取为学堂XX学员一名,俟毕业后给以举人出身,知日荣升禄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份“报单”反映了当时社会在教育和官僚体系方面的转型。一方面,它显示了新式教育体制的兴起,如设立学堂并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做法,这是向近代化迈进的标志。另一方面,传统的科举制度仍然存在,给予了举人出身这样的荣誉和待遇,说明新旧制度并存,社会转型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缓慢且充满困难的过程,D项正确;大众传媒的重要性是表面现象,没有支持其本质原因,排除A项;维新变法发生于19世纪末是中国,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材料主旨“社会转型的艰难性”,而“预备立宪的虚假性”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D项。
2.C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目的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04年(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结论是: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直接把“尚武”与“忠君”“尊孔”“尚公”等内容定为教育宗旨,由此可知,清政府这一举措就是以巩固君主专制为主要目的,C项正确;科举制废除是在1905年,时间上与材料不相符,排除A项;1905年学部设立,标志着中国的选官制度进入一个新阶段,排除B项;1913年初,北洋政府颁布了《文官考试法草案》等法案,标志着文官考试制度的建立,排除D项。故选C项。
3.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晚清(中国)。根据材料信可知,1903年起,商部、巡警部、学部等因吏部无法选用专业人才,向朝廷索要自择官员的权力,表明,当时选官制度已不适应时代变化的需要,C项正确;材料主旨为“选官制度的变革”。而材料未提及地方政府的信息,排除A项;材料是中央政府的部门对官员选用权的要求,行政效能低下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制,排除D项。故选C项。
4.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晚清(中国)。根据材料“学部成立后,各省改‘学政’为‘提学使司’,府、州、县设立劝学所,管理地方教育。”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废除科举制度的大背景下,官员选拔只能依赖近代教育所提供的人才,从学堂毕业生和留学毕业生中选官为大势所趋,学部的设立,标志着中国的选官制度进入一个新阶段,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西方文官制度,排除A项;虽然学部的设立标志着中国的选官制度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但封建教育没有完全退出历史舞台,排除C项;1905年,光绪帝诏准袁世凯等人的立停科举之奏标志着科举制度被废除,排除D项。故选B项。
5.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末民初(中国)。据材料可知时间是“清末民初”,结合题干“把我送到南学堂,读四书念文章……顶子戴到咱头上”及所学可知,虽然人们可以去学堂读书,但是其所学内容仍旧是“四书五经”,仍然盼望着通过读书来做官,反映出此时的人们仍旧深受官本位思想的影响,B项正确;“癸卯学制”是这个近代由国家颁布的第一个在全国范围内实行推行的系统学制,但是题干述及的是“学堂”,而不是“学制”,并且题干还述及了“读四书念文章……顶子戴到咱头上”等内容,排除A项;据所学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这与“读四书念文章……顶子戴到咱头上,看看排场不排场”不一致,排除C项;据材料可知读的还是四书五经等文章,不能体现社会新气象,排除D项。故选B项。
6.D
【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范围为近代(中国)。1903年以后,山东多地将书院改为近代学堂,招收学生,招收数量按照科举秀才名额的旧例招收,这说明这一时期由于社会转型,因此在教育领域也存在社会转型的趋势,D项正确;材料涉及的近代学堂是国人创办,没有体现出半殖民地化色彩,排除A项;科举取士尚未退出历史舞台,排除B项;材料仅仅列举了近代学堂的创办,这是人才培养的方式之一,并不能看出人才培养方式多样化,排除C项。故选D项。
7.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08年(中国)。据题干“往往以科学见长,不工文字。此项学生准其仅作科学论说一篇,不必兼作经义”可知清朝逐渐改变传统的选拔人才依据,考试注重科学技术的考察,是为了适应工业时代的需要,B项正确;A选项“唯一依据”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材料并未提及颁布后的效果,C选项“普遍建立起来”扩大了范围,排除C项;《奏定学堂章程》的颁布是中国近代教育体系建立的标志,排除D项。故选B项。
8.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1896年(中国)。据材料可知,1896年大臣向皇帝提出人才关系国势强弱,主张建立新式学堂来培养人才。结合所学可知,新式学堂属于近代教育,清政府挽救统治危机的措施。因此新式学堂属于教育救国的新思想,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科举制,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项;材料强调新式教育救国,未涉及人才流失,排除B项;“广受欢迎”说法错误,材料只是提出设立学堂的建议,排除C项。故选D项。
9.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02年(中国)。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1901年,清政府实行新政,通令各省书院一律改为大学堂,各府州县学改为中小学堂,并多设新式学堂,冲击了传统的科举制度,A项正确;1904年初,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统一全国学制,学堂选官制度由此正式设立,排除B项;戊戌变法发生于1898年,不符合材料时间,排除C项;此时科举制度还未废除,时间不符合,排除D项。故选A项。
10.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10年(中国)。根据材料“赏给进士出身,授为翰林院编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朝末年,北洋学堂的学生被赐予进士,并可以为其他部门任用选拔,反映了官员选拔与近代教育相结合,A项正确;B项错在开始一词,排除B项;1904年学堂选官制度正式设立,排除C项;1905年,科举制度被废除,排除D项。故选A项。
11.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末(中国)。根据材料“科举夙为外人诟病,学堂最为新政大端……而中国士子之留学外洋者亦知进身之路,归重学堂一途,益将励志潜修,不为邪说浮言所惑,显收有用之才俊,隐戢不虞之诡谋”可知,该大臣主张变革选官制度,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对待康有为变法态度的问题,排除A项;材料没有揭示列强轻侮清政府的原因,排除C项;材料强调实施选官制度改革后,留学生也可以有出路,以学堂名义选官,而不是重归学堂深造,排除D项。故选B项。
12.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清朝(中国)。据材料“有公私女子学堂308所,女学生达14054人”,这说明清政府学制改革促进了近代女子学堂创办和女学生人数增加,推动近代教育发展,B项正确;仅凭清政府允许建立女子学堂不能得出清政府推动男女地位平等的结论,排除A项;公私女子学堂大量建立不等于人们对民主革命认可,群众基础扩大,排除C项;材料不能看出民间力量支持女子教育,排除D项。故选B项。
13.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末民初(中国)。根据材料“爹爹把我送到南学堂,读四书念文章;红旗插到大门上,顶子戴到咱头上”等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当时去学堂上学的人们依然在读着四书五经,仍然在盼望着通过读书戴上顶子,也即是做官,这是深受传统选官制度科举制及旧有思想“学而优则仕”思想影响的生动体现,B项正确;学制,是指学校教育制度,是国家根据教育方针、政策,对各级各类学校的任务、学习年限、入学条件等所作的规定,材料并未涉及学制的变化,排除A项;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这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只是一首童谣,并不涉及士人的奋进精神,排除D项。故选B项。
14.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晚清(中国)。根据材料“凡由学堂考试合格毕业生.......优予官阶。”体现了选官的新方式,推动了选官制度向近代化方向变革,根据材料“均给予贡生、举人、进士出身,殿试后酌加擢用”说明旧的选官制度——科举制仍然有一定的社会影响,说明新旧教育体制并存,B项正确;清政府废除了科举制在1905年,排除A项;“完全确立近代学制”的说法绝对化,排除C项;近代教育事业起步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15.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20世纪初(中国)。据材料可知,《奏定学堂章程》通过规范历史修身课程的教育要义和教学内容,培养民众的爱国主义精神、国家观念以及国民公德修养,有利于塑造近代新式“国民”,B项正确;初等和高等小学堂所学内容的规定,并不能表明选官制度发生了重大变革,排除A项;“摆脱了”说法错误,排除C项;孙中山的文官考试思想奠定了近代文官制度的基础,排除D项。故选B项。
二、
1.(1)背景:清末新政,科举制的废除与新式学堂的兴办;新式学堂与旧式教育的迥异;政府官员抽收捐税兴办新式学堂引发矛盾;煽动者从中作乱,助推民众毁学;寺庙等宗教场所用于兴建学堂引发部分民众不满。
(2)特点:“毁学”事件发生的数目激增;地域分布呈现出全国性的特征;地域分布不均衡,主要集中在华东地区;涉及多个社会阶层。
影响:消极:迟滞了中国乡村教育向近代化转型的步伐;冲突加剧乡村文化衰落、荒凉甚至荒芜;导致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民众与政府离心倾向加剧;积极:客观上推动新式学堂做出适应于当时乡村社会的调整。
2.(1)原因:有识之士的推动;客籍群体自发兴建学堂;地方督抚的推动;清末新政的推动和影响。
(2)特征:客籍学堂的分布范围越来越广;由公立学堂为主到发展私立客籍学堂;受到政治形势的影响而衰落。影响:推动了选官制度的发展;推动了近代教育的发展;推动了近代社会转型。
3.(1)原因:洋务运动的推动;传统科举制的弊端;清政府改革和维护统治的需要;留学生增多,素质参差不齐;清末新政的推动。
(2)特点:选官制度呈现新旧结合的特点;选官机制不断发展。
影响:一方面,为清政府选拔了大量熟悉西学的新式人才;促进了西学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打破传统官制束缚,开启中国近代公务人员选考制度的先河。另一方面,该选官制度具有明显的旧制度残余,在统治危机日益加深的社会环境下,难以取得良好效果。
4.(1)目标:学习和引进西方科技;培养翻译人才和外交人才;推进洋务运动,实现国家自强。
(2)作用:冲击了旧式教育体制,有利于中国教育近代化;传播了西方的科教理念;培养了革命志士,为辛亥革命的兴起创造了条件。
5.(1)原因:近代以来西方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国家需要专业管理人才;旧的官员选拔制度弊端丛丛;平等参政的思想日益深入人心;资产阶级要求分享政治权力;中国科举制的优势等。(答一点,任答3点)
(2)废科举的现实因素: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科举制已经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废除科举制有利于抵制日益高涨的民主革命运动,使清政府转危为安。废科举的国际因素:可以使各国“刮目相看,推诚相与”。
学堂制较科举制的进步性:科举制强调人才选拔,该体制下的教育服务于人才选拔制度;学堂教育更加提倡国民教育和普通教育,更有利于开启民智、提高国人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