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隋唐至两宋时期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课时练习(含答案) 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1课 隋唐至两宋时期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课时练习(含答案) 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9.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6-18 17:44: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时练习:
隋唐至两宋时期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一、单选题
1.《隋书》载:“每岁正月,万国来朝,留至十五日,于端门外,建国门内,绵亘八里,列为戏场。……(开皇)六年(586年),诸夷大献方物。突厥启民以下,皆国主亲来朝贺。”这反映出隋朝( )
A.社会秩序的稳定 B.统治阶级的腐化
C.国力的繁荣强盛 D.对外政策的开放
2.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为反制元昊称帝,北宋朝廷全面禁绝“陕西、河东缘边,旧与元昊界互市处”的榷场和互市贸易。北宋的这一行动( )
A.运用经济手段维护自身权威 B.阻碍东北地区民族交往
C.限制丝路交易遏制西夏发展 D.通过武力对其进行反制
3.唐太宗曾对臣子说,“人主患德泽不加,不必猜忌异类。盖德泽洽,则四夷可使如一家”,以下措施能体现唐太宗话中精神的是( )
A.东汉光武帝赐倭国金印一枚 B.隋朝册封冼夫人为谯国夫人
C.元代统治者推行“四等人制” D.明朝沿长城设置一系列军镇
4.辽中京大定府始建于1007年,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研究表明,辽中京城规整有序,改变了上京“以东为尊”、随形就势的布局,设有外城、内城和宫城三部分,三重城均只在南墙开门,有贯穿南北的中轴线。据此可知,辽中京城的营建( )
A.改变了游牧行国体制 B.因地制宜而形成方正布局
C.反映出对中原正统的认同 D.体现了辽代文化的二元性
5.《传国玺诗》是辽朝第六位皇帝圣宗耶律隆绪得到传国玉玺时所作,诗文如下:“一时制美玉,千载助兴王。中原既失守,此宝归北方。子孙皆慎守,世业当永昌。”该诗作反映了( )
A.契丹族深受汉文化影响 B.宋辽长期处于战争状态
C.辽统治者重视正统观念 D.契丹民族特色正在丧失
6.北魏灭亡后,西魏权臣宇文泰实行“赐复胡姓”政策,规定士卒须以主将的鲜卑姓作为姓氏,对于非鲜卑族主将,主动赐予鲜卑姓,如杨坚的父亲杨忠,被赐姓普六茹氏,李渊的祖父李虎,被赐姓大野氏。这一举措( )
A.保证了西魏的长治久安 B.旨在遏制严重的地方割据
C.客观上促进了民族交融 D.导致了门阀士族势力膨胀
7.唐《通典》记载,西域国于阗“自汉孝武帝至今,中国诏令、书册、符节,悉得传以相付,敬而存焉”。《新唐书·西域传》也记载:“(于阗)自汉武帝以来,中国诏书、符节,其王传以相授。”这表明( )
A.中央政府对西域的直接统治 B.汉唐在西域设郡县管理
C.于阗对中原王朝的政治认同 D.华夏文化传统传承不断
8.《旧唐书·西戎传》记载,开元初,大食遣使来朝,“进马及宝钿带等方物。其使谒见,唯平立、不拜,宪司欲纠之。中书令张说奏曰:‘大食殊俗,慕义远来,不可置罪。’上特许之”。这体现了唐朝( )
A.涉外法律奉行灵活原则 B.朝贡贸易体制渐趋成熟
C.具有世界性大国的心态 D.外交理念渗透礼乐文化
9.金熙宗将融合女真之礼的礼制推行至金朝全境,并要求“四海之内,皆朕臣子,若分别待之,岂能致一”。金熙宗此举意在( )
A.完善金朝官僚体系 B.构建统治合法性
C.推动理学的世俗化 D.促进女真族汉化
10.北宋官员苏颂使辽途中曾写下《奚山道中》(奚山道:宋辽间的往来驿道,位于辽中京附近)一诗:“拥传经过白霫(白霫:北方少数民族)东,依稀村落有华风。食饴宛类吹箫市,逆旅时逢炀灶翁。渐使犬羊归畎亩,方知雨露遍华戎。朝廷涵养恩多少,岁岁轺车万里通。”诗中所述( )
A.反映出政权割据下的统一因素 B.赞扬了辽宋间榷场贸易的繁荣
C.彰显出了女真族的封建化成就 D.体现北宋对外交往的开放色彩
11.唐太宗通过布德怀柔的政策,被北方少数民族尊奉为“天可汗”,主要是因为唐太宗( )
A.派兵北征,各族臣服 B.打败东突厥 ,威震北方
C.帮助各少数民族建立了政权 D.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12.《新唐书百官志》记载:“海外诸藩朝贺进贡使有下从,留其半于境(边境);由海路朝者,广州择首领一人、左右二人入朝。”这表明唐朝( )
A.严格管理外事活动 B.宗藩关系的不断发展
C.海上丝路贸易繁荣 D.推行开明的外贸政策
13.唐朝在西域驻扎重兵,任命各级官吏,推行内地的租庸调制、均田制及府兵制,并在天山南路大兴屯田,使中原地区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进一步推广至西域。这说明唐朝( )
A.重视对边境民族地区有效治理 B.游牧民族生产方式遭到抛弃
C.少数民族地区的封建经济发达 D.边疆治理与内地趋于一体化
14.《唐会要·杂录》载:“贞观四年,诸蕃君长诣阙,请太宗为天可汗。乃下制,令后玺书赐西域北荒之君长,皆称皇帝天可汗。”由此可知( )
A.西域正式接受中央政权直接管理 B.边疆和内地的民族交融进一步加强
C.边疆和内地呈现一体化发展趋向 D.唐政府在各少数民族地区设郡置县
15.魏晋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畜牧产品的加工方法传入中原,乳制品花样繁多,出现了酪、酥、乾酪等,使汉族饮食中乳制品的摄入量大大增加。这说明( )
A.边疆与中原地区民族交融同步进行 B.胡汉交融以汉族吸收胡人文化为主
C.民族交融推动汉人生活习惯的改变 D.胡人文化在中原地区得到广泛传播
二、材料分析题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地方行政制度改革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重要内容。北魏前期,在少数民族聚集的地区广设军镇,相当于州,镇下置戍,相当于郡,对所在地区实行军事控制。孝文帝为推行均田制、三长制,下令将全国分为38州,除北方边境地区外,中原各地全面裁撤镇、戍,改为州、郡、县,地方管理回归汉晋体制。孝文帝还将州、郡、县依所管地区大小、民户多少等,各分为上、中、下三等,各等级地方长官的品级不同,其下所设属员多少也有相应的差别,规定地方长官“依户给俸”,即据民户多少确定俸禄;又将州刺史带将军号的办法推而广之,各州刺史、各郡太守例加将军号,将军府僚属纳入吏部管理,实际管理一州一郡行政事务,这为隋朝时将地方官吏全部纳入朝廷管理奠定基础。“依户给俸”在孝文帝以后停用,而地方行政机构分为三等九级,直到唐代一直没有改变。
——《魏书》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孝文帝地方行政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并简析孝文帝地方行政制度改革的意义。
材料二 1115年冬,“阿骨打用杨朴策,始称皇帝,建元天辅,以王为姓,以旻为名,国号大金。”金朝建国后,完颜希尹仿效汉字楷字,合女真语创制女真字,阿骨打“命颁行之”。自大定十一年起,在科举考试中专设女真进士科。女真人在创制、推广本民族文字的同时,积极学习以儒家思想为中心内容的汉文化。金世宗为了让不懂汉文的人学汉文化,命译经所翻译了《易》《书》《论语》《孟子》等,“朕所以令译《五经》者,正欲女真人知仁义道德所在耳”。
——摘编自陈佳华等《宋辽金时期民族史》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女真人学习汉文化的措施。
(3)综上,谈谈你对周边少数民族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一过程的认识。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辛弃疾(1140-1207年)自幼目击战乱劫难之悲,亲历民族压迫之苦,在祖父辛赞爱国思想的熏陶和悉心教导下,从小就树立了以武立身做将军的梦想和恢复中原失地的雄心壮志。22岁时,揭竿而起,聚众两千,起义抗金,并奉表南归,直至67岁去世,在南宋生活了45年。在此期间,辛弃疾不失时机地紧抓住每次被朝廷任用的平台和机遇,施展才能,建功立业,堪称是“上马击贼,下马草檄”的治世能臣。
——摘编自邹卫平《家国情怀壮稼轩》
材料二 南宋时,广大人民反民族压迫的爱国感情和斗争精神,使辛弃疾受到了鼓舞,投进了反对侵略反对投降的斗争。他认为“天下离合之势常系于民心”,抗战御敌,须得民心,惜民力,主张朝廷“宽民力”。辛弃疾不能投身抗金斗争,是主降派左右了南宋政局的结果。因此,辛弃疾对这伙民族败类极度不满,投以无情的蔑视。但辛弃疾有着阶级根源的正统观念,例如,宋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受命镇压茶商军。淳熙六年,会稽郡人王佐血腥地镇压了湖南农民起义,辛弃疾写了首《满江红》表示祝贺。
——摘编自洪耀辉《辛弃疾词爱国思想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辛弃疾家国情怀产生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辛弃疾的家国情怀。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渤海是公元698年至926年由靺羯族为主体在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主、并包括朝鲜半岛东北部和俄罗斯滨海边区在内的广大区域里建立的民族地方政权。根据文献记载与考古发现.渤海政权在其存在的229年当中,都城四迁四治。上京城两次为都,时间最长、规模最大,布局和建筑也最为完备,在都城和建筑方而集中代表了“海东盛国”的文化面貌。
渤海都城的修建和完备,集中体现了渤海对中原先进制度、文化的吸收融化。而在此吸收融化过程中,渤海三代王文王大钦茂率先起了很关键的作用,大钦茂自737 年—793年在位50 多年,正好是渤海都城发展的重要时期。 文献记载,大饮茂继位开始,使多次向唐王朝派遣使臣、全面学习和推行中原的制度和文化,因此,都城的建设必然是首当其冲、之后,又经过历代王的增修、改建、终于使渤海上京的各个建制与设施完备化、制度化,成为当时我闫东北地区又一座繁荣昌盛的小长安城,生动体现了渤海与中原“疆里虽重海,车书本一家”的内在密切联系。
——摘编自魏存成《渤海都城的布局发展及其与隋唐长安城的关系》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渤海上京城城市建设与布局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渤海上京城城市建设与布局的影响。
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唐朝韩愈指出,“孔子之作《春秋》也,诸侯用夷礼则夷之,夷而进于中国则中国之”。皇甫湜也强调不应该按照种族和地域区分中国与四夷。十至十三世纪,建立辽朝的契丹人自称为轩辕黄帝的后代;西夏称突厥为“中国”,但西夏以“夏”为国号,“乃西夏人纯窃中国禹称大夏……遂袭用之”。金人进入中原后,亦援引“中原即中国”、“懂礼即中国”等理论,自称“中国”,同时,辽、灾、夏、金等政权接续中国古史谱系,通过“五德终始”等学说,确立自身在中国古史谱系中的正统地位。南宋时期甚至存在宋人称“金朝”为“中国”的现象。
——据赵永春《10—13世纪民族政校对峙时期的“中国”认同》等资料整理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十至十三世纪“中国”认同观念扩大的表现,并简析成因。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这一时期“中国”认同观念扩大的影响
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朝沿用隋制,在西北边境继续设互市监掌管陆路贸易,太宗贞观六年(632年),改隋交市监为互市监。《唐六典》“诸市互监”云:“诸互市监各掌诸蕃交易之事”,唐代互市监的品级相对于隋代大大提高。还规定,“诸官私互市,唯得用帛练、蕃彩,自外并不得交易。……若善人须籴粮食者,监司斟酌须数,与州司相知,听百姓将物就互市所交易。”
——摘编自李叶宏、惠建利《唐代“互市”法律制度探析》
材料二 早在宋朝建立初期,宋辽双方在河北地区就设置了榷场,后来由于两国发生战争,这些榷场时开时闭。澶渊之盟后,榷场贸易恢复正常。宋朝在雄州、霸州、安肃军、广信军等地,辽朝在涿州、振武军和朔州等地都先后开设了榷场。辽朝输到宋朝来的物品主要有羊、马等,而宋朝则将丝帛、漆器、谷物输入辽朝。然而,双方都有一些禁止输出的物品,比如双方对书籍和钱币的输出都有严格的禁令,因而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榷场的贸易功能。
——摘编自游彪著《细说古典中国的黄金时代:追宋》
(1)根据材料一,说明隋唐时期西北边境互市贸易的概况。
(2)根据材料二,概括宋辽开展边境贸易的有利条件。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各民族间互市贸易的意义。
答案:
一、
1.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隋朝(中国)。根据材料信息可知,隋朝时期,大量周边民族和外国人来到中国,说明当时中国国力强盛,C项正确;周边民族和外国人来到长安并不能证明当时社会秩序稳定,排除A项;统治阶级腐化表现统治阶级骄奢淫逸,奴役百姓等社会现象,但是这些现象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排除B项;材料主要体现隋朝的对外交往状况,没有涉及其开放的对外政策,排除D项。故选C项。
2.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038年(北宋)。元昊称帝,在北宋看来是以下犯上大逆不道的行为,违背了北宋与西夏友好相处的协议,故北宋运用经济手段来遏制西夏,A项正确;陕西等地区位于西北部,B项表述错误;北宋的上述行动,与丝绸之路是否通畅无关,排除C项;D项说法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3.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时期的中国。材料“盖德泽洽,则四夷可使如一家”体现的是唐太宗对少数民族的羁縻政策,其中隋朝册封冼夫人为谯国夫人符合这一精神,B项正确;东汉光武帝赐倭国金印一枚属于对外关系,排除A项;元代统治者推行“四等人制”属于民族歧视政策,排除C项;明朝沿长城设置一系列军镇属于军事策略,排除D项。故选B项。
4.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辽统治时期(中国)。根据材料“设有外城、内城和宫城三部分,三重城均只在南墙开门,有贯穿南北的中轴线”可知,辽朝中京城的城市布局明显跟中原政权的城市布局比较相似,这说明辽的统治者学习并认同中原文化,C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辽朝对中原文化的认可,并未改变游牧行国体制,排除A项;材料强调改变了上京“以东为尊”、随形就势的布局,因地制宜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B项;材料只反映了辽王朝对中原王朝的学习,非辽代文化的二元性,排除D项。故选C项。
5.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辽朝(中国)。根据材料“一时制美玉,千载助兴王。中原既失守,此宝归北方。子孙皆慎守,世业当永昌。”和所学知识可知,辽圣宗得到传国玉玺时,告诫子孙后代要善守祖业,这反映了当时民族融合加强,少数民族统治者也深受儒家正统观念的影响,C项正确;材料仅为辽圣宗诗作,契丹族深受汉文化影响的结论过于夸大其词,排除A项;宋辽有战有和,且材料没有体现宋辽战争,排除B项;材料没有提及契丹民族特色更无从得出民族特色丧失的结论,排除D项。故选C项。
6.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时空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宇文泰实行‘赐复胡姓’政策,将汉族地主武装与鲜卑部落兵融合……对于非鲜卑族主将,主动赐予鲜卑姓”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魏政权赐予汉族地主及将领鲜卑族姓氏,有利于消除汉族地主和鲜卑军人在士族门第和文化上的差异,有利于促进民族融合,C项正确;“保证了西魏的长治久安”与史实不符,排除A项;材料“赐复胡姓”政策,属于加强民族融合方面的政策,对于遏制地方割据作用不大,排除B项;通过姓氏来确定门第高低是门阀士族压制寒门庶族的主要手段之一,“赐姓”让寒门庶族获得了与门阀士族相等的政治地位,某种程度上限制了门阀世族的势力,排除D项。故选C项。
7.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唐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可知,汉以来中原王朝长期重视对西域地区经营管理,这奠定了西域对中原王朝的政治认同,C项正确;汉唐对西域采取设都护方式管理,排除A、B两项;材料强调西域管理而非华夏文化传承,排除D项。故选C项。
8.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根据材料“其使谒见,唯平立、不拜,宪司欲纠之”“‘大食殊俗,慕义远来,不可置罪。’上特许之”可知,在对外交流中,唐政府以包容的态度处理了不同民族的礼仪问题,具有世界性大国的心态,C项正确;材料强调涉外礼仪,而不是涉外法律,排除A项;材料强调唐朝的中外交往,但不涉及朝贡的具体规定、流程等,无法得出朝贡体制渐趋成熟,,排除B项;唐政府以包容的态度灵活处理了不同民族的礼仪问题,无法说明渗透礼乐文化,排除D项。故选C项。
9.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金朝(中国)。根据题干可知,金熙宗向中原王朝学习相关礼法制度,并结合女真族的礼制特点,将这一套融合汉人与女真人的礼制推行至全国。在传统中国的政治哲学中,合法性往往与“德治”和“礼治”联系在一起。金熙宗通过推行统一的礼制,试图表明他的统治是符合天意和传统的,从而增强其统治的合法性,B项正确;材料说的是推行礼制,因此与“完善金朝官僚体系”不符,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提到理学,与“理学的世俗化”不符,排除C项;材料中推行的礼法,既有“女真之礼”,也有“汉人之礼”,所以影响的不仅仅是女真族汉化,排除D项。故选B项。
10.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北宋和辽(中国)。从材料“渐使犬羊归畎亩,方知雨露遍华戎”可以看出,汉族和少数民族在交往的过程中,少数民族逐渐地接受汉族的农耕经济,体现了政权割据下的统一因素,A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的交流,没有体现出榷场贸易的繁荣,排除B项;女真族建立的是金朝,材料体现的是汉族和辽朝之间的关系,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的交往,没有体现出北宋对外交往的开放色彩,排除D项。故选A项。
11.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时期中国。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获得北方少数民族的尊敬,因此获得“天可汗”的称号,D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获得北方少数民族的尊敬,因此获得“天可汗”的称号,和派兵北征无关,排除A项; 打败东突厥属于武力征服少数民族,此举并没有让北方少数民族真正臣服,排除B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帮助北方各族建立政权仅仅是他开明的民族政策的一部分,这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12.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本质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中国)。依据材料概况可知:唐朝对于外国朝贡使团,进京(西安)人数有严格限制,管理甚严,A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宗藩关系的发展,排除B项;海上丝路贸易繁荣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项;材料涉及的不仅仅是外贸,还有使节往来,排除D项。故选A项。
13.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唐朝中国。据材料“驻扎重兵”“任命各级官吏,推行内地的租庸调制、均田制及府兵制”“大兴屯田”可知,唐朝政府在西域地区进行经济开发、政治管辖、军事防卫,体现重视对边境民族地区有效治理,A项正确;唐朝在西域屯田,促进了当地农业发展,但受地理环境、文化传统影响,游牧民族生产方式仍然保留,而非遭到抛弃,排除B项;经济包括农业、工商业等多方面,仅凭农业有所发展不能得出封建经济发达。且材料主旨是唐朝治理西域的政治、经济、军事举措,而非西域经济发展水平,排除C项;唐朝在边疆地区实行与内地不同的统治政策,而非“一体化”,排除D项。故选A项。
14.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是唐朝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天可汗”是少数民族对唐太宗的尊称,体现的是唐太宗怀柔的民族政策,这有助于增强边疆和内地的民族交融,B项正确;西汉时期设立了西域都护府,标志着西域正式接受中央政权直接管理,排除A项;唐朝在边疆地区采取了羁縻政策,并不是呈现一体化的发展趋向,排除C项;唐朝在少数民族地区册封少数民族首领、设置都护府等措施,并不是设郡置县,排除D项。故选B项。
15.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魏晋时期。根据材料可知,魏晋时期,北方少数民族的饮食习俗对中原汉族产生了一定影响,说明民族交融推动了汉人生活习惯的变化,C项正确;材料无法得出边疆地区民族交融的相关信息,“同步进行”的说法不准确,排除A项;胡汉交融体现出双向吸收的特点,并不是以汉族吸收胡人文化为主,排除B项;材料仅涉及饮食文化方面的变化,无法得出胡人文化“广泛传播”的结论,排除D项。故选C项。
二、
1.(1)内容:改镇、戍为州、郡、县,由军事管控变为正常行政化管理;地方行政机构分等级,据民户多少给予俸禄;中央对地方官吏加强管理;改宗主督护制为三长制。
意义:实现了统一的行政管理,推动了北魏政权的转型;使均田制得以顺利推行,促进了北方社会经济发展;有利于整顿吏治,加强中央集权;影响了隋唐地方行政制度。
(2)措施:效仿中原王朝的政治制度;效仿汉字创制女真文字;学习以儒家思想为中心内容的汉文化。
(3)认识:少数民族的融入丰富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内容,加速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
2.(1)背景:南宋与金长期对峙,战乱不断;南宋偏安南方,统治日益腐朽;民众抗金斗争高涨;理学思想的影响;家庭教育受到重视。(答出四点即可)
(2)评价:弘扬了爱国主义精神;强化了社会责任感;以“忠君”为核心,极力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3.(1)特点:①效仿隋唐长安城;②规模最大,布局和建筑最完备;③代表地方(“海东盛国”)文化面貌。
(2)影响:①促进了渤海地区与中原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与融合;②有利于渤海地区自身的发展;③增强了民族认同感。
4.(1)表现:各政权均以“中国”自居(自认为炎黄子孙);对中国古史谱系的认同和延续;认同各政权彼此之间作为“中国”之一的身份。
成因:华夷思想的转变;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发展;各族长期的交流交往交融(或各民族间稳定的经济文化联系)。
(2)影响:促进了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制度建设及封建化;进一步促进了民族融合;为元的统一奠定了基础;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特征日益凸显。
5.(1)设有专门机构和官吏负责;承袭前代做法且有立法保障;贸易受到地方政府监督;西北贸易重要性增强(地位提高);实行物物交换,商品经济发展程度较低。
(2)经济的发展进步;边境的稳定;两国民众的需要
(3)促进了边境和内地的贸易交往;促进了西北地区的经济发展;促进了各民族间的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