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两次鸦片战争与列强侵略的加剧专项训练(含答案) 历史统编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5课 两次鸦片战争与列强侵略的加剧专项训练(含答案) 历史统编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0.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6-18 17:52: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两次鸦片战争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一、选择题
1.[2023·眉山市高三三模]鸦片战争期间,中英两国年均财政收入和军费情况:
财政收入 鸦片战争的军费 军费在财政收入中的占比 人口数 人均军费
中国 3 904万两 2 733万两 70% 41 000万 0.067两
英国 15 540万两 1 243万两 8% 1 500万 0.829两
以上数据说明,鸦片战争(  )
A.人均军费与战局无关
B.清政府的战败有必然性
C.无法从经济角度解释
D.军费数量与战局负相关
2.[2023·重庆巴蜀中学月考]1857年底,英法联军占领广州,清廷未派援军收复,反而将大批军队集结于南京周围。1858年,英法舰队列阵于大沽口外,相对峙的清军约1万人,援军不过6 000人。大量军队驻扎于江南、江北大营。清军的军事部署说明(  )
A.对英作战指挥方针失误
B.保留了落后的外交观念
C.阶级属性决定战争策略
D.与英存在较大军事差距
3.[2023·重庆一中适应考]1897年,德国出兵占领胶州湾,总理衙门两度求助俄国未果。次年2月,俄国主动提出“助华”,并派遣军舰进入旅顺、大连,俄皇表示:“俄舰借泊,一为胶事,二为度冬,三为助华防护他国占据。”据此推知,俄国的这一行为(  )
A.促使清政府加强海军建设
B.拉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序幕
C.加重了清王朝的统治危机
D.证明“以夷制夷”策略有效
4.八国联军侵华期间,南方各省督抚与英、美等国洽商“东南互保”协议,表示“请列国勿进兵长江流域与各省内地;各国人民生命财产,凡在辖区之内者,决依条约保护”。材料表明(  )
A.中央权威式微与地方势力扩张
B.中央对地方管理完全失控
C.清政府政治体制改革颇具成效
D.列强放弃了瓜分中国策略
5.1898年,英国发出照会,要求清政府“确切保证不将扬子江(注:长江)沿岸各省租押或以其他名义让予他国”。清政府答复称:“查扬子江沿岸地方均属中国要地,中国断不让予或租给他国。”这意味着(  )
A.英国将长江流域辟为殖民地
B.长江流域成为英国势力范围
C.“门户开放”政策宣告失败
D.清政府成功维护了主权完整
6.在近代中国,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到“师夷长技以自强”,从“维新”代替“洋务”再到革命取代改良,这一系列变化主要是由于(  )
A.“西学东渐”的深入  B.民族危机的加深
C.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D.思想解放的推动
7.下图为甲午战争前晚清主要军工企业的资本来源构成图。这主要说明该时期(  )
A.中央政府对地方控制的削弱
B.近代军工企业的半殖民地性
C.国家资本对近代工业兴起的重要性
D.民族资本投资近代军工企业的热忱
8.鸦片战争之前,按国际惯例,中国与其他国家签订的条约以缔约方或第三方的文本作为解决争议的准本。1858年的中英《天津条约》却以英文文本为准,中法《天津条约》以法文文本为准。此后,以外文文本为准本的现象越来越普遍。这反映出清政府(  )
A.丧失与列强交往的主动权
B.逐步接受国际惯例
C.主动学习西方的先进理念
D.坚守天朝上国观念
9.清政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纂修的全国地理总志《嘉庆大清一统志》,以京师为首,依次分述直隶、盛京等22统部(省)以及青海、西藏等地区。此举的历史意义在于(  )
A.维护国家主权  B.扩大地方自治
C.强化三省职权 D.建立行省制度
10.1875~1894年,清廷共计派出76位常设驻外使领。此前清廷只有前往藩属册封的“天使”,和偶尔派出的负有特殊使命或观光考察性质的临时性使节。这种变化反映(  )
A.中国传统的朝贡外交体制终结
B.清廷摒弃了“天朝上国”观念
C.中外关系性质发生根本性改变
D.清朝对外交往发生制度性变化
11.[2023·云南昆明诊断]1856年12月,《北华捷报》按照时间顺序,详细梳理并刊载了当时发生在广州的一系列事件,并公开了10多篇英国领事与两广总督来往书信全文,并在注释中有意突出中国官员的“傲慢”,以佐证其“外国人长期受到中国人的蔑视和侮辱”的立场。此举旨在(  )
A.向在华洋人介绍中国时局变化
B.指责中国外交上的傲慢行为
C.满足英国扩大侵略战争的需要
D.为英法火烧圆明园进行辩护
12.[2023·福建莆田二模]据统计,最早反对签订《马关条约》的京官中,宗室贵胄及二品以上者十余人次,二品以下有奏事权者五十余人次。翰林院、总理衙门、国子监、内阁、六部皆有官员大规模联名上书,签名者达六百多人次。这说明(  )
A.变法革新观念深入人心
B.民族主义成为主流思想
C.朝廷压制公车上书运动
D.统治阶级内部分化严重
二、非选择题
13.[2023·辽宁葫芦岛段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曾国藩在家书和日记中多次痛詈英夷“性同犬羊”。……然而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他由于阅历和观察,却颇知西人有“素重信义”的一面……《天津条约》作了明白规定,“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夷字”,“夷”字的使用自此受到了限制。……咸丰十年,设抚夷局于嘉兴寺。……局设未久,即改称总理衙门。名称的变换,反映了天朝大国观念遭到打击而动摇的事实。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1854年和1856年,英法援引中美《望厦条约》,并以片面最惠国待遇为依据,两次向清政府提出修约要求,均被清王朝以“万年和约”不得更改为由拒绝。……面对教堂以《北京条约》中“并任法国传教士在各省租买田地,建造自便”为护符,任意役占土地、私购民房的不法行为,张之洞以《万国公法》和1886年美国议院所刊的《各国交涉政书》为依据,予以驳斥。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变化。(8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变化的认识。(6分)
两次鸦片战争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一、选择题
1.[2023·眉山市高三三模]鸦片战争期间,中英两国年均财政收入和军费情况:
财政收入 鸦片战争的军费 军费在财政收入中的占比 人口数 人均军费
中国 3 904万两 2 733万两 70% 41 000万 0.067两
英国 15 540万两 1 243万两 8% 1 500万 0.829两
以上数据说明,鸦片战争(  )
A.人均军费与战局无关
B.清政府的战败有必然性
C.无法从经济角度解释
D.军费数量与战局负相关
解析:据上表,可知鸦片战争期间,中国与英国相比,财政收入、人均军费远远落后,说明清政府财力无力维系正常战争的开支,注定战败,故选B项;人均军费决定了战斗人员的武器装备、后勤补给等,影响战争的胜败,排除A项;材料利用数据论证,从经济角度作了解释,排除C项;军费数量与战局正相关,但影响战局的因素很多,军费开支大的一方也可能失败,排除D项。
2.[2023·重庆巴蜀中学月考]1857年底,英法联军占领广州,清廷未派援军收复,反而将大批军队集结于南京周围。1858年,英法舰队列阵于大沽口外,相对峙的清军约1万人,援军不过6 000人。大量军队驻扎于江南、江北大营。清军的军事部署说明(  )
A.对英作战指挥方针失误
B.保留了落后的外交观念
C.阶级属性决定战争策略
D.与英存在较大军事差距
解析:据材料“反而将大批军队集结于南京周围”及“大量军队驻扎于江南、江北大营”并结合1857年和1858年这两个时间可知,集结军队于南京附近,是出于镇压太平天国的需要,说明清政府在对外战争中的军事力量投入远小于对内镇压农民起义的投入,这是阶级属性决定的,C正确;材料中清政府军事力量的部署主要体现出阶级属性,不是对英作战指挥方针问题,排除A;材料主要反映军事作战部署,不是外交问题,排除B;与英存在较大军事差距指的是武器装备、作战思路等方面的差距,而材料的主旨是战略部署受阶级属性影响,排除D。
3.[2023·重庆一中适应考]1897年,德国出兵占领胶州湾,总理衙门两度求助俄国未果。次年2月,俄国主动提出“助华”,并派遣军舰进入旅顺、大连,俄皇表示:“俄舰借泊,一为胶事,二为度冬,三为助华防护他国占据。”据此推知,俄国的这一行为(  )
A.促使清政府加强海军建设
B.拉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序幕
C.加重了清王朝的统治危机
D.证明“以夷制夷”策略有效
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相关知识可知,俄国派遣军舰进入旅顺、大连,名为“助华”,实为侵略,损害了中国主权,加重了清王朝的统治危机,C正确;材料无法体现俄国的这一行为促使清政府加强海军建设,排除A;《马关条约》签订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排除B;俄国的这一行为加重了清王朝的统治危机,但无法证明“以夷制夷”策略的有效性,排除D。
4.八国联军侵华期间,南方各省督抚与英、美等国洽商“东南互保”协议,表示“请列国勿进兵长江流域与各省内地;各国人民生命财产,凡在辖区之内者,决依条约保护”。材料表明(  )
A.中央权威式微与地方势力扩张
B.中央对地方管理完全失控
C.清政府政治体制改革颇具成效
D.列强放弃了瓜分中国策略
解析:“南方各省督抚与英、美等国洽商‘东南互保’协议”可见地方没有遵照中央与帝国主义开战,说明中央的影响力下降而地方势力增大,故选A项;“八国联军侵华期间,南方各省督抚与英、美等国洽商‘东南互保’协议”没有明确反对中央政权的信息,不能说明中央已经完全没有影响力,排除B项;“八国联军侵华期间”清政府并没有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排除C项;材料中做法表面上看有利于中国,但由于这些地方已经成为西方的势力范围,本质上讲也是维护殖民者自身的利益,排除D项。
5.1898年,英国发出照会,要求清政府“确切保证不将扬子江(注:长江)沿岸各省租押或以其他名义让予他国”。清政府答复称:“查扬子江沿岸地方均属中国要地,中国断不让予或租给他国。”这意味着(  )
A.英国将长江流域辟为殖民地
B.长江流域成为英国势力范围
C.“门户开放”政策宣告失败
D.清政府成功维护了主权完整
解析:据材料“中国断不让予或租给他国”可知,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为了防止其他列强染指长江流域,英国发出照会,清政府的答复实际上承认长江流域为英国之势力范围,故选B项;殖民地指受宗主国的经济剥削、文化入侵与政治奴役的国家和地区,由于中国人民的反抗,中国没有成为列强的殖民地,排除A项;“门户开放”政策指1899年美国在承认列强在华“势力范围”和已经获得的特权前提下,要求“利益均沾”,与材料不符,排除C项;“成功”说法错误,排除D项。
6.在近代中国,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到“师夷长技以自强”,从“维新”代替“洋务”再到革命取代改良,这一系列变化主要是由于(  )
A.“西学东渐”的深入  B.民族危机的加深
C.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D.思想解放的推动
解析: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到“师夷长技以自强”是由第一次鸦片战争到第二次鸦片战争民族危机加深导致的,而从“维新”代替“洋务”则是甲午中日战争发生后,洋务运动未能解决民族危机的产物,革命取代改良则是改良未能挽救民族危机的结果,所以这些变化都是因为民族危机的加深,故选B项;“西学东渐”的深入为解决民族危机提供了可能,并不属于变化的必要条件,排除A项;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到“师夷长技以自强”,当时民族资本主义还没有产生,所以与其发展没有关系,排除C项;上述变化主要是由民族危机加深导致的,思想解放仅提供可能性条件,排除D项。
7.下图为甲午战争前晚清主要军工企业的资本来源构成图。这主要说明该时期(  )
A.中央政府对地方控制的削弱
B.近代军工企业的半殖民地性
C.国家资本对近代工业兴起的重要性
D.民族资本投资近代军工企业的热忱
解析:根据图中信息军工企业的资本来源中海关税款占比高达84%,户部拨款仅2%,结合所学知识,国家实力影响军工企业发展,故选C项;材料主语是军工企业,不是地方政府,排除A项;仅从图中洋商借款无法说明军工企业主权破坏,不能体现半殖民地性,排除B项;晚清军工企业主要是官办,图中未体现民族资本,排除D项。
8.鸦片战争之前,按国际惯例,中国与其他国家签订的条约以缔约方或第三方的文本作为解决争议的准本。1858年的中英《天津条约》却以英文文本为准,中法《天津条约》以法文文本为准。此后,以外文文本为准本的现象越来越普遍。这反映出清政府(  )
A.丧失与列强交往的主动权
B.逐步接受国际惯例
C.主动学习西方的先进理念
D.坚守天朝上国观念
解析:中国与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以外文文本为准,这就利于列强对条约条款进行曲解,使清政府丧失与列强交往的主动权,故选A项;根据题意可知,以外文文本为准本的现象不是国际惯例,排除B项;清政府是被迫接受了这一不平等现象,不是主动学习西方先进理念,排除C项;以外文文本为准本明显不是坚守天朝上国的观念,排除D项。
9.清政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纂修的全国地理总志《嘉庆大清一统志》,以京师为首,依次分述直隶、盛京等22统部(省)以及青海、西藏等地区。此举的历史意义在于(  )
A.维护国家主权  B.扩大地方自治
C.强化三省职权 D.建立行省制度
解析:根据“纂修的全国地理总志《嘉庆大清一统志》,以京师为首,依次分述直隶、盛京等22统部(省)以及青海、西藏等地区”可得出清政府通过绘制全国的地图,加强国家的领土主权意识,故A项正确;材料与自治无关,排除B;清代没有三省制,排除C;元代行省已经建立,排除D。
10.1875~1894年,清廷共计派出76位常设驻外使领。此前清廷只有前往藩属册封的“天使”,和偶尔派出的负有特殊使命或观光考察性质的临时性使节。这种变化反映(  )
A.中国传统的朝贡外交体制终结
B.清廷摒弃了“天朝上国”观念
C.中外关系性质发生根本性改变
D.清朝对外交往发生制度性变化
解析:根据“清廷共计派出76位常设驻外使领”可以看出清政府已经走向了近代外交,较之前“清廷只有前往藩属册封的‘天使’”的传统外交来看,已经发生了制度性的变化,故D项正确;终结的说法太绝对,排除A;摒弃太绝对,排除B;C项也表述太绝对,不能反映根本性变化,排除C。
11.[2023·云南昆明诊断]1856年12月,《北华捷报》按照时间顺序,详细梳理并刊载了当时发生在广州的一系列事件,并公开了10多篇英国领事与两广总督来往书信全文,并在注释中有意突出中国官员的“傲慢”,以佐证其“外国人长期受到中国人的蔑视和侮辱”的立场。此举旨在(  )
A.向在华洋人介绍中国时局变化
B.指责中国外交上的傲慢行为
C.满足英国扩大侵略战争的需要
D.为英法火烧圆明园进行辩护
解析:根据材料“1856年12月”可知,该事件发生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开始后,《北华捷报》明显是站在侵略者的立场上,满足英国扩大侵略战争的需要,故C项正确;此举是为了配合英国的侵略战争,而不是介绍中国时局,故排除A;B项是《北华捷报》的具体做法,而不是其主要目的,故排除;英法火烧圆明园发生在1860年,与材料中的时间信息不符,故D项排除。
12.[2023·福建莆田二模]据统计,最早反对签订《马关条约》的京官中,宗室贵胄及二品以上者十余人次,二品以下有奏事权者五十余人次。翰林院、总理衙门、国子监、内阁、六部皆有官员大规模联名上书,签名者达六百多人次。这说明(  )
A.变法革新观念深入人心
B.民族主义成为主流思想
C.朝廷压制公车上书运动
D.统治阶级内部分化严重
解析:据材料“最早反对签订《马关条约》的京官中,宗室贵胄及二品以上者十余人次,二品以下有奏事权者五十余人次”可知,清政府大量官员反对签订《马关条约》,说明统治阶级内部分化严重,故选D项。
二、非选择题
13.[2023·辽宁葫芦岛段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曾国藩在家书和日记中多次痛詈英夷“性同犬羊”。……然而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他由于阅历和观察,却颇知西人有“素重信义”的一面……《天津条约》作了明白规定,“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夷字”,“夷”字的使用自此受到了限制。……咸丰十年,设抚夷局于嘉兴寺。……局设未久,即改称总理衙门。名称的变换,反映了天朝大国观念遭到打击而动摇的事实。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1854年和1856年,英法援引中美《望厦条约》,并以片面最惠国待遇为依据,两次向清政府提出修约要求,均被清王朝以“万年和约”不得更改为由拒绝。……面对教堂以《北京条约》中“并任法国传教士在各省租买田地,建造自便”为护符,任意役占土地、私购民房的不法行为,张之洞以《万国公法》和1886年美国议院所刊的《各国交涉政书》为依据,予以驳斥。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变化。(8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变化的认识。(6分)
解析:第(1)问,变化:根据材料一“曾国藩在家书和日记中多次痛詈英夷‘性同犬羊’……却颇知西人有‘素重信义’的一面”表明部分官僚士大夫由蔑视西方人到承认西方人的文明;根据材料一“自不得提书夷字”“‘夷’字的使用自此受到了限制”表明官方公文用“洋”取代“夷”来称呼西方人;根据材料一“抚夷局……局设未久,即改称总理衙门”,反映将处理对外事务机构的名称由抚夷局改为总理衙门;根据材料二“张之洞以《万国公法》和1886年美国议院所刊的《各国交涉政书》为依据,予以驳斥”反映由不熟悉近代国际规则到利用近代国际法维护国家权益及清朝逐步融入近代国际关系体系。第(2)问,认识:可从反映了中国日益半殖民地化,反映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及中国应积极融入世界等角度进行分析。
答案:(1)变化:部分官僚士大夫由蔑视西方人到承认西方人的文明;官方公文用“洋”取代“夷”来称呼西方人;将处理对外事务机构的名称由抚夷局改为总理衙门;由不熟悉近代国际规则到利用近代国际法维护国家权益;清王朝逐步融入近代国际关系体系。(8分)
(2)认识:这些变化反映了中国日益半殖民地化;客观上反映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中国应积极融入世界,了解世界,要具有全球视野。(6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