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西北狼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重庆市西北狼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6-18 17:32:44

文档简介

重庆市西北狼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
语文试卷
(语文测试卷共4页,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 (25分)
(一) 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红楼梦》的意趣态度,开卷两回中写得很不含糊,只苦于读者不肯理会!有两种观察,可以说明历来“红学家”迷误的起源。
第一类红学家是猜谜派。他们大半预先存了主观上的偏见,然后把书上的事迹牵强附会上去。这派红学家有许多有学问名望的人,偏闹了笑话。为什么呢?其中有两个原故:一是他们有点好奇,以为那些平淡老实的话,决不配来解释《红楼梦》的。二是他们的偏见实在太深了,所以看不见这书的本来面目。从第一回,他们宁可相信极不可靠的传说,而不屑一视雪芹先生的自述。从第二回,把自己的意趣投射到作者身上去。如蔡孑民先生自己抱民族主义,而强谓《红楼梦》作者持民族主义甚挚。总之,求深反浅,是这派红学家的通病。
第二类红学家我们叫他消闲派。读《红楼梦》,他们本没有领略文学的兴趣,所以只当作闲书读,对于作者的原意如何,只是不求甚解的。他们心目中只有如何华贵,如何阔绰,如何繁盛,恨不得自己变了贾宝玉,十二钗做妻妾才好。这种眼光,自然不值一笑;不过他们却不安分,偏说那个应褒,那个应贬,信口雌黄,毫无是处,并且以这些阿其所好的论调,强拉作者来做他的同志。他们几时考究过书中本文来。
我们要了解《红楼梦》作者的真态度,排除许多迷惑,不致于蹈前人的覆辙。我们现在先要讲作者的态度。
说作者的态度,我以为至少有两条可靠的途径:第一,从作者书中所说的话,推测他做书时的态度。这是最可信的,因为除了他自己以外,没有一个人能完全了解他的意思。第二,是从作者所处的环境和他一生的历史,拿来印证我们所揣测的话。
《红楼梦》的第一、第二两回,是本书的模子,是读全书关键。从这里边看来,作者的态度是很明显的。他差不多自己都说完了,不用我们费话。
《红楼梦》是感叹自己身世的,雪芹为人是很孤傲自负的,看他的一生历史和书中宝玉的性格,便可知道;并且还穷愁潦倒了一生。所以在本书楔子里说道:
“风尘碌碌,一事无成。”“无才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谁记去作奇传?”(见第一、第二两回)
这些话,明白极了。石头自怨一段,把雪芹怀才不遇的悲愤,完全写出。
《红楼梦》是情场忏悔而作的。原书上说:
“更于书中间用梦幻等字,都是此书本旨,兼寓提醒阅者之意。”“空空道人遂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逐改名情僧,改《石头记》为《情僧录》。”(见第一回)
“警幻说:‘……或冀将来一悟,未可知也。’”(见第五回)
(摘编自俞平伯《红楼梦辨》)
材料二:
就常识说,假定一部小说值得成为文学作品,应当具备两个条件:一个是由“移感”而来的“共感”,一是由想象而来的构成。前者是创作者与欣赏者所同,后者是创作者所独有。
“移感”是把自己的感情移向本来与自己不相干的对象上去,因而把自己化为对象,同时也把对象的感情移向自己身上来,因而把对象化为自己。这种感情的移出、移入,大体是同时活动的。在小说中所流注的感情,并非必须有作者亲身经历过的事情才可以发生。不过,成功的小说中,一定有作者个人的背景,及由此背景所引起的深厚感情。但若作者只能顺着自己个人的背景感情写成一部作品,这种作品有一个名称为“私小说”,在文学上的地位不高。
移情的扩大,便成为“共感”。所谓“共感”是作者于不知不觉之间,以社会上某一方面的共同感情成为自己的感情。作者的共感愈深、愈广,则他的作品所引起的感染力愈大,所以共感是测度一部作品的基本条件。
移情共感的历程,即是想象力发挥的程度。没有想象力便不能构成任何纯文学的作品。作者的背景,只能成为创作中的引子,决不能成为作品中的构成骨干。作品的构成骨干,主要是凭想象力而来的。
没有人生观的作者不能成为有文学价值的文学作家。作者的人生观,常即形成一部小说的主题。小说的结构,即是主题的发展。作者在一部小说中,把现实人生中可能实现、分散实现、浮泛实现的人生某一部分,凭想象、构成之力,使其以集中、具体而深刻的形式实现出来。作者须凭观察与想象之力,把许多现实材料加以分解、拣择、增删,而重新加以融合,以适合于他所要求的人生实验的目的。
上面所说的都是文学上的常识。但自胡适起,《红楼梦》考证这一派系在《红楼梦》研读上似乎都忽视了上述常识,挂出“科学考证”的招牌,非把《红楼梦》贬成私小说不可。并且把由阅读者所引起的移情、共感而来的批语,一概认为非批者亲身经历便不能写出而加以夸大,以作为自传或合传的证明,这便把《红楼梦》的感染力也抹煞了。费了几十年之久的红学家的工作,站在文学的立场,几可成为《红楼梦》的一劫。其实,赵先生因用力勤而目光锐,也摸到了这一点,他说:“曹雪芹的另一秘法张冠李戴,书中人物的亲属关系,与实际曹家上世的亲属大都吻合。但是书中的人的事迹,与真实人物的事迹又不符。”赵先生不能从此更进一步,以接上一位伟大文学家在创作历程中所发挥的因想象而来的构成技巧,而只认为是传记的一种秘法。
(节选自《评赵先生的〈红楼梦〉研读》)
1. 下列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红楼梦》的意趣态度,作者写得并不含糊,在小说的第一二回都有非常明显的表述。
B. 在俞平伯看来,“消闲派”红学家产生阅读迷误的重要原因是很少研究过书中本文。
C. 没有想象力便不能构成任何纯文学的作品,作家的想象力是作品诞生的重要原因。
D. 小说主题就是作者的人生观的体现,作家具备了人生观,其作品才会有文学价值。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俞平伯看来,相信极不可靠的传说,或把自己的意趣投射到作者身上,都是产生阅读偏见的主要原因。
B. 想要了解曹雪芹的写作态度,只能从《红楼梦》书中所说和作者所处环境及其一生历史这两条最可靠的途径着手。
C. 由于第一、第二两回是读《红楼梦》全书的关键,所以首先要从这两回入手,理清全书脉络。
D. 赵先生认识到《红楼梦》中的人物事迹和真实人物的事迹并不相符,可见赵先生反对《红楼梦》是作者自传的观点。
3. 下列对于《红楼梦》的解读不是材料一所驳斥的一项是( )
A. 贾宝玉的故事和清代词人纳兰性德的经历相似,所以《红楼梦》是讲纳兰家事。
B. 民间传说顺治帝最后出家为僧,书中宝黛爱情的原型是顺治帝和董鄂妃的故事。
C. 《红楼梦》中的刘姥姥为了一点蝇头小利便出乖卖丑,是个毫无自尊心的村妪。
D. 《红楼梦》中几首描写贾宝玉的诗词似贬实褒,寄寓了曹雪芹的愤世嫉俗之情。
4. 简要分析材料一第二段的论证思路。
5. 对于“考证派”将《红楼梦》看作是自传或合传,你怎么看?请结合自己阅读《红楼梦》的感受,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1. D 2. A 3. D
4. ①首先,指出“猜谜派”的错误做法;②接着,分析“猜谜派”错误的原因;③最后,得出结论:“猜谜派”的通病在于求深反浅。
5. 示例一:我反对考证派把《红楼梦》当成人物的自传或合传。优秀小说创作人物的方法或是杂取种种人,或是以一个人为模特儿。我认为,阅读《红楼梦》应当分析人物的典型性,由此探求小说的主题意蕴。比如,通过黛玉名字、黛玉出场、黛玉葬花、黛玉悲秋、潇湘馆等等分析黛玉的形象,分析黛玉对那个时代美好人物命运的概括性。
示例二:我不赞同《红楼梦》是自传、合传的结论,但我赞同考证。我认为考证曹雪芹的人生及其生活中的人物与贾宝玉的人生及其生活中的人物的关系,能了解曹雪芹的创作思想、方法。如贾宝玉、曹雪芹都生活于钟鸣鼎食之家,但贾宝玉做了和尚而曹雪芹没有,这种比较,能帮助我们理解贾宝玉这一形象包含的思想及形象创造的手法。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D.“就是”错误,原文为“作者的人生观,常即形成一部小说的主题”,人生观常常形成小说的主题。选项太绝对。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B.“只能”有误,原文是“至少有两条可靠的途径”,是“至少”;
C.“首先”“理清全书脉络”无中生有,文中只说“开卷两回中写得很不含糊,只苦于读者不肯理会……《红楼梦》的第一、第二两回,是本书的模子,是读全书关键。从这里边看来,作者的态度是很明显的。他差不多自己都说完了,不用我们费话”,选项于文无据。
D.“可见赵先生反对《红楼梦》是作者自传的观点”错误,原文为“赵先生因用力勤而目光锐……赵先生……只认为是传记的一种秘法”,赵先生认为这只是“传记的一种秘法”
故选A。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第一段作者驳斥了红学家中的猜谜派和消闲派。
A、B两项是“猜谜派”观点,C项是“消闲派”观点。
故选D。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
依据开篇“第一类红学家是猜谜派。他们大半预先存了主观上的偏见,然后把书上的事迹牵强附会上去”可知,首先,指出“猜谜派”的错误做法;
依据“其中有两个原故:一是他们有点好奇……二是他们的偏见实在太深了……”,接着,分析“猜谜派”错误的原因;
依据结尾“总之,求深反浅,是这派红学家的通病”可知,最后,得出结论:“猜谜派”的通病在于求深反浅。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探究问题、运用文章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题是开放性试题,可同意,可不同意,或者有自己其他相关的认识,言之成理即可。首先看“考证派”研读《红楼梦》的方法有哪些,然后针对其中的一点阐述自己的看法,先明确自己的观点,再结合《红楼梦》的具体内容加以分析。
赵先生认为,“曹雪芹的另一秘法张冠李戴,书中人物的亲属关系,与实际曹家上世的亲属大都吻合。但是书中的人的事迹,与真实人物的事迹又不符”,他把《红楼梦》的内容与现实事件、人物一一对应。针对这种方法,可以先明确自己的观点,反对这种把小说与现实一一对应的考证方法。接着分析,文学作品总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红楼梦》通过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命运反映的是封建社会的腐朽没落,表现其必然灭亡的命运;通过贾宝玉、林黛玉等人物的悲剧结局表现的是封建制度对美的摧残,而不能只是将小说内容当作现实的映射。或者可以考证作者的有关情况,考证曹雪芹的人生及其生活中的人物与贾宝玉的人生及其生活中的人物的关系,能了解曹雪芹的创作思想、方法。但在阅读文学作品时还要注意到文本、作者、读者、世界四方面,通过作品中的描写分析主题、探究艺术创造,不能狭隘到认为就是写作者亲身经历。
文中还有考证派的观点,如“把由阅读者所引起的移情、共感而来的批语,一概认为非批者亲身经历便不能写出而加以夸大,以作为自传或合传的证明”,也就是把《红楼梦》当作自传与合传。可以先明确自己的看法,我反对“考证派”把《红楼梦》当成人物的自传或合传,然后加以分析。如小说的人物都具有“典型性”,是“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并非是单单写这一个人。比如林黛玉的人物性格、经历等,应该是一个“集合体”,把诸多美好人物的个性集中在她身上,再通过人物的毁灭鞭挞丑恶的社会制度,不能仅仅把人物当作现实中的“某一个”。还有贾宝玉、曹雪芹都生活于钟鸣鼎食之家,但贾宝玉做了和尚而曹雪芹没有,这就说明艺术作品并非作者人生经历的简单描述。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2小题,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差不多先生传
你知道中国最有名的人是谁?
提起此人,人人皆晓,处处闻名。他姓差,名不多,是各省各县各村人氏。你一定见过他,一定听过别人谈起他。差不多先生的名字天天挂在大家的口头,因为他是中国全国人的代表。差不多先生的相貌和你和我都差不多。他有一双眼睛,但看的不很清楚;有两只耳朵,但听的不很分明;有鼻子和嘴,但他对于气味和口味都不很讲究。他的脑子也不小,但他的记性却不很精明,他的思想也不很细密。  
他常常说:“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了,何必太精明呢?”他小的时候,他妈叫他去买红糖,他买了白糖回来。他妈骂他,他摇摇头说:“红糖白糖不是差不多吗?”他在学堂的时候,先生问他:“直隶省的西边是哪一省?”他说是陕西。先生说,“错了。是山西,不是陕西。”他说:“陕西同山西,不是差不多吗?”后来他在一个钱铺里做伙计;他也会写,也会算,只是总不会精细。十字常常写成千字,千字常常写成十字。掌柜的生气了,常常骂他。他只是笑嘻嘻地赔小心道:“千字比十字只多一小撇,不是差不多吗?”
有一天,他为了一件要紧的事,要搭火车到上海去。他从从容容地走到火车站,迟了两分钟,火车已开走了。他白瞪着眼,望着远远的火车上的煤烟,摇摇头道:“只好明天再走了,今天走同明天走,也还差不多。可是火车公司未免太认真了。八点三十分开,同八点三十二分开,不是差不多吗?”他一面说,一面慢慢地走回家,心里不明白为什么火车不肯等他两分钟。
有一天,他忽然得了急病,赶快叫家人去请东街的汪医生。那家人急急忙忙地跑去,一时寻不着东街的汪大夫,却把西街牛医王大夫请来了。差不多先生病在床上,知道寻错了人;但病急了,身上痛苦,心里焦急,等不得了,心里想道:“好在王大夫同汪大夫也差不多,让他试试看罢。”于是这位牛医王大夫走近床前,用医牛的法子给差不多先生治病。不上一点钟,差不多先生就一命呜呼了。差不多先生差不多要死的时候,一口气断断续续地说道:“活人同死人也差……差……差不多,……凡事只要……差……差……不多……就……好了,……何……何……必……太……太认真呢?”他说完了这句话,方才绝气。
他死后,大家都很称赞差不多先生样样事情看得破,想得通;大家都说他一生不肯认真,不肯算账,不肯计较,真是一位有德行的人。于是大家给他取个死后的法号,叫他做圆通大师。他的名誉越传越远,越久越大。无数无数的人都学他的榜样。于是人人都成了一个差不多先生。——然而中国从此就成为一个懒人国了。
认识自我
一个雨夜,赛艾姆坐在书房的书架前,开始翻阅起旧书。他叼着支土耳其大雪茄,厚厚的嘴唇不时喷涌出一阵烟雾。柏拉图记录的他的老师苏格拉底关于“认识自我”的一段对话引起了赛艾姆的注意。赛艾姆掩卷深思,心中油然漾起一种对东西方哲人圣贤敬佩的感情。
“认识你自己。”他嘟囔着苏格拉底这句名言,猛地从座椅上站了起来,展开双臂大声叹道,“对!我必须要认识自我,洞察自己那秘密的心灵,这样我就抛脱了一切疑惧和不安,从我物质的人中找出我精神的人,从我血与肉的具体存在中找出我的抽象实质,这就是生命赋予我的至高无上的神圣使命!”赛艾姆像害了场热病,眼中闪烁着酷爱“认识自我”的狂热光芒。
他踱到邻屋,像座塑像一样伫立在穿衣镜前,凝视着镜子里鬼一般可怕的自我,并默默地估量着自己的头形、面庞、躯干和四肢。赛艾姆的这种塑像神态持续了半小时,空灵缥缈的“认识自我”,仿佛给他灌注了一套足以揭示自我灵魂秘密的奇异、升华了的思想,并使他心里充满了理性之光。他平静地启动双唇,自言自语地说:“嗯!从身材上看,我是矮小的,但拿破仑、维克多 雨果两位不也是这般吗?我的前额不宽,天庭欠圆,可苏格拉底和斯宾诺莎也是如此;我承认我是秃顶,这并不寒碜,因为有大名鼎鼎的莎士比亚与我为伴;我的鹰鼻弯长,如同伏尔泰和乔治 华盛顿的一样;我的双眼凹陷,使徒保罗和哲人尼采亦是这般;我那肥厚嘴唇足以同路易十四媲美,而我那粗胖的脖子堪与汉尼拔和马克 安东尼齐肩。
“不错,我的身体是有缺陷,但要注意,这是伟大的思想家们的共同特点。更奇怪的是,我与巴尔扎克一样,阅读写作时,咖啡壶一定要放在身旁;我同托尔斯泰一样,愿意与粗俗的民众交际攀谈;有时我三四天不洗手脸,贝多芬、惠特曼亦有这一习惯;我的嗜酒如命,足令马娄和诺亚自愧弗如;我的饕餮般暴食暴饮使巴夏酋长和亚力山大王也要大出冷汗。”又沉默了片刻,赛艾姆用肮脏的指尖点了点脑门,继续发言:“这就是我!这就是我的实在。我拥有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的伟人们的种种品质。一位拥有这么多伟大品质的青年是一定能干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的。“睿智的实质是认识自我。伟人们把宇宙的这一伟大思想根植于我心灵深处,并激励我开始去干伟大的工作。从诺亚到苏格拉底,从薄伽丘到雪莱,我伴随着伟人们一起度过了历史的风风雨雨。我不知道我会以什么样的伟大行动开始,不过一个兼备在白昼的劳作和夜晚的幻梦中所形成的神秘自我和真正本性的人,无疑是可以开创伟业的。是的,我已经认识了自己,而神灵也已洞鉴了我。啊!我的灵魂万岁! 自我万岁!愿天长地久,诸事如愿!”
赛艾姆在屋里踱来踱去,他那丑陋的脸上荡漾着欢乐的光泽,嘴里不时发出一阵像猫啃骨头时的欢快叫声。他反复吟哦着阿比 阿拉的一段诗文:尽管我是这个时代的晚辈,创业祖先的未竟之业,总会历史地压在我的肩背。过了一会儿,我们的这位赛艾姆穿着他那肮脏的衣服倒卧在乱七八糟的床上,进入了鼾声如雷的梦乡。
6. 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是( )
A. 《差不多先生传》以传记体例安排,先介绍人物,再叙述人物事迹或者故事,让故事的主角一再重演同样的错误,以达到荒谬好笑目的。
B. 两篇文章在笔法上,都运用比喻、夸张、排比、映衬、反讽等修辞法,以浅显生动的语言,达到因事见理的目的。
C. 文章的第一至三段是“纲”,总写差不多先生的姓名、籍贯及特质,首段先用疑问句型“你知道中国最有名的人是谁?”来设置悬念。
D. 《认识自我》并未直接描写赛艾姆的外貌,而是通过赛艾姆将自己外貌特征的诸多方面与众名人作比较,从而巧妙地使赛艾姆的外貌特征在读者的心中拼接(组合)而成。
7. 在六单元中,《祝福》《装在套子里的人》《促织》都运用了讽刺手法。请鉴赏选文这两篇小说的讽刺手法。
【答案】6. D 7. (1)结局突转。认识自我中,赛艾姆多方比较认识到自己外貌后倒头呼呼大睡,讽刺其耽于幻想、缺乏行动力、在虚幻中得到精神满足。
(2)重复。差不多先生反复说“差不多”,同一行为模式重复多次,产生喜剧效果,讽刺其得过且过的态度。
(3)反语。大家的称赞与送给他的法号“圆通大师”,讽刺国人处事圆滑,凡事敷衍,是作者对国人“差不多”的态度最严厉的讽刺。(其他答案言之成理皆可)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分析艺术手法的能力。
A.“以达到荒谬好笑目的”错误,达到荒谬好笑的目的只是其中之一,更重要的是达到谏诤的目的。
B.“比喻”错误,无比喻修辞手法的使用。
C.“文章的第一至三段是‘纲’”错误,文章的第一至三段不是“纲”,只是设置悬念、介绍人物的基本情况。
故选D。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体特征和表现手法的能力。
讽刺是一种文学手法,用于暴露对象的缺点和可笑之处,常采用夸张、对比、托物、反语、反讽、反转或其他修辞手法等方式,从而产生幽默的效果。
《认识自我》中赛艾姆一开始“嘟囔着苏格拉底这句名言”“认识你自己”,“凝视着镜子里鬼一般可怕的自我”,“默默地估量着自己的”外貌,与“拿破仑、维克多 雨果”等一系列名人比较后,找到自信,认为自己“拥有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的伟人们的种种品质”,最后“倒卧在乱七八糟的床上,进入了鼾声如雷的梦乡”。情节前后形成对比,结局突转,具有讽刺意味。赛艾姆是一个耽于幻想、缺乏行动力、在虚幻中求得精神满足的人物形象。作者通过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揭示了人性中普遍存在的弱点,从而引发人们的思考。
《差不多先生传》中讽刺手法分析可以参照上一题的第一个选项。文章中用着许多重复的句子,如“不是差不多吗 ”仅文章三四段就重复至四次,“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了”,一句重复两次,充分表现出他“至死不悟”的糊涂本性,讽刺了他得过且过的人生态度。
反语,就是说反话,即正话反说。运用反语,可以引人深思,表现出深刻的思想,强烈的讽刺,并增加文章的色彩。把“差不多”先生的做法称赞为“看得破,想得通”;把一事无成的“差不多”先生誉为“一位有德行的人”;把普通的“差不多”先生奉为“圆通大师”等。这种实质与美称的极度反差,突出了“差不多”先生的苍白、猥琐、无能的性格,写出他的下场的可笑和可悲。尤其他的法号“圆通大师”,“无数无数的人都学他的榜样”,其实是在讽刺国人处事圆滑,凡事敷衍不认真,表达了作者深切的忧虑。
二、古代诗文阅读 (49分)
(一) 文言文阅读(本题共6小题,2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段君足下:某在京师时,尝为足下道曾巩善属文,未尝及其为人也。还江南,始熟而慕焉友之,又作文粗道其行。惠书以所闻诋巩行无纤完,其居家,亲友惴畏焉,怪某无文字规巩,见谓有党。果哉,足下之言也?
巩固不然。巩文学论议,在某交游中不见可敌。其心勇于适道,殆不可以刑祸利禄动也。父在困厄中,左右就养无亏行,家事铢发以上皆亲之。父亦爱之甚,尝曰:“吾宗敝,所赖者此儿耳。”此某之所见也。若足下所闻,非某之所见也。巩在京师避兄而舍此虽某亦罪之也宜足下之深攻之也。于罪之中有足矜者,顾不可以书传也。事固有迹然而情不至是者,如不循其情而诛焉,则谁不可诛邪?巩之迹固然邪?然巩为人弟,于此不得无过。但在京师时,未深接之,还江南又既往不可咎,未尝以此规之也。巩果于从事,少许可,时时出于中道,此则还江南时尝规之矣。巩闻之,辄瞿然。凡巩之行,如前之云,其既往之过,亦如前之云而已。岂不得为贤者哉?
天下愚者众而贤者希,愚者固忌贤者,贤者又自守,不与愚者合,愚者加怨焉。挟忌怨之心,则无之焉而不谤,君子之过于听者,又传而广之,故贤者常多谤,其困于下者尤甚。势不足以动俗,名实未加于民,愚者易以谤,谤易以传也。凡道巩之云云者,固忌、固怨、固过于听者也。足下乃欲引忌者、怨者、过于听者之言,县断贤者之是非,甚不然也。孔子曰:“众好之,必察焉;众恶之,必察焉。”孟子曰:“国人皆曰可杀,未可也,见可杀焉,然后杀之。”孔孟所以为孔孟者,为其善自守,不惑于众人也。如惑于众人,亦众人耳,乌在其为孔、孟也?足下姑自重,毋轻议巩。
——《答段缝书》王安石
材料二:
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
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
8. 下列文中加波浪线断句正确的是( )
A. 巩在京师,避兄而舍,此虽某亦罪之也,宜足下之深攻之也。
B. 巩在京师避兄,而舍此虽,某亦罪之也,宜足下之深攻之也。
C. 巩在京师,避兄而舍,此虽某亦罪之,也宜足下之深,攻之也。
D. 巩在京师避兄,而舍此虽,某亦罪之,也宜足下之深,攻之也。
9. 下列对原文加粗加点部分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盘庚迁都,是指殷王为了巩固统治、躲避自然灾害,将国都迁到亳。本文是为了引用历史证明变法的决心。
B. 孟子,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发展和改造了孔子的“礼治”和“德政”的理论,提出了仁政,是孔子的弟子。
C. 书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一种是公文,可记叙可议论。著名的书有李斯的《谏逐客书》。还有一种是信,如《答段缝书》。
D. 足下:古代敬称,一般用在下对上或者同辈之间,表示客气。与“小人”完全相同。
10. 对文中加点词的解释与理解,正确的是(  )
A. “举”,意为施行,和“杀人如不能举”中的“举”意思相同。
B. “诛”,意为诛杀,和“洎牧以谗诛”中的“诛”意思相同。
C. “罪”,意为归罪,和“则某知罪”中的“罪”意思相同。
D. “怨”,意为怨恨,和“以致天下怨谤也”中的“怨”意思相同。
11. 根据文章内容,哪一项不是正确的(  )
A. 王安石钦佩和敬重曾巩的才学,与他结交做了朋友,但他也承认曾巩有不足之处,认为曾巩过于苛严,以致在家里,亲友都害怕他。
B. 王安石认为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曾巩作为兄弟不可能没有一点儿过失,但瑕不掩瑜,曾巩仍然可称是贤明之人。
C. 贤明人多被攻击,因为愚昧的人嫉妒甚至仇视贤明的人,贤明的人又不和愚昧的人同流合污,这样愚昧之人就带着妒忌和怨恨之心造谣,攻击贤明的人。
D. 王安石以先贤孔子和孟子不轻信他人的评价为例,说明考察真伪再做论断的重要性,并且以此来告诫段缝不要随便议论曾巩,也借给段缝的这封书信表达了对嫉妒贤者,诽谤贤者的不良风气的不满。
12. 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心勇于适道,殆不可以刑祸利禄动也。
(2)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也。(《齐桓晋文之事》)
(3)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谏太宗十思疏》)
13. 段缝收到王安石回信后,内心一直嘀咕:吾与君实同友,然言风异也,于吾苛矣,何也?结合《答司马谏议书》分析介甫是否言风有异。
【答案】8. A 9. C
10. D 11. A
12. (1)他内心勇敢并合乎道德,这不是能用刑罚和利益改变的。
(2)如果没有固定的道德观念,那就会放荡邪僻、不守法纪、胡作非为,没有什么事情干不出来的。
(3)若能竭尽诚心待人接物则即使是像春秋时吴国越国这样世代为敌的国家也能结为一体,而若傲慢自满地对待他人即使是骨肉亲人见了面也会形同陌路。
13. ①两封回信语言风格相同,都是柔中有刚。②都使用了“某”“足下”“罪”“蒙教”等或表敬,或自谦的字词,礼貌周到,语气委婉而柔和。③《答段缝书》中“宜足下之深攻之也”“毋轻议巩”,《答司马谏议书》中“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都体现了王安石坚持己见的刚毅果决。
【解析】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曾巩在京师,回避兄长而居住,这就是我也要责备的地方,你应当严厉地指责他。
“巩在京师”为完整的主谓宾结构,语意完整,之后需要断开;“避兄”是“舍”的状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BD。
“也”为句末语气词,与之前“某亦罪之”联系紧密,之前不能断开,之后要断开,排除C。
故选A。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A. “将国都迁到亳”错误,应是将国都迁到殷(今河南安阳)。
B.“是孔子的弟子”错误。孟子不是孔子的弟子,孔子生活在春秋时期,而孟子生活在战国时期,孟子只是发扬和继承了儒家学说。
D.“与‘小人’完全相同”错误。“小人”是自称的谦词。
故选C。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
A.错误,意思不同。“举”,施行。/尽。句意:施行古代贤君主的政策。/杀人唯恐不能杀尽。
B.错误,意思不同。“诛”,要求。/诛杀。句意:如果不按照心理动机来评价。/等到李牧因受诬陷而被杀死。
C.错误,意思不同。“罪”,动词,归罪。/名词,过错,错误。句意:这就是我也要责备的地方。/那么我承认有罪过。
D.正确。“怨”,均为怨恨。句意:怨恨他。/因此遭到天下人的怨恨和诽谤。
故选D。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A.“他也承认曾巩有不足之处,认为曾巩过于苛严,以致在家里,亲友都害怕他”错误。根据文中“惠书以所闻诋巩行无纤完,其居家,亲友惴畏焉”可知,是段缝认为曾巩过于苛严,在家里,亲友都害怕他。
故选A。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适”,合乎,相合;“殆”,必定;“以”,用;“动”,动摇。
(2)“苟”,如果;“放”,放纵;“辟”不正;“侈”,过度;“为”,做。
(3)“为”,成为,结为;“物”,人;“骨肉”,指父母兄弟子女;“行路”,路人。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语言风格评价探究的能力。
《答司马谏议书》是王安石写给司马光的一封回信,婉言中透出刚毅,对司马光加给作者的“侵官、生事、征利、拒谏、怨谤”五个罪名逐一作了反驳,批评了士大夫阶层因循守旧的思想,表明自己坚持变法的决心。本文是王安石写给段缝的一封回信,充满着仗义执言的阳刚之气,表面上显得客气,礼貌周到,但骨子里却是一篇有理有节、饱含激情的辩护状,口气坚定,不容质疑,体现了一位极有主见的政治家的风范。故两封回信语言风格相同,都是柔中有刚。
《答司马谏议书》中作者称司马光为“君实”,说自己“蒙教”“不蒙见察”“蒙君实视遇厚”“窃”,希望“见恕”;《答段缝书》中称段缝为“足下”,称其写信为“惠书”,谦敬得体,客气礼貌,语言委婉。
《答司马谏议书》中“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则非某之所敢知”,坚定地表明了自己的观点,以及坚持变法的决心;《答段缝书》中“宜足下之深攻之也”“毋轻议巩”,希望段缝应当严厉地指责他(曾巩),希望段缝应当自重,不要随便议论曾巩,言辞坚定,不容置喙。
参考译文:
材料一:
段君:我在京师的时候,曾经对你说过曾巩擅长写文章,而没有说过他的为人。(我)回到江南之后,才和他相熟并且敬佩他,和他做了朋友,又写文章粗略地说了他行事的方式。你来信用你听到的来批评曾巩的行为没有一点好的地方,说他在家里,亲友都害怕他,你怪我没有写信规劝曾巩,认为我们结党。你的话是真的吗?
曾巩当然不是那样。他的文学和议论的水平在我相识的人中没有谁能超得过。他内心勇敢并合乎道德,这不是能用刑罚和利益改变的。他父亲在贫穷之中,他在父亲身边侍奉没有不周之处,家里的事即使再小也要亲自去做。他父亲也非常爱他,他父亲曾经说过:“我这一家人丁不旺,能依靠的,只有这一个儿子。”这是我所看到的。像你所听说的那些,我没见到。曾巩在京师,回避兄长而居住,这就是我也要责备的地方,你应当严厉地指责他。我身处于罪责之中有些事要小心,因而不可以用信来告诉你。事情虽然表面是这样然而动机不是这样的,如果不按照心理动机来评价,那么谁不可以被判罪呢?曾巩做事是这样的吗?然而曾巩作为兄弟不可能没有过失。只是在京师时,我和他并没有深入交往,回到江南之后又不再说以往的事,不再理睬,没有用这些道德来规劝他。曾巩做事很果断,很少多想,时常走中道而不极端,这些我已经在回江南后劝说过他了。他听说了之后,就大彻大悟。所有曾巩的行为,像前面所说的,他过去的错误,也像前面说过的那些罢了。他难道不能成为贤明的人吗?
天下的人愚昧的多,贤明的少,愚昧的人当然嫉妒贤明的人,贤明的人又自己限制自己,不和愚昧的人同流合污,愚昧的人就更加仇视他们了。带着妒忌和怨恨的心理那么就没什么不可以造谣的,君子的过失有人听说了,又传布使人们都知道,因而贤明的人多被攻击,而那些穷苦居下位的贤者更是如此。他们的势力不足以改变流俗,他们的声名并未为人们所接纳,这是愚昧的人容易攻击贤人而攻击的言辞又容易传播的缘故呀。凡是说曾巩不好的那些言语,当然是妒忌他、怨恨他、过失被人听到了而产生的。你仍要借用妒忌他、怨恨他、过失被人听到后产生的言辞,无凭据来评价贤者的是非,这是很不对的。孔子说:“众人喜欢的,一定要去考察明白;众人攻击的,也一定要去考察明白。”孟子说:“国人都说可以杀了的不一定可以,看到可以杀,然后才杀了他。”孔子、孟子之所以成为孔子、孟子,是由于他们善于自守节操,不被一般人引诱。如果被一般人迷惑也就只能是一般人了,怎么能说他们是孔子、孟子呢?你应当自重,不要随便议论曾巩。
材料二:
施行古代贤君主的政策,用它来兴办有利于天下的事业,消除种种弊病,不能算是制造事端。
盘庚迁都(的时候),连老百姓都抱怨啊,(并)不只是朝廷上的士大夫(加以反对)而已。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再登南楼
郑起
客中重上倚层台,天阔云收八面开。
雁带岳阳秋晓过,浪涵巴峡影西来。
诸营种柳①今何在,老子登楼得几回。
自是江山雄壮处,兴亡不必问寒灰②。
【注】①诸营种柳:典出《晋书·陶侃传》,陶侃曾经督促诸营种柳,都尉夏施盗官柳植于己门,侃后见而追责,施惶怖谢罪。后以“诸营种柳”喻军纪严明。②兴亡不必问寒灰:是说历史变迁不尽靠古迹来证明。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句“重上”与题目中“再登”相呼应,“客中”表明作者漂泊他乡的身份及特殊心境。
B. “天阔”句写作者登楼所见,天空广阔,晓云尽散,环顾八方都无所阻挡,境界极为开阔。
C. 颔联紧承首联写景,自上而下,大雁在岳阳的秋晨中飞过,浪涛流经巴峡从西边滚滚涌来。
D. “老子”一句展现了作者睥睨天下的豪情,写出了作者对今后无数次登楼纵观天下的设想。
15. 面对外敌入侵,本诗与苏洵的《六国论》都对统治者提出了建议。两者的建议有何不同?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答案】14. D 15. ①《六国论》中苏洵提醒统治者要吸取六国灭亡的教训,不要被敌国积久的威势胁迫。②郑起提醒统治者要任用良将,做到军纪严明。③郑起还提醒统治者只需打造雄壮的江山,不必纠结曾有过怎样不堪的历史。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思想内容的能力。
D.此句并非展现作者的豪情与对今后登楼的设想,而是面对大好河山即将沦陷,作者对今后将无缘登楼的悲慨。
故选D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
苏洵的《六国论》提出并论证了六国灭亡“弊在赂秦”的精辟论点,借古讽今,“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抨击宋王朝对辽和西夏的屈辱政策,告诫北宋统治者要吸取六国灭亡的教训,以免重蹈覆辙。
本诗“诸营种柳今何在”用典,典出《晋书·陶侃传》,以“诸营种柳”喻军纪严明,醒统治者要任用良将,做到军纪严明。
“自是江山雄壮处,兴亡不必问寒灰”强调历史变迁不尽靠古迹来证明,提醒统治者只需打造雄壮的江山,不必纠结曾有过怎样不堪的历史。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12分)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而笑子路。
(2)《答司马谏议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直接点明二人政治上不投合的原因。
(3)《谏太宗十思疏》中作者提出“十思”,其中劝皇帝身居高位更不能忘谦虚,不能骄傲自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游园》中,杜丽娘看到花园繁花似锦,在无人欣赏的感叹中夹杂伤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5)《念奴娇·过洞庭》用“__________,__________”写天人合一的美妙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6)《登岳阳楼》中杜甫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自己晚年孤独飘零的悲凉处境。
【答案】 ①. 为国以礼 ②. 其言不让 ③. 而议事每不合 ④. 所操之术多异故也 ⑤. 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 ⑥. 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 ⑦.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 ⑧. 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⑨. 悠然心会 ⑩. 妙处难与君说 . 亲朋无一字 . 老病有孤舟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字词有:“牧”“溢”“姹”“嫣”“颓垣”“悠”等。
三、语言文字运用 (16分)
(一) 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2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红楼梦》中的建筑并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红楼梦》 整体艺术形象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古人认为完美的园林景观应该 ① 。《红楼梦》中大观园的设计就非常注重这一点,在蓊郁的花草树木和潋滟水光映衬下,小山曲水,错落有致, 楼台亭阁掩映于茂林修竹, 极尽清幽旷达之妙。每一个庭院都和山石花木交相辉映, 极富自然情趣。
同时,园子里每一座院落的建筑格调, ② 。 如贾宝玉所住的“怡红院”, 院中种植着芭蕉和海棠两种植物, 芭蕉为绿, 海棠为红, 于是贾宝玉便为其取名“红香绿玉”, 整体意境颜色艳丽,暗香浮动,与宝玉的性情相符; ③ ,“几竿竹子,隐着一道曲栏, 比别处幽静”,自然情趣流泻而出, 与黛玉真诚率真的气质相合;蘅芜苑, 一眼望去, 清凉瓦舍,但透过院内各种香草,素净无华,把宝钗安份随时、不流于俗的气质表现得淋漓尽致。可以说, 每一座庭院都与人物合二为一, 不分彼此了。
17.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18. “稻香村”是《红楼梦》大观园中的一处建筑,后来成为李纨的居所。阅读下面的文字,分析“稻香村”是如何体现庭院与人物“合二为一, 不分彼此”的?
这李纨虽青春丧偶,且居处于膏梁锦绣之中,竟如“槁木死灰”一般,一概不问不闻,惟知恃亲养子,外则陪侍小姑等针黹诵读而已。
——(节选自《红楼梦》第四回)
一面走,一面说,倏尔青山斜阻。转过山怀中,隐隐露出一带黄泥筑就矮墙,墙头皆用稻茎掩护。有几百株杏花,如喷火蒸霞一般。里面数楹茅屋。外面却是桑、榆、槿、柘,各色树稚新条,随其曲折,编就两溜青篱。篱外山坡之下,有一土井,旁有桔槔辘轳之属。下面分畦列亩,佳蔬菜花,漫然无际。……
——(节选自《红楼梦》第十七回)
【答案】17. ①与周围的环境浑然天成。②都渗透着主人的个性特征。③再如黛玉所住的 “ 潇湘馆”。
18. ①“稻香村”建筑风格恬淡宁静、简陋质朴;②与李纨贞静淡泊、朴素清雅的性情相合。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一空,根据“在蓊郁的花草树木和潋滟水光映衬下,小山曲水,错落有致,楼台亭阁掩映于茂林修竹,极尽清幽旷达之妙。每一个庭院都和山石花木交相辉映,极富自然情趣”可知,后文是说景观和周围景物的紧密融合,可填:与周围的环境浑然天成。
第二空,根据“贾宝玉所住的‘怡红院’,院中种植着芭蕉和海棠两种植物,芭蕉为绿,海棠为红,于是贾宝玉便为其取名‘红香绿玉’,整体意境颜色艳丽,暗香浮动,与宝玉的性情相符”可知,院落的建筑格调和主人的性情相符,可填:都渗透着主人的个性特征。
第三空,根据分号可判断,与前文构成对应结构,此处应对应“如贾宝玉所住的‘怡红院’”。再依据“自然情趣流泻而出,与黛玉真诚率真的气质相合”,可填:再如黛玉所住的“潇湘馆”。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压缩语段的能力。
根据“竟如‘槁木死灰’一般,一概不问不闻,惟知恃亲养子,外则陪侍小姑等针黹诵读而已”,可知李纨有着贞静淡泊、朴素清雅的性情。
根据“倏尔青山斜阻。转过山怀中,隐隐露出一带黄泥筑就矮墙,墙头皆用稻茎掩护。有几百株杏花,如喷火蒸霞一般。里面数楹茅屋。外面却是桑、榆、槿、柘,各色树稚新条,随其曲折,编就两溜青篱。篱外山坡之下,有一土井,旁有桔槔辘轳之属。下面分畦列亩,佳蔬菜花,漫然无际”,可知“稻香村”建筑风格是恬淡宁静、简陋质朴的,与其性格相应。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古风插画是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插画设计相结合的产物。相较于外国插画,中国古风插画( )。对中国传统绘画构图、造型、笔墨的借鉴,极大丰富了古风插画的艺术表现形式。一些作品从传统文人画中汲取营养,以水墨淡彩表达情感,营构意境;一些作品则继承传统工笔画的艺术精髓,以细腻的线条和雅致的色彩绘出( )的人物形象;还有一些作品,延续传统中国画散点构图方式,注重以留白的手法传递画面情绪,使插画尽显传统美学意蕴。在中国传统色彩语言、创作观念中生长起来的古风插画, , , 。
对中国传统图案、民间故事、建筑元素的灵活运用,也是古风插画的鲜明特色。不少插画师从传统造物中提取文化符号,并对其进行全新( ),使古风插画的表现内容更加多元,风格日趋多样,满足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精神需求。此外,在产品包装、门户网站、移动客户端等领域,越来越多的古风插画应用其中,不少传统文化形象被转化为时尚符号,走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19. 依次填入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A. 别具一格 活灵活现 诠释
B. 独树一帜 栩栩如生 诠释
C. 别具一格 栩栩如生 演绎
D. 独树一帜 活灵活现 演绎
20. 下列填入文中画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饱含气韵之美,也促进了插画设计的发展与创新。
B. 饱含气韵之美,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也促进了插画设计的发展与创新。
C. 在促进了插画设计的发展与创新的同时,饱含气韵之美,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D. 饱含气韵之美,在促进了插画设计的发展与创新的同时,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答案】19. C 20. B
【解析】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熟语)的能力。
第一空。别具一格:比喻另有一种独特的风格。独树一帜:比喻与众不同,自成一家。这里指相较于外国插画,中国古风插画风格独特,故选“别具一格”。
第二空。栩栩如生:通常比喻画作、雕塑中的艺术形象等生动逼真,就像活的一样。活灵活现:形容神情逼真、传神,使人有亲眼所见的感觉。这里指绘画中的人物形象生动,故选“栩栩如生”。
第三空。演绎:推演铺陈;由一般原理推演出特殊情况下的结论。诠释:指说明,解释;对一种事物的理解方式;或者是用心感受的一种方式,一种方法;也可理解为对某事的讲解、证明。这里指不少插画师从传统造物中提取文化符号,并对其进行全新表现,用“演绎”更合适。
故选C。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语句连贯的能力。
结合前文“在中国传统色彩语言、创作观念中生长起来的古风插画”,主语是“古风插画”,“饱含气韵之美”是对古风插画总的评价,与前文主语联系更紧密。排除AC。
由“传统色彩语言、创作观念”以及“古风”可知,“古风插画”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根据先传承,再发展和创新的逻辑顺序,所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在前,“促进了插画设计的发展与创新”宜在后,排除D。
故选B。
四、写作 (60 分)
2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半”是“偷得浮生半日闲”的张弛有度,是“月有阴睛圆缺”的缺憾之美;“满”是庖丁对解牛之道的极致追求,是张秉贵“一抓准”背后的精益求精。
以上两种人生状态,你更欣赏哪一种?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理解和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半满人生,便是好的人生
梁实秋先生在散文《热闹人间,半满生活》中写道:“自古人生最忌满,半贫半富半自安。”世间之事多存缺憾,当我们贪恋追求一种完满时,有时就如水中逐月。由此观之,半满是一种舒适从容的人生境界,有喜有悲才是人生,半苦半甜才是生活。与其追求完满,不如知足于“半”满。
“半”只所以能出彩是因为还有余量,半中显满,满中见半,正如铁短木长一样,铁匠做的器物总是短一点,需要长的时候可以延长,木匠做的器物总是长一点,需要短的时候可以削短,这一长一短还不是这个“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人也是如此,做什么事都要有余量,都要给自己留点退路。
人的一生中,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残缺的人生才是真实的,才是常态。就好像月亮最圆的状态只是极短暂的瞬间,即刻就要变成缺月,最明亮的时候也就马上跟着开始变暗。所以,满月永远是转瞬即逝的,处在残缺状态的半月,时间维持得最久,也最能给人无限遐想、感慨与深思。明朝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大才子解缙,曾亲自主持编纂了《永乐大典》。他在《霁月诗》中与月宫中的嫦娥姐姐有一段颇具诗意的对话:“我起问嫦娥,员缺何太苦?何不长教似玉盘,一片团团照千古。嫦娥笑我何太愚,世间万物有盈亏。不论春花何浓艳,当时秋叶还凋衰。四时寒暑迭往来,百岁光阴犹反掌。颜回好学陨青春,彭祖千年亦黄壤。”
那么“满”呢?满是人们追求完美的写照。周易中的“否极泰来”,说的是坏的到了尽头,好的就来了,反之亦然。就是告诫人们做什么事情都要有个科学的尺度,对这个尺度把握的准确于否关键取决于自己对自己的内心世界要做到“量体裁衣”。上苍总是很公平的,他不会让一个人永远拥有圆圆的满月,时不时地会让你我的心灵触摸一下残缺的半月。人的一生总是处在“拥有这个、失去那个,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半隐半显的半月状态,总是交织着幸运与不幸、欢笑与泪水、平坦与坎坷。所谓“十全十美、花好月圆、万事如意”,只是一厢情愿的美好愿望。
半月人生,半满生活。既然半月是人生常态,半满是舒适从容的人生境界,我们还是顺其自然,以平和的心态过一种“半虹半露半晴雨,半皎半弯半月轮”的半满生活吧!
【解析】
【详解】立意: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作文题。
材料呈现关于“半”和“满”的认识,“半”对于完整而言,是一种未完成的状态,“偷得浮生半日闲”为何只偷“半”日?因为有那半日的忙,才会有这半日的“闲”,有那半日的忙碌,才能体会这半日清闲的美好,要珍惜青春,建功立业,但也不要把日子过成打打杀杀。其实每寸偷闲或忙碌的时光,都藏着人们对生活深深的爱。惜取少年时固然是昂扬的一种状态,但生活本应该是张弛有度,不断调整生活的节奏。“半”是“月有阴睛圆缺”的缺憾之美,生活总有缺憾,不要追求完美和极致。只有悲喜交加、苦乐参半的人生,才更有韵味,有缺憾有曲折不失为一种美丽!“满”是对圆满、完美、极致的追求,它要求永不知足,追求卓越,精益求精,坚持不懈地在一件事上长期的坚持下去,用到极致的做一件事。在现在这个浮躁的社会缺乏的就是这种精神,人人无往而不利,耐不住寂寞,我们需要求“满”的精神状态。题目要求完成的写作任务是“以上两种人生状态,你更欣赏哪一种?”写作时当明确表达自己的看法,“更”欣赏哪种人生状态,把两种人生状态放在一起进行比较,肯定另一种状态的合理性,同时要突出另一种状态的优势。
行文构思上,先概括材料,由材料引出观点,求“满”诚可贵,“半”状价更高。接下来从为什么的角度展开论述,一、“满”是一种精益求精,极致追求,它让我们不断提升自我,升级追求,不断趋向完美。但是,如果人生一直处于紧绷、极致的追求中,会错失生命中的诸多美好,永不知足,汲汲以求的状态会让人生陷入到焦虑之中。二、向来磨刀不误砍柴工,一个经过充分放松和休息的人,会焕发出勃勃的生机和活力,会以百倍的斗志和勇气,更好地投入工作和学习当中。三、唯有浮生偷得半日闲,让日子过得有忙有闲,让生命过得有张有驰,才是生活的最佳状态,才是生命的最美样子。
立意:
1.人生在世何最乐,浮生偷得半日闲。
2.求“满”诚可贵,“半”闲价更高。
3.“浮生半日闲”莫若追求极致“满”。重庆市西北狼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
语文试卷
(语文测试卷共4页,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 (25分)
(一) 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红楼梦》的意趣态度,开卷两回中写得很不含糊,只苦于读者不肯理会!有两种观察,可以说明历来“红学家”迷误的起源。
第一类红学家是猜谜派。他们大半预先存了主观上的偏见,然后把书上的事迹牵强附会上去。这派红学家有许多有学问名望的人,偏闹了笑话。为什么呢?其中有两个原故:一是他们有点好奇,以为那些平淡老实的话,决不配来解释《红楼梦》的。二是他们的偏见实在太深了,所以看不见这书的本来面目。从第一回,他们宁可相信极不可靠的传说,而不屑一视雪芹先生的自述。从第二回,把自己的意趣投射到作者身上去。如蔡孑民先生自己抱民族主义,而强谓《红楼梦》作者持民族主义甚挚。总之,求深反浅,是这派红学家的通病。
第二类红学家我们叫他消闲派。读《红楼梦》,他们本没有领略文学的兴趣,所以只当作闲书读,对于作者的原意如何,只是不求甚解的。他们心目中只有如何华贵,如何阔绰,如何繁盛,恨不得自己变了贾宝玉,十二钗做妻妾才好。这种眼光,自然不值一笑;不过他们却不安分,偏说那个应褒,那个应贬,信口雌黄,毫无是处,并且以这些阿其所好的论调,强拉作者来做他的同志。他们几时考究过书中本文来。
我们要了解《红楼梦》作者的真态度,排除许多迷惑,不致于蹈前人的覆辙。我们现在先要讲作者的态度。
说作者的态度,我以为至少有两条可靠的途径:第一,从作者书中所说的话,推测他做书时的态度。这是最可信的,因为除了他自己以外,没有一个人能完全了解他的意思。第二,是从作者所处的环境和他一生的历史,拿来印证我们所揣测的话。
《红楼梦》的第一、第二两回,是本书的模子,是读全书关键。从这里边看来,作者的态度是很明显的。他差不多自己都说完了,不用我们费话。
《红楼梦》是感叹自己身世的,雪芹为人是很孤傲自负的,看他的一生历史和书中宝玉的性格,便可知道;并且还穷愁潦倒了一生。所以在本书楔子里说道:
“风尘碌碌,一事无成。”“无才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谁记去作奇传?”(见第一、第二两回)
这些话,明白极了。石头自怨一段,把雪芹怀才不遇的悲愤,完全写出。
《红楼梦》是情场忏悔而作的。原书上说:
“更于书中间用梦幻等字,都是此书本旨,兼寓提醒阅者之意。”“空空道人遂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逐改名情僧,改《石头记》为《情僧录》。”(见第一回)
“警幻说:‘……或冀将来一悟,未可知也。’”(见第五回)
(摘编自俞平伯《红楼梦辨》)
材料二:
就常识说,假定一部小说值得成为文学作品,应当具备两个条件:一个是由“移感”而来的“共感”,一是由想象而来的构成。前者是创作者与欣赏者所同,后者是创作者所独有。
“移感”是把自己的感情移向本来与自己不相干的对象上去,因而把自己化为对象,同时也把对象的感情移向自己身上来,因而把对象化为自己。这种感情的移出、移入,大体是同时活动的。在小说中所流注的感情,并非必须有作者亲身经历过的事情才可以发生。不过,成功的小说中,一定有作者个人的背景,及由此背景所引起的深厚感情。但若作者只能顺着自己个人的背景感情写成一部作品,这种作品有一个名称为“私小说”,在文学上的地位不高。
移情的扩大,便成为“共感”。所谓“共感”是作者于不知不觉之间,以社会上某一方面的共同感情成为自己的感情。作者的共感愈深、愈广,则他的作品所引起的感染力愈大,所以共感是测度一部作品的基本条件。
移情共感的历程,即是想象力发挥的程度。没有想象力便不能构成任何纯文学的作品。作者的背景,只能成为创作中的引子,决不能成为作品中的构成骨干。作品的构成骨干,主要是凭想象力而来的。
没有人生观的作者不能成为有文学价值的文学作家。作者的人生观,常即形成一部小说的主题。小说的结构,即是主题的发展。作者在一部小说中,把现实人生中可能实现、分散实现、浮泛实现的人生某一部分,凭想象、构成之力,使其以集中、具体而深刻的形式实现出来。作者须凭观察与想象之力,把许多现实材料加以分解、拣择、增删,而重新加以融合,以适合于他所要求的人生实验的目的。
上面所说的都是文学上的常识。但自胡适起,《红楼梦》考证这一派系在《红楼梦》研读上似乎都忽视了上述常识,挂出“科学考证”的招牌,非把《红楼梦》贬成私小说不可。并且把由阅读者所引起的移情、共感而来的批语,一概认为非批者亲身经历便不能写出而加以夸大,以作为自传或合传的证明,这便把《红楼梦》的感染力也抹煞了。费了几十年之久的红学家的工作,站在文学的立场,几可成为《红楼梦》的一劫。其实,赵先生因用力勤而目光锐,也摸到了这一点,他说:“曹雪芹的另一秘法张冠李戴,书中人物的亲属关系,与实际曹家上世的亲属大都吻合。但是书中的人的事迹,与真实人物的事迹又不符。”赵先生不能从此更进一步,以接上一位伟大文学家在创作历程中所发挥的因想象而来的构成技巧,而只认为是传记的一种秘法。
(节选自《评赵先生的〈红楼梦〉研读》)
1. 下列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红楼梦》的意趣态度,作者写得并不含糊,在小说的第一二回都有非常明显的表述。
B. 在俞平伯看来,“消闲派”红学家产生阅读迷误的重要原因是很少研究过书中本文。
C. 没有想象力便不能构成任何纯文学的作品,作家的想象力是作品诞生的重要原因。
D. 小说主题就是作者的人生观的体现,作家具备了人生观,其作品才会有文学价值。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俞平伯看来,相信极不可靠的传说,或把自己的意趣投射到作者身上,都是产生阅读偏见的主要原因。
B. 想要了解曹雪芹的写作态度,只能从《红楼梦》书中所说和作者所处环境及其一生历史这两条最可靠的途径着手。
C. 由于第一、第二两回是读《红楼梦》全书的关键,所以首先要从这两回入手,理清全书脉络。
D. 赵先生认识到《红楼梦》中的人物事迹和真实人物的事迹并不相符,可见赵先生反对《红楼梦》是作者自传的观点。
3. 下列对于《红楼梦》解读不是材料一所驳斥的一项是( )
A. 贾宝玉的故事和清代词人纳兰性德的经历相似,所以《红楼梦》是讲纳兰家事。
B. 民间传说顺治帝最后出家为僧,书中宝黛爱情的原型是顺治帝和董鄂妃的故事。
C. 《红楼梦》中的刘姥姥为了一点蝇头小利便出乖卖丑,是个毫无自尊心的村妪。
D. 《红楼梦》中几首描写贾宝玉的诗词似贬实褒,寄寓了曹雪芹的愤世嫉俗之情。
4. 简要分析材料一第二段的论证思路。
5. 对于“考证派”将《红楼梦》看作是自传或合传,你怎么看?请结合自己阅读《红楼梦》的感受,谈谈你的看法。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2小题,8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差不多先生传
你知道中国最有名的人是谁?
提起此人,人人皆晓,处处闻名。他姓差,名不多,是各省各县各村人氏。你一定见过他,一定听过别人谈起他。差不多先生的名字天天挂在大家的口头,因为他是中国全国人的代表。差不多先生的相貌和你和我都差不多。他有一双眼睛,但看的不很清楚;有两只耳朵,但听的不很分明;有鼻子和嘴,但他对于气味和口味都不很讲究。他的脑子也不小,但他的记性却不很精明,他的思想也不很细密。  
他常常说:“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了,何必太精明呢?”他小的时候,他妈叫他去买红糖,他买了白糖回来。他妈骂他,他摇摇头说:“红糖白糖不是差不多吗?”他在学堂的时候,先生问他:“直隶省的西边是哪一省?”他说是陕西。先生说,“错了。是山西,不是陕西。”他说:“陕西同山西,不是差不多吗?”后来他在一个钱铺里做伙计;他也会写,也会算,只是总不会精细。十字常常写成千字,千字常常写成十字。掌柜的生气了,常常骂他。他只是笑嘻嘻地赔小心道:“千字比十字只多一小撇,不是差不多吗?”
有一天,他为了一件要紧的事,要搭火车到上海去。他从从容容地走到火车站,迟了两分钟,火车已开走了。他白瞪着眼,望着远远的火车上的煤烟,摇摇头道:“只好明天再走了,今天走同明天走,也还差不多。可是火车公司未免太认真了。八点三十分开,同八点三十二分开,不是差不多吗?”他一面说,一面慢慢地走回家,心里不明白为什么火车不肯等他两分钟。
有一天,他忽然得了急病,赶快叫家人去请东街的汪医生。那家人急急忙忙地跑去,一时寻不着东街的汪大夫,却把西街牛医王大夫请来了。差不多先生病在床上,知道寻错了人;但病急了,身上痛苦,心里焦急,等不得了,心里想道:“好在王大夫同汪大夫也差不多,让他试试看罢。”于是这位牛医王大夫走近床前,用医牛的法子给差不多先生治病。不上一点钟,差不多先生就一命呜呼了。差不多先生差不多要死的时候,一口气断断续续地说道:“活人同死人也差……差……差不多,……凡事只要……差……差……不多……就……好了,……何……何……必……太……太认真呢?”他说完了这句话,方才绝气。
他死后,大家都很称赞差不多先生样样事情看得破,想得通;大家都说他一生不肯认真,不肯算账,不肯计较,真是一位有德行的人。于是大家给他取个死后的法号,叫他做圆通大师。他的名誉越传越远,越久越大。无数无数的人都学他的榜样。于是人人都成了一个差不多先生。——然而中国从此就成为一个懒人国了。
认识自我
一个雨夜,赛艾姆坐在书房的书架前,开始翻阅起旧书。他叼着支土耳其大雪茄,厚厚的嘴唇不时喷涌出一阵烟雾。柏拉图记录的他的老师苏格拉底关于“认识自我”的一段对话引起了赛艾姆的注意。赛艾姆掩卷深思,心中油然漾起一种对东西方哲人圣贤敬佩的感情。
“认识你自己。”他嘟囔着苏格拉底这句名言,猛地从座椅上站了起来,展开双臂大声叹道,“对!我必须要认识自我,洞察自己那秘密的心灵,这样我就抛脱了一切疑惧和不安,从我物质的人中找出我精神的人,从我血与肉的具体存在中找出我的抽象实质,这就是生命赋予我的至高无上的神圣使命!”赛艾姆像害了场热病,眼中闪烁着酷爱“认识自我”的狂热光芒。
他踱到邻屋,像座塑像一样伫立在穿衣镜前,凝视着镜子里鬼一般可怕的自我,并默默地估量着自己的头形、面庞、躯干和四肢。赛艾姆的这种塑像神态持续了半小时,空灵缥缈的“认识自我”,仿佛给他灌注了一套足以揭示自我灵魂秘密的奇异、升华了的思想,并使他心里充满了理性之光。他平静地启动双唇,自言自语地说:“嗯!从身材上看,我是矮小的,但拿破仑、维克多 雨果两位不也是这般吗?我的前额不宽,天庭欠圆,可苏格拉底和斯宾诺莎也是如此;我承认我是秃顶,这并不寒碜,因为有大名鼎鼎的莎士比亚与我为伴;我的鹰鼻弯长,如同伏尔泰和乔治 华盛顿的一样;我的双眼凹陷,使徒保罗和哲人尼采亦是这般;我那肥厚嘴唇足以同路易十四媲美,而我那粗胖的脖子堪与汉尼拔和马克 安东尼齐肩。
“不错,我的身体是有缺陷,但要注意,这是伟大的思想家们的共同特点。更奇怪的是,我与巴尔扎克一样,阅读写作时,咖啡壶一定要放在身旁;我同托尔斯泰一样,愿意与粗俗的民众交际攀谈;有时我三四天不洗手脸,贝多芬、惠特曼亦有这一习惯;我的嗜酒如命,足令马娄和诺亚自愧弗如;我的饕餮般暴食暴饮使巴夏酋长和亚力山大王也要大出冷汗。”又沉默了片刻,赛艾姆用肮脏的指尖点了点脑门,继续发言:“这就是我!这就是我的实在。我拥有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的伟人们的种种品质。一位拥有这么多伟大品质的青年是一定能干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的。“睿智的实质是认识自我。伟人们把宇宙的这一伟大思想根植于我心灵深处,并激励我开始去干伟大的工作。从诺亚到苏格拉底,从薄伽丘到雪莱,我伴随着伟人们一起度过了历史的风风雨雨。我不知道我会以什么样的伟大行动开始,不过一个兼备在白昼的劳作和夜晚的幻梦中所形成的神秘自我和真正本性的人,无疑是可以开创伟业的。是的,我已经认识了自己,而神灵也已洞鉴了我。啊!我的灵魂万岁! 自我万岁!愿天长地久,诸事如愿!”
赛艾姆在屋里踱来踱去,他那丑陋的脸上荡漾着欢乐的光泽,嘴里不时发出一阵像猫啃骨头时的欢快叫声。他反复吟哦着阿比 阿拉的一段诗文:尽管我是这个时代的晚辈,创业祖先的未竟之业,总会历史地压在我的肩背。过了一会儿,我们的这位赛艾姆穿着他那肮脏的衣服倒卧在乱七八糟的床上,进入了鼾声如雷的梦乡。
6. 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是( )
A. 《差不多先生传》以传记体例安排,先介绍人物,再叙述人物事迹或者故事,让故事的主角一再重演同样的错误,以达到荒谬好笑目的。
B. 两篇文章在笔法上,都运用比喻、夸张、排比、映衬、反讽等修辞法,以浅显生动语言,达到因事见理的目的。
C. 文章的第一至三段是“纲”,总写差不多先生的姓名、籍贯及特质,首段先用疑问句型“你知道中国最有名的人是谁?”来设置悬念。
D. 《认识自我》并未直接描写赛艾姆的外貌,而是通过赛艾姆将自己外貌特征的诸多方面与众名人作比较,从而巧妙地使赛艾姆的外貌特征在读者的心中拼接(组合)而成。
7. 在六单元中,《祝福》《装在套子里的人》《促织》都运用了讽刺手法。请鉴赏选文这两篇小说的讽刺手法。
二、古代诗文阅读 (49分)
(一) 文言文阅读(本题共6小题,2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段君足下:某在京师时,尝为足下道曾巩善属文,未尝及其为人也。还江南,始熟而慕焉友之,又作文粗道其行。惠书以所闻诋巩行无纤完,其居家,亲友惴畏焉,怪某无文字规巩,见谓有党。果哉,足下之言也?
巩固不然。巩文学论议,在某交游中不见可敌。其心勇于适道,殆不可以刑祸利禄动也。父在困厄中,左右就养无亏行,家事铢发以上皆亲之。父亦爱之甚,尝曰:“吾宗敝,所赖者此儿耳。”此某之所见也。若足下所闻,非某之所见也。巩在京师避兄而舍此虽某亦罪之也宜足下之深攻之也。于罪之中有足矜者,顾不可以书传也。事固有迹然而情不至是者,如不循其情而诛焉,则谁不可诛邪?巩之迹固然邪?然巩为人弟,于此不得无过。但在京师时,未深接之,还江南又既往不可咎,未尝以此规之也。巩果于从事,少许可,时时出于中道,此则还江南时尝规之矣。巩闻之,辄瞿然。凡巩之行,如前之云,其既往之过,亦如前之云而已。岂不得为贤者哉?
天下愚者众而贤者希,愚者固忌贤者,贤者又自守,不与愚者合,愚者加怨焉。挟忌怨之心,则无之焉而不谤,君子之过于听者,又传而广之,故贤者常多谤,其困于下者尤甚。势不足以动俗,名实未加于民,愚者易以谤,谤易以传也。凡道巩之云云者,固忌、固怨、固过于听者也。足下乃欲引忌者、怨者、过于听者之言,县断贤者之是非,甚不然也。孔子曰:“众好之,必察焉;众恶之,必察焉。”孟子曰:“国人皆曰可杀,未可也,见可杀焉,然后杀之。”孔孟所以为孔孟者,为其善自守,不惑于众人也。如惑于众人,亦众人耳,乌在其为孔、孟也?足下姑自重,毋轻议巩。
——《答段缝书》王安石
材料二:
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
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
8. 下列文中加波浪线断句正确的是( )
A. 巩在京师,避兄而舍,此虽某亦罪之也,宜足下之深攻之也。
B. 巩在京师避兄,而舍此虽,某亦罪之也,宜足下之深攻之也。
C. 巩在京师,避兄而舍,此虽某亦罪之,也宜足下之深,攻之也。
D. 巩在京师避兄,而舍此虽,某亦罪之,也宜足下之深,攻之也。
9. 下列对原文加粗加点部分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盘庚迁都,是指殷王为了巩固统治、躲避自然灾害,将国都迁到亳。本文是为了引用历史证明变法的决心。
B. 孟子,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发展和改造了孔子的“礼治”和“德政”的理论,提出了仁政,是孔子的弟子。
C. 书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一种是公文,可记叙可议论。著名的书有李斯的《谏逐客书》。还有一种是信,如《答段缝书》。
D. 足下:古代敬称,一般用下对上或者同辈之间,表示客气。与“小人”完全相同。
10. 对文中加点词的解释与理解,正确的是(  )
A. “举”,意为施行,和“杀人如不能举”中的“举”意思相同。
B. “诛”,意为诛杀,和“洎牧以谗诛”中的“诛”意思相同。
C. “罪”,意为归罪,和“则某知罪”中的“罪”意思相同。
D. “怨”,意为怨恨,和“以致天下怨谤也”中的“怨”意思相同。
11. 根据文章内容,哪一项不是正确的(  )
A. 王安石钦佩和敬重曾巩的才学,与他结交做了朋友,但他也承认曾巩有不足之处,认为曾巩过于苛严,以致在家里,亲友都害怕他。
B. 王安石认为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曾巩作为兄弟不可能没有一点儿过失,但瑕不掩瑜,曾巩仍然可称是贤明之人。
C. 贤明的人多被攻击,因为愚昧的人嫉妒甚至仇视贤明的人,贤明的人又不和愚昧的人同流合污,这样愚昧之人就带着妒忌和怨恨之心造谣,攻击贤明的人。
D. 王安石以先贤孔子和孟子不轻信他人评价为例,说明考察真伪再做论断的重要性,并且以此来告诫段缝不要随便议论曾巩,也借给段缝的这封书信表达了对嫉妒贤者,诽谤贤者的不良风气的不满。
12. 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心勇于适道,殆不可以刑祸利禄动也。
(2)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也。(《齐桓晋文之事》)
(3)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谏太宗十思疏》)
13. 段缝收到王安石回信后,内心一直嘀咕:吾与君实同友,然言风异也,于吾苛矣,何也?结合《答司马谏议书》分析介甫是否言风有异。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再登南楼
郑起
客中重上倚层台,天阔云收八面开。
雁带岳阳秋晓过,浪涵巴峡影西来。
诸营种柳①今何在,老子登楼得几回。
自是江山雄壮处,兴亡不必问寒灰②。
【注】①诸营种柳:典出《晋书·陶侃传》,陶侃曾经督促诸营种柳,都尉夏施盗官柳植于己门,侃后见而追责,施惶怖谢罪。后以“诸营种柳”喻军纪严明。②兴亡不必问寒灰:是说历史变迁不尽靠古迹来证明。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句“重上”与题目中“再登”相呼应,“客中”表明作者漂泊他乡的身份及特殊心境。
B. “天阔”句写作者登楼所见,天空广阔,晓云尽散,环顾八方都无所阻挡,境界极为开阔。
C. 颔联紧承首联写景,自上而下,大雁在岳阳的秋晨中飞过,浪涛流经巴峡从西边滚滚涌来。
D. “老子”一句展现了作者睥睨天下的豪情,写出了作者对今后无数次登楼纵观天下的设想。
15. 面对外敌入侵,本诗与苏洵的《六国论》都对统治者提出了建议。两者的建议有何不同?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12分)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而笑子路。
(2)《答司马谏议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直接点明二人政治上不投合的原因。
(3)《谏太宗十思疏》中作者提出“十思”,其中劝皇帝身居高位更不能忘谦虚,不能骄傲自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游园》中,杜丽娘看到花园繁花似锦,在无人欣赏的感叹中夹杂伤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5)《念奴娇·过洞庭》用“__________,__________”写天人合一的美妙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6)《登岳阳楼》中杜甫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自己晚年孤独飘零的悲凉处境。
三、语言文字运用 (16分)
(一) 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2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红楼梦》中的建筑并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红楼梦》 整体艺术形象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古人认为完美的园林景观应该 ① 。《红楼梦》中大观园的设计就非常注重这一点,在蓊郁的花草树木和潋滟水光映衬下,小山曲水,错落有致, 楼台亭阁掩映于茂林修竹, 极尽清幽旷达之妙。每一个庭院都和山石花木交相辉映, 极富自然情趣。
同时,园子里每一座院落的建筑格调, ② 。 如贾宝玉所住的“怡红院”, 院中种植着芭蕉和海棠两种植物, 芭蕉为绿, 海棠为红, 于是贾宝玉便为其取名“红香绿玉”, 整体意境颜色艳丽,暗香浮动,与宝玉的性情相符; ③ ,“几竿竹子,隐着一道曲栏, 比别处幽静”,自然情趣流泻而出, 与黛玉真诚率真的气质相合;蘅芜苑, 一眼望去, 清凉瓦舍,但透过院内各种香草,素净无华,把宝钗安份随时、不流于俗的气质表现得淋漓尽致。可以说, 每一座庭院都与人物合二为一, 不分彼此了。
17.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18. “稻香村”是《红楼梦》大观园中的一处建筑,后来成为李纨的居所。阅读下面的文字,分析“稻香村”是如何体现庭院与人物“合二为一, 不分彼此”的?
这李纨虽青春丧偶,且居处于膏梁锦绣之中,竟如“槁木死灰”一般,一概不问不闻,惟知恃亲养子,外则陪侍小姑等针黹诵读而已。
——(节选自《红楼梦》第四回)
一面走,一面说,倏尔青山斜阻。转过山怀中,隐隐露出一带黄泥筑就矮墙,墙头皆用稻茎掩护。有几百株杏花,如喷火蒸霞一般。里面数楹茅屋。外面却是桑、榆、槿、柘,各色树稚新条,随其曲折,编就两溜青篱。篱外山坡之下,有一土井,旁有桔槔辘轳之属。下面分畦列亩,佳蔬菜花,漫然无际。……
——(节选自《红楼梦》第十七回)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古风插画是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插画设计相结合的产物。相较于外国插画,中国古风插画( )。对中国传统绘画构图、造型、笔墨的借鉴,极大丰富了古风插画的艺术表现形式。一些作品从传统文人画中汲取营养,以水墨淡彩表达情感,营构意境;一些作品则继承传统工笔画的艺术精髓,以细腻的线条和雅致的色彩绘出( )的人物形象;还有一些作品,延续传统中国画散点构图方式,注重以留白的手法传递画面情绪,使插画尽显传统美学意蕴。在中国传统色彩语言、创作观念中生长起来的古风插画, , , 。
对中国传统图案、民间故事、建筑元素的灵活运用,也是古风插画的鲜明特色。不少插画师从传统造物中提取文化符号,并对其进行全新( ),使古风插画的表现内容更加多元,风格日趋多样,满足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精神需求。此外,在产品包装、门户网站、移动客户端等领域,越来越多的古风插画应用其中,不少传统文化形象被转化为时尚符号,走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19. 依次填入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A. 别具一格 活灵活现 诠释
B. 独树一帜 栩栩如生 诠释
C. 别具一格 栩栩如生 演绎
D. 独树一帜 活灵活现 演绎
20. 下列填入文中画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饱含气韵之美,也促进了插画设计的发展与创新。
B. 饱含气韵之美,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也促进了插画设计的发展与创新。
C. 在促进了插画设计的发展与创新的同时,饱含气韵之美,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D. 饱含气韵之美,在促进了插画设计的发展与创新的同时,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四、写作 (60 分)
2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半”是“偷得浮生半日闲”的张弛有度,是“月有阴睛圆缺”的缺憾之美;“满”是庖丁对解牛之道的极致追求,是张秉贵“一抓准”背后的精益求精。
以上两种人生状态,你更欣赏哪一种?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理解和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