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图形 配套教学设计(240)

文档属性

名称 认识图形 配套教学设计(240)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4.5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5-12-16 09:32:38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通过操作和观察,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知道它们的名称;会辨认识这几种物体和图形。
数学思考: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问题解决:通过学生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
情感态度:通过操作,显示对美的追求,领略数学知识的美。
2新设计
区分球和圆柱时,利用球容易滚动掉落到地面、而圆柱只有在平置的状态下掉落到地面来区分。
3学情分析
本节内容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34、35页的教学内容,本节课内容是学生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开始,主要是从形状这一角度来使学生初步认识物体和图形。学生在生活中接触过很多立体图形,所以对图形并不陌生,教材紧紧抓住学生已有的感知经验创设情境,通过“实物引入—操作感知—实际应用”这三个层次的认知过程,帮助学生经历逐步从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的知识构建过程。
4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
教学难点:
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5教学过程
5.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活动】认识图形
一、创设情境 引入新知
同学们,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神秘客人做客我们课堂——喜羊羊。(出示课件)喜羊羊来的时候带来了一些物品,你们是不是也带来了?那么,喜羊羊是来干什么的呢?它是来和我们比赛的,我们能不能输给它?那么,今天老师来当裁判,我们比一比。请听问题: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同学们,知道形状相同是指什么吗?(学生自由谈,初步感知“形状相同”)
【设计意图:由学生喜欢的喜羊羊引入,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抓住了“童心”,激发了兴趣。由比赛到谈一谈什么是“形状相同的物体”,使学生参与到学习新知的过程中去,不仅使学生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外观形状有了初步的认识,又培养了学生观察、比较的能力。】
二、逐步推进 探究新知
1. 比一比,揭示概念。
(1)选一名学生代表全班同学与喜羊羊进行比赛,全班同学当裁判。
(2)通过比赛,看看学生与喜羊羊分的是否一样,课件演示喜羊羊分的过程。适时鼓励学生分的好。
(3)逐一实物直观揭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概念。(长方体:是长长方方的,有平平的面。 正方体:是四四方方的,有平平的面。 圆 柱:是直直的,上下一样粗细,两头是圆的,平平的。 球:是圆圆的。)并随机板书名称。每介绍一种物体,都让学生摸一摸,感知不同形状物体的特征
2. 学生列举日常生活中见过的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
3.拿出学生易认错的形状的物体,再次记忆什么样的物体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4. 游戏巩固
下面我们做个游戏,老师请4位学生到讲台上蒙上眼睛,按老师的要求完成,其他同学看看他做得对不对,
(1)请摸出桌上的2个球
(2)请摸出桌上的2个正方体
(3)请摸出桌上的2个圆柱
(4)请摸出桌上的2个长方体
表扬摸得又快又对的学生,起示范作用。
5. 课间小活动,让学生休息一下。(手指操)
6.感知特征
刚才同学们蒙上眼睛摸物体,做得都很棒。下面老师找3位同学来完成老师的任务。其他同学看他们完成的怎么样。
(1)先拿一个正方体,再拿一个长方体。说说你是怎样拿的这么快的?
(2)一手拿长方体,一手拿圆柱,你拿对了吗?你是怎样区分的?放在桌上,轻轻地推一推,你发现了什么?
(3)拿出圆柱和球,你是怎样区分的?你也在桌子上轻轻地滚动一下,看发现了什么?
讲台上的学生边操作边汇报,下面的学生也动手感知。
7.梳理概括
同学们,刚才我们看到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都穿着花外衣,如果去掉他们的花外衣,你们还认识吗?出示四种形状的图形,让学生辨认并贴到相应的位置。
【设计意图:通过与喜羊羊进行比赛,一一介绍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概念,通过蒙眼摸一摸再次加深印象,并准备一些学生易认错的物体,让学生观察,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而且加深了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概念。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接受新知识。找3名学生按要求拿出物体,旨在区分正方体和长方体、长方体和圆柱、圆柱和球。最后一个环节是让学生由实物抽象出空间图形,初步建立空间观念,为今后学习图形奠定基础】
三、运用新知 巩固练习
1.练习八第1题
让学生首先说出实物图的形状,再与下面的图形相连,师巡视,并集体订正。
2.练习八第2题
投影出示第2题图形,问:这个物体是由什么图形组合而成的?各用了几个?让学生完成在课本上。最后集体交流、订正。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加深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印象】
四、拓展升华,课堂小结
出示由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组成的机器人,让学生仔细观察,说每种形状的个数。
【设计意图:通过数一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加深空间观念的认识。让学生明白生活与数学的联系,运用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很多问题,对数学充满好奇之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1教学目标
了解关于天才的话题。
明确天才出现的原因。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3 第三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3 页 (共 3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