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期末冲刺特训卷(试题)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下册苏教版
一、选择题
1.下面是李华的爸爸、妈妈和爷爷的身份证号码,爷爷的身份证号码是( )。
A.34062119850723201x B.340621195601022018 C.340621198703281048
2.赵小亮把(4+ )×15错看成4+ ×15,他计算的结果与正确的结果相差( )。
A.15 B.14 C.56
3.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边分别是8厘米和16厘米,它的周长是( )厘米。
A.40 B.32 C.32或40
4.计算265×□1,要使积是五位数,□里最小填( )。
A.3 B.4 C.5
5.如图是棋盘的一部分,如果棋子A用数对(6,6)表示,B用( )表示。
A.(9,1) B.(6,4) C.(9,4)
6.如图梯形的高是( )。
A.2cm B.4cm C.5cm
二、填空题
7.7个千万、5个万和8个百组成的数是( );这个数读作( );这个数是由( )个万和( )一组成的。用“万”作单位,这个数的近似数是( )万,省略最高位后面的尾数是( )。
8.小明在使用计算器计算798-176时,发现“8”键坏了,怎样按键可以算出正确的结果?把你的想法用算式写出来:( )。
9.“一套运动服218元,李阿姨买了32套运动服一共需要付多少元?”下边的竖式计算中,箭头所指的这一步求的是李阿姨买( )套运动服的价钱。观察竖式计算的过程,其中运用了乘法( )律。
10.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37厘米,它的一条腰比底长5厘米,这个三角形的底长( )厘米,腰长( )厘米。
11.一个数的近似值是8万,那么这个数最大是( ),最小是( )。
12.李明要画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他已经在下边的方格纸上画出了三角形的顶点A和B,这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第三个顶点C的位置有( )种可能,其中一个用数对表示为(2, )。
三、判断题
13.已知每本书的价钱和买的本数,求总价,要用书的单价乘本数。( )
14.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和千万位都是计数单位。( )
15.一个长方形分成两个大小不同的梯形,这两个梯形的高一定不相等。( )
16.25×7×4=7×(25×4)运用了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
17.在用计算器计算48+33÷3时,按48+33÷3=就可以得到正确的结果。( )
四、计算题
18.直接写得数。
900×7= 30×60= 120÷40= 2100÷30=
800÷80= 200×42= 50×400= 810÷9=
19.用竖式计算。
20.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五、解答题
21.学校要为四(1)班48名同学配备新的课桌椅。已知一张课桌149元。一把椅子51元。每人配一套,一共需要多少元?
22.方方和东东相约到图书馆借阅图书,方方的速度是72米/分,东东的速度是68米/分。他们同时从家里出发,15分钟相遇。。
(1)方方家和东东家相距多少米?
(2)到达图书馆时,方方比东东多走了多少米?
23.
(1)在方格图上分别标出点A(4,4)、B(4,7)、C(6,4),并顺次连接A、B、C三个点,围成的图形是( )。
(2)把围成的图形绕点A逆时针旋转90°,画出旋转后的图形。
(3)在方格图上画一个底和高都是2厘米的平行四边形。
(4)将画好的平行四边形向下平移3格,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24.王大爷有一块长方形菜地,长25米。如果把菜地的长增加5米,这样面积就增加了75平方米。原来这块菜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先在图上画一画,再解答。)
25.四年级3个班的同学去三台山公园春游,1班有49人,2班有50人,3班有52人。三台山公园的门票价格规定如下表:
购票人数 1~50 51~100 100以上
票价 30元/人 25元/人 20元/人
(1)每个班级分别购票,各需多少元?
(2)如果三个班合起来购票,可以节省多少元?
参考答案:
1.B
【分析】身份证号码是由18位数字组成:前6位为行政区划代号(前两位表示省、自治区、直辖市;第3、4位表示所在的城市;第5、6位表示所在的县、区);第7至14位为出生日期码(第7至10位表示年份,11、12位表示月份,13、14位表示日期);第15至17位为顺序码,表示同一地址所在范围内对同年同月同日生的人编写的顺序,第17位表示性别,一般男单女双,第18位为校验码,或个人信息码。字母X代表10。据此解答。
【详解】A.34062119850723201x,第7至第14位是19850723,表示1985年7月23日出生;第17位是1,表示是男性;
B.340621195601022018,第7至第14位是19560102,表示1956年1月2日出生;第17位是1,表示是男性;
C.340621198703281048,第7至第14位是19870328,表示1987年3月28日出生;第17位是4,表示是女性,这是妈妈的身份证号码;
B的年龄明显大于A的年龄,所以B是爷爷的身份证号码,A是爸爸的身份证号码。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的关键是掌握身份证的编码方法。
2.C
【分析】(4+ )×15用乘法分配律进行化简,然后与4+ ×15进行比较即可。
【详解】(4+ )×15
=4×15+ ×15
=60+ ×15
60+ ×15-(4+ ×15)
=60+ ×15-4- ×15
=60-4
=56
所以赵小亮计算的结果与正确的结果相差56。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乘法分配律的运用,注意把两个式子变成相接近的形式,进而求解。
3.A
【分析】任意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必须大于第三边,等腰三角形两腰相等,这个等腰三角形的第三条边如果是8厘米,8+8=16(厘米),8厘米、8厘米、16厘米的三条线段不能围成三角形,所以这个等腰三角形的第三条边是16厘米,把这个等腰三角形的三条边长度相加就是它的周长。
【详解】8+16+16
=24+16
=40(厘米)
它的周长是40厘米。
故答案为:A
【点睛】熟记三角形三边关系和等腰三角形的特征是解题关键。
4.B
【分析】最小的五位数是10000,根据250×40=10000,要使265×□1的积是五位数,265大于250,则□1应小于40,□里的数应小于4,据此解答。
【详解】265×31=8215
265×41=10865
要使积是五位数,□里最小填4。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考查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关键是根据算式250×40=10000判断出□1应小于40。注意将求出的数字代入算式中进行验证。
5.C
【分析】棋子A用数对(6,6)表示,说明棋子A在第6列第6行。根据题图可知,棋子B在第9列第4行。用数对来表示点的位置的方法:用两个数加小括号表示,将点所在的列数写前,行数写后。据此用数对表示棋子B。
【详解】如果棋子A用数对(6,6)表示,B在第9列第4行,用(9,4)表示。
故答案为:C
【点睛】用数对来表示点的位置时,数对中表示列的数在前,表示行的数在后。
6.A
【分析】从梯形一条底边上的一点到它对边的垂直线段叫做梯形的高。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梯形高的定义可知,梯形的高是2cm。
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考查梯形的高的定义,需熟练掌握。
7. 70050800 七千零五万零八百 7005 800 7005 7千万
【分析】找到相应的数位填上数字,其余数位为0即可,读数时先从右侧每四个数分一级,每级末尾的0不读,中间连续多个0只读一个,读完相万级加一个万字;看万级和个级的数字就代表由多少个万和一构成;近似数看相应数位后一位,用四舍五入方法进行判断。
【详解】7个千万是、5个万和8个百,说明千万位上是7,万位是5,百位是8,即这个数是70050800;读作七千零五万零八百;万级是7005,个级是800,所以由7005个万和800个一组成;万位后一位是0,用“万”作单位,这个数的近似数是7005万,千万位后一位是0,省略最高位后面的尾数是7千万。
【点睛】做题关键是能够熟练运用数位顺序表和近似数的求法。
8.796+2-176(答案不唯一)
【分析】由题意可知,计算器“8”键坏了,那么我们可以把含有数字“8”的798用别的式子替换,只要进行替换的式子的计算结果得798,并且式子中不含有数字“8”即可。例如:796+2-176,795+3-176,794+4-176等等。
【详解】小明在使用计算器计算798-176时,发现“8”键坏了,我们可以用796+2-176(答案必唯一)来计算出正确的结果。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对计算器按键以及四则运算的认识,注意答案不唯一。
9. 30 分配
【分析】由题意可知,箭头所指的这一步求的是32十位上的3乘218,因为它在十位上,表示3个十,所以这一步其实是求30套运动服需要的钱数。218×32=218×(30+2)=218×30+218×2=6540+436=6976,运用的是乘法分配律。
【详解】“一套运动服218元,李阿姨买了32套运动服一共需要付多少元?”竖式计算中,箭头所指的这一步求的是李阿姨买30套运动服的价钱。观察竖式计算的过程,其中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以及对乘法分配律的理解。
10. 9 14
【分析】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腰相等,它的一条腰比底长5厘米,那么两条腰比底长2个5厘米,就是5×2=10(厘米),用等腰三角形的周长37厘米减去两条腰比底长的10厘米,就是3个底的长度,用除法计算,即可得出这个三角形的底长,然后用这个三角形的底长加上5即可求出这个三角形的腰长。
【详解】由题意得:
(37-5×2)÷3
=(37-10)÷3
=27÷3
=9(厘米)
9+5=14(厘米)
所以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37厘米,它的一条腰比底长5厘米,这个三角形的底长9厘米,腰长14厘米。
【点睛】熟练掌握等腰三角形的特征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1. 84999 75000
【分析】8万就是80000,根据“四舍五入”法求近似值的方法,用“五入”法得到8万,这个数万位上是7,千位上是5,其余位上都是0时,原数最小;用“四舍”法得到8万,万位上是8,千位上是4,其余位上都是9时,原数最大,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得:一个数的近似值是8万,那么这个数最大是84999,最小是75000。
【点睛】熟练掌握根据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值的方法即可写出近似数是8万的最大数和最小数。
12. 6 1
【分析】数对包含两个数字,第一个数字表示第几列,第二个数字表示第几行,列和行中间用逗号隔开,两个数字要加上小括号。等腰直角三角形有两条边相等,有一个角是直角。如果AB作为这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一条腰,第三个顶点C的位置可能在(2,1)、(2,9)、(6,1)、(6,9);如果AB作为这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底,第三个顶点C的位置可能在(4,7)、(4,3)。
【详解】李明要画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他已经在下边的方格纸上画出了三角形的顶点A和B,这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第三个顶点C的位置有(6)种可能,其中一个用数对表示为(2,1)。
【点睛】解答本题关键是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特征,确定点D的位置,先写列再写行,从而确定数对。
13.√
【分析】书的本数就是数量,总价=单价×数量,则要求总价,可以用书的单价乘本数。据此判断即可。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要求书的总价,要用书的单价乘本数。
故答案为:√。
【解答】本题考查经济问题,关键是熟记公式总价=单价×数量。
14.×
【分析】数位和计数单位的区别:数位表示数字所占的位置,而计数单位表示数字计数的单位是什么;所以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和千万位都是数位。
【详解】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和千万位都是计数单位,所以判断错误。
【点睛】本题的关键是数位后面带个“位”字,而计数单位后面没有“位”字。
15.×
【分析】一个长方形分成两个大小不同的梯形,这两个梯形的高就相等的,见详解。
【详解】根据梯形高的定义知:梯形是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梯形的高是上底和下底的距离,把长方形任意分割成两个不同的梯形,两平行线之间的距离是相等的。
所以说原题是错误的。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对梯形高的定义。明确了梯形高的定义,就可以正确判断本题的对错。也可以通过画图法,通过在一个长方形中画出两个不同的梯形来进行判断。
16.√
【分析】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用公式表示为:a×b=b×a。
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和另外一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另外一个数相乘,积不变;用字母表示为(a×b)×c=a×(b×c)。据此判断即可。
【详解】25×7×4
=7×25×4
=7×(25×4)
=7×100
=700
运用了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重点考查了学生对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运用和掌握情况。
17.×
【分析】依次按48+33÷3,那么先算的是48+33=81,再算81÷3=27。据此判断即可。
【详解】在用计算器计算48+33÷3时,按48+33÷3=不可以得到正确的结果。应先按33÷3=11,再按48+11=59。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了熟练运用计算器,可以拿计算器试一试,即可得出结论。
18.6300;1800;3;70
10;8400;20000;90
【详解】略
19.3744;14030;43200
【分析】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时: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与三位数的每一位上的数依次相乘,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与三位数的每一位上的数依次相乘,乘到哪一位,积的个位就与哪一位对齐,哪一位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再把两次相乘的积加起来。
【详解】3744 14030 43200
20.42000;38;9900;
12;6900;720
【分析】将56写成8×7,先计算125×8,再计算7×6,再相乘即可解答;
先计算31+24+45的和,再用138减去和即可解答;
根据乘法分配律将99写成99×1,即可进行简便运算;
将45写成9×5,先计算540÷9,再除以5即可解答;
根据乘法分配律即可进行简便运算;
先计算645和255的和,再用和减去180即可解答。
【详解】125×56×6
=125×8×7×6
=1000×42
=42000
138-31-24-45
=138-(31+24+45)
=138-100
=38
99×101-99
=99×(101-1)
=99×100
=9900
540÷45
=540÷9÷5
=60÷5
=12
57×69+69×43
=(57+43)×69
=100×69
=6900
645-180+255
=645+255-180
=900-180
=720
21.9600元
【分析】总价=单价×数量,一张课桌单价加上一把椅子单价可以算出买一套课桌椅需要(149+51)元,一套课桌椅单价乘买的套数即可算出一共需要多少元。
【详解】(149+51)×48
=200×48
=9600(元)
答:一共需要9600元。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两位数乘三位数乘法的实际应用,明确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2.(1)2100米
(2)60米
【分析】(1)先用方方的速度加上东东的速度,求出两人速度和,再根据路程=速度×时间,求出两人路程和,也就是方方家和东东家的距离。
(2)先用方方的速度减去东东的速度,求出两人速度差,再根据路程=速度×时间,求出两人路程差。
【详解】(1)(68+72)×15
=140×15
=2100(米)
答:方方和东东家相距2100米。
(2)(72-68)×15
=4×15
=60(米)
答:到达图书馆时,方方比东东多走了60米。
【点睛】本题考查行程问题,根据路程、速度和时间之间的关系列式解答。
23.见详解
【分析】(1)用数对来表示点的位置的方法:用两个数加小括号表示,将点所在的列数写前,行数写后。据此在图上标出A、B、C三个点,顺次连接A、B、C三个点,即可得出图形。
(2)作旋转一定角度后的图形的方法:先确定旋转中心、旋转方向和旋转角,找出构成图形的关键点,按一定的方向和角度分别作出各关键点的对应点,顺次连接作出的各点即可。
(3)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平行且相等。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到对边引一条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平行四边形的高。据此画出平行四边形。
(4)作平移后的图形的方法:找出构成图形的关键点,过关键点沿平移方向画出平行线,由平移的距离确定关键点平移后的对应点的位置,再依据图形的形状顺次连接各对应点,画出最终的图形。
【详解】(1)(2)(3)(4)如图:
顺次连接A、B、C三个点,围成的图形是直角三角形。
【点睛】用数对来表示点的位置时,数对中表示列的数在前,表示行的数在后。作旋转后图形时,看清旋转的方向和角度。作平移后图形时,确定图形的关键点和对应点是解题的关键。
24.图见详解;375平方米
【分析】菜地长增加5米,宽不变,面积增加75平方米,用增加的面积除以增加的长,求出原来菜地的宽。再根据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求出原来菜地的面积即可。
【详解】菜地增加长后的图形如下图所示:
75÷5=15(米)
25×15=375(平方米)
答:原来这块菜地的面积是375平方米。
【点睛】本题考查长方形面积公式的实际应用,关键是求出原来菜地的宽,再进一步解答。
25.(1)1班1470元;2班1500元;3班1300元
(2)1250元
【分析】(1)总价=单价×数量,每张三台山公园的门票乘需要购买的张数可以算出1班需要(30×49)元,2班需要(30×50)元,3班需要(25×52)元。
(2)1班人数加上2班人数再加上3班人数可以算出一共需要购买门票(49+50+52)张,每张三台山公园的门票乘一共需要购买的张数即可算出三个班合起来购票需要多少元,再减去每个班级分别购票需要的钱数即可算出节省多少元。
【详解】(1)49×30=1470(元)
50×30=1500(元)
52×25=1300(元)
答:1班需要1470元,2班需要1500元,3班需要1300元。
(2)20×(49+50+52)
=20×(99+52)
=20×151
=3020(元)
1470+1500+1300
=2970+1300
=4270(元)
4270-3020=1250(元)
答:可以节省1250元。
【点睛】此题考查了两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实际应用,熟练掌握两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是解题关键。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