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1.根据不同的测量范围和使用需要,人们设计制作了不同的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时要根据不同测量对象,选择合适的温度计。2.对一个物体来说,物体失去热量,温度下降,物体获得热量,温度上升。通过测量一个物体的温度变化可以知道这个物体失去热量还是获得热量。
2学情分析
《测量水的温度》是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二课,也是继前一课《温度和温度计》学习的延续。本课我将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去实际练习测量物体温度和识读摄氏温标。学生在这一课将分别测量凉、温、热、烫4杯水的温度,并每隔2分钟连续测量10分钟内每杯水的温度。本课中每位学生都将有比较多的实践机会。因此,测量水温的步骤、方法,是本课学习的重点。要让学生理解每一条规定的意义,并掌握每一步骤的操作规程,以保证后续测量数据的相对准确。为后续学习(五年级的“热”单元)打下基础。对一个物体来说,温度下降,说明物体的内能减少,温度上升,说明物体的内能增加。热量是描述内能转移的物理量。但内能这一概念对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是难以理解的,因此教材采用了小学生通常使用的热量的说法。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测量水温的步骤、方法。【教学难点】间隔相同时间连续测量水的温度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导入
1.简单复习上节课对温度的认识与读写。2.师:猜猜看,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什么?PPT演示, 原文地址出示各种温度计(红液温度计、气温计、数字温度计、高温计、体温计……)板书:测量水的温度
活动2【讲授】讲授
1.师:你准备选择哪种温度计来测量水温?2.师:有了合适的温度计之后,我们可以直接测了吗?我们要如何来测量水温呢?请大家一起来看大屏幕(提供正确操作的示意图,并用文字详例操作的方法及步骤。)3.师生共同明确方法。教师边讲解边演示:
(1)手拿温度计的上端。
(2)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与壁。
(3)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
(4)在液注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
(5)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归纳:
(1)上端比较好操作,拿中间会挡住刻度,拿玻璃泡会造成所测的不是水的温度。
(2)如果碰到容器或读数时离开液面,测量的就不是水的温度了。(3)俯视或仰视会造成读数偏大或偏小。
(4)没有稳定时测出的温度不准。
活动3【活动】学生活动
(一)对1号杯(自来水)的温度的测量师:清楚了测量的方法之后,我们就要来实际测量水的温度,老师为每个小组都准备了四杯水:1号杯内装的是自来水;2号杯内装的是温水;3号杯内装的是烫手的热水;4号杯内装的是刚从热水瓶里倒出的热水。(温馨提示:温度计要小心拿放,如有破裂,请立即告诉老师;热水烫手,注意安全;现在我们的任务是测量1号杯内的自来水的温度听清楚了吗?)(二)对不同温度的四杯水的连续测量1.师:现在要求同时对四杯水进行测量,每隔2分钟测量一次,把测量结果记录在 “连续测量10分钟内水温变化的记录表”内。2.对数据进行分析。师:从这些数据中你有什么发现吗?3.引出科学概念(大屏幕PPT显示):对一个物体来说,温度下降,说明物体的热量减少;温度上升,说明物体的热量增加。
活动4【活动】讨论
(引导学生想象,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四杯水的温度将分别作怎样的变化 最后怎样?)1.师:如果这四杯水再过10分钟,水温有会发生怎么样的变化?过一天呢?温度还会变化吗?水的温度会无限下降吗?2.师:如果要让水的温度低于周围空气的温度,可能吗?有什么办法?3.师:这只是我们根据生活经验推测出来的,希望大家回家后去试验一下,看看是不是这样的。(老师演示:往冰箱自带的制冰槽内倒入自来水,放入冰箱冷冻柜内)
活动5【活动】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和以往的教学经验有以下几点认识:1.本节课在上节课学生认识了温度计以后学习,让学生掌握使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的方法,以及热的水随着时间的推移,温度会下降到和周围环境一样的温度。2.在选择需要的温度计的环节,学生能考虑到温度计的选择和温度计上的刻度有关系
1教学目标
了解关于天才的话题。
明确天才出现的原因。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3 第三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2 页 (共 2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