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十五 单元第 一 课 主备人: 审核人:
课题 两种电荷 课时 第 1课时 课 型
总 1 课时 授课人
主备教师设计思路 授课教师二次备课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1)知道摩擦起电现象;知道物体带电的性质 ; 2)知道自然界存在两种电荷; 3)知道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 4)知道验电器的构造、原理;知道电荷量及其单位,会使用验电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5)了解原子结构及元电荷e。 6)知道摩擦起电及物体是否显电性的原因。 2、过程和方法: 1)体会人们认识“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以及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的过程; 2)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实验能力,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以及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电学,探求电的知识的兴趣
教学重点:两种电荷以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教学难点:认识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的过程。
教学方法:实验法、探究法
课前自学
自学活动: 1.情境导入: 在家中实验并思考:用塑料梳子多次与头发摩擦之后,看它是否能吸引小的纸屑;如果我们身上穿了化纤衣服,衣服会粘在皮肤上,在晚上脱衣时,有时会发出响声,甚至出现火花。这些现象发生的原因是什么?预习课本32页完成: 摩擦过的物体具有了吸引 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或说物体带了 。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 。 2.认真预习课本32—33页并完成有关问题: a .经摩擦过的玻璃棒、橡胶棒 (填能或不能)吸引轻小物体。 b.自然界只有 种电荷,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 ,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 。 c.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 ,异种电荷 。 自学质疑:我的问题是: 。
课上研学
自学反馈 1.通过云校家互动课堂的随机抽人功能,让学生展示课前自学内容,教师进行点评。 2.根据学生展示的实际情况,教师再对以上知识点中学生理解不到位的地方进行解释。 二、聚焦问题 (一)学生自学质疑问题: 预设问题:1.我们是怎么判断出世界上只有两种电荷? (二)教师提出问题: 2. 实验室中用什么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观察实物知道验电器的主要构造,验器的原理是什么?从验电器张角的大小我们可以看出什么 3.摩擦为什么能使物体带上电荷?是不是通过摩擦创造出了电荷,才使物体带上了电荷? 4.在输电导线外层为什么有一层塑料 三、研究分享 探究活动一:. 我们是怎么判断出世界上只有两种电荷? 学生读课本33页前两段,小组讨论,然后大家交流。 探究活动二: 实验室中用什么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观察实物知道验电器的主要构造,验器的原理是什么?从验电器张角的大小我们可以看出什么 教师提供实物,让学生通过课本及小组交流讨论后,上台进行演示并说明以上问题。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加以点拨并引入电荷量。 探究活动三: 摩擦为什么能使物体带上电荷?是不是通过摩擦创造出了电荷,才使物体带上了电荷? 提出问题让学生电考,之后播入视频,观看后,让学生完成导学上相关内容。 探究活动四: 演示实验:取两个验电器A和B。用金属杆把A和B连接起来,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验电器A,可以看到A和B的金属箔都张开了。 改用橡胶棒把A和B连接起来,重做上面实验,可以看到只有验电器A的金属箔张开,而B仍然闭合。 实验现象说明:电荷在金属杆中定向移动。 提出问题:在输电导线外层为什么有一层塑料 通过小组讨论得出: 导体:善于导电的物体。 绝缘体:不善于导电的物体。 四、深度构建 总结归纳 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做摩擦起电。 正电荷与负电荷 两种电荷 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电荷 作用规律 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原子结构:摩擦起电的实质:电子的转移 导体和绝缘体: 当堂检测 1、国际单位制中,电荷量的单位是 ( ) A.库仑 B.伏特 C.欧姆 D.瓦特 2、用与橡胶棒摩擦过的毛皮靠近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则毛皮与玻璃棒 ( ) A.相互吸引 B.相互排斥 C.无相互作用 D.无法判断 3、通草小球在带正电的物体附近被吸引,则小球 ( ) A.一定带正电 B.一定带负电 C.可能带负电 D.一定不带电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自然界只存在正、负两种电荷 B.同种电荷相互吸引,异种电荷相互排斥 C.从摩擦起电现象认识到原子核是可分的 D.摩擦起电创造了电荷 5、两个悬挂着的通草球甲和乙,相互排斥,那么甲球一定是 ( ) A.带正电荷 B.带负电荷 C.不带电 D.带与乙球相同的电荷 6、下列用品中,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 ( ) A 橡胶手套 B 玻璃杯 C 塑料盆 D 钢尺 7、导体容易导电,是由于具有较多的 ( ) A. 原子核 B. 自由电荷 C. 正负电荷 D. 质子 8、一个带负电的物体A和一个带正电的物 体B,用一根带绝缘柄的金属杆将它们连接起来时,发生移动的电荷是 ,瞬间电流的方向是 。
课后拓学
巩固知识 课本P35页 1、2、3 拓展提升 1、在晴朗干燥的秋天,将两个完全相同的气球用细线系好,在羊毛衫上摩擦几下再将它们靠近,如图所示,将会看到两个气球( ) A.相互靠近 B.彼此远离 C.不靠近也不远离,而是自然下垂 D.以上都有可能 2、下列关于导体和绝缘体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 B.金属能导电的原因是因为金属里面有自由的电子 C.绝缘体也能带电 D.绝缘体不能导电的原因是因为绝缘体内没有电子 3、如图所示,一带负电橡胶棒靠近用细线挂住的轻细吸管A端时,吸管发生了转动.对吸管A端带电性质判断正确的是( ) A.若相互吸引,一定带正电 B.若相互吸引,一定带负电 C.若相互排斥,一定带正电 D.若相互排斥,一定带负电 4、长毛狗在家中的沙发上玩耍,淘气的小明用干燥的毯子将它包裹起来并来回摩擦,结果小狗的长毛竖了起来,像一只可爱的刺猬,如图所示,狗毛是因为摩擦带上了______(填“同种”或“异种”)电荷而互相排斥的. 第3题图 第4题图 第5题图 5、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是因为玻璃棒在摩擦的过程中______电子.若把它与不带电的验电器金属球接触,会发现验电器金属箔片张开,如图所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板书设计: 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做摩擦起电。 正电荷与负电荷 两种电荷 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电荷 作用规律 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原子结构:摩擦起电的实质:电子的转移 导体和绝缘体:
教学反思:
说明:
1、页眉:勤勉三中ARE教学几年级(上或下)学科教学设计,楷体、小五号字、加黑 。
2、页脚: 勤勉博学 知行合一 楷体、小五号字、加黑。
3、标题: 五号,黑体, 正文: 五号,宋体 单倍行距。
4、主备人:XXX,审核人:备课组长、黑体、小五号。
5、课前自学:
(1)设计自学任务、自学活动等,根据学科特点设计如:设计课前自学课本、知识链接内容、知识延伸或拓展知识等任务驱动。
(2)设计相应的自学检测练习等。
6、课上研学:新课教学必须含有以下四个环节:一、自学反馈、二、聚焦问题、提出问题。 三、探究活动(至少设计一个探究活动进行合作研究、展示分享、讨论质疑)四、深度构建:当堂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梳理反思本节课的收获及问题,总结归纳本节课的知识形成体系。除了这四个环节教师可以加其它自主学习等环节。
7、课后拓学:属于知识巩固、拓展提升分层作业,可设计基础与拓展两个层次作业。
8、板书设计: 授课教师自己设计。
9、教学反思:授课教师自己写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