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语文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19课《怀疑与学问》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2025学年语文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19课《怀疑与学问》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2.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6-18 20:52: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9 怀疑与学问 顾颉刚
◇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结构及作者的论证思路。
2.深入领会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和层层深入的论证方法,学习用分论点来论证中心论点,体会过渡句的作用。
3.学习本文语言简洁准确、通达流畅、长短相宜的特点。
4.理解怀疑精神的内涵及重要意义。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学习如何以分论点服务和支撑中心论点,把握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等常见的论证方法。
2.难点:理解论证的层次和过渡句的作用。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产生了怀疑,因而得出了自由落体定律。瓦特因为有“水开了,壶盖为什么会跳起来”的疑问,发现了蒸汽的力量。哥白尼对前人的成果不盲从,提出了日心说。牛顿因为有“苹果为什么会落地”的疑问,发现了万有引力。这些创造都是从怀疑中来的。那么怀疑与学问、创造有什么关系呢?让我们走进课文去寻找答案!
二、自主学习成果展示
1.学生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1)作者。
顾颉刚(1893—1980),字铭坚, 江苏苏州人。中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民俗学家, 古史辨学派创始人,现代历史地理学和民俗学的开拓者、奠基人。著有《古史辨》《汉代学术史略》《中国疆域沿革史》《国史讲话》等。
(2)写作背景。
本文选自《宝树园文存》卷三。1922年,顾颉刚先生到上海任商务印书馆编辑,这段时间他与胡适、钱玄同通过信件讨论群经辨伪问题,开始复兴历史上的疑辨运动,并把儒家的辨伪变成历史家的辨伪。在1923年提出了“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的学说,引起了一场古史大论战。1926年,顾颉刚把论战双方的文章收集起来,编成《古史辨》第一册,于是,中国史学界出现了一个以“疑古”为旗帜的古史辨派,《怀疑与学问》即为此段时间所作。
2.关于文中提到的四位古代学者的介绍。
程颐(1033—1107),北宋理学家、教育家。和其兄程颢学于周敦颐,共创“洛学”,为理学奠定了基础,世称“二程”。二程的学说后来为朱熹所继承和发展,世称“程朱学派”。
张载(1020—1077),字子厚,凤翔郿(méi)县(今陕西眉县)横渠镇人,世称“横渠先生”,北宋思想家、教育家、理学创始人之一,其“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名言,被称作“横渠四句”,因其言简意赅,历代传颂不衰。
朱熹(1130—1200),南宋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朱熹是“二程”(程颢、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与二程合称“程朱学派”。他是理学集大成者,被后世尊称为“朱子”。朱熹的理学思想对元、明、清三朝影响很大,成为三朝的官方哲学。朱熹著述甚多,有《四书章句集注》《太极图说解》《通书解说》《周易读本》《楚辞集注》,后人辑有《朱子大全》《朱子集语象》等。其中,《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元明清三朝钦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标准。
戴震(1724—1777),清代思想家、哲学家、语言文字学家。乾隆年间被召为《四库全书》纂修官。戴震治学广博,对天文、数学、历史、地理均有深刻研究,对经学、语言学也有重要贡献,为一代考据大师。其视个体为真实、批判程朱理学的思想,对晚清以来的学术思潮产生了深远影响。后人编有《戴氏遗书》。
3.积累生字词。
(1)学生自由朗读,圈画出文中的生字词,并注音。
颉(jié)    张载(zài) 懒惰(duò)
譬如(pì)  停滞(zhì)  虚妄(wàng)
程yí(颐) 凶xiǎn(险) 视chá(察) 腐草为yíng(萤)
(2)结合文中的语境理解词意。
譬如:比如。
停滞:因为受到阻碍,不能顺利地进行或发展。
视察:察看,审察。
虚妄:没有事实根据的。指一些不着边际的,不可捉摸的事情。
盲从:不问是非地附和别人;盲目随从。
大儒:旧时指学问渊博的著名学者。
流俗:指社会上流行的风俗习惯(含贬义)。
墨守:固执拘泥,不会变通。
不攻自破:不用攻击,自己就溃败了,多形容观点、情节等站不住脚,经不起反驳或责问。
【知识链接】
了解五个术语
①论题:简单地说,论题就是作者谈论看法时所围绕的话题。
②观点与材料:议论性文章中的“观点“就是作者在文章中阐明的看法,一般用简洁凝练的句子表述;议论性文章中的”材料“,就是对观点进行阐述、论证的材料,包括道理、事实、图表、数据等等。
③论点:是作者所持的观点。在较长的文章中,论点有中心论点和分论点之别。
④中心论点:是作者在文章中所提出的最主要的思想观点,是全部分论点的高度概括和集中。全文应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议论。
⑤分论点:是从属于中心论点并为阐述中心论点服务的若干思想观点。各分论点也需要加以论证。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是被证明与证明关系。凡经证明而立得住的分论点,也就成为论证中心论点的有力论据。
三、学习新课
步骤一:整体感知,把握观点
速读课文,然后回答下面的问题。
1.本文的标题是不是中心论点 如果不是,中心论点是什么
明确:标题不是中心论点。本文的标题只提出了本文议论的问题,即怀疑精神与做学问的关系问题,并没有表达作者的观点,所以只是论题。本文的中心论点是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或“学者先要会疑”“学则须疑”)。
2.本文运用了哪两个分论点紧扣中心论点进行论证 两个分论点之间是并列关系,还是递进关系 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来
明确:分论点一:怀疑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分论点二:怀疑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两个分论点之间是递进关系。可从文章概括两个分论点时运用的关联词“不仅”“也”看出来。
3.这篇文章的结构层次如何划分 各部分的内容是什么
明确:第一部分(第1~2段):引用名言提出中心论点,即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
第二部分(第3~5段):论证分论点:怀疑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
第三部分(第6段):论证分论点:怀疑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步骤二:细读课文,深度解读
1.分析第一部分。
第1、2两段是如何提出文章的总论点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本文的总论点是通过引用古代学者的名言提出的。引用名言,意在表明做学问要有怀疑的精神,也要善于怀疑。既提出了本文的中心论点:做学问“须疑”与“会疑”,同时充当论据,也使文章开头显得活泼有新意,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2.分析第二部分。
第3段在文章中是个重要段落,但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同学们阅读时要多加思考。
(1)仔细阅读文章第二部分,说说文章是怎样论证“怀疑是从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的?
明确:指出做学问要有怀疑精神的依据。→论述怀疑精神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论述求知需有怀疑精神,不应盲从迷信。→得出结论。
(2)第3段在文中有哪些作用
明确:①引出下文,使文章上下紧密相连。本段讲述了做学问必不可少的一个依据——别人的传说,而下文紧接着就谈论如何对待“传说”的问题。②形成层进,使文章论述层层深入。本段论述了学问的基础是事实和证据,第4段论述如何对待这个基础,体现出内容的递进深化。③铺石奠基,使文章的说服力增强。本段说明了“别人的传说,不一定可靠”,这就为下文论述做学问应该如何对待传说奠下了基石,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3)第3段举“国难危急的时候,各地一定有许多口头的消息”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明确:证明了“别人的传说,不一定可靠”,从而引出“我们对于传说的话……应当经过一番思考,不应当随随便便就信了”的道理。
(4)第4段可以分为几层 请概括层意。
明确: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开头到“也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指出“怀疑的精神”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
第二层(“我们听说中国古代有三皇、五帝”到“有什么科学根据”):举“三皇、五帝”的传说、“腐草为萤”的记载这两个例子,具体说明如何以怀疑的精神对待传说。
第三层(最后一句):指出怀疑的精神对做学问的重要意义。
(5)第5段和第4段同是谈怀疑精神对做学问的意义,为什么写了第4段还写第5段 两段的内容有何不同
明确:①第4段说的是对于“传说”要用怀疑精神对待,第5段则说“我们对于不论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②第4段侧重说怀疑思索是为了取“是”弃“非”,攻破“一切虚妄的学说”;第5段侧重说怀疑思索的三个步骤及其目的。
3.分析第三部分。
第6段第一句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论述了什么分论点 第6段是怎样论述的
明确:①承上启下,而且使前后部分具有层进关系,使论述更加深入;②揭示第一个分论点,并提出第二个分论点,即怀疑也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第6段首先作道理论证:通过反面说理及正面论述说明怀疑对于治学的重要性。其次作举例论证:举戴震的事例说明发问求解的重要性。最后,先从正面论述一切学问家做学问都要抱怀疑的态度,又从反面论述“墨守前人旧说”的恶果。整段话论述全面,论证有力。
四、课堂小结
本文论述了学者先要会疑,学则须疑的观点,强调了怀疑精神在治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倡学者应有怀疑精神,不要随便盲从或迷信。作者关于怀疑与学问之间关系的论述不仅适用于治学者,也适用于我们每一个人。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分析了文章的论点、论据以及文章的论证思路,这节课我们来探讨一下文章的论证方法和语言特色。
【知识链接】
常见的论证方法
举例论证 举例论证是列举确凿、充分、 有代表性的事例来证明论点的方法。因为“事实 胜于雄辩”,所以举出确凿典型的事例会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道理论证 用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古 今中外名人的名言警句以及人们公认的定理公式 等来证明论点,从而使论述有权威性,增强说服力。
对比论证 通过将两种完全对立的事物或截 然相反的观点进行对比来证明论点的一种方法。
比喻论证 比喻论证就是通过形象的比喻 来证明论点的方法。这种论证方法,可以把道理 讲得通俗易懂,让人易于接受。
二、学习新课
步骤一:深入探究,体会写法
1.作者为了阐明自己的观点引用了哪些名言,又列举了哪些具体事例 它们分别属于什么论证方法
明确:(1)名言:①学者先要会疑。(程颐)②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张载)③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2)事例:①在国难危急的时候,各地一定有许多口头的消息。②古代有三皇、五帝。③“腐草为萤”。④戴震善问。论证方法分别是道理论证和举例论证。
2.本文多次运用对比论证,请找出来,并说说有何作用。
明确:本文共有四处运用对比论证。①第4段“我们信它,因为它‘是’;不信它,因为它‘非’”,从正反两方面说理,阐明“我们对于传说的话,不论信不信,都应当经过一番思考,不应当随随便便就信了”之因;②第5段“因怀疑而思索,因思索而辨别是非;经过‘怀疑’‘思索’‘辨别’三步以后,那本书才是自己的书,那种学问才是自己的学问。否则便是盲从,便是迷信”,通过正反两方面的论述,阐明“我们对于不论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的重要性;③第6段“对于别人的话,都不打折扣地承认,那是思想上的懒惰。这样的脑筋永远是被动的,永远不能治学。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问的脑筋才有问题,有问题才想求解答。在不断的发问和求解中,一切学问才会发展起来”,先从反面说理,后从正面说理,阐明为什么“怀疑”是“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④第6段“古今科学上新的发明,哲学上新的理论,美术上新的作风,都是这样起来的。若使后之学者都墨守前人的旧说,那就没有新问题,没有新发明,一切学术停滞,人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先从正面概述事实,后据此事实从反面作推理,阐明“怀疑”是“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步骤二:揣摩语言,体味深意
1.教师指出本文语言准确、精练的特点。请同学们画出相应的语句,朗读体会。
2.全班交流,进行探究。
(1)第5段中“怀疑”“思索”“辨别”这三个步骤能否调换 为什么
明确:不能。因为这三个步骤是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先对事物产生怀疑,再进一步思索疑点,最后辨别正确与错误。所以前后顺序不能对换。
(2)第6段中“一切学问家”中的“一切”能否删去 为什么
明确:不能删去。因为“一切”包括所有的学问家,表示无一例外,有强调的作用,如果删去就失去了这种强调作用。
(3)第6段中共有三个“这样”,把它们找出来,说说它们分别指代什么。
明确:第一个“这样”指代“对于别人的话,都不打折扣地承认”;第二个和第三个“这样”指代“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要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
3.本文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请举例分析。
明确:本文的语言明白朴实,简洁准确,通达流畅,长短相宜。如“我们信它,因为它‘是’;不信它,因为它‘非’”,这短短两句,15个字,把对传说“信”与“不信”,“不应当随随便便就信”的理由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要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这是一个70余字的长句,对“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作了准确而精辟的论述,蕴含着丰富的内容。这70余字的长句,字字相宜,句句有用。
三、课堂小结
本文围绕中心论点,设了两个分论点,层层深入地进行论述,使论证条理清楚,中心明确。文章引用名人名言、举事例进行论证,使文章有理有据,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这种论证结构和方法值得同学们深入学习。
四、拓展延伸
阅读以下文章,回答问题。
“知入”与“知出”
张运辅
①怎样读书才能取得效果?经验表明,处理好阅读中的“入”与“出”是关键所在。南宋学者陈善云:“读书须知出入法。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此论道出了读书的精髓。
②阅读中的“入”,是指对所读之书全身心融入,潜心对其进行研读与探索。就是读者通过文字去触摸作者的内心,与其进行心灵的对话。如此“入书”,方可“见得亲切”,实现双方心情的“契合”。
③在阅读中怎样“入”呢?一个方法是坚持“精思”。朱熹认为:“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就是说阅读要慢嚼细咽,通过揣摩语言,达到把握文章内容、体悟作品意蕴与情趣之目的。
④在熟读基础上精思,确为“入书”之妙诀。苏轼读陶渊明《饮酒》诗后写道:“‘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因采菊而见山,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处。近岁俗本皆作‘望南山’,则此一篇神气都索然矣。”苏轼发现“望”与“见”虽一字之差,但意境全异。何故?盖因陶诗所表达的是辞官归田后的喜悦之情,故用“见”字来表达悠然自得之感。若改为“望”,变为主动寻求,不但破坏了全诗的意境,而且也与陶渊明的节操相悖。
⑤阅读中的“出”,是指读者能站在更高层次,对所读之书做出分析判断,能从新的角度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哲学家叔本华就主张读书要与书本拉开距离,不要“入”书过度,要敢于并善于从书本中走出来。这样读书,方可避免“是别人在代替我们思想,我们只不过重复他的思想活动的过程而已”;方可在读后能解其意、识其旨、得其要,真正做到“用得透脱”。
⑥鲁迅早年读过不少进化论书籍,曾一度相信社会进化论:“总以为将来必胜于过去,青年必胜于老年。”后来,他在生活中发现了青年们在阶级斗争中分化的事实,“目睹了同是青年,则分成两大阵营,或则投身告密,或则助官捕人的事实,我的思路因此轰毁”。就这样,他对这种理论产生了怀疑,并由此发现其诸多偏颇和谬误。于是,他摒弃了从书本中得到的旧认识、旧观点,在斗争中树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他的这段经历和思想转化过程,对于阅读时怎样“出”于书,怎样“用得透脱”,很有启示意义。
⑦阅读,要“入”,也要“出”。“入”是“出”的基础,不“入”则无所谓“出”;“出”是“入”的目的,不能“出”就失去阅读的价值与意义。既能“入”又能“出”,才是阅读者必须掌握的秘诀。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证思路。
3.下面这段文字放在本文的哪一段中最恰当?请说明理由。
叶圣陶认为:“文字是一道桥梁,桥这边站着读者,桥那边站着作者。通过这一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不但会面,而且了解了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
4.第⑤段中加点的词“这样”在文中指代什么?
5.第④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明确:1.处理好阅读中的“入”与“出”,是读书取得效果的关键。(或:读书的精髓关键是处理好阅读中的“入”与“出”。或:既能“入”又能“出”,是阅读者必须掌握的秘诀。)
2.首先,提出文章中心论点;然后,从“入”与“出”两个方面分别分析论证了其在阅读中的意义和运用;最后,再一次明确中心论点。
3.放在第②段最恰当,这段文字引用叶圣陶的话阐述了“读者通过文字和作者会面,了解作者心情,和作者心情相契合”的内容,与第②段所阐述的“阅读中的‘入’是触摸作者的内心,与其进行心灵的对话”的观点一致。
4.指读者能站在更高层次,对所读之书做出分析判断,能从新的角度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或:读书要与书本拉开距离,不要“入”书过度,要敢于并善于从书本中走出来。)
5.举例论证。通过举苏轼阅读陶渊明《饮酒》诗的事例,论证了“在熟读基础上的精思,确为‘入书’之妙诀”这个观点,使论证更具体、更具有说服力。
五、布置作业
1.以《自信就是力量》为题写一段议论性文字,表达自己的观点,注意语言的严谨。(100字左右)
2.完成《课时A计划》本课习题。
附: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本文是一篇谈治学方法的短文。文章通俗易懂,明白晓畅,短短的篇幅把几个重要的道理讲得清清楚楚,且有深度。本文有不少值得学习的地方。比如论点的提出方式,论据的使用方法,论证和语言的特点。这些方面,有的在第二单元的议论文中见到过,有的则是第一次出现。在教学时,重点主要放在了理清文章结构、层进式论证、正反说理对比论证、语言特点等方面,让学生对议论文的结构和论证方法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但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设计不足,以后需要多注意。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