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数学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期末重难点检测卷(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学年数学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期末重难点检测卷(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89.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06-20 06:24: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3-2024学年数学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期末重难点检测卷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小数都比1小 B.5和5.0的大小相等但意义不同 C.6个十分之一和0.6相等
2.2020年的2月24日是星期一,接下来的一个星期一是( )。
A.3月1日 B.3月2日 C.3月3日
3.下面的算式中,与672÷8得数相等的是( )。
A.672÷4÷2 B.672÷2×4 C.672÷4×2
4.两支铅笔一样长。A铅笔用去,B铅笔用去,剩下的部分相比较,( )。
A.A铅笔长 B.B铅笔长 C.无法确定
5.一张长12分米、宽7分米的长方形纸,可以剪成( )个边长2分米的小正方形。
A.21 B.20 C.18
6.如图,从图1中去掉1个小正方形可以变成图2或图3。关于这三个图形,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图2和图1比,面积和周长都减少了。
B.图3和图1比,面积和周长都减少了。
C.图2和图3比,面积相等,周长不同。
二、填空题
7.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单位。
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为8848( );
一条鲸鱼重约50( );
小明身高136( ),体重32( ),她每分钟能步行61( );
一节车箱的载重量约为60( );
一张光碟约重10( )。
8.在括号里填“>”“<”或“=”。
4平方米( )400平方厘米 3.2元( )4.5元
50分钟( )时 380-42-58( )380-(42+58)
9.苗苗比妈妈小28岁,妈妈今年的年龄正好是苗苗的5倍,妈妈今年( )岁,苗苗今年( )岁。
10.妈妈买来25块巧克力,小夏第一天吃了这些巧克力的,第二天又吃了剩下的。小夏第一天吃了( )块,第二天吃了( )块。
11.小明编制了一个计算小程序,输入一个数后,小程序通过计算会输出另一个数(如图)。根据这个计算程序,输入数18,会输出数( );要使输出的数是900,输入的数是( )。

12.用一根120厘米长的铁丝恰好围成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 )厘米,面积是( )平方厘米。
三、判断题
13.最大的两位数乘最小的两位数的积是1089。( )
14.今年2011年的上半年一共有181天。( )
15.把一个正方形纸片剪成两个大小相同的长方形,每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原正方形面积的一半。( )
16.建军节的前一天是7月30日。( )
17.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都是长度单位。( )
四、计算题
18.直接写出得数。
40×20= 60×5= 12×40= 8×700=
10×35= 18×3= 20×50= 23×11=
0.3+0.5= 1.7-0.4= = =
19.用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75×40= *69×38= 0.8+2.7= 5.2-3.9=
20.脱式计算。

21.计算下列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五、解答题
22.五一前后,竹笋拔节生长,一根长0.9米的幼竹,每天生长0.3米,两天后,这根幼竹的长度是多少米?
23.李老师带了300元去购买一套课桌椅和一个书包,最多剩下多少元?

24.李师傅要加工164个零件,加工了4天后还剩84个零件。
(1)李师傅平均每天加工多少个零件?
(2)如果要在7天内完成任务,那么从第5天起他平均每天要加工多少个零件?
25.如下图,王大的用长36米的篱笆靠墙围了一块正方形菜地。这块菜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6.下图中,每个小方格的边长表示1厘米。

(1)用两个长6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可以拼成一个正方形,也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请你把可以拼成的两种图形都画出来。
(2)通过计算发现。拼成的两个图形面积( ),周长( )。(填“相等”或“不相等”)
参考答案:
1.A
【分析】小数由两部分组成,小数点左边是整数部分,小数点右边是小数部分,小数的整数部分可能是0,也可能是1、2、3、4……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
【详解】A.小数可能比1小,如0.05<1;小数也可能比1大,如2.6>1;小数也可能等于1,如商品标价1.00元,1.00元=1元。小数都比1小说法错误。
B.5=5.0,5表示5个一,5.0表示50个0.1。5和5.0的大小相等但意义不同说法正确。
C.6个十分之一是,也可以写成0.6。6个十分之一和0.6相等说法正确。
小数都比1小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A
【点睛】此题考查小数的认识和小数的意义,熟记小数的意义是解题关键。
2.B
【分析】普通年份能被4整除且不能被100整除的为闰年,否则为平年。整百年份被400整除的为闰年,否则为平年。平年2月28天,闰年2月29天。一星期有7天,2020年的2月24日加上7日即可推算出接下来的一个星期一是几月几日。
【详解】2020÷4=505,2020年是闰年,2月有29天。
2月24日+7日=3月2日
2020年的2月24日是星期一,接下来的一个星期一是3月2日。
故答案为:B
【点睛】判断一个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可以用“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才闰”这个方法。
3.A
【分析】分别求出各个算式的得数,再看哪个算式的得数与672÷8得数相等。
【详解】672÷8=84
A.672÷4÷2
=168÷2
=84
B.672÷2×4
=336×4
=1344
C.672÷4×2
=168×2
=336
与672÷8得数相等的是672÷4÷2。
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考查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以及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关键是明确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
4.B
【分析】因为两支铅笔一样长,所以直接比较和的大小,哪支铅笔用去的少,剩下的部分就长。据此解答。
【详解】>
B铅笔用去的少,所以B铅笔剩下的长。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考查同分子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分母小的分数大。
5.C
【分析】先算出沿着长能剪几个,用12除以2即可求得沿着长能剪几个,再算沿着宽能剪几个,用7除以2即可,最后把两个商相乘即可。
【详解】12÷2=6(个)
7÷2=3(个)……1(分米)
6×3=18(个)
可以剪18个。
故答案为:C
【点睛】此类题先看一行能剪几个,再算一列能剪几个。
6.C
【分析】根据面积的意义:面积是图形所占平面的大小可知,从图1中去掉1个小正方形后,图2或图3的面积相等,均比图1的面积小1个小正方形的面积。
根据周长的意义:周长是围成平面图形线段的长度和可知,图2的周长比图1的周长大2条小正方形的边长和,图3的周长和图1的周长相等。
【详解】A.图2和图1比,面积减少了,周长增加了。说法错误。
B.图3和图1比,面积减少了,周长不变。说法错误。
C.图2和图3比,面积相等,周长不同。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C
【点睛】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周长和面积的意义。
7. 米/m 吨/t 厘米/cm 千克/kg 米/m 吨/t 克/t
【分析】根据生活常识进行判断,千米用来测量较长物体,其次是米、分米、厘米、毫米,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吨用来测比较重的物体,日常称重用千克,克用来测较小物体,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
【详解】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为8848米;
一条鲸鱼重约50吨;
小明身高136厘米,体重32千克,她每分钟能步行61米;
一节车箱的载重量约为60吨;
一张光碟约重10克。
【点睛】做题关键是对长度单位和重量单位较准确的认识。
8. > < > =
【分析】1平方米=10000平方厘米,据此把4平方米换算成用平方厘米作单位的数再与400平方厘米比较大小。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与整数基本相同,先看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小数点右边第一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大,据此比较3.2元和4.5元的大小。1小时=60分,时换算成用分作单位再与50分比较大小。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这两个数的和,据此比较380-42-58和380-(42+58)的大小。
【详解】4平方米=40000平方厘米,40000平方厘米>400平方厘米,4平方米>400平方厘米;
3.2元<4.5元;
60÷2=30(分),50分>30分,50分>时;
380-42-58=380-(42+58)。
4平方米(>)400平方厘米 3.2元(<)4.6元
50分钟(>)时 380-42-58(=)380-(42+58)
【点睛】此题考查了小数的大小比较、分数的意义、面积单位的换算、两三位数的连减运算等,属于基础题,应熟练掌握。
9. 35 7
【分析】妈妈今年的年龄正好是苗苗的5倍,则妈妈今年的年龄比苗苗今年的年龄大苗苗今年年龄的4倍。苗苗比妈妈小28岁,苗苗今年(28÷4)岁。用苗苗今年的年龄乘5,求出妈妈今年的年龄。
【详解】28÷(5-1)
=28÷4
=7(岁)
7×5=35(岁)
妈妈今年35岁,苗苗今年7岁。
【点睛】本题考查倍数关系和年龄问题,关键是明确苗苗今年年龄的4倍是28岁。
10. 5 4
【分析】将这些巧克力看作一个整体,将其平均分成5份,其中1份占这些巧克力的,是25÷5=5(块)。还剩下25-5=20(块)。将剩下的巧克力看作一个整体,将其平均分成5份,其中1份占剩下巧克力的,是20÷5=4(块)。
【详解】25÷5=5(块)
25-5=20(块)
20÷5=4(块)
小夏第一天吃了5块,第二天吃了4块。
【点睛】本题考查除法求一个数的几分之一是多少,用这个数除以分母,求出一份是多少。
11. 540 30
【分析】分析输入的数和小程序通过计算输出的另一个数,有10×30=300,20×30=600,25×30=750,即输入的数乘30等于输出的数。
【详解】10×30=540
30×30=900
小明编制了一个计算小程序,输入一个数后,小程序通过计算会输出另一个数(如图)。根据这个计算程序,输入数18,会输出数(540);要使输出的数是900,输入的数是(30)。
【点睛】对于找规律的题目首先应找出哪些部分发生了变化,是按照什么规律变化的,通过分析找到各部分的变化规律后直接利用规律求解。
12. 30 900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120厘米,正方形的边长=周长÷4,依此计算;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依此将数字代入公式即可计算出它的面积。
【详解】120÷4=30(厘米)
30×30=900(平方厘米)
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30厘米,面积是900平方厘米。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熟练掌握根据正方形的周长求出边长,以及应掌握正方形的面积的计算。
13.×
【分析】最大的两位数是99,最小的两位数是10,求出它们的乘积,再进一步解答。
【详解】99×10=990
故答案为:×
【点睛】根据题意,先求出最大的两位数和最小的两位数,然后再进一步解答即可。
14.√
【分析】普通年份除以4,如果能整除就是闰年,否则为平年,1、3、5月是大月(31天),2月28天,4、6月是小月(30天),再把每个月的天数加起来就可以了。
【详解】2011÷4=502…3,有余数,所以2011年是平年,二月有28天。
31+28+31+30+31+30=181(天)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重点考查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及每个月的天数,要熟记这些知识点,才能达到灵活应用。
15.√
【分析】长方形的长等于正方形的边长,宽等于正方形边长的一半,根据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可得出剪成的每个长方形的面积等于正方形面积的一半,即可得出本题说法正确。
【详解】把一个正方形纸片剪成两个大小相同的长方形,则2个长方形的面积=正方形的面积,即每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原正方形面积的一半,所以判断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这是一道关于长方形和正方形认识的题目,解答时需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16.×
【分析】根据1、3、5、7、8、10、12月,每月31天即可解答。
【解答】解:八一建军节的前一天是7月31日。
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7.√
【分析】我们学过的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计量较长的路程,通常用千米作单位;米、厘米、分米、毫米都是计量物体长度的单位,都属于长度单位;据此判断即可。
【详解】据分析可知:
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都是长度单位,此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18.800;300;480;5600;
350;54;1000;253;
0.8;1.3;;
【详解】略
19.3000;2622;3.5;1.3
【分析】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先用第二个乘数的个位上的数与第一个乘数相乘,所得的积末尾与个位对齐;接着第二个乘数的十位上的数与第一个乘数相乘,所得的积末尾与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当乘数末尾有零时,先算零前面的数,再在积的末尾添加对应个数的零。
乘法的验算方法:交换两个乘数的位置再乘一次。
计算小数加减法,先把各数的小数点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
【详解】75×40=3000 69×38=2622
验算:
0.8+2.7=3.5 5.2-3.9=1.3

20.198;120;1080;139
【分析】(1)先算小括号里的加法,再算小括号外的减法;
(2)先算小括号里的加法,再算小括号外的除法;
(3)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4)先算除法,再算减法。
【详解】
=451-253
=198
=960÷8
=120
=15×72
=1080
=152-13
=139
21.20分米;21平方分米
52分米;76平方分米
【分析】(1)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长方形的面积=长×宽,代入相关数据即可解答;
(2)
如上图所示:把4分米的线段向上平移,那么它的周长等于正方形的周长加上2条6分米的线段的长度;它的面积等于正方形的面积减去长6分米、宽4分米的长方形的面积,据此解答。
【详解】(1)周长:(7+3)×2
=10×2
=20(分米)
面积:7×3=21(平方分米)
(2)周长:10×4=40(分米)
2×6=12(分米)
40+12=52(分米)
面积:10×10=100(平方分米)
6×4=24(平方分米)
100-24=76(平方分米)
22.1.5米
【分析】这根幼竹原来的长度加上第一天生长长度,再加上第二天生长长度,即可算出这根幼竹的长度是(0.9+0.3+0.3)米。
【详解】0.9+0.3+0.3
=1.2+0.3
=1.5(米)
答:这根幼竹的长度是1.5米。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小数加法的实际应用,熟练掌握小数加法计算是解题关键。
23.136元
【分析】要求最多剩下的钱数,花费的钱数应最少,应买最便宜的课桌椅和书包。再用带的钱数减去课桌椅的价钱,再减去书包的价钱,求出剩下的钱数。
【详解】136<195,28<37
300-136-28=136(元)
答:最多剩下136元。
【点睛】本题考查经济问题,关键是判断出要购买哪个课桌椅和书包。
24.(1)20个(2)28个
【分析】(1)根据加工总数÷加工天数=每天加工的个数,列式计算即可;
(2)如果加工完这批零件只能用7天时间,已经加工了4天,还剩下3天时间,3天需要加工84个零件,用84÷3就是从第5天起,李师傅平均每天要加工的零件个数。
【详解】由题意得:
(1)(164-84)÷4
=80÷4
=20(个)
答:李师傅平均每天加工20个零件。
(2)84÷(7-4)
=84÷3
=28(个)
答:从第5天起他平均每天要加工28个零件。
【点睛】熟练掌握加工总数、加工天数和每天加工的个数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5.144平方米
【分析】菜地的一边靠墙,则篱笆长度=3×边长。用篱笆长度除以3,求出菜地的边长。再根据菜地的面积=边长×边长解答。
【详解】36÷3=12(米)
12×12=144(平方米)
答:这块菜地的面积是144平方米。
【点睛】本题考查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公式的应用,需熟记公式,关键是求出菜地的边长。
26.(1)见详解
(2)相等;不相等
【分析】(1)长6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沿长边拼,可以拼成一个正方形;沿宽边拼,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
(2)拼成的正方形的边长是6厘米,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把数据代入公式计算即可算出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拼成的长方形的长是(6×2)厘米,宽是3厘米,长方形的面积=长×宽,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把数据代入公式计算即可算出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再比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面积。
【详解】(1)

(2)6×4=24(厘米)
6×6=36(平方厘米)
6×2=12(厘米)
(12+3)×2
=15×2
=30(厘米)
12×3=36(平方厘米)
通过计算发现。拼成的两个图形面积(相等),周长(不相等)。(填“相等”或“不相等”)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拼的方法找出正方形的边长、长方形的长和宽。再根据周长和面积公式解答。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