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上册同步练习题--第九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拔高练(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上册同步练习题--第九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拔高练(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16.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6-20 09:33: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上册
综合拔高练
五年高考练
考点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1.(2023北京,8)1954年,政务院发布通知,要求政府机关人员“在每天上午和下午的工作时间中各抽出十分钟做工间操”。随后,国家体委也公布并推行了第一套少年广播体操和儿童广播体操,很快成为中小学生每日必做的早操和课间操。这表明(  )
A.政府意在减少劳动和学习时间
B.竞技体育精神深入社会各行业
C.民众逐渐接受了休闲娱乐观念
D.政府高度重视增强民众的体质
2.(2023全国乙,30)
图1
图2
图1、图2分别为1955—1956年拍摄的动画片《神笔》《骄傲的将军》的剧照,两部影片融入了中国传统戏曲、诗画等元素,在世界影坛上独树一帜。这体现出新中国艺术创作(  )
A.探索民族化道路的取向
B.以进入世界市场为主要目标
C.摆脱外来艺术形式影响
D.服务于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3.(2022浙江1月选考,14)20世纪50年代中期,周恩来在印度尼西亚举行的某国际会议上强调“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会议最终通过了《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宣言》。这次会议上,周恩来作出的重要贡献有(  )
A.鲜明地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
B.就印度支那停止敌对行动提出六点建设性意见
C.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阐述了以结伴而不结盟为核心的新型国家关系
4.(2023山东,8)1956年,毛泽东在谈到国家与工厂的关系时指出:“统一性和独立性是对立的统一,要有统一性,也要有独立性。……各个生产单位都要有一个与统一性相联系的独立性,才会发展得更加活泼。”毛泽东强调的是(  )
A.适当提高工厂的生产经营自主权
B.适度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
C.平衡工商企业改造中的公私关系
D.鼓励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
考点2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5.(2023江苏,10)1956—1957年,在中国科学院出版的译著中,以社会主义国家的著作为主,但资本主义国家的著作数量增长很快。资本主义国家在华专家的人数和比重从1961年起逐渐增加,至1966年,日本和法国的专家人数居在华外国专家前两位。导致上述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三线建设缺乏专业人才
B.科技交流摆脱冷战影响
C.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需要
D.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开展
6.(2022湖北,9)1960年,我国科研经费支出比1952年增长近60倍,全国全民所有制单位科技人员达196.9万人,平均每万人中有科技人员30名,比1952年增长3倍。上述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
A.苏联对中国的援助   B.海外科研人员归国
C.“双百”方针的提出   D.两个五年计划实施
三年模拟练
1.(2023山东百校联盟大联考)20世纪30年代南京国民政府实行淮河水利计划,但计划工程一直受到无力动员和征召劳力的阻碍,未能实现;1953年毛泽东发出“我们一定要把淮河治好”的号召,治淮过程中动员了成百万的人力,淮河得到了有效治理。材料反映出(  )
A.新中国的国民经济恢复发展
B.新政府组织动员能力提高
C.南京国民政府政治腐败落后
D.“一五”计划提高了民众积极性
2.(2024皖豫名校联盟联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农村交易主要包括物物交换、人民币、银元、钢元等形式,部分地区还流通商人土票。到1952年底,据人民银行总行估算,农民持有的人民币已达11万亿元,约占当时人民币流通总量的40.4%。这一变化(  )
A.推动农民摆脱封建束缚
B.利于巩固人民政权
C.摧毁国民党的农村势力
D.利于捍卫经济主权
3.(2024湖北云学名校联盟联考)“一边倒”外交方针在具体的实践中,虽然能够获得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认同及帮助,这对于当时面临西方经济政治封锁的新中国而言无疑是有益的,但遭受到走“中间道路”的新生国家的质疑与猜忌,万隆会议上的争吵便是集中体现。这说明“一边倒”外交方针(  )
A.导致了西方对我国的孤立
B.打破了西方对我国的封锁
C.是万隆会议上争吵的主因
D.具有浓厚的意识形态特点
4.(2024福建厦门外国语学校阶段性测试)陈云在1956年11月28日的一次大会上指出,“在全行业公私合营以前,使企业获得合理利润,进而实行按比例分配利润;在全行业公私合营以后,采取定期定息制度,并对资方在职人员全部由国家分配工作”。陈云的这一言论(  )
A.意在促进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建立
B.解释了私营经济被纳入计划体制的原因
C.旨在推动国民经济调整工作的开展
D.体现了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实行的政策
5.(2023江苏如皋期末)下图所示为苏州市签发的一份女性选民的选民证。 这张选民证直接见证了(  )
A.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
B.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正式确立
D.妇女成为民主建设的主力
6.(2024陕西商洛开学考试)早在合作化运动开始阶段,部分合作社针对社员“窝工”“怠工”的现象,实施“按劳计酬,多劳多得”的生产责任制度。中共八大前后,毛泽东等领导人对此大为肯定。这体现出当时(  )
A.经济体制改革成为大势所趋
B.人民公社体制的弊端日益暴露
C.对社会主义分配关系的探索
D.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陷入困境
   
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
五年高考练
1.D 2.A 3.A 4.A 5.C 6.D
1.D 根据材料可知,政务院要求政府机关人员在工作时间中抽时间做工间操,国家体委也推行少年广播体操和儿童广播体操,工间操和广播体操都有利于加强锻炼,增强民众体质,D项正确;政府的目的是增强民众的体质,不是减少劳动和学习时间,排除A项;材料只涉及政府机关人员和中小学生,“社会各行业”的说法绝对,且工间操和广播体操不属于竞技体育,排除B项;材料只是强调政务院和国家体委对锻炼的重视,没有体现民众对休闲娱乐的态度,排除C项。
2.A 材料体现了过渡时期我国艺术创作“融入了中国传统戏曲、诗画等元素”,这是对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视,即艺术创作体现了探索民族化道路的取向,故A项正确。当时中国并没有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进入世界市场并不是当时的主要目标,B项错误;艺术创作融入中国传统戏曲、诗画等元素并不代表摆脱外来艺术形式影响,排除C项;对外开放是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排除D项。
3.A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这次会议是万隆会议,针对会议上与会各国的矛盾和分歧,周恩来鲜明地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故选A项。
4.A 毛泽东在1956年谈到“国家与工厂的关系”时指出:在国家统一性之下,要有各生产单位的独立性,才会促进生产发展。他强调要适当发挥工厂独立性,提高工厂生产经营自主权,故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市场的作用,故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国家与工厂的关系”,而非工商企业改造中的公私关系,故排除C项;结合所学可知,1956年正值三大改造时期,个体私营经济是被改造的对象,鼓励个体私营经济发展不符合史实,故D项错误。
5.C 根据材料“至1966年,日本和法国的专家人数居在华外国专家前两位”并结合所学可知,1956年到1966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中国缓和与西方国家关系,适应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需要,C项正确;三线建设的时间为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与材料时间并不完全相符,排除A项;结合所学可知当时科技交流不能摆脱冷战影响,排除B项;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这一理念提出于21世纪,排除D项。
6.D 材料数据表明1952—1960年,我国的科研经费大量增加,科技人员也不断增多,结合时间可知,此时我国已经完成“一五”计划,正在进行第二个五年计划,工业建设需要大量的科研经费和科技人员,D项正确;20世纪50年代苏联援助新中国进行工业化建设,但科研经费的增加和科技人员的增多主要与国内的经济建设需要直接相关,排除A项; 海外科研人员归国对我国科技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不是材料现象的直接原因,排除B项;“双百”方针是在1956年提出的,主要针对学术和艺术问题,不是材料所述变化的直接原因,排除C项。
三年模拟练
1.B 2.B 3.D 4.D 5.A 6.C
1.B 根据材料“1953年毛泽东发出‘我们一定要把淮河治好’的号召,治淮过程中动员了成百万的人力,淮河得到了有效治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组织动员能力强,社会协调能力更高,B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国民经济的恢复是在1949年到1952年底,排除A项;材料信息没有体现出南京国民政府政治腐败,20世纪30年代的工程受到阻碍是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日本侵华、社会动荡等,排除C项;“一五”计划主要是工业建设方面,材料并未体现出“一五”计划提高了民众积极性,排除D项。
2.B 根据材料可知,人民币在农村的流通规模扩大,这体现了农民对人民币及新生政权的认同感增强,也反映了中央政府对农村的影响力增强,这有利于巩固人民政权,B项正确;土地改革推动农民摆脱封建束缚,排除A项;当时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已经被推翻,排除C项;经济主权主要体现在涉外经贸活动中,材料中没有反映,排除D项。
3.D 根据材料可知,新中国实行“一边倒”外交方针,获得了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认同及帮助,但也遭到部分新生国家的质疑与猜忌,结合所学可知,“一边倒”即新中国站在社会主义和世界和平民主阵营一边,其具有浓厚的意识形态特点,D项正确;新中国成立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就孤立新中国,并非“一边倒”外交方针导致,排除A项;打破西方对我国的封锁是材料反映的信息之一,但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项;万隆会议争吵的主因是与会各国利益的分歧,排除C项。
4.D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陈云的言论描述了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赎买办法,体现了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实行的政策,D项正确;此时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已基本建立,排除A项;材料体现了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实行的政策,并未解释私营经济被纳入计划体制的原因,排除B项;1961年初,我国开展国民经济调整工作,排除C项。
5.A 根据图片中的信息可知,该选民证的时间为1953年,见证了新中国成立后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A项正确;1956年三大改造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才建立,排除B项;1954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正式确立,排除C项;材料无法说明妇女成为民主建设的主力,排除D项。
6.C 根据材料可知合作化运动开始阶段实施的“按劳计酬,多劳多得”的生产责任制得到领导人的肯定,这不同于合作化的生产分配方式,由此体现了对社会主义分配关系的探索,C项正确;中共八大前后并没有出现经济体制改革的大趋势,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人民公社体制,排除B项;我国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成功,并没有陷入困境,排除D项。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