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章
一
第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第2课时
热化学方程式 燃烧热
第一节 反应热
上一节说到化学反应都有反应热
如何来表示这个“新事物” 呢?
热化学方程式
我来解决这个问题吧!
回顾引入
先来想一想
化学方程式可以表明什么?
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
有什么不足?
没能表明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回顾引入
这个书写形式能表明什么信息?
物质变化
能量变化
讲授新课
二、热化学方程式
(1)概念:表明反应所释放或吸收的热量的化学方程式
(2)意义: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
讲授新课
(3)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的方法
1、需注明反应时的温度和压强。
因为反应时的温度和压强不同,其△H也不同。但常用的△H的数据,一般都是25℃和101kPa时的数据,因此可不特别注明。
讲授新课
2、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
因为物质的聚集状态不同时,它们所具有的内能、焓也均不同。
通常用g、1、s、aq分别表示气态、液态、固态、在水溶液中。
由图可知物质状态不同焓值不同,即能量不同,所以必须注明状态、必须注明状态、必须注明状态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讲授新课
3、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
讲授新课
显然,反应①的 ΔH 是反应②的两倍。因此,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ΔH 必须与化学方程式一一对应。
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需注意的问题
1.热化学方程式书写的常见误区
(1)热化学方程式中不用注明反应条件(如“加热”“高温”“催化剂”等)。
(2)由于已经注明了物质的聚集状态,所以在热化学方程式中不再用“↑”↓”来标记气体生成物和难溶生成物。
(3)热化学方程式中一般用“=”(可逆反应中用“ ”),即便是有机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中也不用“ ”。
讲授新课
2、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必须与△H相对应,若化学计量数加倍,则△H的数值也要加倍。
3、当反应逆向进行时,其反应热与正反应的反应热数值的绝对值相等,符号相反。
4、热化学方程式同时表达了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因此它应同时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必须配平)和能量守恒定律(△H必须与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相对应)。
讲授新课
牛刀小试
已知25℃、101kPa下,1g醋酸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热14.505kJ,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CH3COOH(1)+2O2(g)=2CO2(g)+2H2O(1) △H =+870.3kJ·mol-1
B.CH3COOH+2O2(g)=2CO2(g)+2H2O(1) △H=-870.3kJ·mol-1
C. CH3COOH(l)+O2(g)=CO2(g)+H2O(1) △H =-435.15kJ·mol-1
D. CH3COOH(l)+O2(g)=CO2(g)+H2O(1) △H =+435.15kJ·mol-1
单位:kJ/mol。
燃烧热通常利用量热计由实验测得。
三、燃烧热
(一)燃烧热的概念:在101kPa时,l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指定产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
讲授新课
1.反应条件:10lkPa(书中给出的燃烧热数据均在此条件下测得)
2.可燃物的用量:1mol纯物质。
3.反应程度及产物:完全燃烧生成指定产物。
完全燃烧时,不同元素对应的指定产物:C→CO2(g)、S→SO2(g)、H→H2O(1)、N→N (g)。
C→CO不是完全燃烧;SO3不是S的燃烧产物;若生成物中含有H2O,则H2O必须为液态。
理解燃烧热的注意点
讲授新课
下列关于燃烧热的说法正确的是
A、某物质燃烧放出的热量就是该物质的燃烧热
B、1mol可燃物燃烧所放出的热量就是燃烧热
C、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指定产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就是燃烧热
D、在101kPa时,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指定产物时所放出的热量是燃烧热
随堂小练
由于燃烧热是以1mol纯物质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来定义的,因此在书写表示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时,可燃物的化学计量数为1,以此来配平热化学方程式,其余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常出现分数。
如:H2(g)+02(g)=H2O(l) ΔH =-285.8kJ·mol-1。
(二)表示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讲授新课
下列能够表示物质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的是(ΔH的绝对值均正确)( )
A.H2(g)+O2(g)=H2O(g) ΔH1=-241.8 kJ·mol-1
B.C(s)+O2(g)=CO(g) ΔH2=-110 kJ·mol-1
C.S(s)+O2(g)=SO2(g) ΔH3=-296.8 kJ·mol-1
D.H2S(g)+O2(g)=S(s)+H2O(l) ΔH4=-136 kJ·mol-1
随堂小练
感谢您的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