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父的园子》
一、教材分析
这篇文章重点写了“我”跟着祖父在园子里劳动和玩耍的情景,洋溢着童真童趣,符合学生的心理,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比如在“园子”方面,有很多同学们喜欢的东西,如昆虫;有很多自由,随意瞎闹;有很多爱,跟着祖父玩。所以,学生们应该很爱这些,读起来也感到很甜美、自由和快乐。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可以感受到“我”童年生活的有趣、快乐。但文章字里行间祖父的爱,景物描写清新隽永的意境,作者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欢乐的文字背后淡淡的哀愁,是学生较难理解与感悟的。
二、设计思路
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反复朗读,细细品味,想像体验,平等对话,从而触摸文字的温度,体会文字的意蕴,感悟文字的新鲜、自然之美。同时,离作者生活的年代较久远,所以,在课前要好好地查阅相关资料。如查阅“呼兰河传”“萧红”等,对作者了解越多,理解课文越深入。
三、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我”童年在园子里充满乐趣、自由自在的生活,体会祖父的爱,初步感悟园子的精神意义。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领悟“反复”、“借景抒情”写作方法,并让学生学会表达。
4.拓展阅读《呼兰河传》
四、教学重点
学习和感悟反复的写作方法。
五、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六、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感悟伯父的慈祥、宽容。 师:请默读一下他们的对话,我读一下他们的对话,你们来评价一下。(师读对话,故意把祖父的话读得比较严厉,把我的话读得充满羞愧的语气。)师:怎么样?我读得还可以吧 生:读得不好。师:读得不好?我读得抑扬顿挫,怎么不好了 生:你把“我”的话,读得太委屈了,“我”虽然把谷穗当野草割掉了,但是她仍然很理直气壮的。生:祖父的话你也读得太凶了,这个祖父很慈祥的。师:你从哪里看出祖父很慈祥 生:祖父在说的时候是笑的,不是紧绷着脸的。师:你们再看看,在这段对话里,“笑”出现了几次 生:三次。 师:是啊,有三次,祖父大笑起来,笑够了,又笑起来,祖父在和“我”说话的时候从头到尾一直在笑。你觉得祖父是怎样的祖父 生:祖父很宽容。生:这个祖父很和蔼。生:我很喜欢这个祖父,他很有耐心,不会乱生气 用生动形象的画面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课内探究 孙女玩在一起。(三)拓展读《呼兰河传》精彩片段——《祖父的笑》。师:这是一个慈祥、耐心、宽容、童心未泯的祖父。祖父很爱笑,关于笑,《呼兰河传》里还有一个片段,我读你听。祖父的笑祖父蹲在地上拔草,我就给他戴花。祖父只知道我是在捉弄他的帽子,而不知道我到底是在干什么。我在他的草帽上插了一圈的花,红通通的二三十朵。我一边插着一边笑,当我听到祖父说:“今年春天雨水大,咱们这棵玫瑰开得这么香。二里路也怕闻得到的。”就把我笑得哆嗦起来。我几乎没有支持的能力再插上去。等我插完了,祖父还是安然的不晓得。他还照样地拔着垅上的草。我跑得很远的站着,我不敢往祖父那边看,一看就想笑。所以我借机进屋去找一点吃的来,还没有等我回到园中,祖父也进屋来了。那满头红通通的花朵,一进来祖母就看见了。她看见什么也没说,就大笑了起来。父亲母亲也笑了起来,而以我笑得最厉害,我在炕上打着滚笑。 祖父把帽子摘下来一看,原来那玫瑰的香并不是因为今年春天雨水大的缘故,而是那花就顶在他的头上。他把帽子放下,他笑了十多分钟还停不住,过一会一想起来,又笑了。祖父刚有点忘记了,我就在旁边提醒说:“爷爷......今年春天雨水大呀......”一提起,祖父的笑就又来了。于是我也在炕上打起滚来。 师:因为祖父的宽容、慈祥,所以,你觉得我的生活是——生:非常快乐。 生:无拘无束,无忧无虑。生:自由自在。 师:同学们,你们发现没有,我们刚开始读这篇课文,觉得萧红是在回忆园子里的人、事、物(指板书),读到现在,我们发现,萧红回忆这些人、事、物其实就是在回忆自己快乐、自由的童年。 立足于孩子的求知心理,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情
分组讨论 回归全文,揭示借景抒情的写法。 师:但是老师有一点不太明白,她自己心里的想法她当然清楚,但是园子里的瓜果、动物心情如何她怎么知道呢 难道她去问了它们 倭瓜,你快乐吗 我快乐。蜻蜓,你自由吗 我自由。(笑)请大家讨论一下。(生讨论,交流。)生:我认为是这个园子里的植物,祖父都不管他们。 师:你的意思其他地方的植物都有人管 生:因为祖父园子里的植物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师:你的意思其他园子里的植物想长却不能长 (笑)生:我觉得就是萧红借写这些景物突出自己内心的快乐。师:嗯,有点意思了,他认为这是“借景抒情”。生:我觉得就是因为萧红自己很快乐,所以她觉得院子里的一切也很快乐。(掌声) 师:这位同学厉害,他说到了“通感”。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体验过“通感”。你们有快乐的时候吧 (生答:有)是的,快乐的时候,看什么都顺眼,看什么都开心。你们有伤心的时候吧 (生答:有)伤心的时候,看什么都不顺眼,看什么都愁眉苦脸。这就是“通感”。 教给学生一种归纳总结知识的学习方法。
思维延伸 作业设置:课外阅读《呼兰河传》。 师:同学们,你们能否猜测一下,童年生活这么快乐、自在、无拘无束的萧红,长大后的生活会是怎样的 生:我觉得她长大以后,人是很乐观的,生活是很快乐的,因为她的童年是在快乐中长大的,她的性格会很乐观。 生:我觉得她长大后,会有一个幸福的家庭,生活很美满。生:我觉得她长大后不开心。师:我们了解一个作家的生活经历,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他的作品。 让学生通过画思维导图的形式总结概括本节课的收获,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打开。
课堂小结 学生讨论小结,互相补充回忆巩固本节课知识,进一步夯实基础提升能力。
七、教学反思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方法的渗透更有助于学生阅读能力、语文素养的提升。概括课文内容,作为高年级段,理应没有什么问题,但如何提取,如何学会读这一类文章,倒显得十分必要。所以,我采用了说一说回忆了园子里的哪些事,看到了哪些物,理一理课文的写作顺序的方式,帮助学生提取信息,学会概括,掌握这一类文章通过抓人、物、事 三个方面读懂内容的方法,效果很好。其次,美的语言需要积累,为了培养学生背诵的能力,我让学生抓语言特点,练习背诵,学生既掌握了背诵的窍门,也感悟了文本的语言特点。还告诉学生特殊语言往往表达特殊的情感,训练学生阅读文章要关注作者的表达,关注作者的语言特点,通过重点的语段来感悟作者表达的情感。
教学这堂课,我感觉思路是清晰的,教材的把握是准确的,做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课堂上师生的思维激情碰撞,学生灵动、智慧的语言,声情并茂的朗读充分展示了孩子厚实的语文素养。课堂节 奏的把握也比较到位,开课的欢快,课尾的伤感,感染着孩子。不过,真实的课堂,总还是有缺憾的。否则,也不会有种说法——“课堂教学,永远是一门有缺憾的艺术。”上完了这堂课,自我感觉,不 尽人意的方面有不少,有好几个环节,教师显得 “滔滔 不绝”。这,应该也是教学大忌啊!教师的语言再优美,再动听,那都是教师的;要是那么优美的语言,那么深 刻的理解 ,是 孩子们“ 脱口 而出”的,那该多好! 课堂的 精彩 ,源 于学生 ;课堂上最动听的声音,应该是孩子们的声音。只能自叹自己在课堂上的调控能力不强,引导能力欠佳。其次,教学设计到了“借景抒 情”的写作特点的渗透 ,也因为时间 分配的不 均, 导致没能从课堂上展示出来。学生个人展示读,留的机会也不多。这堂课,又让我明白了自身的很多不足,需要努力的依然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