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语文 年级 二年级 学期 春季
课题 《羿射九日》(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出画面,读出心情。 2.会写“值、艰、此、弓”4个生字。 3.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能借助关键词和表格提示,按照一定的顺序讲一讲这个故事。 4.体会上古时代人类征服自然的美好愿望,了解传统文化精髓。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能借助关键词和表格提示,按照一定的顺序讲一讲这个故事。 教学难点: 1. 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 体会上古时代人类征服自然的美好愿望,了解传统文化精髓。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课件出示词语,学生读词语,射太阳。 二、研读文本,品读“起因” 我们继续学习课文,来看看课文是怎样讲述羿射日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的。 1.请一位同学读第一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想:你觉得什么地方很神奇。 预设: 扶桑的枝头站着一个太阳,底下还有九个太阳。 每天天快亮时,扶桑枝头的太阳就坐上两轮车,开始从东往西穿过天空。 …… 2.理解“炙烤”。 (1)这两个字的偏旁都是火,“炙”在字典中的意思是烤,这里指十个太阳一起发光发热,气温变得过高,使大地曝晒过度。 想象画面,齐读第二自然段。 (2)联系下文,找找哪些语句让你感受到“炙烤”。 (禾苗被晒枯了,土地被烤焦了,江河里的水快要蒸干了,连地上的沙石好像都要熔化了。) 3.说说十个太阳同时出现在天空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怎样的困难,体会“艰难”。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3自然段,体会干旱给人们带来的灾难。(注意语速要缓慢,语调要沉重,边读边想象画面。) 5.听老师有感情地范读第3自然段,闭上眼睛想象十个太阳炙烤着大地,大地上还会出现哪些苦难的场景? 三、研读文本,品读“经过” 1.默读第4、5、6自然段,画出描写羿射日的语句,想象画面,说说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2.交流句子,师相机指导理解: 他翻过九十九座高山,跨过九十九条大河。 (1)这里的数字“九十九”让你读出了什么?(羿射日的决心与勇猛,他历经了千山万水。) (2)想象羿遇到的困难,说说他会想什么,感受他一心为民的精神。 3.小结:他历尽了千辛万苦,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来到了东海边。 4.谈谈感受。(对羿一心为民的精神感到无比敬佩。) 预设:他如此艰难,难道他就不觉得苦吗?因为他一心想着——射掉太阳,让老百姓早点摆脱苦难,过上好日子。只要一想到老百姓,再苦再累,他也不怕。此时此刻,你觉得羿是个什么样的人? 5.带着这样的感情朗读第4自然段。 6.交流句子: 他登上一座大山,搭上神箭,拉开神弓,对准天上的一个太阳,嗖地就是一箭。 朗读时,“登、搭、拉、”等动词要重读。 (1)圈出句子中的动词。 (2)说说自己的感受。(羿是一个力大无穷,箭术高超的人。) 7.羿为什么要留下最后一个太阳呢?读读第6自然段,说说自己的体会。 8.有感情地朗读第4~6自然段。 四、研读文本,品读“结果” 1.羿射下九日后,大地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2.与十个太阳出现时对比着读一读,读出人们拥有一个太阳的幸福与美好。 3.根据表格内容,把故事内容讲具体、讲完整。 五、引导观察、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值、艰、此、弓”四个生字,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的字形。 2.重点指导: “值”:左窄右宽,第四笔是短撇,不要写成竖,右边直里面是三横。 “艰”:也是左窄又宽,竖提沿竖中线运笔。 “此”:第四笔是提,右边的笔顺是,撇,竖弯钩。 “弓”:独体字,它的笔顺是:横折、横、竖折折钩,要注意写好竖折折钩。 3.学生描红、临写。 六、总结回顾,升华情感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羿射九日》这个神话故事,你一定还想读一读其他一些神话故事。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凭借超凡的想象力和无穷的智慧,还创造出了许多美丽、神奇的故事,同学们课后可以去阅读《中国神话故事》、《山海经》等,继续神奇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