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是故乡明》
一、教材分析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把握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到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三个学习目标得到很好地落实。《新课程》提出的“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得到具体训练。阅读过程中,注重运用多种方法训练学生体会作者情感。比如,关注直抒胸臆的语句去体会,有感情朗读,把自己想象成作者体会,这关注了蕴含在人,事,景物描写中去体会情感,学生学会体会感情的方法。另外,在诗情画意中激发了学生积累古诗的兴趣。
二、设计思路
结合本班学生的实情,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有层次上的差异,因此在设计教学目标的时候逐层进行,稳步落实。根据五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阅读方法,例如默读、速读、批注阅读等等,在本节课中,让学生自读自悟,运用自主探究的方法学习课文,通过批注阅读、圈画关键词、讨论交流、等方法对课文进行深入阅读,进行初步的了解和鉴赏,体会课文浓浓的思乡之情。
三、教学目标
1.通过完成“预习任务单”认识“俳徊、旖旎”等 15个生字,掌握“烟波浩渺”“无边无垠”“碧波万顷”等词语,读准多音字“燕”。
2.通过默读课文,能说出作者由月亮想到的童年趣事和成年经历,感知课文内容。
3.通过品读关键句,学习对比写法,体会作者怀念故乡深情,领悟直接抒情表达方法。
四、教学重点
学习和感悟反复的写作方法。
五、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六、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品语句,一轮“月”,两种情怀。 【任务一】:请同学们默读“童年趣事”(2-4 段),思考:作者回忆这些往事时,内心产生了哪些感受?学生汇报,教师点拨。指导学生品读以下语句: (1)我天天晚上乐此不疲,天天盼望黄昏早早来临。从文中的“乐此不疲”和“有时候在坑边玩很久,才回家睡觉”等直抒胸臆的句子中体会到作者内心是很快乐的。 (2)到了更晚的时候,我走到坑边,抬头看到晴空一轮明月,清光四溢,与水里的那个月亮相映成趣。我当时虽然还不懂什么叫诗兴,可觉得心中油然有什么东西在萌动。有时候在坑边玩很久才回家睡觉,在梦中见到两个月亮叠在一起,清光更加晶莹澄澈。教师点拨:看见天上的月亮和水中的月亮,引发作者的诗兴,令作者无法忘怀。讨论交流:作者在故乡只呆了六年,却拥有如此快乐、美好的童年生活,假如你是身在异乡的作者,当回忆起这些快乐、美好的生活时,心里面除了快乐,还会有其他的感受吗? 预设:还有对故乡深深的思念和眷恋。有感情朗读:谁能给大家读一读这几段,读出童年生活的快乐与对故乡的眷恋。 用生动形象的画面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课内探究 【任务二】游历各地看到的月亮。指导语:请默读课文 5、6 段,并思考每次望月的经历给作者带来了哪些感受?边读边圈画关键词或进行批注。学生思考,标注,汇报。一体机出示: (1)这些月亮应该说都是美妙绝伦的,我都非常喜欢。但是,看到它们,我立刻就会想到故乡苇坑上面和水中的那个小月亮。对比之下,我感到这些广阔世界的大月亮,无论如何比不上我那心爱的小月亮。 (2)不管我离开故乡多远,我的心立刻就飞回去了。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 (3)我现在年事已高,住的朗润园是燕园胜地。夸大一点说,此地有茂林修竹,绿水环流,还有几座土山点缀其间,风光无疑是绝妙的。每逢望夜,一轮当空,月光闪耀于碧波之上,上下空蒙,一碧数顷,荷香远溢,宿鸟幽鸣,真不能不说是赏月胜地。荷塘月色的奇景,就在我的窗外。然而每逢这样的良辰美景,我想到的却仍然是故乡苇坑里的那个平凡的小月亮。过渡语:是啊,无论身在何处,作者都心系故乡的月亮,无法忘怀!讨论交流: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经历?教师提出要求:请同桌两人合作读一读这两段话,一人读作者在他乡望月的经历,一人读作者望月时的感受。 预设 1:作者望见的月亮都是美妙绝伦的,非常喜欢。但是每次都会想起自己故乡的月亮,也总觉得这些月亮不如故乡的月亮好。 预设 2:作者觉得这些月亮不如故乡的月亮好是因为思念家乡。 预设 3:作者写这些经历,是为了将望见的月亮和家乡的月亮形成对比,从而突出自己对家乡月亮的喜爱以及对家乡深切的思念。(板书:对比,思念家乡)教师追问:作者为什么称故乡的月亮为“小月亮”呢?(板书:小月亮) 预设 :“小月亮”的称呼十分可爱,表明作者对故乡的月亮充满喜爱之情。 预设 2:相比于在世界各地看到的月亮,童年时期在故乡苇坑上面和水中看到的月亮自然是“小月亮”。教师点拨:无论怎样美妙绝伦的月亮,都抵不上幼时故乡的那个朴实无华的月亮。作者深深地爱着故乡的“小月亮”。“小月亮”这称呼,凝聚的是作者对故乡和童年的深情。月亮是故乡的代表,之所以哪里的月亮都比不上故乡的月亮明亮,是因为作者无论走到哪里,都在深深地思念着自己的故乡。 立足于孩子的求知心理,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情
分组讨论 【任务三】对比不同感受,领悟“月是故乡明”的含义。两相对比,我们感受到作者心中念念不忘的是故乡苇坑里那个平凡的小月亮。他乡的月亮再美妙绝伦,即使是居住在朗润园这样的赏月胜地,都无法撼动故乡的小月亮在作者心中的地位。同是一轮明月,总感觉故乡的月更美好。这是因为人不仅用眼去看月,还带着对故乡的眷恋与怀念之情去体味月,正是这款款思乡情,浓浓恋乡意,总让人感觉到“月是故乡明”。 教师小结:在课文的结尾,作者写道:“月是故乡明,我什么时候能够再看到故乡的月亮啊!”在华夏儿女心中,月就是团圆。从离开故乡的那刻起,故乡的月亮就成为了作者永远的牵挂,团圆也成为作者永恒的期待,年事已高的作者依然在追忆童年,心向故里。 教给学生一种归纳总结知识的学习方法。
思维延伸 盘点收获,一课“两”得。 收获一:学会表达情感的写作方法。同学们,通过以上语句的朗读,不仅感受到了作者“月是故乡明”的情感,也学到了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无 论在何处看月,作者总是与故乡明月对照,突出“月是故乡明”这一主题,这是对比手法的作用;文中总有一些类似“我感到这些广阔世界的大月亮,无论如何比不上我那心爱的小月亮”的语句,这是作者直抒胸臆来表达对故乡深深怀念之情。 收获二:学会体会情感的阅读方法。指导语:孩子们,作者对故乡的深深怀念之情,洋溢在字里行间,那么,你是运用什么方法体会到作者情感的呢? 让学生通过画思维导图的形式总结概括本节课的收获,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打开。
课堂小结 学生讨论小结,互相补充回忆巩固本节课知识,进一步夯实基础提升能力。
七、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把握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到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三个学习目标得到很好地落实。《新课程》提出的“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得到具体训练。阅读过程中,注重运用多种方法训练学生体会作者情感。比如,关注直抒胸臆的语句去体会,有感情朗读,把自己想象成作者体会,这关注了蕴含在人,事,景物描写中去体会情感,学生学会体会感情的方法。另外,在诗情画意中激发了学生积累古诗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