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自相矛盾
教材分析:本单元以“思维的火花”为主题,单元语文要素是:“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自相矛盾》是本单元的第一篇课文,选自《韩非子·难一》,是一篇小古文,主要讲述了楚国有个卖盾和矛的人,他在夸耀自己的盾和矛时都极言其最好,当围观者质问:用你的矛戳你的盾会怎样时,他哑口无言。而作为一则寓言故事,它不仅讲述了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更是在作者的议论中引发思辨,揭示了其中的道理:说话前后抵触,不能自圆其说。
教学目标: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能结合“已学”和“现学”方法,理解小古文意思。
能了解故事中人物的思维方式,明白寓言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面对难词难句,能运用合适方法理解。
面对寓言寓意,能剖析思维进而自省。
活动过程:
一、读好课文,理解字词,初讲故事
1.勾连已学,初识课文特点:今天,我们将学习第15课——《自相矛盾》。它和我们以前学的课文《守株待兔》很相似。【板书:小古文 寓言】而且都选自《韩非子》(出示介绍)。
2.学习生字,理解并书空:读好课题——《自相矛盾》。课题中藏着两个生字,借助图片介绍矛和盾。请同学们拿起右手跟老师一起书空生字。【板书:盾 矛】
3.同桌合作,交流自学情况。
读一读:朗读课文,相互纠正读音,读正确。
说一说:你用什么方法,理解了哪些字的意思。
4.朗读检测与巩固:(1)谁来读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判断他是否读正确了。(2)能读正确后,试着读出节奏。
5.字义检测与教学:你用什么方法,理解了哪些字的意思。
(1)借助注释:
鬻(卖),所以,卖盾与矛的人就被称为——卖布的人被称为——卖画的人被称为——举一反三!
陷(刺破),“能陷”——“不陷”——“无不陷”——不仅理解字,还要理解短语!
或(有的人)
夫(放在句首,表示将发表议论。)
提示:难理解的字,在书上做笔记。
小结:借助注释理解字义是学习古文的常用方法【板贴:借助注释】
组词法:
坚(坚固) 利(锋利、锐利) 应(应答、回应)同(同时)
小结:巧妙组词也能帮助我们理解小古文的字义。【板贴:巧妙组词】
联系上下文:
誉(称赞、夸耀)弗(不)立(存在)
莫(没有什么):对比“不”“不能”,放入“物莫能陷也”中进行推敲,体会“没有什么事物能刺破它”的极力夸耀。所以,联系上下文需要我们联系词句多推敲。【板贴:联系上下文】
(4)课文中藏着7个“之”,你能否运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来理解它?
句一: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勾连理解: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精卫填海》
明确字义:的
句二: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预设1:盾;预设2:它。
勾连理解:问之,曰:“欲作针。”——《铁杵成针》
明确字义:代词,代指它/他/她。
小结:再教大家一个理解字词的小妙招【板贴:勾连经验】
句三:“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对比并朗读体会:吾盾坚,物莫能陷也。 吾矛利,于物无不陷也。
明确字义:没有意思,取消句子独立性,即让句子停顿,让读者更注意听下文。
6.同学们,借助字义批注,你能连起来讲一讲这个寓言故事吗?
二、了解思维,领悟道理,再讲故事
1.寓言故事,我们不仅要读懂故事,更要悟出道理。让我们跨越时空,向古人借智慧。来到春秋战国时期嘈杂的闹市,忽闻一小贩的吆喝声——你觉得这小贩是怎么个吆喝法的?(大声、夸得天花乱坠的、手舞足蹈的)老师也给你一个小提示:“也”字读好是关键。请和你的同桌读一读,也可以演一演。
2.相机采访:你为什么要如此夸耀这个矛和盾?如此敬业,最后,卖出去了吗?(出示:其人弗能应也。)这是故事的结局,你读,你读,你发现了什么?面对“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的质问,楚人不能回答,因为他思考过了,他想明白了,所以他哑口无言了!
3.小组合作,还原楚人的思维过程,找到“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
(1)组内交流楚人的假设和推理。
(2)绘制思维图并说清思维过程。
4.展示与评价。
5.梳理并板书小结【板书:莫能陷 无不陷 不可同世而立】
追问:为什么它们不能同世而立?【板书:抵触】【板书:夸大】)
小结思维过程的重要性(出示单元语文要素: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6.故事不厌百回讲,请同学们分角色讲故事。
如果你是楚人,如果你是围观人,你会和家人如何讲述今日之事,警醒自己或家人呢?
展示,评价并小结。
三、回归背景,拓展阅读,再读寓言
1.本文选自《韩非子·难一》,“难”即辩驳或用难解答的问题质问对方。韩非假借围观者之口用难解答的问题质问对方——(读: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由质问又发表议论——(读: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看似是在说矛与盾,实则是在揭示统治者的矛盾思维:“贤舜,则去尧之明察;圣尧,则去舜之德化。不可两得也。”尧讲究明察秋毫,舜主张以德化人。相互矛盾的两种思想是不能同时推崇的。这就是寓言!
2.小结方法,阅读拓展:用本课学习的方法阅读《韩非子》中的寓言《郑人买履》《买椟还珠》,说说主人公的思维过程,向古人借智慧。
板书设计:
15 自相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