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人教统编版 五年级语文下
你能根据图片内容,猜出寓言故事吗?
《守株待兔》
《滥竽充数》
《买椟还珠》
导入新课
什么是寓言故事?
寓言故事是文学体裁的一种,讲述带有劝谕或讽刺意味的故事。一般篇幅比较短小,语言比较简练,具有鲜明的教育性或讽刺性。
韩非(韩非子,子:是古代对有学识男子的尊称)是战国时期韩国贵族,是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散文家。法家学派的创始人,《韩非子》就是韩非的著作。
了解作者
《韩非子》,韩非的著作总集。共五十五篇,在先秦诸子散文中独树一帜。书中许多当时的民间传说和寓言故事也成为成语典故的出处。本文选自《韩非子·难一》。
15.自相矛盾
矛:代用来刺杀敌人的长柄兵器。
盾:古代打仗时用来防护身体,挡住敌人刀箭等的防护器。
自学提示: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大意
3.想一想,“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是什么?
吾
wú
弗
fú
夫
fú
我会读
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其人弗能应也。
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
夫人
fū
我会写
组词:矛头 长矛
组词:盾牌
矛盾
组词:名誉
荣誉
组词:吾辈
吾国
自相矛盾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yù
wú
fú
初读:正音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解读:明意
卖
称赞
刺破
锋利,锐利
故事大意:
楚国有一个卖盾和矛的人,他夸耀自己的盾说:“我的盾坚固无比,任何东西都不能刺破它。”又夸耀自己的矛说:“我的矛锋利极了,没有不能刺破的东西。”有人问他:“如果用您的矛刺您的盾,结果会怎么样呢?”那人哑口无言,回答不上来了。什么东西都刺不破的盾与什么都能刺破的矛,是不可能同时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的。
讨论交流
1.文中的楚人是如何卖矛和盾的?
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讨论交流
2.他这般夸耀,过路的人都停下了脚步。路人是要买他的矛和盾吗?路人说了什么?
不是。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谁能说一说“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是什么?
讨论交流
因为刺不破的盾和什么都能刺破的矛是不可能同时存在的,楚人发现了自己的说法前后抵触,所以面对被人的质问,他就无法回答了。
本文的作者对这个故事是怎么看的呢?
讨论交流
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什么东西都刺不破的盾与什么都能刺破的矛,是不可能同时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的。
说话做事不能前后抵触,要前后一致,实事求事。
主题探究
《自相矛盾》讲的是楚国有个卖矛和盾的人,他在夸耀自己的矛和盾时,言辞前后抵触,不能自圆其说的故事,告诫人们说话做事要前后相应,不要自相矛盾。
分享交流
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在日常生活中,你有碰到过这种“自相矛盾”的事情吗?
一个年轻人对大发明家爱迪生说:“我有一个伟大的理想,那就是我想发明一种万能溶液,它可以溶解一切物品。”爱迪生听罢,惊奇地问:“什么!那你想用什么器皿来放置这种万能溶液?它不是可以溶解一切物品吗?”
现实中的“自相矛盾”
会场上人声鼎沸,笑声轰鸣。主持者振臂高呼:“都不要讲话!”噢,他忘掉了自己也在讲
现实中的“自相矛盾”
新刷的黑板上醒目地写着四个大字:“不准涂画。”咳,那这四个字又是什么呢?
不准涂画
现实中的的“自相矛盾”
有人刚刚还在劝别人要守信,可自己却不完成承诺别人的事; 有人口中说着自己的计划,却没有一点实际行动……
现实中的的“自相矛盾”
故事告诫我们生活中怎样避免“自相矛盾”的事情发生
说话、做事要前后一致,更要实事求是,讲究分寸,不能故意夸大,言过其实。
练一练
背一背
那卖矛又卖盾人回到家后,想到今天发生的事,觉得很丢脸,决定写一篇反思日记。他会怎样写呢?同学们来帮他写一写。
写一写
拓展延伸
试着阅读《郑人买履》,说一说郑人“遂不得履”的原因。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duó)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dù)。”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拓展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