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1)了解非洲音乐中丰富多彩的鼓乐和歌舞,以积极的态度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开阔音乐的视野。
(2)体验非洲音乐中复杂多变的节奏特点,感受非洲民间音乐的风格特点及其丰富的艺术感染力。
2学情分析
高中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具有很强的自我探索意识,对音乐能进行一定的概括归纳,本课题材,符合高中学生的年龄特点,是对小学、初中阶段音乐知识的补充与衔接。学生在现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激发接受音乐审美教育的动机,并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个性自由和谐地发展,同时为学生终身学习和音乐审美素质提高奠定一定的基础。
3重点难点
了解、掌握非洲民间音乐的风格特征。
体验非洲音乐中复杂多变的节奏。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引入新课
(1)课前播放《非洲葫芦》的音乐片段让学生说出这节课的课题。
(意图:通过音乐手段展示非洲的特点,让学生在欣赏之前先有一些对非洲的感性认识,营造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的氛围。)
(2)提问刚才听到的是哪个大洲的音乐(非洲)(大屏幕上展示课题《非洲歌舞音乐》)。
(意图:直接切入主题,尽快转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活动2【讲授】讲授新课
(一)了解非洲的地理人情
教师讲授。(出示非洲地图和有关非洲的图片。)
(意图:通过教师的介绍把这一课所指的非洲音乐是按音乐文化范畴划分的,不是地理概念上的划分,主要是指撒哈拉沙漠以南黑人居住地区的音乐,所以没有把北非阿拉伯地区(如埃及)和南非部分白人的音乐包含在内,因此在教学中可称其为“黑非洲音乐”或“非洲黑人音乐”这些知识传递给学生,帮助学生做一些常识性积累。)
(二)欣赏《非洲歌舞》(片段)
1、欣赏《歌舞》片段,提问音乐中都是哪一个音乐要素在发挥主要作用呢?(节奏)。
(意图:从音乐要素入手,让学生留意非洲节奏给人的初步印象,强调节奏在非洲音乐中的重要性。)
2、通过课件展示这节课的主要内容即非洲打击乐器\舞蹈\歌唱的特点,从而加深学生对这节课的印象。
3、教师介绍非洲手鼓和马林巴琴:
非洲音乐中最突出、最主要的因素是节奏,鼓正是非洲音乐节奏的基础,是表达音乐语言的最重要的乐器。非洲鼓具有自己的民族特色。无论是制鼓的材料、形状和演奏技巧都是独特的。非洲有几十种基本鼓形和数百种鼓的变形,大如水缸到小如茶杯,鼓的形状有陀螺形、圆锥形、台柱形、正方形,还有各种飞禽走兽,甚至还有人形的鼓。持鼓的方法有把鼓置放在两腿中间,也有把鼓夹在腋下,或挂在颈上,持在肩上。击鼓的方法也多种多样。鼓的演奏方式有独奏、重奏和合奏,演奏带有很强的即兴性。(介绍非洲鼓的时候大屏幕展示各种鼓的图片。)
(意图:把有关非洲鼓和非洲节奏特点等知识传递给学生,帮助学生做一些常识性积累,指出非洲音乐中打击乐器的重要地位。)
4、节奏拓展练习:师生共同模打节奏。
(意图: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来加深对非洲节奏特点体验和感受,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选择练习条目的难易程度,注意能力的提高与兴趣的保护关系。)
(三)欣赏非洲舞蹈
1、播放非洲舞蹈的视频,留意其舞蹈特点:随意摇摆,躯干中部动作。
(意图:通过音像来提高学生的兴趣,并引导学生留意非洲音乐中歌与舞的关系。)
2、学习简单动作:跺脚击掌扭腰甩头(注意节奏感)
(意图: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来吸引学生,激发学习兴趣,强化学习热情。动作要简单易掌握。)
3、播放《南非世界杯》歌曲视频,师生随音乐试跳非洲舞蹈。
(意图:通过学生跟随音乐积极的参与,大胆的舞动,来体验和感受非洲音乐中音乐与舞蹈紧密结合的特点。)
介绍非洲歌唱特点
1、教师介绍:通过课件展示非洲歌唱的特点即呼应歌,一领众和,多声部,旋律简单,近似说话,多重复、乐句短小。
2、歌唱拓展练习:师生共同表演了迈克尔·杰克逊的歌曲。
(意图: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来加深对非洲歌唱的体验和感受。)
活动3【活动】巩固小结
1、请学生谈谈对非洲音乐的印象。
2、汇总非洲歌舞音乐的特点。
3、探究非洲歌舞音乐对世界音乐的贡献。
(意图:通过学生发表感受,教师汇总,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并引导学生课下对非洲音乐进行更为深入的探究学习。)
活动4【活动】教学反思
在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上,我始终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目标,遵循艺术的愉悦性原则,以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已有的文化程度出发设计课程的导入、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等环节,并运用多媒体和学生充分参与两大手段来完成,使学生在欣赏、想象、表达、交流、模仿等一系列的活动中获得经验,增强能力。节奏是音乐中最基本的要素,也是学生最容易感知的,再加上节奏又是非洲音乐中最具代表性的特点,所以我把这一部分的学习放在了首位,并且在整堂课的学习中加以贯穿。从节奏型的感受,到节奏的模打,再到配合节奏的呼应歌的练唱和舞蹈的练习,由简至繁,由浅入深,让学生在积极参与中产生强烈的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在不知不觉中掌握非洲音乐节奏突出的特点。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3 页 (共 3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