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草船借箭
学习目标
学习生字
妒忌
嫉妒
妒意
嫉贤妒能
妒忌
忌讳
禁忌
肆无忌惮
曹操
官曹
曹魏
阴曹地府
都督
监督
督查
委托
委屈
委员
委曲求全
鲁莽
鲁菜
鲁国
遮阳
遮盖
遮挡
遮天蔽日
学习生字
水寨
营寨
山寨
偷营劫寨
擂鼓
打擂
自吹自擂
呐喊
唢呐
呐喊助威
摇旗呐喊
插满
插秧
插花
插翅难逃
瑜伽
瑜配
帷幔
幔子
弩弓
弩箭
遮天蔽日
山寨
弩箭
妒
寨
遮
鲁
委
督
曹
忌
幔
瑜
插
呐
擂
丞
弩
妒忌 都督 委托 军令状 迟延 鲁肃 疑惑 遮起来
水寨 擂鼓 呐喊 插满 照办 预计 探听 私自
1、忌妒,对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等胜过自己的人心怀怨恨。
2、戏曲或旧小说中所说的接受军令后写的保证书,表示如果不能完成任务,愿依军法受罚。
3、古代军事首长的官名。
4、耽搁、拖延。
5、怀疑、困惑
调度 布置 虚实 神机妙算 弓弩手 丞相 大吃一惊
1、管理并安排(工作、人力、车辆等)。
2、虚和实,泛指实际情况和内部情况。
3、古代军队中负责射箭的士兵。
4、古代辅佐君主的职位最高的大丞。
5、形容对发生的意外事情非常吃惊。
6、惊人的机智、巧妙的谋划。形容有预见性,善于估计客观情势,决定策略。
朗读课文,思考问题:
1、朗读第1.2自然段,了解草船借箭的起因,从对话中体会人物的特点。
2、朗读第3--5自然段,画出诸葛亮在“借箭”前做的准备工作,感受诸葛亮的周密安排。
3、朗读第3--9自然段,了解诸葛亮向曹操“借箭”的过程,感受他的神机妙算、胆识过人。
周瑜对诸葛亮心怀妒忌
周瑜(175年-210年),字公瑾,东汉末年名将,庐江舒县人 。洛阳令周异之子,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都官至太尉。长壮有姿貌、精音律,江东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语。建安十三年 (208年),周瑜率江东孙氏集团军队与刘备军队联合,赤壁之战大败曹军,由此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病逝于巴丘(今湖南岳阳),年仅36岁。
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于建兴十二年(234年)在五丈原(今宝鸡岐山境内)逝世。刘禅追谥其为忠武侯,故后世常以武侯、诸葛武侯尊称诸葛亮。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开门见山,拉开了故事的序幕。
点出周瑜的性格,也是故事的起因。
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说∶“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 ”诸葛亮说∶“用弓箭最好。”周瑜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诸葛亮说∶“都督委托,当然照办。不知道这十万支箭什么时候用 ”周瑜问∶“十天造得好吗 ”诸葛亮说∶“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周瑜问∶“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 ”诸葛亮说∶“只要三天。”
语言描写:周瑜名为商议军事,其实是设下陷阱,意欲陷害诸葛亮。明知故问,用心险恶。
诸葛亮的回答正中周瑜下怀,于是,周瑜假借公事之名,逼迫诸葛亮接受造箭的人物
周瑜假意商量,以十天为限,增加难度。
语气坚定,信心十足。
周瑜说∶“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 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好了酒席招待他。诸葛亮说∶“今天来不及了。从明天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来搬箭。”诸葛亮喝了几杯酒就走了。
周瑜认为诸葛亮在开玩笑,步步紧逼,用“军情紧急”施压,表现出周瑜的阴险狡诈。
意味着必须完成任务,诸葛亮洞悉了周瑜的心思,将计就计,体现了诸葛亮过人的智慧。
三天造十万支箭,这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诸葛亮主动立下军令状的原因是:诸葛亮已经想好了办法,胸有成竹。
周瑜认为诸葛亮不可能三天造出十万支箭,有机会惩罚诸葛亮,他陷害诸葛亮的时机到了,体现了他的阴险。
鲁肃对周瑜说∶“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呢 诸葛亮说的是假话吧 ”周瑜说∶“是他自己说的,我可没逼他。我得吩咐军匠们,叫他们故意延迟,造箭用的材料不给他准备齐全。到时候造不成,定他的罪,他就没话可说了。你去探听探听,看他怎么打算,回来报告我。”
借鲁肃的口,强调任务不可能完成,侧面烘托诸葛亮神机妙算。
周瑜嫉贤妒能、意欲陷害诸葛亮的险恶用心暴露无遗。
鲁肃见了诸葛亮。诸葛亮说∶“三天之内要造十万支箭,得请你帮帮我的忙。”鲁肃说∶“都是你自己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 ”诸葛亮说∶“你借给我二十条船,每条船上要三十名军士。船用青布幔子遮起来,还要一千多个草把子,排在船的两边。我自有妙用。第三天管保有十万支箭。不过不能让都督知道。他要是知道了,我的计划就完了。”
借箭的准备。
确保计划万无一失。
有谋略,有才干,知人善用。
忠厚守信
顾全大局
鲁肃答应了。他不知道诸葛亮借船有什么用,回来报告周瑜,果然不提借船的事,只说诸葛亮不用竹子、翎毛、胶漆这些材料。周瑜疑惑起来,说∶“到了第三天,看他怎么办!”
诸葛亮没有看错人,鲁肃,忠厚老实、信守承诺
鲁肃私自拨了二十条快船,每条船上配三十名军士,照诸葛亮说的,布置好青布幔子和草把子,等诸葛亮调度。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然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鲁肃问他∶“你叫我来做什么 ”诸葛亮说∶“请你一起去取箭。”鲁肃问∶“哪里去取 ”诸葛亮说∶“不用问,去了就知道。”诸葛亮吩咐把二十条船用绳索连接起来,朝北岸开去。
表现出诸葛亮胸有成竹。
防走失,防散开,多受箭,好调度。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五更时分,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儿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 ”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借箭成功的条件。诸葛亮精通天文、气象,预测准确。
增大受箭的面积。“呐喊”虚张声势,制造进攻的假象,吸引曹军射箭,明确曹军射箭的方向。
安排周密,机智过人。
对比,表现出诸葛亮胸有成竹、运筹帷幄。因为诸葛亮深知曹操生性多疑,大雾天必然不敢出兵。
课堂练习
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 ”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诸葛亮的笑有何深意?( )
A、他笑曹操,曹操生性多疑,反而害了自己。这是讽刺的笑、轻蔑的笑。
B、他笑鲁肃的忠厚老实、不知底细。这是幽默的笑、宽厚友善的笑。
C、他在笑军士们,笑他们胆怯、不敢靠近曹军。
D、他笑周瑜,周瑜计策落空,拿他无可奈何。这是自信的笑、胜利的笑。
ABD
曹操得知江上的动静后,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必有埋伏,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拨水军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便是”然后,他又派人去旱寨调来六千名弓弩手,到江边支援水军。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朝江中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样。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去受箭。
曹操的举动,印证了诸葛亮得判断,再次体现了诸葛亮得神机妙算。
获取更多的箭,保持船体平衡。“擂鼓呐喊”进一步迷惑曹操,使他摸不清虚实,由此可见诸葛亮得高超的军事才能。
生性多疑
做事谨慎
到雾散时,诸葛亮下令返回。船两边的草把子上都插满了箭。诸葛亮吩咐军士齐声高喊“谢谢曹丞相的箭!”曹操知道上了当,可是诸葛亮那边船轻水急,已经驶出二十多里,要追也来不及了。
诸葛亮得计划完美实施。
诸葛亮早就想好了,即使大雾散去后被曹操发现,自己这边船轻水急,顺风顺水,曹操也追不上了。
二十多条船靠岸的时候,周瑜派来搬箭的五百个军士已经来等在江边了。每条船有五六千支箭,二十条船总共有十万多支。鲁肃见了周瑜,告诉他借箭的经过。周瑜大吃一惊,长叹道∶“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神态、动作、语言:事情的结果完全出乎周瑜的预料,周瑜的“长叹”和开头的“心怀忌妒”相照应,说明了周瑜心理的转变,同时,进一步体现了诸葛亮的聪明才智。
神机妙算
才智过人
周瑜逼箭 诸葛亮借箭 鲁肃助箭
曹操放箭 诸葛亮交箭
写作方法
明知故问、假公济私、阴险狡诈、嫉贤妒能
胆大心细、神机妙算、知人善用、机智过人、高超的军事才能 识天文、晓地理,
课堂练习
诸葛亮“借箭”成功的原因:( )
A、诸葛亮精通天文、气象,利用大雾的天气,“借箭”的妙计才能实施。
B、利用曹操谨慎多疑的性格特点,大雾漫天,曹操看不清虚实,不敢轻易出兵,只得房间放箭。
C、考虑周全,安排巧妙,诸葛亮利用二十条船以绳索相连,一字排开,两面受箭。
ABC
布置作业
读后感:我眼中的
(可以填周瑜、诸葛亮、鲁肃、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