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声现象 全章习题课件(共6份打包)北师大版 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章 声现象 全章习题课件(共6份打包)北师大版 八年级上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06-19 12:35:02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第四章 声现象
一、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知识点1 声音的产生
【核心知识】①物体在某一位置附近做往复运动叫作________;②声源是指_________的物体;____体、____体和气体都可以是声源;③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__产生的,________停止,发声停止。
1如图所示的这些现象说明: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________。实验中纸屑和水花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振动
发声


振动
振动
振动
将微小的振动放大为明显的振动
2下列声音分别是由什么物体振动产生的。
(1)“谁家玉笛暗飞声”中的笛声是由____________(填“空气柱”或“笛管”)的振动产生的。
(2)观众听到演奏的琴声是由________的振动产生的。
(3)古诗《鹿柴》中有诗句“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诗人听到的人声是由________的振动产生的。
空气柱
琴弦
声带
知识点2 声音的传播
【核心知识】①能传播声音的物质叫作________;②声音能在____体、____体和____体等介质中传播;③声音________在真空中传播。
3(教材P78图4 5改编)如图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罩内的空气,听到的声音逐渐变小,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罩内,听到的声音逐渐变大,这个现象说明(  )
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B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C空气阻断了声音的传播
D玻璃罩阻断了声音的传播
介质



不能
A
4下列声现象中,是通过什么传播声音的。(下列各空均填“气体”“液体”或“固体”)
(1)课堂上同学们听到老师的讲课声是通过________传播的。
(2)海洋中海豚听到同伴互相呼唤的声音是通过________传播的。
(3)将耳朵紧贴桌面,轻敲桌子,听到清晰的敲桌声是通过_______传播的。
气体
液体
固体
知识点3 人怎样听到声音
5关于我们怎样听到声音的讨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听觉系统正常的人们听到声音大部分是通过空气传导的
B发声体发出的声音在空气中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
C声波引起人耳中耳郭的振动,再通过听觉神经传到大脑
D人们不仅能通过空气传导听声音,也能通过固体传导(如骨传导)来听声音
C
知识点4 声速 回声
【核心知识】①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______,在________中最快,在________中最慢,声速还与_______有关;②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会被_______回来的声音;当障碍物与发声处的距离大于____m时,才能听到回声。
不同
固体
气体
温度
反射
17
6声音从空气中传到水中,它的传播速度将(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不能确定
7我国古代科学名著《梦溪笔谈》中记载: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时听到夜袭的敌人的马蹄声。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能够传声,且传声效果比________好。
A
大地(或固体)
空气
8如图所示是一款骨传导蓝牙耳机,将耳机贴在颞骨两侧而不是堵塞住耳朵,既可以听到耳机发出的声音,也不影响听到周围环境的声音。耳机声和周围环境的声音对应的传播介质分别是(   )
A固体、固体 B气体、气体
C固体、气体 D气体、固体
C
9小樱同学将耳朵贴在长长的铁制的自来水管的一端,然后让另外一位同学在自来水管另一端敲一下,小樱能听到三次敲打声。请按先后顺序判断三次敲打声分别是通过哪三种介质传播到人耳的(   )
A铁管、水、空气 B水、空气、铁管
C水、铁管、空气 D空气、水、铁管
A
10易错题敲响寺庙里的大钟后,有人发现已经停止对大钟的撞击,大钟却仍“余音未止”,原因是(   )
A大钟时振时停
B大钟在继续振动
C听觉发生“延长”的缘故
D大钟虽然停止振动,但空气还在振动
B
11如图所示,两个中学生用细棉线连接两个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下列对该实验的解释中错误的是(   )
A用“土电话”通话,表明固体能够传声
B实验时用“土电话”听到的声音比通过空气听到的声音效果好
C用手捏在棉线上,听到声音的效果不变
D实验时若不张紧棉线,对方就听不到由“土电话”传来的声音
C
12如图所示,将悬挂的乒乓球轻轻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被弹开,此现象表明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_产生的;未来几年我国将实现航天员登月计划,在月球上漫步的航天员需借助无线电通信设备才能进行交谈,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振动
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13为了安全,列车进入隧道前必须鸣笛,若列车的速度为72 km/h,司机在鸣笛2 s后听到从隧道口山崖反射的回声,则鸣笛时列车距隧道口_______m。(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 m/s)
14在学校百米赛跑时,终点计时员听到发令枪响时开始计时,所记录的冠军成绩是11.50 s,则此数值比准确值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其准确成绩应该是________s。(保留两位小数,声速为340 m/s)
360
偏小
11.79
15下表是某些介质中的声速v。
(1)分析表格中的信息,你可以得出哪些结论。(写出两条)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设海水温度为25 ℃。在海面用超声测位仪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过4 s后收到回波。请计算出海水深度。
声音在不同温度的水中传播速度不同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共25张PPT)
第四章 声现象
第四章 小结与训练
二、知识比较
1声音的特性
2乐音与噪声
三、易错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物体停止振动,声音立即停止。( )
2只要物体在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
3声音在传播过程中,声音的音色、音调和响度都不会改变。( )
4“男低音歌手引吭高歌”中的“低”和“高”都是指声音的音调。( )
5人们在挑选西瓜时,常常用手指敲击西瓜听声音来辨别其成熟度,这是利用声音的音色。( )
6将音量调大是提高声音的音调。( )
7悠扬的音乐不能成为噪声。( )
×
×
×
×
×
×
×
本章热点题型训练
热点一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菏泽中考)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相同
B在真空中也可以传播声音
C振动的物体一定会发出声音
D一切发声物体都在振动
D
2联欢会上,小李同学表演了小提琴独奏。琴弦________产生的琴声通过______(填“固体”“液体”或“气体”)传到大家耳里,琴声是以_________的形式传播的。
3如图所示,将正在发声的手机悬挂在广口瓶内,在抽出瓶内空气的过程中,声音逐渐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由此可推测_______不能传声。
振动
气体
声波
变小
真空
热点二 声音的特性
4打击乐历史悠久、种类较多,“鼓”是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源于我国的一种打击乐。下列关于鼓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只要鼓面振动都能产生人耳能听到的声音
B用力敲击时增大了鼓声的音调
C鼓面振动越快,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
D轻敲和重敲时鼓声音色相同
D
5咸宁嘉鱼县期末下列关于声音说法正确的是 (   )
A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音调逐渐降低
B百米赛跑时,终点计时员应听到发令枪的枪声开始计时,最终赛跑的成绩是准确的
C医生用“B超”给病人做检查,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D公共场合要“轻声细语”,轻声指的是减小声音的响声
6安徽中考乐队演奏时,有经验的听众仅凭音乐声也能分辨出乐器的种类。这是由于不同乐器在演奏时发出声音的______(填“响度”“音调”或“音色”)不同。
D
音色
7安徽中考在一些闹市区,常会看到如图所示的监测设备,显示屏上的数据(65.7分贝)反映的是声音的________(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响度
8西安莲湖区期末2022年10月12日,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在我国空间站为我们带来了精彩的“天宫课堂”第三课。航天员的讲课声是由声带______产生的,讲课声_______(填“能”或“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同学们坐在电视机前观看直播时,讲课声是通过_______传播到耳中的;同学们通过讲课声的_______(填“音调”“响度”或“音色”)来分辨是哪位航天员正在讲课。
振动
不能
空气
音色
热点三 声的利用
9飞机失事发生后,搜救人员利用声呐设备探测坠入大海中的飞机残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声呐设备是利用超声波工作的 ②声呐设备是利用次声波工作的 ③超声波不能在海水中传播 ④声呐设备是利用回声原理工作的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A
10当轿车倒车时,尾部在非安全距离内遇到人或障碍物,倒车雷达就会发出警报,方便司机判断车尾与后部障碍物间的距离。在倒车雷达工作的过程中,会应用到下列物理知识的是 (   )
①声的反射;②超声波;③声波可以传递信息;④声波可以传递能量。
A只有③ B只有④
C只有①②③ D只有①②④
C
热点四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11控制噪声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下面是关于控制噪声措施的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A道路旁植树是阻断噪声的传播
B城市道路旁的隔音板是防止噪声产生
C摩托车的消声器是防止噪声进入耳朵
D工厂用的防噪声耳罩是防止噪声的产生
A
12下列控制噪声措施中,与如图所示的标志控制噪声方法相同的是(   )
A剧院内墙用吸音材料装饰
B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
C教室安装隔音窗帘
D在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
13(沈阳中考)在学校走廊的墙壁上,贴着“禁止大声喧哗”的提示语。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大声”描述的是声音的______(填“音调”“响度”或“音色”);“禁止喧哗”是从______处减弱噪声。
D
响度
声源
热点五 声现象
14小明等同学在“探究声音是什么”的实验中,将系在细线上的乒乓球靠近音叉。
(1)当用小槌敲击音叉时,在听到声音的同时,观察到乒乓球___________________,乒乓球在实验中起到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明又去敲击同一个音叉,并且在老师的帮助下通过示波器,在相同时间内截取敲击时的两列声波图,如图甲和乙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这两次声音的_______(填“响度”或“音调”)相同。
(3)细心的小明还发现老师桌上还有两种同种材料制成的音叉,如图丙和丁所示,敲击后____(填“丙”或“丁”)图音叉振动的频率更高。
会被弹起一定的角度
将微小的振动放大
响度

(4)将一只正在发声的闹钟放进密封的玻璃罩中,然后逐渐往外抽气,我们听到闹钟声越来越____(填“强”或“弱”),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________________。但现有的抽气设备总是很难将玻璃罩内抽成真空状态,即实验无法达到绝对的真空。在这种情况下,你是怎样得出这一结论的?____(填字母符号)。
A通过日常生活经验得出的
B用实验直接证实的
C通过理论推导出来的
D建立在实验基础上加科学的推理得出的

真空不能传声
D
15口琴是用嘴吹或吸气,使金属簧片振动发声的多簧片乐器,是一种自由簧气鸣乐器,它有上下两排小方格孔,装有多组自由振动的簧片,气流强迫通过时,灵活的金属舌簧振动发声,来回移动,吹吸不同的孔时可以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如图1所示是将口琴拆开后其内部的琴芯结构,在琴芯的气孔边分布着长短、厚薄都不同的一排铜片,A区的较薄、较短,振动快,而C区的较长、较厚,振动慢。
(1)在同一孔处用不同的力度吹,发生变化的是声音的_______(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2)口琴的高音区为图1中的____区,口琴的低音区为____区。(均填字母符号)
(3)演奏时,人能听出是口琴演奏的,这是依靠声音的_________辨别的。
(4)小漫自己制作了一个哨子,在筷子上缠一些棉花,做成一个活塞,如图2甲所示。这哨声是由管内的_________振动而产生的。吹哨时上下推拉活塞,音调最高的是图2乙中的____。
响度
A
C
音色
空气柱
A
热点六 声速的计算
16(眉山中考)为了督促司机遵守限速规定,交管部门在公路上设置了固定测速仪。如图所示,汽车向放置在路中的测速仪匀速驶来,测速仪向汽车发出两次超声波信号,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接收到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0.5 s,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接收到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0.4 s。若测速仪发出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是0.9 s,超声波的速度是340 m/s,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汽车接收到第一次信号时,距测速仪170 m
B汽车两次接收到信号时位置相距34 m
C在该测速区内,汽车的速度是18.9 m/s
D在该测速区内,汽车的速度是20 m/s
D
17工人师傅常通过敲击机械中的零部件来判断机器是否正常工作,这说明了声音可以传播_______(填“信息”或“能量”)。在一根完好的长水管的一端敲击水管,在另一端的工人听到三次敲击声,其中第____次敲击声是通过钢管传来的,若第三次敲击声从一端传播到另一端所需的时间为3 s,整根水管的长度为__________m。(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340 m/s;在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 500 m/s;在钢铁中的传播速度为5 200 m/s)
信息

1 020
18宝鸡陈仓区期末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正对山崖以一定的速度匀速直线行驶,汽车在离山崖710 m的A处鸣笛,当汽车行驶至离山崖650 m的B处时刚好听到山崖对鸣笛的回声,结合图示,通过计算回答:(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取340 m/s)
(1)汽车从鸣笛到听到回声,所用的时间为多少秒?
(2)汽车行驶的速度为多少米每秒?(共20张PPT)
第四章 声现象
二、 乐音
知识点1 音调
【核心知识】①音调是指声音的________,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的________有关;②大多数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是____Hz到__________Hz,高于20 000 Hz的声叫作_________,低于20 Hz的声叫作___________;③动物的听觉频率范围与人不同。
高低
频率
20
20 000
超声波
次声波
1(教材P83图4 12改编)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压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用手拨动其伸出桌边的一端。如果用相同大小的力拨动钢尺,则钢尺伸出的长度越长,振动得越____(填“快”或“慢”),发出声音的音调越____,这说明音调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________有关。


频率
2某同学测出甲、乙两根金属管各自发出声音的频率分别是:f甲=2 131 Hz,f乙=1 284 Hz,两根金属管中音调较低的是____(填“甲”或“乙”),甲金属管在2 s内做了__________次振动。
3许多男生在变声期后,说话时声带振动的频率比以前低,因而声音的_________降低。

4 262
音调
知识点2 响度
【核心知识】声音的________叫作响度,响度跟发声体的______有关,________越大,响度越大;还跟人与声源的_______有关,距离越远,听到的声音越____。
强弱
振幅
振幅
距离

4如图所示,小明同学有节奏地敲击鼓面,鼓面发出低沉的“咚咚”声。用力敲击鼓面,听到的响声变大,鼓面跳动的幅度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表明声音的响度与________有关;站在距离小明较远处的同学听到的声音较小,这说明响度还与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变大
振幅
人到声源的距离
5上物理课时,物理老师对某同学说:“回答问题时,请大一点声。”这里的“大”指的是声音的________(填“音调”或“响度”)。
6如图所示,医生在听病人心脏跳动的声音时,要利用听诊器来减少声音的________,使声音的________增大。
响度
分散
响度
知识点3 音色
【核心知识】音色也叫音质或音品,它反映了每个物体发出的声音特有的_______。音色与发声体的_______、结构和_____________等因素有关。
7“闻其声而知其人”,这句话主要表明不同人发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   )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频率
8音乐会上,艺术家们用编钟、二胡和古筝等乐器演奏乐曲《春江花月夜》。听众能够分辨出不同乐器的声音,是根据声音的(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速度
9模仿秀节目选手模仿名人的声音,从声音的特性来看,他主要模仿声音的_________(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品质
C
音色
振动方式
B
材料
10如图甲所示是一手工艺品,由竹筒(A、B两端开口,C处开一小口)和“活塞”组成。将活塞从B处塞入,在A处吹气并来回拉动“活塞”能发出悦耳的哨音,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哨音在真空中也能传播
B哨音是由筒内空气柱振动产生的
C换用更大的力吹气改变了哨音的音调
D吹气时来回拉动“活塞”改变了哨音的响度
B
11(教材P87图4 20改编)如图所示,在A、B、C、D、E、F、G这7个相同的玻璃瓶中,装入不同深度的水,则(   )
A敲打瓶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B用嘴依次吹瓶口,G的音调最低
C用筷子依次敲打瓶身,A的音调最高
D敲打和用嘴吹发声体是一样的
C
12新乡期末如图所示是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的音调和响度都不相同
B甲、丙的音调和音色都相同
C甲的音调比丙的高
D乙的响度比丁的小
C
13下列说法中,与音调有关的有________;与响度有关的有_________;与音色有关的有__________。(均填序号)
①其声如其人;②俗称声音的“大”“小”;③俗称声音的“粗”“细”;④低声细语;⑤模仿别人的声音;⑥喊话时用喇叭;⑦松紧不同的弦乐器发声;⑧人能区分出鸣笛声与铃声。
③⑦
②④⑥
①⑤⑧
14(教材P85图4 15改编)如图所示是人和一些动物的发声频率和听觉频率范围。他们所发出的声音都是由于发声部位_______而产生的。地震前通常有次声波产生,人、海豚和大象,能最先感觉到的是________。
振动
大象
15宝鸡陈仓区期末如图所示为我国民族管乐器之一——唢呐。用它吹奏名曲《百鸟朝凤》时,模仿的多种鸟儿叫声悦耳动听,让人仿佛置身于百鸟争鸣的森林之中,其实唢呐模仿的是鸟儿声音的________。用不同的力度吹奏,主要改变声音的________;吹奏时按压不同位置的气孔,主要改变声音的______。(均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音色
响度
音调
16在学习演奏小提琴的过程中,小明和同学们发现弦乐器的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他们决定对这种现象进行探究,并经讨论后提出以下猜想: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为了验证以上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一些不同规格的琴弦,如下表所示。
(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
(2)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
(3)为了验证猜想三,小明选用编号为①、②的琴弦进行实验,则表中缺少的数据应为____。




20(共14张PPT)
第四章 声现象
专题八 声音特性的辨别
1下列成语中,用来描述声音的响度的是(   )
A曲高和寡 B引吭高歌
C天籁之音 D莺声燕语
2“宫、商、角、徵、羽”起源于春秋时期,是中国古乐的五个基本音阶,亦称五音,相当于现代7个音阶中的do、re、mi、sol、la。五音实际上是指声音的
(   )
A音色 B音调 C响度 D速度
B
B
3如图所示,目前声纹锁在门禁系统得到很好的应用,实现了传说中的“芝麻开门”。声纹锁辨别声音的主要依据是(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
C
4鼓浪屿因其西南面有海蚀洞受浪潮冲击,声如擂鼓而得名。“擂鼓”一词生动地描述了声音的两种特性,分别是(   )
A响度与音色 B响度与音调
C乐音与音色 D超声波与次声波
5关于老牛叫的声音和蚊子发出的声音相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老牛的声音音调高、响度大
B老牛的声音音调低、响度大
C老牛的声音音调低、响度小
D老牛的声音音调高、响度小
A
B
C
7(教材P88图4 21改编)如图所示的编钟是我国春秋战国时代的乐器,显示了我国古代音乐文化的先进水平。用相同的力度敲击大小不同的编钟,能改变声音的(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速度
A
8如图所示,2022年11月17日,我国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身着新一代“飞天”舱外航天服,先后从天和核心舱节点舱成功出舱,地面指挥中心顿时掌声雷鸣。“掌声雷鸣”是指声音的(   )
A音调高 B响度大
C音色美 D传播速度快
B
9百色中考为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学校组织演唱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听众从听到的声音中分辨出使用了钢琴伴奏,依据是声音的
(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声速
10物理上常通过声波的波形图来反映声波的特点。如图所示,根据甲、乙两个音叉振动时发出声音的波形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音叉比乙音叉振动得慢
B甲音叉比乙音叉发声的音调高
C甲、乙两音叉发声的频率相同
D甲音叉发声的响度比乙音叉发声的响度大
C
B
11益阳中考北宋沈括在他的著作《梦溪笔谈》中提到: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可尽早听到来袭敌人的马蹄声。这样做能尽早听到马蹄声的主要原因是(   )
A声音在土地中传播的速度比在空气中快
B使马蹄声的音调变高了
C改变了马蹄声的音色
D提高了士兵的听力
A
12小明下载了一段“爱我中华”的视频,观看时很受感动,忍不住把音量调大了一些,这里的“音量”是指声音的_______;但他不小心点了“0.5倍速”慢放,结果使声音的________发生了变化。(均填“响度”“音调”或“音色”)
13智能音箱可以模仿很多动物的声音,该音响主要是模仿声音的_______ (填“音调”“音色”或“响度”);休息时,智能音箱可以播放轻音乐舒缓身心但音量不能过大,是指声音的_______(填“音调”“音色”或“响度”)要适中,以免影响听力。
响度
音调
音色
响度
14新乡期末唐诗《枫桥夜泊》中的诗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在枫桥边客船里的人听到寒山寺的钟声,是因为寒山寺的大钟受到僧人的撞击,产生________而发出的。钟声是通过_______传到客船上的,客船上的人能辨别出传来的是“钟”声,他是根据声音的_______来判别的。僧人用更大的力量撞钟,钟声的音调会_______(填“变高”“不变”或“变低”)。
振动
空气
音色
不变
15在中国科学技术馆二层的“探索与发现”展厅中,有一组体验声音聚焦的装置。它是由两个具有抛物面的圆形物体组成,如图所示为其中的一个。小莉和小刚分别站在两个抛物面的焦点处,小莉小声说话时,她发出的声先后在两个抛物面上发生反射,并使声音会聚于小刚所在区域,即改变了声音的_______,从而使小刚能够清晰地听到小莉的声音。并且,小刚可以分辨出小莉的声音是根据声音的_______。(均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响度
音色
16宝鸡陈仓区期末小提琴是由两端固定的琴弦振动而发声的,如图甲所示。为了研究同一根钢制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与哪些因素有关,可利用如图乙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已知一块厚木板上有A、B两个楔支撑着琴,其中A楔固定,B楔可沿木板移动以改变琴弦振动部分的长度。将钢制琴弦的一端固定在木板O点,另一端通过定滑轮悬挂不同个数的相同重物,重物个数越多,琴弦绷得越紧。轻轻拨动AB间的琴弦,用仪器测出发声的频率。
(1)实验数据如表所示,分析实验数据可知,第____次实验中琴弦发声的音调最高。
(2)分析数据可以发现,该实验研究的是琴弦发声的音调与____________和琴弦的松紧程度这两个因素的关系。
(3)当第3次实验时长度L为_______m时,可用2、3两次实验来研究琴弦的音调和琴弦_____________的关系。
(4)分析第________两次实验数据可以发现:在松紧程度相同时,琴弦__________,发出声音的音调越低。
(5)在上述探究的基础上,再选用一根与钢制琴弦粗细相同的长为0.8 m的涤纶琴弦,来探究音调与琴弦的材料的关系,则实验中可悬挂重物_______个。
1
琴弦的长度
0.8
松紧程度
1、2
长度越长
2或4(共19张PPT)
第四章 声现象
四、 声现象在科技中的应用
知识点1 超声波
【核心知识】①超声波的特性:频率____,波长____,容易会聚成一束定向发射,在水中能传播得很远,遇到物体又会反射回来。②超声波的应用:声呐、_______、击碎结石、超声探伤仪、超声波________、超声波清洗器等。
1超声手术刀是通过从不同角度向病变组织发射多束超声波,从而准确“烧死”病变细胞。手术过程中,与医生、护士之间的说话声相比,超声波具有的特点是(   )
A振动频率高,方向性好,能量集中
B振动频率高,方向性差,能量分散
C振动频率低,方向性好,能量集中
D振动频率低,方向性差,能量分散


B超
加湿器
A
2利用“B超”可以帮助医生确定病人体内脏器的情况,这是因为(   )
A“B超”声波的频率很高
B“B超”声波的能量很大
C“B超”声波进入人体,可在脏器上发生反射,反射波带有信息
D“B超”声波进入人体可穿透内部脏器治病
3我国自主研发的深海水声学探测器,安装了包括导航、水声通信测速、图像信号传输等多部不同功能的声呐,由此说明声音可以传递________(填“信息”或“能量”),声呐使用时发出的是__________(填“超声波”或“次声波”),这种声波在水中的传播速度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C
信息
超声波
大于
知识点2 次声波
【核心知识】①次声波的特性:频率很____,在空气中传播的距离____,而且不容易被吸收。②次声波的应用:预测风暴、__________、雷暴等自然灾害,对大范围大气进行连续不断的探测和监视,监测__________。
4下列实例中,属于次声波的应用的是(  )
A声呐测定海底深度
B预报台风,监测核爆炸
C蝙蝠确定目标的方向和距离
D海豚判断物体的位置和大小


火山爆发
核试验
B
52023年5月4日10点15分,四川宜宾市兴文县发生4.9级地震。地震时会伴有次声波的产生,这种波的频率低于____Hz;一般情况下,声波在地面下岩石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____。
20

知识点3 语音识别
【核心知识】语音识别技术就是让机器把__________转变为相应的文本或命令的高技术。
6某办公软件只要配备有麦克风或话筒,就可以通过对着麦克风或话筒讲话录入文字和执行操作,下列所说的物理知识中与这项新功能有关的是(   )
A回声定位
B控制噪声的途径
C语音识别技术
D超声波也能在空气中传播
语言信号
C
7“熊猫”语音识别系统是我国自主研发的非特定人连续语音识别系统,在高噪声的环境下识别率也超过98%,它将在很多需要安检的场合广泛被应用,这种技术的原理是当_____________系统掌握了用户个人独有的声音后,用户只需讲出某些词句或数字,系统便会核对预先收录的声音样本,然后根据声音的__________迅速验证用户的身份。
语音识别
特征
8下列没有利用回声定位原理的是(   )
A声呐
B倒车雷达
C超声导盲仪
D中医“望、闻、问、切”,其中的“闻”
9下列事例是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   )
A医生用听诊器诊断病情
B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
C渔民捕鱼时利用声呐探测鱼群的位置
D蝙蝠利用“回声定位”确定目标的位置
D
B
10下列事例中不能说明声波可以传递信息的是(   )
A有经验的工人通过听机器的运转声,判断机器运转是否正常
B医生用听诊器可了解病人心脏的工作状况
C利用超声波清洗钟表
D古代航行的水手在雾中通过号角的回声判断悬崖的距离
C
11海边的渔民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景:风和日丽,平静的海面上出现一把一把小小的“降落伞”——水母,它们在近海处悠闲自得地升降、漂游,忽然水母像受到什么命令似的,纷纷离开海岸,游向大海深处。不一会儿,狂风呼啸,波涛汹涌,风暴便来临了。下列解释最有可能的是(   )
A水母接收到了次声波
B水母接收到了大海的召唤
C水母感受到了温度的突然变化
D水母接收到了人说话的声音
A
11海边的渔民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景:风和日丽,平静的海面上出现一把一把小小的“降落伞”——水母,它们在近海处悠闲自得地升降、漂游,忽然水母像受到什么命令似的,纷纷离开海岸,游向大海深处。不一会儿,狂风呼啸,波涛汹涌,风暴便来临了。下列解释最有可能的是(   )
A水母接收到了次声波
B水母接收到了大海的召唤
C水母感受到了温度的突然变化
D水母接收到了人说话的声音
A
12如图所示,用高压放电的电火花产生一个冲击波,再用椭球形凹面镜使声波反射后集中到胆结石上,就能使胆结石粉碎。这一现象说明(   )
A声音是一种波
B声波具有能量
C耳朵可以听到超声波
D只有把声波集中起来,它才具有能量
B
13我国第一艘国产航空母舰“山东舰”,于2019年12月17日下午在海南三亚某军港交付海军,航母上装备的声呐,是利用________来发现水下目标的;同时它能通过设备监测________来获取海上台风的信息。(均填“超声波”或“次声波”)
超声波
次声波
14如图所示,“消防无人机”底部装有一套声波设备,能够定向发出频率为30 Hz至60 Hz的声波,这种波定向传播时,能够有力地改变火源周围的空气情况,这说明声波具有_______(填“能量”或“信息”),该波是______________(填“超声波”“可听声波”或“次声波”),这种声波也是由物体________产生的。
能量
可听声波
振动
15宝鸡金台区期末在超声波洗碗机的餐具水槽中,超声波穿过水对餐具内外表面、狭缝等部位进行有效清洗,这说明超声波能传递________(填“信息”或“能量”)。由于陆地上的资源被人类大量采集,变得越来越匮乏,人们又把眼光投向了海洋。某海洋勘探船用声呐系统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时间4 s接收到回波(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 500 m/s),该处海洋的深度为________m。在月球上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超声波来测量物体间的距离。
能量
3 000
不能
16(常州期末)野生大象群也有自己的“语言”,研究人员录下象群“语言”交流时发出的声音,发现以两倍速度快速播放时,人耳能听到比正常播放时更多的声音。
(1)快速播放时,相当于把声源振动的总时间_________(填“缩短”或“延长”)了。
(2)播放速度变为原来的两倍时,原来频率为300 Hz的声波,将变成频率为______Hz的声波,此时声波传播速度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以两倍速度播放时才能被听到的声音在正常播放时属于____声波。
缩短
600
不变
次(共17张PPT)
第四章 声现象
三、 噪声与环保
知识点1 噪声的来源
【核心知识】①从物理学角度,噪声是指发声体做____________时发出的声音;②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噪声是指妨碍人们正常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_______的声音。 
1下列声音属于噪声的是(  )
A足球场上,球迷们兴奋狂热的吼叫声
B居民小区内,深夜震耳欲聋的音乐声
C音乐会上,铿锵有力的打击乐声
D车站里,提醒旅客检票上车的广播声
无规则振动
休息
学习
工作
干扰
B
知识点2 噪声的等级和危害
【核心知识】①声音的大小用声级表示,单位是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dB是较好的生活环境;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____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____dB;为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____dB。
2如图所示,在城市繁华路段旁竖有噪声显示装置,从装置上显示的分贝数大小可知(   )
A此时的噪声能使人失去听力
B此时的噪声能妨碍人们的工作和学习
C此时的噪声能妨碍人们的休息和睡觉
D此时的噪声环境是较理想的安静环境
分贝(dB)
15~40
50
70
90
C
3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在手机上安装的一款软件,该软件的作用是测量声音的_______(填“音调”“响度”或“音色”);根据图中的测量结果可知,此时的环境_______(填“是”或“不是”)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
响度
不是
4现代城市的主要街道上设置有噪声监测设备。某一时刻设备的显示屏显示着48.60的数字,这个数字的单位是_______,这个数字显示的是当时声音的_______(填“音调”“音色”或“响度”)。当附近有一辆载重汽车驶过时,显示屏上的数字将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分贝
响度
增大
知识点3 噪声的防治
【核心知识】控制噪声的方法:①防止噪声________;②阻断噪声________; ③阻止噪声进入________。
5小明在写作业时,楼下传来广场舞的音乐声,以下措施中不能减弱这种噪声的是(  )
A戴上耳机
B打开窗户
C拉上厚窗帘
D与播放者协商后减小音量
产生
传播
耳朵
B
6为了使教室内的学生免受周围环境噪声的干扰,下列措施有效且合理的是
(   )
A老师讲话的声音大一些,超过噪声的响度
B每个学生都戴一个防噪声的耳罩
C关闭窗户和门
D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7如图所示,甲是在___________控制噪声;乙是在_________控制噪声;丙是在____________控制噪声。
C
声源处
人耳处
传播途中
8高速公路通过村庄密集区时,安装玻璃隔音板,能降噪20分贝左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隔音板能降低噪声的音调
B分贝是表示声音强弱等级的单位
C利用隔音板是从“防止噪声产生”方面控制噪声
D利用隔音板是从“防止噪声进入耳朵”方面控制噪声
B
9随州中考每年中考期间,社会各界都努力为考生创设良好的环境,防止噪声干扰学生考试。下列关于考试期间控制噪声的说法和做法正确的是(   )
A考场周围可以大声播放音乐,因为音乐不属于噪声
B考场附近禁止车辆行驶和鸣笛,是从声源处防止噪声的产生
C关闭门窗可以完全消除噪声,因为固体不能传声
D干扰的声音不可能完全杜绝,若在考场内听到80 dB的噪声应属于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
B
10一场大雪过后,人们会感到户外万籁俱寂,猜想其原因,你认为正确的是
(   )
A可能是大雪过后,行驶的车辆减少,噪声减小
B可能是大雪蓬松且多孔,对噪声有吸收作用
C可能是大雪过后,大地银装素裹,噪声被反射
D可能是大雪过后,气温较低,噪声传播速度变慢
B
11如图所示,小红家的窗户采用双层玻璃,双层玻璃中间抽成真空,这样可以大大减少噪声污染,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真空不能传声
12(开放题)假如你是一位城市建设的规划者,你将采取怎样的具体措施减弱噪声给人们带来的危害?(至少写出两条措施,并说明两条措施分别属于减弱噪声的三个途径中的哪一种)
答:(1)植树、种草;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2)设置隔音板或墙;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3)工厂、车间、娱乐场所等远离居民区;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4)司机在市区内禁止鸣笛;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13(原创题)噪声是一种严重的环境污染。李明想通过比较几种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选择一种隔音性能好的材料作耳罩的填充物。实验器材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
(1)在本实验中适合作声源的是______________。
机械闹钟
(2)李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他设想了以下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最佳的是____方案。
A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的距离处,比较听见声音的响度
B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到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离鞋盒的距离
(3)下面表格是为上述两个实验方案而设计的,主要应用了______________ 法,其中与方案B对应的是_________(填“表一”或“表二”)。
B
控制变量
表一
(4)待测材料隔音性能由好到差的排列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泡沫塑料、衣服、锡箔纸